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装构件、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装构件、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装构件、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本发明包括铺装杆,铺装杆同侧杆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槽;铺装杆上设有提示件,提示件位于相邻两个安装槽之间;提示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一提示片,铺装杆上设有第一提示滑槽,第一提示滑槽贯穿于铺装杆的外杆面,第一提示片滑移连接于第一提示滑槽内,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片、连接于驱动片上的连接杆,连接杆穿过铺装杆且延伸进入到第一提示滑槽内,第一提示片位于安装槽内的端部设有第一驱动斜面,连接杆背离驱动片的端部设有第二驱动斜面,第一驱动斜面与第二驱动斜面相互楔形配合;驱动片、连接杆往第一提示滑槽内滑移后,第二驱动斜面挤压第一驱动斜面,第一提示片滑移向第一提示滑槽外侧。降低出现人身伤害以及车辆伤害的概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8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五联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092328.7

  • 发明设计人 朱福成;

    申请日2021-09-17

  • 分类号E01F9/512(20160101);E01F9/553(20160101);E01F9/559(20160101);E01F9/565(20160101);

  • 代理机构33331 台州天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邢永

  • 地址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中山东路28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9: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3-08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道路铺装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装构件、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路面铺装结构如公布号为CN11023024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路面铺装结构,其结构主要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沥青透水层、下沥青透水层、透水基层、上碎石层、防渗层、下碎石层,下碎石层铺设在路面土基上。

上述为传统的沥青路面,当然也存在水泥路面。

无论是采取沥青路面还是水泥路面,经过长时间的车辆行驶碾压,其路面会出现凹陷形变,部分路面凹陷严重时,一方面,车辆轮胎若未及时避开该凹陷路面,凹陷处会对车辆轮胎产生剧烈撞击,损害轮胎;另一方面,凹陷路面也会积水,行人若未提前知晓该路面凹陷积水深度,容易踩坑,造成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装构件,当路面发生形变时,第一提示片可从第一提示滑槽中滑出,给予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予警示,降低出现人身伤害以及车辆伤害的概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装构件,包括铺装杆,所述铺装杆同侧杆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槽;

所述铺装杆上设有提示件,所述提示件位于相邻两个安装槽之间;

所述提示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一提示片,所述铺装杆上设有第一提示滑槽,所述第一提示滑槽贯穿于所述铺装杆的外杆面,所述第一提示片滑移连接于第一提示滑槽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片、连接于驱动片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铺装杆且延伸进入到第一提示滑槽内,所述第一提示片位于安装槽内的端部设有第一驱动斜面,所述连接杆背离驱动片的端部设有第二驱动斜面,所述第一驱动斜面与第二驱动斜面相互楔形配合;

所述驱动片、连接杆往第一提示滑槽内滑移后,第二驱动斜面挤压第一驱动斜面,所述第一提示片滑移向第一提示滑槽外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路面发生形变时,形变后的路面会对驱动片产生直接挤压力,驱动片带动连接杆往第一提示滑槽内进行滑移,连接杆上的第二驱动斜面挤压第一提示片的第一驱动斜面,第一提示片沿着第一提示滑槽向上滑移,第一提示片会突出于地面上方;突出的第一提示片能给予车辆驾驶人员、行人警示,降低出现人身伤害以及车辆伤害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铺装杆上的驱动组件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组件分别位于铺装杆的两侧位置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铺装杆能形成多个方形网格状结构,分布于铺装杆两侧的驱动组件能分别独立接收两侧地面的形变情况,若其中一块或两块地面发生形变,该形变均会对驱动组件产生挤压,进而使第一提示片从安装槽槽口移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提示片侧壁上设有第一荧光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提示片升高到铺装杆外侧时,第一荧光层能发光,有助于提升第一提示片对车辆驾驶人员、行人的警示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荧光层位于第一提示片靠近于第一提示滑槽槽壁的外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提示片未滑出第一提示滑槽内时,第一提示片外侧壁上的第一荧光层发出的光线便可被第一提示滑槽所遮挡,最大程度减少第一提示片发出的光线对车辆驾驶人员、行人的误提醒作用;当第一提示片滑出第一提示滑槽之后,第一提示片上的第一荧光层便会暴露出并发出光线,进而对车辆驾驶人员、行人的警示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提示片朝向第一提示滑槽槽口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提示滑槽,所述第二提示滑槽内滑移连接有第二提示片,所述第二提示片与所述第二提示滑槽槽底之间连接有提示弹簧,所述提示弹簧用于驱动第二提示片突出于所述第二提示滑槽槽口之外;

所述第一提示滑槽槽底位置设有限位卡孔,所述第二提示片上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背离第二提示片的端部设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条贯穿于第一提示片且所述限位卡块卡接于所述限位卡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于连接杆与第一提示片之间采用斜面配合,当驱动片受到略微的挤压力时,第一提示片所产生的滑移动作不大,第一提示片突出第一提示滑槽的程度不高,此时,连接杆端部的第二驱动斜面会先对第一驱动斜面产生挤压,驱使第一提示片向第一提示滑槽槽口发生略微滑移,此时,限位卡块与限位卡孔发生脱离,提示弹簧便会驱动第二提示片滑移出第一提示滑槽槽口之外,以提示该地块已发生略微形变。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铺装结构,其能有效降低出现人身伤害以及车辆伤害的概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铺装结构,包括铺装路面单元,还包括四个以上的上述市政工程道路铺装构件,每四个所述市政工程铺装构件内的铺装杆相互垂直拼装,相邻两个铺装杆上的安装槽相互嵌合,四个所述市政工程铺装构件组成方形的铺装格子,所述铺装路面单元位于四个所述市政工程铺装构件内的驱动片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四个市政工程铺装构件拼接形成的方形铺装格子,将路面分割成多个方形的铺装路面单元,当其中一个铺装路面单位发生形变损坏时,可针对性地对该铺装路面单位进行维修更换,且可将该铺装路面单元进行规格化制作,维修更换更加便捷;相邻两个铺装杆上的安装槽相互嵌合,有利于提高铺装杆之间的连接紧密度;当其中一个铺装路面单位发生形变时,该铺装路面单元会通过挤压驱动片、连接杆,最后将第一提示片推出铺装杆之外,突出的第一提示片能给予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予警示,降低出现人身伤害以及车辆伤害的概率。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相邻两个铺装杆的相接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能对相邻两个铺装杆相接处进行有效固定,达到加强整个铺装结构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本体、四个折角贴片,四个所述折角贴片圆周分布于所述固定本体上,四个所述折角贴片分别相抵于相邻两个固定件的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件安装入相邻两个铺装杆的相接处时,固定本体上的四个折角贴片会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铺装杆之间,进而使保持相邻两个铺装杆之间始终保持垂直状态,结构强度更高。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铺装方法,其铺装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铺装方法, 其步骤在于:

步骤一:路面土基打磨平整;

步骤二:铺装杆摆放于路面土基上,相邻铺装杆之间的安装槽相互嵌合,进而形成方形网格状的铺装结构;

需保证第一提示滑槽槽口竖向朝上,铺装杆两侧的驱动片的移动方向平行于路面土基;

步骤三:将固定件放置于两个铺装杆相交的交点处;

需保证固定件的固定本体相抵于两个铺装杆的上杆面,固定件的四个折角贴片分别相抵于相邻两个铺装杆的竖向杆面上;

步骤四:将砂浆涂抹于四片驱动片围成的路面土基上,再将预制成型的铺装路面单元放置于四片驱动片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只需将铺装杆有序排列安装完毕,形成方形网格状铺装结构,然后再将固定件逐一安装在两个铺装杆相交的交点处,砂浆涂抹在四片驱动片围成的路面土基,预制成型的路面铺装放置在四片驱动片之间,即可完成对应路面的铺装工作,上述铺装步骤中,合理地利用了铺装构件的整体结构,铺装效率高,铺装完成后的结构稳定性高。

优选的,步骤五:在每个铺装杆的安装槽槽口处贴附防尘薄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尘薄膜能有效限制雨水、外部灰尘进入到铺装杆与第一提示片之间。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利用路面的形变力,驱动铺装杆内的第一提示片向上移动,进而使车辆驾驶人员、行人得到警示,降低出现人身伤害以及车辆伤害的概率;

(2)铺装结构中所形成的方形网格状结构,多个网格状的铺装路面单元,方便后续进行维修更换;

(3)铺装效率高,铺装完成后的结构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全面铺装状态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中脱离件与铺装杆之间的结构关系图。

附图标记:1、铺装杆;2、安装槽;3、提示件;31、驱动组件;311、驱动片;312、连接杆;3121、第二驱动斜面;32、第一提示片;321、第一驱动斜面;4、第一提示滑槽;5、第一荧光层;6、铺装路面单元;7、固定件;71、固定本体;711、支撑边缘;72、折角贴片;8、第二提示滑槽;9、第二提示片;10、提示弹簧;11、限位卡孔;12、限位卡块;13、第二荧光层;14、限位条;15、脱离件;151、触发杆;1511、触发端;152、传递杆;153、作用杆;1531、作用端;16、间隔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一: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装构件,参见图1,包括铺装杆1,本实施例中,铺装杆1的形状选用长条方形杆。在铺装杆1同侧杆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槽2,如附图1所展示的为存在两个安装槽2时的铺装杆1结构。

参见图1,在铺装杆1上设有提示件3,提示件3位于相邻两个安装槽2之间。

参见图2以及图3,提示件3包括驱动组件31、第一提示片32,在铺装杆1上设有第一提示滑槽4,第一提示滑槽4贯穿于铺装杆1的外杆面,第一提示片32滑移连接于第一提示滑槽4内。以附图1所示方位,正常铺装状态下,第一提示滑槽4的槽口竖直朝上。

参见图3以及图4,第一提示片32侧壁上设有第一荧光层5。第一荧光层5位于第一提示片32靠近于第一提示滑槽4槽壁的外侧壁上。第一提示片32可滑出第一提示滑槽4之外,第一荧光层5暴露在外,也可滑入到第一提示滑槽4之内,第一荧光层5被第一提示滑槽4槽壁所遮挡。

参见图1,铺装杆1上的驱动组件31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组件31分别位于铺装杆1的两侧位置上。

参见图2以及图3,其中,驱动组件31包括驱动片311、连接于驱动片311上的连接杆312,连接杆312穿过铺装杆1且延伸进入到第一提示滑槽4内,第一提示片32位于安装槽2内的端部设有第一驱动斜面321,连接杆312背离驱动片311的端部设有第二驱动斜面3121,第一驱动斜面321与第二驱动斜面3121相互楔形配合。

参见图2以及图3,第一提示片32朝向第一提示滑槽4槽口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提示滑槽8,第二提示滑槽8内滑移连接有第二提示片9,第二提示片9与第二提示滑槽8槽底之间连接有提示弹簧10,提示弹簧10用于驱动第二提示片9突出于第二提示滑槽8槽口之外。

参见图2以及图3,第一提示滑槽4槽底位置设有限位卡孔11,第二提示片9上连接有限位条14,限位条14背离第二提示片9的端部设有限位卡块12,限位条14贯穿于第一提示片32且限位卡块12卡接于限位卡孔11。

另外,参见图2以及图3,在第二提示片9靠近第二提示滑槽8槽壁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荧光层13;第二提示片9位于第二提示滑槽8内时,第二荧光层13会被第二提示滑槽8所遮挡;当第二提示片9位于第二提示滑槽8外时,第二荧光层13会暴露出第二提示滑槽8。

正常情况下,第一提示片32位于第一提示滑槽4内,第二提示片9位于第二提示滑槽8内;当驱动片311受到略微的挤压力时,第一提示片32所产生的滑移动作不大,第一提示片32突出第一提示滑槽4的程度不高,此时,连接杆312端部的第二驱动斜面3121会先对第一驱动斜面321产生挤压,驱使第一提示片32向第一提示滑槽4槽口发生略微滑移,此时,限位卡块12与限位卡孔11发生脱离,提示弹簧10便会驱动第二提示片9滑移出第一提示滑槽4槽口之外,以提示该地块已发生略微形变;

也由于第一提示片32与第二提示滑槽8之间采用提示弹簧10相连,当外部挤压物如汽车、行人等挤压到第二提示片9时,第二提示片9能往第二提示滑槽8内滑移并对提示弹簧10产生挤压,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有助于减少外部挤压物如汽车、行人等对第二提示片9产生的硬性挤压损伤。

当该地面发生进一步深度形变之后,驱动片311、连接杆312受内挤压并往第一提示滑槽4内滑移,第二驱动斜面3121持续挤压第一驱动斜面321,第一提示片32滑移向第一提示滑槽4外侧;此时第一提示片32与第二提示片9均呈突出状态,警示效果更好。

实施例二:

一种铺装结构,参见图5,包括铺装路面单元6,还包括四个以上的如实施例一所示的市政工程道路铺装构件,每四个市政工程铺装构件内的铺装杆1相互垂直拼装,相邻两个铺装杆1上的安装槽2相互嵌合,参见图5所示,其展示的为四个市政工程铺装构件组成单一的方形铺装格子。

参见图6,铺装路面单元6则可铺设于四个市政工程铺装构件内的驱动片311内,铺装路面单元6可选沥青块或混凝土块等。

还包括固定件7,固定件7固定于相邻两个铺装杆1的相接处。

参见图7以及图8,其中,固定件7包括固定本体71、四个折角贴片72,四个折角贴片72均为直脚弯折设置,四个折角贴片72圆周分布于固定本体71上,四个折角贴片72分别相抵于相邻两个铺装杆1的侧壁上。

整体铺装结构铺设完成之后所呈现的施工样貌,参见图9。

实施例三:

一种实施例二中铺装结构的铺装方法, 其步骤在于:

步骤一:路面土基打磨平整;

步骤二:铺装杆1摆放于路面土基上,相邻铺装杆1之间的安装槽2相互嵌合,进而形成方形网格状的铺装结构;

需保证第一提示滑槽4槽口竖向朝上,铺装杆1两侧的驱动片311的移动方向平行于路面土基;

步骤三:将固定件7放置于两个铺装杆1相交的交点处;

需保证固定件7的固定本体71相抵于两个铺装杆1的上杆面,固定件7的四个折角贴片72分别相抵于相邻两个铺装杆1的竖向杆面上;

步骤四:将砂浆涂抹于四片驱动片311围成的路面土基上,再将预制成型的铺装路面单元6放置于四片驱动片311之间。

步骤五:在每个铺装杆1的安装槽2槽口处贴附防尘薄膜。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结构:

其中,参见图10,在铺装杆1内还设有脱离件15,脱离件15上设有触发端1511、作用端1531,触发端1511穿出铺装杆1外杆壁,作用端1531穿过安装槽2槽壁,作用端1531与另一铺装杆1的安装槽2槽底相抵。

上述结构,当需要对该铺装结构进行维修拆卸时,使用敲击工具敲击脱离件15的触发端1511,脱离件15的作用端1531便可施力于另外一个铺装杆1的安装槽2槽底位置,两根铺装杆1便可脱离开。

其中,参见图10,脱离件15包括滑移连接于铺装杆1内的触发杆151、传递杆152、作用杆153,触发杆151、传递杆152、作用杆153之间通过楔形面相接触,即触发杆151、传递杆152之间通过斜面相接触,传递杆152、作用杆153之间通过斜面相接触,触发杆151与作用杆153均为垂直设置,传递杆152为水平设置,触发端1511位于触发杆151背离传递杆152的端部位置,作用端1531位于作用杆153背离传递杆152的端部位置。

上述结构,由于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通过安装槽2相互扣合的两块铺装杆1之间会产生相互挤压而难以分离。以附图10作为参考方位,当需要对该铺装结构进行维修拆卸时,使用敲击工具敲击触发端1511,触发杆151向下移动,触发杆151挤压传递杆152,传递杆152向右移动,传递杆152挤压作用杆153,作用杆153向上移动,作用杆153的作用端1531挤压另外一块铺装杆1,两块铺装杆1便可相互分离。

其中,参见图10,固定本体71覆盖于触发杆151的触发端1511上,固定本体71的外边缘设有支撑边缘711,支撑边缘711用于与铺装杆1的外杆壁相接触,固定本体71与铺装杆1外杆壁之间留有间隔空间16,触发杆151的触发端1511延伸于该间隔空间16内。

上述结构,固定本体71能限制其他外物对触发杆151的触发端1511产生意外撞击,提升整个铺装结构的使用稳定性;另外,当需要推动触发杆151的触发端1511时,可先将固定件7从铺装杆1上移除,然后便可直接对触发杆151的触发端1511进行施力。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