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针对纺织品测试的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方法

一种针对纺织品测试的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纺织品测试的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裁剪两段纺织品样品,并将纺织品样品放入干燥箱中预烘一段时间;B、将预烘后的两段纺织品样品浸入温水中,并不断搅拌温水;C、之后将浸湿的一段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湿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D、之后将另一段纺织品样品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干燥;E、将干燥后的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干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本发明采用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检测效率高、准确度高,便于推广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6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力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16771.3

  • 发明设计人 孙进进;

    申请日2021-09-23

  • 分类号G01N19/0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爽

  •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州大道60号紫琅科技城11A号楼4层403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5:0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纺织品测试的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的在线检测目的主要是判断颜色是否合格,并没有涉及色牢度;再者纺织品传统色牢度检测存在以下缺点:检测时间长、效率低,检测准度低,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纺织品测试的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纺织品测试的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裁剪两段纺织品样品,并将纺织品样品放入干燥箱中预烘一段时间;

B、将预烘后的两段纺织品样品浸入温水中,并不断搅拌温水;

C、之后将浸湿的一段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湿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

D、之后将另一段纺织品样品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干燥;

E、将干燥后的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干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预烘温度为45-55℃,时间为10min-18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温水温度为60-70℃,纺织品样品浸入时间为20min-25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湿摩擦试验过程中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表面,垂直压力为8-10N,在摩擦动程为75-80mm的条件下在20s内往复摩擦20个循环。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恒温干燥箱温度为60-70℃,时间为18min-26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将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样品表面,垂直压力为9-11N,动程为100mm-108mm,30s内往复摩擦30个循环。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摩擦头采用半球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检测效率高、准确度高,便于推广使用;采用两段纺织品分别进行摩擦试验,能够提高试验精确度,且检测结果相互不影响,提高了检测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纺织品测试的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裁剪两段纺织品样品,并将纺织品样品放入干燥箱中预烘一段时间;

B、将预烘后的两段纺织品样品浸入温水中,并不断搅拌温水;

C、之后将浸湿的一段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湿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

D、之后将另一段纺织品样品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干燥;

E、将干燥后的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干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其中,摩擦头采用半球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预烘温度为45℃,时间为10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温水温度为60℃,纺织品样品浸入时间为20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湿摩擦试验过程中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表面,垂直压力为8N,在摩擦动程为75mm的条件下在20s内往复摩擦20个循环。

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恒温干燥箱温度为60℃,时间为18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将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样品表面,垂直压力为9N,动程为100mm,30s内往复摩擦30个循环。

实施例二:

一种针对纺织品测试的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裁剪两段纺织品样品,并将纺织品样品放入干燥箱中预烘一段时间;

B、将预烘后的两段纺织品样品浸入温水中,并不断搅拌温水;

C、之后将浸湿的一段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湿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

D、之后将另一段纺织品样品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干燥;

E、将干燥后的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干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其中,摩擦头采用半球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预烘温度为55℃,时间为18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温水温度为70℃,纺织品样品浸入时间为25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湿摩擦试验过程中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表面,垂直压力为10N,在摩擦动程为80mm的条件下在20s内往复摩擦20个循环。

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恒温干燥箱温度为70℃,时间为26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将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样品表面,垂直压力为11N,动程为108mm,30s内往复摩擦30个循环。

实施例三:

一种针对纺织品测试的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裁剪两段纺织品样品,并将纺织品样品放入干燥箱中预烘一段时间;

B、将预烘后的两段纺织品样品浸入温水中,并不断搅拌温水;

C、之后将浸湿的一段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湿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

D、之后将另一段纺织品样品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干燥;

E、将干燥后的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干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其中,摩擦头采用半球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预烘温度为46℃,时间为12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温水温度为62℃,纺织品样品浸入时间为25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湿摩擦试验过程中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表面,垂直压力为8N,在摩擦动程为76mm的条件下在20s内往复摩擦20个循环。

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恒温干燥箱温度为62℃,时间为20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将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样品表面,垂直压力为9N,动程为102mm,30s内往复摩擦30个循环。

实施例四:

一种针对纺织品测试的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裁剪两段纺织品样品,并将纺织品样品放入干燥箱中预烘一段时间;

B、将预烘后的两段纺织品样品浸入温水中,并不断搅拌温水;

C、之后将浸湿的一段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湿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

D、之后将另一段纺织品样品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干燥;

E、将干燥后的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干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其中,摩擦头采用半球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预烘温度为52℃,时间为17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温水温度为68℃,纺织品样品浸入时间为24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湿摩擦试验过程中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表面,垂直压力为9N,在摩擦动程为79mm的条件下在20s内往复摩擦20个循环。

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恒温干燥箱温度为68℃,时间为25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将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样品表面,垂直压力为11N,动程为107mm,30s内往复摩擦30个循环。

实施例五:

一种针对纺织品测试的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裁剪两段纺织品样品,并将纺织品样品放入干燥箱中预烘一段时间;

B、将预烘后的两段纺织品样品浸入温水中,并不断搅拌温水;

C、之后将浸湿的一段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湿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

D、之后将另一段纺织品样品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干燥;

E、将干燥后的纺织品样品取出进行干摩擦试验,并取下摩擦头上的织物试样,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沾色级别,其中,摩擦头采用半球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预烘温度为48℃,时间为12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温水温度为64℃,纺织品样品浸入时间为22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湿摩擦试验过程中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表面,垂直压力为8N,在摩擦动程为80mm的条件下在20s内往复摩擦20个循环。

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恒温干燥箱温度为60℃,时间为26min。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将摩擦头垂直于纺织品样品表面,垂直压力为11N,动程为100mmmm,30s内往复摩擦30个循环。

实验例:

采用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检测方法进行干湿摩擦色牢度检测,得到数据如下表: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检测效率高、准确度高,便于推广使用;采用两段纺织品分别进行摩擦试验,能够提高试验精确度,且检测结果相互不影响,提高了检测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