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水体养殖鱼类饲料添加剂

一种水体养殖鱼类饲料添加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养殖鱼类饲料添加剂,所述水体养殖鱼类饲料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刺葡萄皮渣籽粉96‑97份,丁酸梭菌浓缩液3‑4份;其中,每mL所述丁酸梭菌浓缩液中的丁酸梭菌芽孢数为50‑60亿个。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125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1080407.6

  • 发明设计人 林元山;谭智杰;吴峰;苑星凡;

    申请日2021-09-15

  • 分类号A23K50/80(20160101);A23K10/37(20160101);A23K10/18(20160101);A23K10/12(20160101);A23K20/163(20160101);A23K40/10(201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11教南21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8: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养殖鱼类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刺葡萄(Vitisdavidii

湖南省刺葡萄种植面积已达6800公顷,产量达到25.5万吨,主要分布在雪峰山一带的芷江、中方、会同、洪江、溆浦、沅陵、新晃、隆回等县,目前刺葡萄主要用于鲜食,其次用于酿酒、制汁等,随着近年来的不断研究,其利用情况正在逐渐转变,由直接鲜食开始向酿制刺葡萄红酒、加工刺葡萄汁和保健品的方向发展;不论是葡萄酒酿酒还是葡萄汁加工,都会有大量葡萄皮渣籽等废弃物,其废弃物占鲜葡萄重量的35%—40%,干重占10%以上,若不加以清洁处理,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2020年,我国饲料行业进入全面“禁抗”时代,农业农村部明文规定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行业中开展了绿色无害的饲料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主要涉及酶制剂、微生态制剂、酸化剂、抗菌肽、植物提取物等抗生素替代品。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其“替抗”功能已经被饲料行业认可,其中,好氧型益生菌有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厌氧型益生菌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益生元有功能性低聚糖类,如,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多糖类,一些天然植物的提取物,蛋白质水解物,多元醇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在养殖业中益生作用很好,乳酸菌发酵水平可达100亿/mL,这两种菌剂不能产生芽孢,在饲料行业中作为添加剂,菌体容易死亡,其商品货架期短,活菌不适宜长时间、长距离运输销售。

随着微生态制剂的深入研究,新型益生菌,如丁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已成为了饲料行业研究和应用热点;丁酸梭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酶将肠道中多糖物质分解为低聚糖,并产生丁酸梭菌素(抗菌肽)、丁酸、乙酸及维生素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具有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凝结芽孢杆菌又称乳酸芽孢杆菌,具有产耐热芽孢和乳酸的特性,对猪霍乱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对饲用益生菌酵母菌、乳酸菌则无拮抗作用;丁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生产制备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二者的活菌数发酵水平都较低,丁酸梭菌的活菌数发酵水平只有10亿个/mL以下,凝结芽孢杆菌的活菌数的发酵水平在20-30亿个/mL。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体养殖鱼类饲料添加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水体养殖鱼类饲料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刺葡萄皮渣籽粉96-97份,丁酸梭菌浓缩液3-4份;其中,每mL所述丁酸梭菌浓缩液中的丁酸梭菌芽孢数为50-60亿个。

优选地,所述刺葡萄皮渣籽粉中花色苷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2.4‰,白藜芦醇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25‰-0.31‰,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4.4%-4.9%。

更优选地,所述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

优选地,所述水体养殖鱼类饲料添加剂中丁酸梭菌芽孢数达0.15-0.20亿个/g。

优选地,所述水体养殖鱼类饲料添加剂的含水量11.0-13.0%。

优选地,所述刺葡萄皮渣籽粉是由刺葡萄酿造压榨并过滤后再经乳酸菌发酵后粉碎而成的刺葡萄皮渣籽粉。

更优选地,所述刺葡萄皮渣籽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将乳酸菌按接种量3.0-5.0%接种至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中蔗糖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酵母膏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5%,磷酸二氢钾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3%,在37℃条件下,按100mL、10L、100L依次进行三级扩大培养,至乳酸菌活菌体达到80-100亿个/mL;

(2)取刺葡萄酿造压榨并过滤后的刺葡萄皮渣籽,向刺葡萄皮渣籽中添加食用白糖后接种乳酸菌,所述食用白糖在刺葡萄皮渣籽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1.5%,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0.5-1.0%;混匀后密封,自然避光厌氧发酵15-25d;

(3)将乳酸菌发酵后的刺葡萄皮渣籽干燥至含水量为6.0-8.0%,再粉碎至60-80目,即得刺葡萄皮渣籽粉。

优选地,所述丁酸梭菌浓缩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将丁酸梭菌按接种量1.0-2.0%接种至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中淀粉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酵母膏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5%,磷酸二氢钾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3%,异亮氨酸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在37℃条件下,按1000mL、20L、800L依次进行三级扩大培养,至丁酸梭菌芽孢数达到5.0-8.0亿个/mL;

(2)将丁酸梭菌芽孢数达到5.0-8.0亿个/mL的丁酸梭菌发酵醪液浓缩至丁酸梭菌芽孢数为50-60亿个/mL。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从刺葡萄酿酒后的刺葡萄皮渣籽中获得的天然活性产物,其特征是富含花色苷、白藜芦醇、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症、提高免疫力的生物学功能,同时,粉碎后刺葡萄皮渣籽粉末是一种天然吸附剂,作为益生菌的吸附载体,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功能化升值利用。

本发明所述的水体养殖鱼类饲料添加剂是富含益生菌丁酸梭菌、刺葡萄皮花色苷、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白藜芦醇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低鱼群的发病率、提高存活率,发挥替代抗生素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刺葡萄酿酒后的废弃物皮渣籽,经乳酸发酵制备丁酸梭菌的吸附载体,同时获得的天然活性产物,如花色苷、白藜芦醇、不饱和脂肪酸,保留其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症、提高免疫力的生物学功能,实现变废物为益生元,确保刺葡萄酿酒绿色、环保、清洁生产。

2、实现新型益生菌丁酸梭菌的优势生产,芽孢耐热、保质期长、具有显著优于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商品货架期。

3、实现天然生物学活性产物,如花色苷、不饱和脂肪酸、白藜芦醇等与益生菌,如丁酸梭菌有机结合而成饲料添加剂,为鱼类等水体养殖发挥抗菌、提高存活率作用,具有代替抗生素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刺葡萄酿酒后的刺葡萄皮渣籽的乳酸菌发酵制备:

乳酸菌(自行分离鉴定获得的乳酸菌菌种,或从国内电商平台、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得到的乳酸菌)的扩培,按培养基配方:蔗糖2.0%、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3%,在37℃条件下,接种量3.0-5.0%,以100mL、10L、100L依次进行三级扩大培养,乳酸菌活菌体达到80-100亿个/mL。

实施例2刺葡萄皮渣籽的乳酸菌发酵:

将刺葡萄酿造压榨过滤后的皮渣籽,向刺葡萄皮渣籽中添加食用白糖后接种乳酸菌,所述食用白糖在刺葡萄皮渣籽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1.5%,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0.5-1.0%,混匀并装入1.0m×2.5m×1.0m不锈钢槽,塑料薄膜密封、隔氧、避光,并防止花色苷氧化,自然发酵15-25d,待出现明显的乳酸菌香气,此时含有较多的乳酸菌素、乳酸菌体、酵母菌体,终止发酵。

实施例3刺葡萄皮渣籽的干燥、粉碎:

将乳酸菌发酵后的刺葡萄皮渣籽混合物,投入沸腾干燥设备,进风温度控制75℃-80℃,出风温度低于35℃条件下快速干燥,控制含水量6.0-8.0%,随后,将刺葡萄皮渣籽投入锤式粉碎机,粉碎至60-80目,即得刺葡萄皮渣籽粉,塑料袋密封、隔氧保存,该粉末中花色苷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2.4‰,白藜芦醇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25‰-0.31‰,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4.4%-4.9%。

实施例4丁酸梭菌的发酵制备:

丁酸梭菌芽孢数的发酵水平达到5.0-8.0亿个/mL,在80℃条件下,耐受10分钟,芽孢存活率达95%以上,具有长时间储存性能和很好的耐热性。

将丁酸梭菌,按培养基配方:淀粉2.0%、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3%,异亮氨酸0.02%,在37℃条件下,接种量1.0-2.0%,以1000mL、20L、800L依次进行三级扩大厌氧培养48h,用自动安全阀自动释放高压氢气,丁酸梭菌芽孢数达到5.0-8.0亿个/mL。

实施例5丁酸梭菌的微滤浓缩:

将800L芽孢数达到5.0-8.0亿个/mL的丁酸梭菌发酵醪液投入微滤膜分离设备,控制浓缩温度35℃以下,管道压力2.5-3.0MPa,将丁酸梭菌芽孢数浓缩至50-60亿个/mL。

实施例6丁酸梭菌与刺葡萄皮渣籽粉末的复配:

将乳酸发酵后的刺葡萄皮渣籽粉末与芽孢数50-60亿个/mL的丁酸梭菌浓缩液按重量份96-97份和3-4份均匀混合。

实施例7鱼饲料添加剂的制粒:

将丁酸梭菌与刺葡萄皮渣籽粉末的混合物投入颗粒成型机,挤压成直径

实施例8刺葡萄皮渣籽与丁酸梭菌复配鱼饲料添加剂的饲喂试验:

2021年3月初,选择两块类似养殖水体,深度大于2m,面积600m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