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及其拆卸和调整方法

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及其拆卸和调整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及其拆卸和调整方法,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轧辊导卫固定机构、摆放架机构、支撑杆机构、开口垫块和H值调节垫;其中:轧辊导卫固定机构包括呈平行状态并设置有间距的两个型钢,分别靠近两型钢的两端处,垂直于两型钢固定连接有连接挡板;摆放架机构包括横板和竖板连成一体状的折板状的摆放架板。通过将轧辊导卫固定于轧辊导卫固定机构,开口垫块将压板和导卫横梁之间形成间隙,再通过液压千斤顶持续施压在压板上,达到拆卸导卫横梁以及导卫横梁H值调整的目的;通过挂钩将摆放架机构卡在连接挡板上后,再用液压千斤顶的方式实现导卫偏心轴与导卫固定架的相对位移,进而达到拆卸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572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马钢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299390.3

  • 发明设计人 谢叶华;王涛;叶守柱;

    申请日2021-11-04

  • 分类号B21B31/12(20060101);B21B31/32(20060101);B21B39/16(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34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侯晔

  •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经济开发区智能装备产业园93栋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30:5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及其拆卸和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轧辊导卫(10)装配后的形状是导卫横梁(101)与导卫板(104)呈十字交叉的形状,装配完成后,使用压板(106)压紧导卫横梁(101)后,再通过螺栓将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一起固定在导卫固定架(102)上。重H型钢轧辊导卫(10)在使用过程中,导卫尖端会产生磨损或因为辊径的变化要对导卫进行修复和调整。轧辊导卫(10)一般使用是在高温、水淋的工况下,轧辊导卫横梁(101)与导卫固定架(102)、导卫固定架(102)与导卫板(104)、导卫偏心轴(103)等部位会产生锈蚀现象。特别是在轧制量大,在线时间长的情况下,加上H型钢轧制过程产生大量的氧化铁屑的渗入,导卫横梁(101)与导卫固定架(102)、导卫固定架(102)与导卫偏心轴(103)等部位甚至会发生锈死现象。

现有技术的重H型钢轧辊间的轧辊导卫(10)的导卫偏心轴(103)拆卸、修复和导卫横梁(101)的拆卸以及导卫横梁(101)H值的调整工序中,因为没有成熟的技术、设备和经验的借鉴,导卫偏心轴(103)的拆卸和导卫横梁(101)拆卸都是将轧辊导卫(10)放在地面,采用较原始的大锤敲打的方法,拆卸效率低、安全性差,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重H型钢轧辊间轧辊导卫的导卫偏心轴拆卸、修复和导卫横梁的拆卸以及导卫横梁H值的调整中,拆卸和调整效率低、安全性差、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及其拆卸和调整方法,通过将轧辊导卫固定于轧辊导卫固定机构,开口垫块将压板和导卫横梁之间形成间隙,再通过液压千斤顶持续施压在压板上,从而实现导卫横梁和导卫固定架之间的相对分离,达到拆卸导卫横梁以及导卫横梁H值调整的目的;并通过挂钩将摆放架机构卡在连接挡板上后,再用液压千斤顶的方式实现导卫偏心轴与导卫固定架的相对位移,进而达到拆卸的目的。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包括轧辊导卫固定机构、摆放架机构、支撑杆机构、截面呈U形的开口垫块和H值调节垫;其中:所述轧辊导卫固定机构包括呈平行状态并设置有间距的两个型钢,分别为H型钢Ⅰ和H型钢Ⅱ,分别靠近两型钢的两端处,垂直于两型钢固定连接有2个连接挡板;所述连接挡板呈上下结构,包括上部挡板和下部连接板,所述上部挡板凸出于两型钢的上翼板表面,上部挡板的中部预留导卫横梁容纳槽,所述下部连接板契合两型钢之间形成的腹腔形状,上部挡板和下部连接板之间预留H型钢翼板容纳槽;

所述摆放架机构包括横板和竖板连成一体状的折板状的摆放架板,所述竖板的顶端外折呈折钩状的挂钩;所述挂钩卡在连接挡板上;

所述支撑杆机构包括支撑管,支撑管的两端分别紧抵在连接挡板和轧辊导卫的导卫固定架上;

轧辊导卫的导卫横梁插接于导卫横梁容纳槽内;所述开口垫块的开口避开压板与导卫固定架之间的螺栓后,开口垫块插接于压板与导卫固定架之间,压板和导卫横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液压千斤顶通过其顶杆顶紧在压板上;

所述H值调节垫紧配式插入导卫横梁内侧与导卫固定架之间,H值调节垫为厚度不同的多个,根据上、下轧辊更换后的需要,计算后进行相应的选择。

导卫横梁拆卸时,由于压板和导卫横梁之间形成间隙,开口垫块的宽度大于间隙,液压千斤顶持续施加压力时,开口垫块将压力避开导卫横梁后,直接施加在导卫固定架上,导卫横梁被卡在导卫横梁容纳槽中不能移动,从而实现导卫横梁和导卫固定架之间的分离式位移,从而达省力、方便、安全的将导卫横梁拆卸的技术效果。由于压板是呈框形架构,共有4个螺栓孔用以通过螺栓固定,所以,需要用4个开口垫块分别插接于压板与导卫固定架之间的螺栓上;而液压千斤顶也需要2个,分别顶紧在压板的两个侧边,避免压板的两边压力不均匀。当然,也可以在压板中间固定一连杆,液压千斤顶直接施压在连杆上,此时,使用1个液压千斤顶即可。

导卫横梁无需拆卸,只是需要进行导卫横梁H值时,只需将导卫横梁和导卫固定架之间的分离式位移至相应的H值调节垫的厚度即可。

导卫偏心轴拆卸时,通过将轧辊导卫固定于轧辊导卫固定机构,再通过挂钩将摆放架机构卡在连接挡板上后,用液压千斤顶顶出的方式实现导卫偏心轴与导卫固定架的相对位移,进而达到拆卸导卫偏心轴的目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翻转支撑板机构,所述翻转支撑板机构包括千斤顶底板和垂直于千斤顶底板宽度方向的一端上表面竖向设置的千斤顶挡板,以及垂直于千斤顶底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下表面,长度方向两端的对称设置的2个翻转板铰链;翻转板铰链上预留铰链孔;

所述支撑杆机构还包括分别插入支撑管两端的活动定位头和固定定位头,以及在支撑管的腔体中内置的弹簧,活动定位头的活动插入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撑管内或紧抵在固定定位头的固定插入端,可分别通过支撑管两端的活动定位头和固定定位头的定位,避免导卫固定架在启动液压千斤顶时发生滑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H型钢Ⅰ的上部左翼板上预留有两个翼板槽,翼板槽的规格配合千斤顶底板设置;每个翼板槽的2个直角处的H型钢Ⅰ的腹板上,分别垂直固定有翻转支撑链板,所述翻转支撑链板上预留转轴孔;所述转轴孔和翻转板铰链上预留的铰链孔配合设置;转轴孔、铰链孔和穿过转轴孔、铰链孔的转轴形成翻转支撑板机构的翻转铰链机构;翼板槽的规格配合千斤顶底板设置;将导卫横梁拆卸后,整个翻转支撑板本体可通过翻转铰链机构翻转于H型钢Ⅰ翼板下的腹腔内,可避免翻转支撑板本体影响其它部件的拆卸。垂直于所述摆放架板的竖板上,并列式固定连接有定位筋板,以确定液压千斤顶在摆放架中的位置,同时定位筋板焊接在摆放架是增加摆放架机构的整体刚性,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部挡板的外侧面与两型钢的翼板之间连接有支撑筋板,加强上部挡板的强度和刚性,避免液压过程中上部挡板变形;所述千斤顶挡板和千斤顶底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千斤顶筋板,加强千斤顶挡板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形成液压千斤顶定位厢;

所述摆放架机构还包括支撑块,所述定位筋板与竖板连接处预留支撑块方孔,支撑块方孔的规格略大于支撑块,通过支撑块可以弥补连接挡板上部挡板的中部预留导卫横梁容纳槽的刚性不足问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型钢中部的间隙处还固定连接有垂直状态,并呈倒“凸”形的连接中板,以加强两型钢之间固定连接的强度,避免液压过程中两型钢之间的脱离固定;所述支撑杆机构还包括螺栓;靠近活动定位头的支撑管的右端处,沿支撑管轴向的管壁,预留有键槽孔;所述活动定位头的轴面预留有与螺栓配合使用的螺栓孔,螺栓穿过键槽孔后与螺栓孔螺接,通过螺栓来控制活动定位头的伸缩,操作方便,可有效避免液压千斤顶顶偏的脱力风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翻转支撑板机构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千斤顶底板和H型钢Ⅰ上还预留有定位孔,与H型钢Ⅰ的上部右翼板上预留的翼板孔相通,定位销穿过定位孔和翼板孔,在千斤顶工作过程中,定位销承受的剪切力,减少了千斤顶对支撑板本体及翻转铰链机构作用力,对支撑板本体及翻转铰链机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述固定插入端插入支撑管后,固定定位头的中部凸起与支撑管的左端焊接式固定,固定定位头的固定定位端插入在连接挡板的挡板定位孔中;活动定位头的活动定位端插入在轧辊导卫的工艺通孔(108)内,所述工艺通孔108)设置在介于轧辊导卫的两个导卫偏心轴之间的导卫固定架上,让液压千斤顶顶杆的施力更加平稳和均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千斤顶底板的长度小于H型钢Ⅰ右翼板宽度和两个型钢之间的间距之和,避免千斤顶底板在翻转过程中发生干涉;所述摆放架板的横板下折为下折板,避免对操作人员可能产生剐蹭伤害的安全性,也可以起到卡位在H型钢上的作用。

一种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调整H值的方法,步骤为:

S1、调整H值的计算:根据轧辊(200)辊径计算H值的调整量,选择相应的厚度的H值调节垫(105)后再进行导卫偏心轴(103)的调整;

S2、导卫偏心轴的调整:上、下轧辊(200)更换后,通过调节导卫偏心轴(103),使导卫板(104)上升或下降,以保证上、下轧辊导卫(10)的导卫前端分别贴近上、下轧辊(200)的辊面,当导卫偏心轴(103)的调整量不足时进行导卫横梁(101)内侧H值的调整;

S3、轧辊导卫的固定:通过行车将轧辊导卫起吊至轧辊导卫固定机构的上方,导卫横梁对准导卫横梁容纳槽后行车下降,将整个轧辊导卫通过导卫横梁置入导卫横梁容纳槽后固定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上;

S4、插入开口垫块:松开将压板和导卫横梁一起固定在导卫固定架上的螺栓,将开口垫块的开口避开压板与导卫固定架之间的螺栓后,开口垫块插接于压板与导卫固定架之间,压板和导卫横梁之间形成间隙;

S5、液压千斤顶的顶紧:将液压千斤顶置于H型钢Ⅰ的翼板上,液压千斤顶通过其顶杆顶紧在压板上;

S6、液压千斤顶的启动:启动液压千斤顶,顶杆慢慢将导卫固定架向右推移并偏离导卫横梁,完成两者的相对分离,当距离为H值调节垫的厚度时,液压千斤顶停止;

S7、插入:在导卫横梁的内侧与导卫固定架之间插入H值调节垫。

一种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拆卸导卫横梁的方法,步骤为:

S1、轧辊导卫的固定:通过行车将轧辊导卫起吊至轧辊导卫固定机构的上方,导卫横梁对准导卫横梁容纳槽后行车下降,将整个轧辊导卫通过导卫横梁置入导卫横梁容纳槽后固定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上;

S2、插入开口垫块:松开将压板和导卫横梁一起固定在导卫固定架上的螺栓,将开口垫块的开口避开压板与导卫固定架之间的螺栓后,开口垫块插接于压板与导卫固定架之间,压板和导卫横梁之间形成间隙;

S3、翻转支撑板机构的使用:将整个翻转支撑板机构通过翻转铰链机构翻转在H型钢Ⅰ的翼板上,千斤顶挡板紧抵上部挡板,将液压千斤顶置于千斤顶底板上,液压千斤顶通过其顶杆顶紧在压板上;

S4、液压千斤顶的启动:启动液压千斤顶,顶杆慢慢将导卫固定架向右推移并偏离导卫横梁,完成完成两者的相对分离;

S5、翻转支撑板机构的翻转:将整个翻转支撑板机构通过翻转铰链机构翻转在H型钢Ⅰ下部的腹腔中。

一种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拆卸导卫偏心轴的方法,步骤为:

S1、轧辊导卫的固定:通过行车将轧辊导卫起吊至轧辊导卫固定机构的上方,导卫横梁对准导卫横梁容纳槽后行车下降,将整个轧辊导卫通过导卫横梁置入导卫横梁容纳槽后固定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上;

S2、摆放架机构的固定:将整个摆放架机构通过挂钩卡在连接挡板上,然后将液压千斤顶放在摆放架板,并将液压千斤顶的顶杆对准导卫固定架上的导卫偏心轴小头的一端;

S3、支撑杆机构的固定:将支撑管的两端分别紧抵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另一侧的连接挡板和轧辊导卫的导卫固定架上;

S4、液压千斤顶的启动:启动液压千斤顶,顶杆慢慢将导卫偏心轴由导卫偏心轴大头的一端顶出,完成导卫偏心轴的拆卸。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制作方便、成本低、安装方便,使用可靠,将轧辊导卫固定于重H型钢轧辊导卫修复的导卫固定装置后,通过翻转支撑板机构放置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底端顶在千斤顶挡板上,液压千斤顶的顶杆顶住导卫固定架,即可实现导卫横梁与导卫固定架的相对位移,进而达到导卫横梁拆卸以及导卫横梁H值调整的目的,进而实现拆卸效率高、安全性能好,操作工劳动强度小的技术效果,而且,导卫横梁拆卸完成后,再将将整个翻转支撑板机构通过翻转铰链机构翻转在H型钢Ⅰ下部的腹腔中,避免其它部件的拆卸过程中发生干涉现象。还可以将轧辊导卫固定于轧辊导卫固定机构后,摆放架的挂钩卡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的连接挡板上,再通过支撑杆将轧辊导卫紧抵在重轧辊导卫固定机构另一面的连接挡板上,可以用液压千斤顶,千斤顶置于摆放架内,实现导卫偏心轴与导卫固定架的相对位移,达到拆卸导卫偏心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拆卸或导卫横梁H值调整前轧辊导卫和轧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待拆卸的轧辊导卫的主视图;

图3为待拆卸的轧辊导卫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平台对导卫横梁拆卸或导卫横梁H值调整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轧辊导卫固定机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轧辊导卫固定机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轧辊导卫固定机构侧视图;

图9为图5的A-A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连接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连接中板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的翻转支撑链板放大后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发明中的翻转支撑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的翻转支撑板机构侧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中的定位销位置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的开口垫块放大后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的开口垫块放大后侧视图;

图18为放大后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翻转支撑板机构使用中和闲置后位置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平台对下轧辊导卫的导卫偏心轴拆卸的装配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平台对上轧辊导卫的导卫偏心轴拆卸的装配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中的摆放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中的摆放架机构侧视图;

图24为本发明中的支撑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中的活动定位头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中的固定定位头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中的支撑杆机构结构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28为拆卸出的导卫偏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H型钢Ⅰ;2、H型钢Ⅱ;3、连接挡板;4、连接中板;5、摆放架机构;6、支撑筋板;7、翻转支撑链板;8、支撑杆机构;9、支撑块;10、轧辊导卫;11、翼板槽;12、翻转支撑板机构;20、液压千斤顶;30、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1、上部挡板;32、下部连接板;33、导卫横梁容纳槽;34、H型钢翼板容纳槽;38、挡板定位孔;40、开口垫块;51、摆放架板;52、定位筋板;53、挂钩;54、支撑块方孔;55、下折板;71、转轴孔;81、支撑管;82、弹簧;83、活动定位头;84、固定定位头;85、螺栓;86、键槽孔;100、间隙;101、导卫横梁;102、导卫固定架;103、导卫偏心轴;104、导卫板;105、H值调节垫;106、压板;107、螺栓孔;121、千斤顶挡板;122、千斤顶底板;123、千斤顶筋板;124、翻转板铰链;125、定位销;200、轧辊;201、顶杆;831、活动定位端;832、螺栓孔;833、活动插入端;841、固定插入端;842、固定定位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轧辊导卫10的导卫前端贴近轧辊200的辊面,见图1中的圈B处,下部轧辊导卫10的导卫板104的上平面或下部轧辊导卫10的导卫板104的下平面要处在水平位置并与上、下轧辊200的中心辊面高度有1/2Nmm的高度差;每次换辊后,因为辊径的不同都要对导卫板104进行调整。调整方式主要通过转动导卫固定架上前后2个导卫偏心轴103,调整导卫板104与轧辊200之间的距离和导卫板104的水平位置。由于水平辊直径的使用范围在1600mm--1360mm之间,轧边辊的直径的使用范围在1350mm--1150mm之间,导卫固定架102上导卫偏心轴103的偏移量只有Nmm,一般为10mm,当超出导卫偏心轴103的调整范围后,就需要对导卫横梁101后面的H值调节垫105进行调整,此外轧辊导卫10长期使用后,轧辊导卫10尖端,即图1中的圈B处的磨损、导卫横梁101或导卫固定架102出现问题,也要对导卫横梁101或导卫固定架102进行拆卸。

如图2、3、4所示,轧辊导卫10装配后的形状是导卫横梁101与导卫板104呈十字交叉的形状。装配完成后,使用压板106压紧导卫横梁101后,再通过螺栓和螺栓孔107将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一起固定在导卫固定架102上。当需要拆卸导卫横梁101时,松开螺栓,受导卫横梁101向外挤压的影响,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之间形成间隙100,随着持续松开螺栓,间隙100会越来越大。

本实施例的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包括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摆放架机构5、支撑杆机构8、开口垫块40和H值调节垫105;其中:如图5、6、7、8、9所示,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包括呈平行状态并设置有间距的两个型钢,分别为H型钢Ⅰ1和H型钢Ⅱ2,分别靠近两型钢的两端处,垂直于两型钢固定连接有2个连接挡板3;如图4、5、7、10所示,连接挡板3呈上下结构,包括上部挡板31和下部连接板32,所述上部挡板31凸出于两型钢的上翼板表面,上部挡板31的中部预留导卫横梁容纳槽33,所述下部连接板32契合两型钢之间形成的腹腔形状,上部挡板31和下部连接板32之间预留H型钢翼板容纳槽34;如图22所示,摆放架机构5包括横板和竖板连成一体状的折板状的摆放架板51,所述竖板的顶端外折呈折钩状的挂钩53;如图20、21所示,挂钩53卡在连接挡板3上;如图24所示,支撑杆机构8包括支撑管81,支撑管81的两端分别紧抵在连接挡板3和轧辊导卫10的导卫固定架102上;轧辊导卫10的导卫横梁101插接于导卫横梁容纳槽33内;如图16、17所示,开口垫块40截面呈U形,开口垫块40的开口避开压板106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的螺栓后,开口垫块40插接于压板106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之间形成间隙100;所述液压千斤顶20通过其顶杆201顶紧在压板106上;H值调节垫105紧配式插入导卫横梁101内侧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H值调节垫105为厚度不同的多个,根据上、下轧辊200更换后的需要,计算后进行相应的选择。

导卫横梁101拆卸时,由于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之间形成间隙100,开口垫块40插入后,间隙100增大;开口垫块40的宽度大于间隙100时,液压千斤顶20持续施加压力时,开口垫块40将压力避开导卫横梁101后,直接施加在导卫固定架102上,导卫横梁101被卡在导卫横梁容纳槽33中不能移动,从而实现导卫横梁101和导卫固定架102之间的分离式位移,从而达省力、方便、安全的将导卫横梁101拆卸的技术效果。如图18所示,由于压板106是呈框形架构,共有4个螺栓孔107用以通过螺栓固定,所以,需要用4个开口垫块40分别插接于压板106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的螺栓上;而液压千斤顶20也需要2个,分别顶紧在压板106的两个侧边,避免压板106的两边压力不均匀。当然,也可以在压板106中间固定一连杆,液压千斤顶20直接施压在连杆上,此时,使用1个液压千斤顶20即可。

本实施例的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调整导卫横梁H值的方法,步骤为:

S1、调整H值的计算:根据轧辊200辊径计算H值的调整量,选择相应的厚度的H值调节垫105后再进行导卫偏心轴103的调整;

S2、导卫偏心轴的调整:上、下轧辊200更换后,通过调节导卫偏心轴103,使导卫板104上升或下降,以保证上、下轧辊导卫10的导卫前端分别贴近上、下轧辊200的辊面,当导卫偏心轴103的调整量不足时进行导卫横梁101内侧H值的调整;

S3、轧辊导卫的固定:通过行车将轧辊导卫10起吊至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的上方,导卫横梁101对准导卫横梁容纳槽33后行车下降,将整个轧辊导卫10通过导卫横梁101置入导卫横梁容纳槽33后固定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上;

S4、插入开口垫块:松开将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一起固定在导卫固定架102上的螺栓,将开口垫块40的开口避开压板106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的螺栓后,开口垫块40插接于压板106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之间形成间隙100;

S5、液压千斤顶的顶紧:将液压千斤顶20置于H型钢Ⅰ1的翼板上,液压千斤顶20通过其顶杆201顶紧在压板106上;

S6、液压千斤顶的启动:启动液压千斤顶20,顶杆201慢慢将导卫固定架102向右推移并偏离导卫横梁101,完成两者的相对分离,当距离为H值调节垫105的厚度时,液压千斤顶20停止;

S7、插入:在导卫横梁101的内侧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插入H值调节垫105。

本实施例的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对导卫横梁的拆卸方法,具体步骤为:

S1、轧辊导卫的固定:通过行车将轧辊导卫10起吊至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的上方,导卫横梁101对准导卫横梁容纳槽33后行车下降,将整个轧辊导卫10通过导卫横梁101置入导卫横梁容纳槽33后固定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上;

S2、插入开口垫块:松开将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一起固定在导卫固定架102上的螺栓,将开口垫块40的开口避开压板106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的螺栓后,开口垫块40插接于压板106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之间形成间隙100增大;

S3、液压千斤顶的顶紧:将液压千斤顶20置于H型钢Ⅰ1的翼板上,液压千斤顶20通过其顶杆201顶紧在压板106上

S4、液压千斤顶的启动:启动液压千斤顶20,顶杆201慢慢将导卫固定架102向右推移并偏离导卫横梁101,完成两者的相对分离。

本实施例的重H型钢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应用于轧辊导卫10中导卫偏心轴103的拆卸,步骤为:

S1、轧辊导卫的固定:通过行车将轧辊导卫10起吊至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的上方,导卫横梁101对准导卫横梁容纳槽33后行车下降,将整个轧辊导卫10通过导卫横梁101置入导卫横梁容纳槽33后固定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上;

S2、摆放架机构的固定:将整个摆放架机构5通过挂钩53卡在连接挡板3上,然后将液压千斤顶20放在摆放架板51,并将液压千斤顶20的顶杆201对谁导卫固定架102上的导卫偏心轴103小头的一端;

S3、支撑杆机构的固定:将支撑管81的两端分别紧抵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另一侧的连接挡板3和轧辊导卫10的导卫固定架102上;

S4、液压千斤顶的启动:启动液压千斤顶20,顶杆201慢慢将导卫偏心轴103由导卫偏心轴103大头的一端顶出,完成导卫偏心轴103的拆卸,拆卸后的导卫偏心轴103如图28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4、13、14所示,还包括翻转支撑板机构12,所述翻转支撑板机构12包括千斤顶底板122和垂直于千斤顶底板122宽度方向的一端上表面竖向设置的千斤顶挡板121,以及垂直于千斤顶底板122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下表面,长度方向两端的对称设置的2个翻转板铰链124;翻转板铰链124上预留铰链孔;H型钢Ⅰ1的上部左翼板上预留有两个翼板槽11,翼板槽11的规格配合千斤顶底板122设置;如图4、5、6、9、12所示,每个翼板槽11的2个直角处的H型钢Ⅰ1的腹板上,分别垂直固定有翻转支撑链板7,所述翻转支撑链板7上预留转轴孔71;所述转轴孔71和翻转板铰链124上预留的铰链孔配合设置;转轴孔71、铰链孔和穿过转轴孔71、铰链孔的转轴形成翻转支撑板机构12的翻转铰链机构;翼板槽11的规格配合千斤顶底板122设置;将导卫横梁拆卸后,整个翻转支撑板本体可通过翻转铰链机构翻转于H型钢Ⅰ翼板下的腹腔内,可避免翻转支撑板本体影响其它部件的拆卸。垂直于所述摆放架板51的竖板上,并列式固定连接有定位筋板52,图23中为4个,形成2个容纳液压千斤顶20的厢式结构,以确定液压千斤顶20在摆放架中的位置,同时定位筋板焊接在摆放架是增加摆放架机构的整体刚性,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如图5、6、7、20所示,上部挡板31的外侧面与两型钢的翼板之间连接有支撑筋板6,加强上部挡板的强度和刚性,避免液压过程中上部挡板变形;如图13、14所示,千斤顶挡板121和千斤顶底板122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千斤顶筋板123,加强千斤顶挡板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形成液压千斤顶定位厢;如图15所示,翻转支撑板机构12还包括定位销125;所述千斤顶底板122和H型钢Ⅰ1上还预留有定位孔,与H型钢Ⅰ1的上部右翼板上预留的翼板孔相通,定位销125穿过定位孔和翼板孔,在千斤顶工作过程中,定位销承受的剪切力,减少了千斤顶对支撑板本体及翻转铰链机构作用力,对支撑板本体及翻转铰链机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图19所示,千斤顶底板122的长度小于H型钢Ⅰ1右翼板宽度和两个型钢之间的间距之和,避免千斤顶底板在翻转过程中发生干涉;

所述支撑杆机构8还包括分别插入支撑管81两端的活动定位头83和固定定位头84,以及在支撑管81的腔体中内置的弹簧82,活动定位头83的活动插入端833与弹簧82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82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撑管81内或紧抵在固定定位头84的固定插入端841,可分别通过支撑管两端的活动定位头和固定定位头的定位,避免导卫固定架在启动液压千斤顶20时发生滑移。如图6、7、9、11所示,两个型钢中部的间隙处还固定连接有垂直状态,并呈倒“凸”形的连接中板4,以加强两型钢之间固定连接的强度,避免液压过程中两型钢之间的脱离固定;进一步的,如图24、25、26所示,支撑杆机构8还包括螺栓85;靠近活动定位头83的支撑管81的右端处,沿支撑管81轴向的管壁,预留有键槽孔86;所述活动定位头83的轴面预留有与螺栓85配合使用的螺栓孔832,螺栓85穿过键槽孔86后与螺栓孔832螺接,通过螺栓来控制活动定位头的伸缩,操作方便,可有效避免液压千斤顶顶偏的脱力风险。固定插入端841插入支撑管81后,固定定位头84的中部凸起与支撑管81的左端焊接式固定,如图27所示,固定定位头84的固定定位端842插入在连接挡板3的挡板定位孔38中;活动定位头83的活动定位端831插入在轧辊导卫10的工艺通孔108内,所述工艺通孔108设置在介于轧辊导卫10的两个导卫偏心轴103之间的导卫固定架102上,让液压千斤顶顶杆的施力更加平稳和均匀。

摆放架机构5还包括支撑块9,所述定位筋板52与竖板连接处预留支撑块方孔54,支撑块方孔54的规格略大于支撑块9,通过支撑块可以弥补连接挡板上部挡板的中部预留导卫横梁容纳槽的刚性不足问题。摆放架板51的横板下折为下折板55,避免对操作人员可能产生剐蹭伤害的安全性,也可以起到卡位在H型钢上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调整导卫横梁H值的方法,步骤为:

S1、调整H值的计算:根据轧辊200辊径计算H值的调整量,计算H值的调整量,选择相应厚度的H值调节垫105;

S2、导卫偏心轴的调整:上、下轧辊200更换后,通过调节导卫偏心轴103,使导卫板104上升或下降,以保证上、下轧辊导卫10的导卫前端分别贴近上、下轧辊200的辊面,当导卫偏心轴103的调整量不足时进行导卫横梁101内侧H值的调整;

S3、轧辊导卫的固定:通过行车将轧辊导卫10起吊至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的上方,导卫横梁101对准导卫横梁容纳槽33后行车下降,将整个轧辊导卫10通过导卫横梁101置入导卫横梁容纳槽33后固定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上;

S4、插入开口垫块:松开将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一起固定在导卫固定架102上的螺栓,将开口垫块40的开口避开压板106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的螺栓后,开口垫块40插接于压板106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之间形成间隙100;

S5、翻转支撑板机构的使用:将整个翻转支撑板机构12通过翻转铰链机构翻转在H型钢Ⅰ1的翼板上,千斤顶挡板121紧抵上部挡板31,将液压千斤顶20置于千斤顶底板122上,液压千斤顶20通过其顶杆201顶紧在压板106上;

S6、液压千斤顶的启动:启动液压千斤顶20,顶杆201慢慢将导卫固定架102向右推移并偏离导卫横梁101,完成两者的相对分离,当距离为H值调节垫105的厚度时,液压千斤顶20停止;

S7、插入:在导卫横梁101的内侧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插入H值调节垫105;

S8、翻转支撑板机构的翻转:将整个翻转支撑板机构12通过翻转铰链机构翻转在H型钢Ⅰ1下部的腹腔中。

本实施例的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对导卫横梁101的拆卸方法,步骤为:

S1、轧辊导卫的固定:通过行车将轧辊导卫10起吊至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的上方,导卫横梁101对准导卫横梁容纳槽33后行车下降,将整个轧辊导卫10通过导卫横梁101置入导卫横梁容纳槽33后固定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上;

S2、插入开口垫块:松开将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一起固定在导卫固定架102上的螺栓,将开口垫块40的开口避开压板106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的螺栓后,开口垫块40插接于压板106与导卫固定架102之间,压板106和导卫横梁101之间形成间隙100;

S3、翻转支撑板机构的使用:将整个翻转支撑板机构12通过翻转铰链机构翻转在H型钢Ⅰ1的翼板上,千斤顶挡板121紧抵上部挡板31,将液压千斤顶20置于千斤顶底板122上,液压千斤顶20通过其顶杆201顶紧在压板106上;

S4、液压千斤顶的启动:启动液压千斤顶20,顶杆201慢慢将导卫固定架102向右推移并偏离导卫横梁101,完成完成两者的相对分离;

S5、翻转支撑板机构的翻转:将整个翻转支撑板机构12通过翻转铰链机构翻转在H型钢Ⅰ1下部的腹腔中。

本实施例的轧辊导卫拆卸和导卫横梁H值调整平台对导卫偏心轴103的拆卸方法,具体步骤为:

S1、轧辊导卫的固定:将要修复的轧辊导卫10吊入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将导卫横梁101插入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两端的导卫横梁容纳槽33内,保证轧辊导卫10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两端的位置基本对称,因为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的长度是固定的,支撑杆机构8是定尺制作的,使用导卫固定架102尽量放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的中间位置;

S2、摆放架机构的固定:如图20、21所示,将整个摆放架机构5通过挂钩53卡在连接挡板3上,然后将液压千斤顶20放在摆放架板51上的容纳液压千斤顶20的厢式结构内,并将液压千斤顶20的顶杆201对谁导卫固定架102上的导卫偏心轴103小头的一端;厢式结构的宽度要略大于液压千斤顶20,以便于微调,方便对准导卫偏心轴103,调整好后,在液压千斤顶20两侧与定位筋板52之间塞入金属板即可加强液压千斤顶20的定位,避免因受力而顶偏;也可以2个导卫偏心轴103同时拆卸,分别在2个厢式结构内放入2个液压千斤顶20即可;

S3、支撑杆机构的固定:插入支撑杆机构8。支撑杆机构8的两端有小头,其中一端是固定定位头84,插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一端连接挡板3的挡板定位孔38内,另一端小头设计的是活动定位头83,收入活动定位端831与导卫固定架102对应的工艺通孔108对齐后,放出活动定位头83,支撑杆机构8就插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30一端连接挡板3和导卫固定架102之间;

S4、液压千斤顶的启动:启动液压千斤顶20,顶杆201慢慢将导卫偏心轴103由导卫偏心轴103大头的一端顶出,完成导卫偏心轴103的拆卸,拆卸后的导卫偏心轴103如图28所示。

再进一步的,支撑杆机构8和摆放架机构5为2个或2个以上,根据导卫的固定架的宽度和上下导卫偏心轴的高度不同设计不同程度的支撑杆机构8和摆放架机构5。挡板定位孔38可设置有横向的腰形孔,方便支撑杆本体8的左右调节,而且,可设计下上下排列的2个,以方便不同高度的导卫偏心轴103的拆卸,因为轧辊200为上下2个,对应的轧辊导卫20也分为上导卫和下导卫,两者的导卫偏心轴103的高度不一样,而且,挡板定位孔38也要和工艺通孔108的高度一致,两个孔的中心也要与导卫偏心轴103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制作方便、成本低、安装方便,使用可靠,将轧辊导卫固定于重H型钢轧辊导卫修复的导卫固定装置后,通过翻转支撑板机构放置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底端顶在千斤顶挡板上,液压千斤顶的顶杆顶住导卫固定架,即可实现导卫横梁与导卫固定架的相对位移,进而达到导卫横梁拆卸以及导卫横梁H值调整的目的,进而实现拆卸效率高、安全性能好,操作工劳动强度小的技术效果,而且,导卫横梁拆卸完成后,再将将整个翻转支撑板机构通过翻转铰链机构翻转在H型钢Ⅰ下部的腹腔中,避免导卫偏心轴103的拆卸过程中发生干涉现象。将轧辊导卫固定于轧辊导卫固定机构后,摆放架的挂钩卡在轧辊导卫固定机构的连接挡板上,再通过支撑杆将轧辊导卫紧抵在重轧辊导卫固定机构另一面的连接挡板上,千斤顶置于摆放架内,即可实现导卫偏心轴与导卫固定架的相对位移,也达到了拆卸导卫偏心轴的目的。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创造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