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方法

一种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方法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乙醇酸酯和溶剂的物料,在氧源存在的条件下,与氧化催化剂接触,反应,得到乙醛酸酯;其中,以空气和/或氧气为氧源;所述氧化催化剂包括组分I、组分II和组分III;其中,组分I为二价铜盐,组分II为四价钒盐和/或五价钒盐,组分III为硝酸、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中的至少一种。该方法具有原料成本低、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5911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39027.2

  • 发明设计人 黄义争;高进;徐杰;苗虹;孙颖;

    申请日2020-12-07

  • 分类号C07C67/313;C07C69/67;B01J27/25;B01J27/055;

  • 代理机构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丛森

  • 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5:35: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0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乙醛酸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乙醛酸酯水解可制得乙醛酸。乙醛酸可制成乙基香兰素,用作化妆品等日用化学品的赋香剂。由乙醛酸制成的尿囊素,具有避光、杀菌防腐、止痛、抗氧化、亲水和防止水分散发等作用,用作化妆品添加剂,还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皮肤创伤愈合剂和抗溃疡药剂。乙醛酸还用于制备头孢氨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替尔、对羟基苯乙酸、对羟基苯海因等药品。

乙醛酸的传统制备方法包括:(1)草酸电解法。草酸溶液经电解生成乙醛酸稀溶液,然后经蒸发、浓缩、冷冻、过滤提浓等过程制得乙醛酸。该方法能耗高。(2)顺酐臭氧氧化还原法。顺酐溶于甲酸,用臭氧氧化,再用锌粉等还原制得乙醛酸。该方法为计量反应,原料消耗大,成本高,操作安全性差。(3)二氯乙酸与甲醇钠缩合制得二甲氧基乙酸钠,再用盐酸水解制得乙醛酸。该方法原料成本高,设备腐蚀严重,产生大量酸性废水,后处理复杂。(4)乙二醛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制乙醛酸。该方法选择性不易控制,易发生过度氧化生成草酸等副产物,产物选择性低。

近年来,煤制乙二醇取得较大进展。乙醇酸酯是煤制乙二醇过程的中间产物及副产物,对其进行高值化利用,对于增加经济效益及促进煤制乙二醇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利CN107445827A、CN107445833A公开了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方法,但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温度高达200~500℃或230~400℃。专利CN110627645A公开了乙醇酸酯脱氢制乙醛酸酯的方法,反应温度需要160~240℃,并且催化剂制备复杂。专利CN107445830A、CN107445832A公开了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方法,反应温度为50~180℃或80~250℃,反应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NO、N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乙醛酸酯制备方法存在反应条件苛刻、能耗高、原料消耗大、成本高、安全性差、产物选择性低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方法,具有原料成本低、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势。

本发明乙醇酸酯氧化制备乙醛酸酯的技术方案为:将含有乙醇酸酯和溶剂的物料,在氧源存在的条件下,与氧化催化剂接触,反应,得到乙醛酸酯;其中,以空气和/或氧气为氧源。

所述氧化催化剂包括组分I、组分II和组分III;

其中,组分I为二价铜盐,组分II为四价钒盐和/或五价钒盐,组分III为硝酸、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按照本发明,催化剂极其重要。无催化剂或催化剂活性低时,乙醇酸酯转化率非常低。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高时,才能取得乙醇酸酯的高转化率及乙醛酸酯的高选择性。

按照本发明,催化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活性组分为五价钒盐,催化反应过程中五价钒被还原为四价钒。

按照本发明,二价铜的作用是催化四价钒氧化为五价钒,实现四价钒和五价钒的氧化还原循环,同时二价铜被还原为一价铜。

按照本发明,硝酸、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等催化剂组分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会产生NO

可选地,所述二价铜盐为Cu(NO

可选地,所述四价钒盐为VOSO

可选地,所述五价钒盐为VOPO

可选地,所述硝酸盐为NaNO

可选地,所述亚硝酸盐为NaNO

可选地,所述乙醇酸酯为乙醇酸甲酯或乙醇酸乙酯。

可选地,所述乙醛酸酯为乙醛酸甲酯或乙醛酸乙酯。

可选地,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乙腈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氧化催化剂组分I用量为乙醇酸酯质量的0.1~1.0%。

可选地,所述氧化催化剂组分II用量为乙醇酸酯质量的0.1~1.0%。

可选地,所述氧化催化剂组分III用量为乙醇酸酯质量的0.1~1.0%。

可选地,所述氧化催化剂组分I用量为乙醇酸酯质量的比例独立地选自0.1%、0.2%、0.3%、0.4%、0.5%、0.6%、0.7%、0.8%、0.9%、1.0%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可选地,所述氧化催化剂组分II用量为乙醇酸酯质量的比例独立地选自0.1%、0.2%、0.3%、0.4%、0.5%、0.6%、0.7%、0.8%、0.9%、1.0%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可选地,所述氧化催化剂组分III用量为乙醇酸酯质量的比例独立地选自0.1%、0.2%、0.3%、0.4%、0.5%、0.6%、0.7%、0.8%、0.9%、1.0%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可选地,所述乙醇酸酯在反应体系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50%,其中,所述反应体系包括乙醇酸酯、溶剂、氧化催化剂。

可选地,所述乙醇酸酯在反应体系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独立地选自10%、15%、20%、25%、30%、35%、40%、45%、50%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可选地,反应的条件为:

反应温度为25~80℃,反应压力为0.1~0.2MPa,反应时间为1~5h。

可选地,所述反应温度独立地选自25℃、30℃、40℃、50℃、60℃、70℃、80℃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可选地,所述反应压力独立地选自0.1MPa、0.12MPa、0.14MPa、0.16MPa、0.18MPa、0.2MPa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可选地,所述反应时间独立地选自1h、2h、3h、4h、5h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所提供的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方法,催化剂用量少,且采用分子氧为氧化剂,绿色安全,具有原料成本低、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势,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无特别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原料和催化剂均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如无特别说明,测试方法均采用常规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转化率、选择性计算如下:

实施例1

将10g乙醇酸甲酯和20g乙腈混合,加入0.05g CuSO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乙醇酸乙酯氧化制乙醛酸乙酯,溶剂为乙醇,以空气为氧源,空气压力为0.2MPa,反应结果乙醇酸乙酯转化率为98%,乙醛酸乙酯选择性为99%。

实施例3~12

实施例3~12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具体做法与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使用不同的催化剂组分,其他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氧化催化剂组分I为Cu(NO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氧化催化剂组分I为CuCl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氧化催化剂组分II为VOCl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氧化催化剂组分I为CuCl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氧化催化剂组分I为Fe

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氧化催化剂组分I为CoSO

实施例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氧化催化剂组分I为NiSO

实施例1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氧化催化剂组分I为空白。

实施例1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氧化催化剂组分II为空白。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氧化催化剂组分III为空白。

实施例3~6中氧化催化剂组分I为Cu(NO

实施例7~9分别以Fe

表1、不同催化剂对乙醇酸甲酯氧化制乙醛酸甲酯的催化效果

实施例13~20

实施例13~20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的影响,具体做法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研究了不同的溶剂、催化剂组分的不同用量、不同的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对催化效果的响应,其他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结果如表2所示。在甲醇、乙腈等溶剂中,以CuSO

表2、反应条件对CuSO

本申请中,“底物浓度“是指乙醇酸酯在反应体系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所述反应体系由乙醇酸酯、溶剂、催化剂组成。

综上所述,本申请以空气或氧气为氧源,在氧化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所述氧化催化剂包括组分I、组分II和组分III,其中,组分I为二价铜盐,组分II为四价钒盐或五价钒盐中的至少一种,组分III为硝酸、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乙醇酸酯转化率和乙醛酸酯选择性最高都可达99%。该方法具有原料成本低、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势。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