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骨科髋关节活动度锻炼用助行器

一种骨科髋关节活动度锻炼用助行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髋关节活动度锻炼用助行器,包括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主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扶手,所述主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外部连接有防护组件,所述座椅的下方连接有固定组件;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固定筒。本发明降低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和工作强度,通过转动座板的转动卡合,能够使其配合病床的高度,使患者坐在床边即可实现患者的转移,从而实现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训练操作,方便对患者进行辅助支撑,且能够实现患者手臂的支撑。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274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彭国防;

    申请/专利号CN202111217124.1

  • 发明设计人 彭国防;

    申请日2021-10-19

  • 分类号A61H3/04(20060101);A61G5/00(20060101);A61G5/10(20060101);A61G5/12(20060101);A61G7/10(20060101);A61G7/1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842 广东奥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何国涛

  • 地址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陵园东街1号10号楼4单元1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51: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髋关节活动度锻炼用助行器。

背景技术

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构成,属于杵臼关节,髋臼内仅月状面被覆关节软骨,髋臼窝内充满脂肪,可随关节内压的增减而被挤出或吸入,以维持关节内压的平衡,髋关节受损后需要采用助行器的辅助配合实现其活动度训练,进而加快髋关节的很快速恢复,提高髋关节的术后恢复性能。

然而现有的助行器在使用时,通常采用单独的支撑架,实现对患者的辅助支撑,进而当患者进行髋关节的活动度训练时,患者需要配合护理人员的协助,移动至床下,操作略有不便,同时现有的助行器的座板处于患者的正面,进而当患者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身体的转动才可实现坐下休息,操作不便,因患者髋关节的不适,其坐下的过程需要保持身体的腿部的角度支撑,进而现有助行器在患者坐下时略有不便,同时当患者训练结束之后,不方便将患者转移至病床上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骨科髋关节活动度锻炼用助行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髋关节活动度锻炼用助行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助行器不方便实现对患者的床上下转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髋关节活动度锻炼用助行器,包括:

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主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扶手,所述主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活动架,所述活动架连接在支撑组件的转动套环内部,所述活动架的内部贯穿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的上方连接有座椅,所述活动架的外部连接有防护组件,所述座椅的下方连接有固定组件;

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二固定筒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护板,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连接有卡球。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共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所述底架与支撑套筒之间连接有三角板,所述底架的两端皆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共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扶手包括握把,所述握把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主支撑架的上方,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紧固螺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部设置有导向轴。

优选的,所述握把共设置有两个,所述握把呈L形结构,所述握把与支撑杆呈插接连接,且握把与支撑杆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固定筒与第二固定筒的连接结构相同,所述支撑杆呈T形结构,所述支撑杆贯穿固定杆至支撑板,所述固定杆的两端皆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贯穿有导向轴。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连接在主支撑架的外部,所述横杆的外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副支撑架,所述副支撑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环。

优选的,所述活动架与转动套环呈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架的内部贯穿有两个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外部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外部包裹有海绵垫,所述活动架的外部连接两个第一固定筒,且第一固定筒处于座椅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凹槽,且凹槽内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固定筒的顶部连接有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槽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贯穿有卡球,所述限位块的外部设置有套筒,且套筒连接在限位槽的外部,所述第二固定筒的外壁设置有弧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连接在座椅的下方,所述固定座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固定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轴,所述卡轴的外部设置有卡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共设置两组,且调节组件分别处于座椅的两端,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连接在两个座椅的下方,所述卡板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侧卡轴的外部,所述卡板的另一端呈U形槽结构卡接在另一侧的卡轴的外部,所述卡轴呈台阶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骨科髋关节活动度锻炼用助行器通过可转动座板的设置,能够方便对患者进行转移处理,方便将患者从病床上转移的同时,方便将患者重新放到病床上方,降低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和工作强度,通过转动座板的转动卡合,能够使其配合病床的高度,使患者坐在床边即可实现患者的转移,从而实现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训练操作,且在操作的同时通过座板的转动,能够使防护组件的高度提升,实现座板转动后对患者的辅助支撑,提高患者操作的安全性能,同时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时座板卡合后使患者当轮椅进行使用,方便患者的转移,座板反向转动后,其空间方便患者进行髋关节的活动度训练,操作方便。

2、该骨科髋关节活动度锻炼用助行器通过扶手的设置,能够实现患者实现不同的操作支撑方式进行训练,同时通过旋转提升后的防护板的设置,与支撑板形成U形结构,方便对患者进行辅助支撑,且能够实现患者手臂的支撑,避免通过握把操作训练时,因手臂腾空导致手臂酸痛,进而影响患者的训练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左侧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侧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调节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座椅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导向滑杆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支撑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卡球连接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图10中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扶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11、底架;12、支撑套筒;13、万向轮;2、主支撑架;3、扶手;31、握把;32、支撑杆;33、固定杆;34、紧固螺杆;35、支撑板;36、导向轴;4、支撑组件;41、气缸;42、顶杆;43、横杆;44、连接杆;45、副支撑架;46、转动套环;5、调节组件;51、活动架;52、导向滑杆;53、座椅;54、防护组件;541、第一固定筒;542、第二固定筒;543、防护板;544、限位槽;545、限位块;546、弹簧;547、卡球;55、固定组件;551、固定座;552、卡轴;553、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骨科髋关节活动度锻炼用助行器,包括:

主支撑架2,主支撑架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1,主支撑架2的上方设置有扶手3,主支撑架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4;

调节组件5,调节组件5包括活动架51,活动架51连接在支撑组件4的转动套环46内部,活动架51的内部贯穿有导向滑杆52,导向滑杆52的上方连接有座椅53,活动架51的外部连接有防护组件54,座椅53的下方连接有固定组件55,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患者进行辅助支撑,方便患者的转移,同时当患者训练疲惫时,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方便患者坐下进行休息,同时通过防护组件54的伸缩调节,能够时防护板543的高度调节,实现对患者的辅助支撑;

防护组件54,防护组件54包括第一固定筒541,第一固定筒541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固定筒542,第二固定筒542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护板543,第一固定筒54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544,限位槽54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545,限位块545的一侧连接有弹簧546,限位块545的另一端连接有卡球547,通过防护板543的上拉,能够实现其高度调节,进而能够时防护板543与支撑板35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进而配合支撑板35实现对患者的辅助支撑,能够实现对患者操作时安全性的提升。

进一步的,支撑座1包括底架11,底架1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筒12,支撑套筒12共设置有四个,支撑套筒12的内部设置有主支撑架2和副支撑架45,底架11与支撑套筒12之间连接有三角板,底架11的两端皆连接有万向轮13,万向轮13共设置有四个,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实现对主支撑架2和副支撑架45的辅助安装固定,且通过万向轮13的设置,方便装置的移动,同时通过底架11与支撑套筒12之间三角板的设置,提高支撑套筒12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上方主支撑架2与副支撑架45的稳定性。支撑套筒12的内部呈空心状,且支撑套筒12通过加强螺栓与主支撑架2和副支撑架45进行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扶手3包括握把31,握把31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杆32,支撑杆32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杆33,固定杆33固定连接在主支撑架2的上方,固定杆33上设置有紧固螺杆34,支撑杆32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35,支撑板35的外部设置有导向轴36,通过该将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患者的辅助支撑,和手部控制,且通过其位置调节,能够时其使用不同臂长的患者进行使用,同时通过支撑板35的设置,方便患者的依靠和支撑,提高患者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握把31共设置有两个,握把31呈L形结构,握把31与支撑杆32呈插接连接,且握把31与支撑杆32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固定筒541与第二固定筒542的连接结构相同,支撑杆32呈T形结构,支撑杆32贯穿固定杆33至支撑板35,固定杆33的两端皆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贯穿有导向轴36,导向轴36的设置能够实现辅助导向,保证支撑板35移动的平稳性,同时通过握把31的左右位置拉动调节,方便患者的手持,进一步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等。

进一步的,支撑组件4包括气缸41,气缸41的输出端连接有顶杆42,顶杆42的另一端连接有横杆43,横杆43连接在主支撑架2的外部,横杆43的外部连接有连接杆44,连接杆44的另一端连接有副支撑架45,副支撑架4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环46,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辅助调节,通过气缸41的顶升,减少人工的操作,为装置的高度调节提供一定便利,气缸41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等组成,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气缸41有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和做往复摆动两种类型,气缸41采用往复直线运动结构。

进一步的,活动架51与转动套环46呈转动连接,方便座椅53的位置旋转调节,活动架51的内部贯穿有两个导向滑杆52,导向滑杆52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外部连接有座椅53,通过导向滑杆52与活动架51的滑动连接,进而能够实现对座椅53的位置进行调节,座椅53的外部包裹有海绵垫,提高患者的舒适性,活动架51的外部连接两个第一固定筒541,且第一固定筒541处于座椅53的外部。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筒541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凹槽,且凹槽内部设置有限位槽544,第一固定筒541的顶部连接有限位挡环,限位槽544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贯穿有卡球547,限位块545的外部设置有套筒,且套筒连接在限位槽544的外部,第二固定筒542的外壁设置有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与卡球547相互接触固定实现对第二固定筒542的高度调节,收缩时,用力向下压防护板543,即可实现第二固定筒542与第一固定筒541的收缩。

进一步的,固定组件55包括固定座551,固定座551的连接在座椅53的下方,固定座551共设置有两组,固定座55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轴552,卡轴552的外部设置有卡板553,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座椅53的连接固定,通过卡板553的转动,能够实现卡板553与卡轴552的卡接固定,进而能够实现对座椅53的锁定。

进一步的,调节组件5共设置两组,且调节组件5分别处于座椅53的两端,固定座551设置有两个,固定座551分别连接在两个座椅53的下方,卡板553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侧卡轴552的外部,卡板553的另一端呈U形槽结构卡接在另一侧的卡轴552的外部,卡轴552呈台阶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患者坐在病床的边缘,进一步护理人员将装置推动至病床的旁边,通过病床的高度实现对装置高度的调节,首先实现对支撑套筒12与主支撑架2和副支撑架45进行松动,进一步通过气缸41的顶升,实现对横杆43和连接杆44以及主支撑架2的高度进行顶升,调节时,需要护理人员进行辅助支撑操作,进一步当活动架51的高度处于病床的上方时,实现对主支撑架2和副支撑架45的位置固定,进一步将座椅53进行锁定解除,通过手部转动活动架51,能够时活动架51旋转至病床的上方,同时旋转至患者身下,通过两个座椅53的旋转,能够时患者坐在座椅53的上方,进一步通过卡板553对卡轴552的卡合,实现对座椅53的锁定,从而实现座椅53的连接固定,进而能够实现对患者进行转移。

当患者进行髋关节活动度训练时,患者慢慢站立在座椅53的前方,同时解除座椅53的锁定,通过手部转动,将座椅53转动至患者的正面,此时后方的空荡,能够实现患者的行走训练,且当座椅53锁定后,通过上拉防护板543,能够时防护板543与支撑板35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两个防护板543与支撑板35的相互配合,使其形成U形结构,能够实现对患者的辅助支撑,且通过防护板543与支撑板35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患者的手臂进行辅助支撑,从而避免患者的手臂处于腾空状态,降低患者的手臂酸痛感。

同时通过支撑杆32与固定杆33的位置调节,能够实现对握把31和支撑板35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不同臂长的患者进行操作,同时通过对支撑板35的位置调节,能够实现对患者的身前进行辅助支撑。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