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花纹组织、两层或多层布及其织造工艺

一种花纹组织、两层或多层布及其织造工艺

摘要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纹组织、两层或多层布及其织造工艺。所述花纹组织是由经浮长组织和纬浮长组织交织形成的基础组织、联合组织或变化组织。所述两层或多层布包含所述花纹组织。所述两层或多层布的织造工艺为:(1)将经纬纱均分为3‑4等份,其中1‑2等份的所述经纬纱结合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纹组织形成花纹层;(2)剩余的所述经纬纱进行分层,并通过改变层与层之间所处的上、下层位置从而形成花型并把各个分层连接起来或者通过连接点而形成。本发明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调整解决了原有产品的厚重、吸湿透气性差,手感不够蓬松的等各种缺点同时拓宽了产品设计思路,产品设计更加层次分明更为丰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181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懋纬工业设计(山东)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82777.0

  • 发明设计人 蔺茂伟;赵岳洪;

    申请日2021-10-11

  • 分类号D03D13/00(20060101);D03D11/00(20060101);D03D15/54(20210101);

  • 代理机构11932 北京子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徐思波

  • 地址 261500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朝阳街道华琪路398号1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8: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纹组织、两层或多层布及其织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两层或多层布艺类产品的特点是通过两个及多个经纱系统和两个及多个纬纱系统采用1/1的平纹作为基础组织交织交错形成分层,各个分层通过翻层变化所在位置形成提花图案。市面上此类产品的技术设计方案是“外紧内松”的设计工艺,因此,为了提高产品的厚度又想保持产品表面细腻的感觉,两个外表层的经纬密通常是中间夹层2-4倍,表层的经纬纱线采用较高支纱例如:40s/2股纱,40s/1单纱,50股/2等做出产品表面的细腻感觉,中间夹层纱线采用低纱支的纱线例如:6s/1单纱、7s/1单纱、10s/2合股等,还有的为了提高产品的厚实和手感柔软,夹层纬纱采用1500D涤纶低弹丝,厚度和柔软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产品厚重通气性能差总体不太适合家居使用。

“外紧内松”的工艺设计加上平纹组织本身固有的缺点,在平纹组织中由于经纱和纬纱之间每次开口都进行交错,使纱线屈曲增多,经纬交织在机织物中是最为紧密的,所以在相同的条件下产品最为单薄,手感硬没有蓬松度,吸湿透气性差,采用单纯平纹作为基础组织缺点诸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外观新颖,手感更加柔软蓬松且吸湿透气性更加优越的花纹组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花纹组织,所述花纹组织是由经浮长组织和纬浮长组织交织形成的基础组织、联合组织或变化组织。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基础组织为叠角蜂巢组织。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联合组织是以6上6下变化左斜纹和6上6下的变化右斜纹错角排列律形成的组织。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变化组织为3上3下变化斜纹结合经纬以6倍数的彩条排列形成的组织。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经浮长组织为3-10个组织点,所述纬浮长组织为3-10个组织点。

作为一种改进,经纬缩率比例为1.5:1或2:1。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基础组织、所述联合组织或所述变化组织在织造过程中交错交织的次数为平纹组织交错交织次数的1/3-1/10。(经纱从浮到沉称之为交错再到浮形成交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层或多层布,所述两层或多层布的表层包含所述的花纹组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层或多层布的织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纬纱均分为3-4等份,其中1-2等份的所述经、纬纱结合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纹组织形成花纹层;

(2)剩余的所述经、纬纱进行分层,并通过改变层与层之间所处的上、下层位置从而形成花型并把各个分层连接起来或者通过连接点而形成两层或多层布。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织造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3)后处理:过水加软,震荡烘干后,拉幅定型,再进行产品缝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运用各种不同方法联合而成的组织使其织物表面呈现几何图形或者小花纹等外观效应,再结合目前多层工艺的技术结构特点重新组合产品设计,使产品表层形成纹理,丰富了原有产品设计;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调整解决了原有产品的厚重、吸湿透气性差,手感不够蓬松的等各种缺点同时拓宽了产品设计思路,产品设计更加层次分明更为丰富。

(2)产品上表层采用具有一定经、纬浮长的基础组织、联合组织或变化组织交织而成,由于各种组织的经纬缩率不同使产品表层凹凸不平,立体效果明显,产品更为丰厚,但是具有一定经、纬浮长的原组织或者联合组织与其它平纹层缩率存在着一定差距影响产品整体外观,通过对不同结构相的交织交错次数的计算适当调整产品上表层的经、纬比列数来解决产品整体平整度问题。

(3)在织造过程中交错交织次数远远少于平纹组织的次数,所以织物的手感丰厚柔软蓬松,交织交错的次数减少后纤维之间的间隙在相同条件下要大于平纹组织的纱线之间的间隙,所以产品在吸湿透气方面优于平纹组织的织物。

(4)织物的外观花纹不仅仅与织物组织有关,跟所选用的原材料纱线(一般采用32s/2股、40s/2股或者单纱等)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对色纱进行有序(例如6根色纱一组,6根白纱一组)排列结合经纬浮长使织物表面形成带有色彩的精致小几何图案或者带有机理纹路的小花纹,再结合多层布艺固有的翻花设计,使产品设计更具有灵动性,色彩更加丰富,织物设计在突出主题环境渲染方面更具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上表层花纹层上机组织图;

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表层变换的上机组织图;

图3是实施例2提供的上表层花纹层上机组织图;

图4是实施例2提供的表层变换的上机组织图;

图5是实施例3提供的上表层花纹层上机组织图;

图6是实施例3提供的表层变换的上机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纱线选择:经轴40s/2股纱,纬纱21s/1单纱

织造工艺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经、纬纱均分为4份,经纱分别定义为1区、2区、3区、4区,纬纱分别定义为1梭位、2梭位、3梭位、4梭位,经纱从左向右为1区、2区、3区、4区,纬纱从上向下为1梭、2梭、3梭、4梭,采取1入综4入筘的方式进行掏综入筘,4梭织造的方式进行产品织造。

花纹层以3上3下的变化斜纹作为基础组织,花纹层占1区和2区的经纱,纬纱占1梭位和2梭位,中间3层以平纹作为基础组织占3区经纱和3梭位形成,下表层以平纹组织为基础组织占4区经纱和4梭位。

其中,花纹层12根色经12根白经循环排列,纬纱是12根色纬12根白纬循环排列,其中1区1梭和2区2梭各占一半,2区2梭是1区1梭的组织重复从而实现了“千鸟格”的组织纹图案,然后通过改变各个分层的顺序形成的5层纱布。

实施例2

纱线选择:经轴40s/2股纱,纬纱40s/2股纱

织造工艺:

如图3和图4所示,经、纬纱均分为4份,经纱分别定义为1区、2区、3区、4区,纬纱分别定义为1梭位、2梭位、3梭位、4梭位,采取1入综4入筘的方式进行掏综入筘,4梭织造的方式进行产品织造。

花纹层采用联合组织纹形成花纹层,组织纹以6上6下变化左斜纹和6上6下的变化右斜纹错角排列,花纹层占1区和2区的经纱,纬纱占1梭位和2梭位,中间2层以平纹作为基础组织占3区经纱和3梭位形成,下表层以平纹组织为基础组织占4区经纱和4梭位组合形成的4层纱布。

实施例3

纱线选择:经轴40s/2股纱,纬纱40s/2股纱

织造工艺:

如图5和图6所示,经、纬纱均分为3份,经纱分别定义为1区、2区、3区、纬纱分别定义为1梭位、2梭位、3梭位,采取1入综3入筘的方式进行掏综入筘,3梭织造的方式进行产品织造。

花纹层采用叠角蜂巢组织纹形成花纹层,花纹层占1区和2区的经纱,纬纱占1梭位和2梭位,底层以平纹组织作为基础组织形成1层纱布通过连接点方式连接底层和花纹层再结合3层纱布工艺形成图案。

其中,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是采用先染后织的工艺流程:纱线活性染色-整经-上机织造-坯布退浆加软-震荡烘干-拉幅定型-产品缝制。实施例3是采用先织后染的工艺流程:纱线整经-上机织造-溢流机炼漂-活性染色-震荡烘干-拉幅定型-产品缝制。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