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

一种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

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控技术领域,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评估和现场精准管控,提高风险评估能力、提高风险应对措施,避免检修作业事故发生;同时通过作业总结,进一步丰富专家库、知识库和风险库,能够对作业经验总结,并形成班组、人员绩效考核,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探索建立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一体化的电力企业检修作业风险管控的管理新模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10/06 专利申请号:2021111102259 申请日:2021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承担着电能传输的重要任务,因此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关系到电能稳定供应,关系着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而输电线路覆盖范围广,区域跨度大,现场检修作业环境复杂、风险因素较多,常有事故发生,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随着电网规模的快速发展,现场施工作业出现点多面广、作业环境复杂多样的情况。在施工作业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总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不安全因素在电力系统作业活动中就形成了风险,且一旦失控就可能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评估和现场精准管控,提高风险评估能力、提高风险应对措施,避免检修作业事故发生。

一种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以现场作业风险辨识及监控系统数据为作业任务来源,将检修区域、检修科目、检修作业内容、检修工作组以及检修时间导入系统;

步骤二、现场勘查检修区域风险因素,绘制检修区域图,根据现场环境进行危险源分析并设置对应安全措施;

步骤三、通过作业项目规范化信息管理平台以及作业项目记录库,对步骤一和步骤二现场勘查获得的安全措施进行修改完善,建立智能化现场作业风险评估体系;

步骤四、根据作业内容生成工器具清单,工器具通过RFID电子标签进行智能化管理;

步骤五、检修过程通过视频采集上传系统,同时通过APP进行语音和图片录入,将现场作业中发现的风险上传系统,作业完成后,将数据导出作为风险评估依据;

步骤六、结合步骤五获得的风险评估依据,进行检修作业,采用现场智能采集设备,对现场检修作业过程进行违规行为识别,并设置语音和报警提示;实时分析并做出近危险点预警,工器具标签管控、作业人员活动区域管控,以及作业后,工器具回收到位管控、人员安全管控;

步骤七、将数据传送到远方数据服务器,评价班组作业绩效、个人作业绩效、工器具使用率以及作业风险总结;

步骤八、根据步骤七获得的作业风险总结数据,作业过程中出现事故,完成事故的数据追溯,确定检修事故原因类别;

至此,一种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完成。

所述步骤八中检修事故原因类别按照人为致因、设备致因、管理致因以及意外致因进行分类。

所述步骤一中导入系统采用手工导入Excel方式进行导入。

所述步骤二绘制的检修区域图,包括停电范围和时间、保留带电设备以及配合停电设备。

所述步骤三的作业项目记录库包括作业项目规范库、作业基础知识和作业元知识,所述作业基础知识包括安全工器具知识、施工工器具知识、材料知识和设备知识的信息化管理。

所述步骤四RFID电子标签用于对工器具的建立台账、出库、使用清单进行智能管理。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一种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评估和现场精准管控,提高风险评估能力、提高风险应对措施,避免检修作业事故发生;同时通过作业总结,进一步丰富专家库、知识库和风险库,能够对作业经验总结,并形成班组、人员绩效考核,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探索建立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一体化的电力企业检修作业风险管控的管理新模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输电线路作业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种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现场作业风险评估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种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现场作业管控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及管控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两部分;风险评估是根据指定检修计划、作业现场勘查、作业前准备、作业指导、工器具管理、作业人员智能感知进行风险指标评判。风险管控包含作业风险区确定、特殊区域作业时间等级、作业风险分析、作业风险预警,通过智能装备实现现场工器具管理、作业人员管控,通过告警信息和语音警报时刻提醒作人员,降低作业风险,协助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完成现场作业。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评估和现场精准管控,提高风险评估能力、提高风险应对措施,避免检修作业事故发生。

所述风险评估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定检修计划,检修计划为现场作业风险辨识与监控系统提供作业任务来源。通过手工导入Excel方式进行导入,确定检修区域、检修科目、检修作业内容、检修作业的单位、班组、负责人,计划开始和结束时间等。

步骤2:作业现场勘查,通过作业现场勘查确定检修区域风险因素,绘制检修区域图。确定停电范围和时间、保留带电设备、配合停电设备等,并根据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危险源分析及安全措施。

步骤3:作业前准备,包含作业项目规范库、作业基础知识和作业元知识。通过对作业基础知识进行细化实现安全工器具知识、施工工器具知识、材料知识和设备知识的信息化管理。

步骤4:作业指导,包含作业项目规范卡编制作业项目记录和作业项目总结,并形成经验库、专家库和风险库。结合步骤2、步骤3内容对作业步骤、风险项、预控措施等方面,提出修改或完善意见,使现场作业风险管控体系逐渐成为一个可纠错、可自愈、可自学的智能化程度很高的专家系统。

步骤5:工器具管理,通过作业内容确定,选择工器具,生成工器具清单,并实现通过RFID电子标签实现对工器具的建立台账、出库、使用清单等智能管理。

步骤6:作业人员智能感知,将检修作业人员、重要检修设备以及接地线等分别进行智能感知其位置及移动轨迹,并对检修人员作业全程视频信息采集并上传系统,实现作业信息可分析、可追溯。

步骤7: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App软件,进行语音录入和图片录入,对临时发现的风险因数上传系统,作业完成后,可实现风险评估及评估数据导出。

所述风险管控如图3所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检修作业开始,作业人员领取智能设备,并完成穿戴,开始输电线路检修作业。

步骤2:根据作业计划和现场勘察,确定风险源、风险区域和可能发生的检修风险事件。

步骤3:根据现场智能采集设备,实现对检修作业风险识别、检修作业过程人员位置识别和违规行为识别,实时语音和报警提醒,规范作业行为。

步骤4:根据采集数据,实时分析并做出近危险点预警,工器具标签管控、作业人员活动区域管控,以及作业后,工器具回收到位管控、人员安全管控。

步骤5:将数据传送到远方数据服务器,评价班组作业绩效、个人作业绩效、工器具使用率、作业风险总结等。

步骤6:作业后总结,根据作业过程中出现事故,完成事故的数据追溯,确定检修事故原因类别:人为致因、设备致因、管理致因和意外致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