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磁化用环、磁化方法、磁化装置、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空调装置

磁化用环、磁化方法、磁化装置、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空调装置

摘要

一种磁化用环,所述磁化用环配置在转子与包围转子的芯部之间,所述转子在以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有永久磁铁和极间部,其中,所述磁化用环具有与永久磁铁的周向中心相向的磁性部和与转子的极间部相向的非磁性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1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980096758.0

  • 发明设计人 渡边隆德;松冈笃;石川淳史;

    申请日2019-06-04

  • 分类号H02K15/03(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38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韩卉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27:4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化用环、磁化方法、磁化装置、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永久磁铁嵌入型的电动机中,将安装有永久磁铁的转子组装到定子或磁化磁轭,对永久磁铁进行磁化。为了高效地对永久磁铁进行磁化,还提出了在定子与转子之间插入具有磁性的长条片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0145号公报(0033-0034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由于定子与转子的间隙较窄,为0.25~1.5mm,所以将长条片插入到该间隙并不简单。因此,期望能够以简单的作业高效地对永久磁铁进行磁化。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以简单的作业高效地对永久磁铁进行磁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磁化用环配置在转子与包围转子的芯部之间,所述转子在以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有永久磁铁和极间部,其中,所述磁化用环具有:磁性部,与永久磁铁的周向中心相向;以及非磁性部,与极间部相向。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磁化方法具有:在转子与包围转子的芯部之间配置磁化用环的工序,所述转子在以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有永久磁铁和极间部;以及使电流流过卷绕于芯部的线圈而对永久磁铁进行磁化的工序。磁化用环具有与永久磁铁的周向中心相向的磁性部和与极间部相向的非磁性部。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磁化装置对在以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有永久磁铁和极间部的转子进行磁化,其中,所述磁化装置具有:磁化磁轭,配置成卷绕线圈并包围转子;磁化用环,配置在磁化磁轭与转子之间;以及电源装置,使电流流过线圈。磁化用环具有与永久磁铁的周向中心相向的磁性部和与极间部相向的非磁性部。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转子在以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有永久磁铁和极间部,其中,永久磁铁通过将磁化用环配置在转子与包围转子的芯部之间并使电流流过卷绕于芯部的线圈而被磁化,所述磁化用环具有与永久磁铁的周向中心相向的磁性部和与极间部相向的非磁性部。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磁化用环的磁性部与永久磁铁的周向中心相向,因此,能够使来自芯部的磁化磁通高效地流过永久磁铁。另外,由于磁化用环的非磁性部与极间部相向,因此,能够抑制磁化磁通的短路。并且,由于磁性部和非磁性部构成磁化用环,因此,处理简单。即,能够以简单的作业高效地对永久磁铁进行磁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2是将实施方式1的定子的齿和槽放大表示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磁化用环、定子以及转子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磁化用环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磁化工序的流程图。

图6(A)、图6(B)、图6(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磁化工序的每个工序的立体图。

图7(A)、图7(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磁化工序的每个工序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用于磁化的结构的图。

图9(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磁化工序的图,图9(B)是表示流过线圈的磁化电流的图。

图10(A)、图10(B)、图10(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磁化工序的其他例子的每个工序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比较例1的磁化用环、定子以及转子的图。

图12是表示比较例1的磁化工序的流程图。

图13(A)、图13(B)是表示比较例1的磁化工序的每个工序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和比较例1中比较磁化电流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15是表示比较例2的磁化用环、定子以及转子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磁化用环、定子以及转子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磁化用环、定子以及转子的图。

图18(A)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磁化工序的图,图18(B)是表示流过线圈的磁化电流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磁化用环、定子以及转子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磁化用环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磁化用环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磁化用环、定子以及转子的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磁化装置的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磁化装置的磁化磁轭的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磁化工序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能够应用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压缩机的图。

图27是表示具有图26的压缩机的空调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不由本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00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00具有能够旋转的转子5和包围转子5的定子1。在定子1与转子5之间设置有0.25~1mm的气隙。

以下,将形成转子5的旋转轴的轴线C1的方向称为“轴向”。另外,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称为“周向”,在图1等中用箭头R1表示。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径向称为“径向”。此外,图1是与轴向正交的截面。

转子5具有转子铁芯50和安装于转子铁芯50的永久磁铁55。转子铁芯50具有以轴线C1为中心的圆筒形状。转子铁芯50是在轴向上层叠电磁钢板并通过铆接等紧固而成的。电磁钢板的板厚例如为厚度0.1~0.7mm。

转子铁芯50沿着外周具有多个磁铁插入孔51。在此,6个磁铁插入孔51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在各个磁铁插入孔51中各配置1个永久磁铁55。1个永久磁铁55构成1个磁极。永久磁铁55的数量与磁铁插入孔51的数量相同,为6个,因此,转子5的极数为6。但是,转子5的极数不限于6,只要是2以上即可。另外,也可以在1个磁铁插入孔51中配置两个以上的永久磁铁55,由该两个以上的永久磁铁55构成1个磁极。

永久磁铁55是在周向上具有宽度、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平板状的构件。永久磁铁55由包含钕(Nd)、铁(Fe)以及硼(B)的稀土类磁铁构成。永久磁铁55在其厚度方向即径向上被磁化。在周向上相邻的永久磁铁55的磁化方向相互为相反方向。

如上所述,永久磁铁55构成转子5的磁极。永久磁铁55的周向中心构成转子5的极中心P(图3)。在周向上相邻的永久磁铁55之间形成转子5的极间部M(图3)。

在转子铁芯50的径向的中心形成有圆形的轴孔57。在轴孔57中通过压入而固定有轴58。轴58的中心轴与上述的轴线C1一致。

在磁铁插入孔51的周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磁通屏障52。磁通屏障52是从磁铁插入孔51的周向端部朝向转子铁芯50的外周沿径向延伸的空隙。磁通屏障52是为了抑制相邻的磁极间的漏磁通而设置的。

定子1具有定子铁芯10和卷绕于定子铁芯10的线圈2。定子铁芯10形成为以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定子铁芯10是在轴向上层叠多个电磁钢板并通过铆接等紧固而成的。电磁钢板的厚度例如为0.1~0.7mm。

定子铁芯10具有环状的芯背11和从芯背11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12。芯背11形成为以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并嵌合于圆筒状的框架18的内侧。

齿12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在相邻的齿12之间形成槽15。在齿12卷绕有线圈2。齿12的数量在此为18个,但只要是2个以上即可。

线圈2由铝等导体和覆盖导体的绝缘覆膜构成。线圈2在图1中以分布绕组的方式卷绕于齿12,但也可以以集中绕组的方式卷绕。

图2是将齿12和槽15放大表示的图。在齿12的径向内侧的前端形成有周向的宽度宽的前端部13。前端部13与转子5的外周面相向。

在相邻的齿12之间形成有槽15。槽15的数量与齿12相同(在此为18个)。在槽15中收容卷绕于齿12的线圈2。在槽1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形成有槽开口14。槽开口14位于相邻的齿12的前端部13之间。

<永久磁铁的磁化>

下面,对用于永久磁铁55的磁化的结构以及磁化方法进行说明。永久磁铁55的磁化是将永久磁铁55插入到转子铁芯50的磁铁插入孔51中而进行的。永久磁铁55的磁化大致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是使用定子1的方法。在该情况下,在将转子5组装到作为芯部的定子1中的状态下,使磁化电流流过线圈2而产生磁化磁场,对转子5的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该磁化方法也称为组装磁化(日文:組み込み着磁)。

另一种是使用磁化装置8的磁化磁轭80(图24)的方法。在该情况下,将转子5组装到作为芯部的磁化磁轭80中,使磁化电流流过卷绕于磁化磁轭80的线圈9(图24)而产生磁化磁场。关于使用磁化磁轭80的磁化方法,在实施方式6中进行说明。

以下,对通过将转子5组装到定子1中而对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的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磁化用环3、定子1以及转子5的示意图。永久磁铁55的磁化是在使转子5的极间部M与定子1的槽开口14相向的状态下进行的。在定子1与转子5之间插入磁化用环3。

图4是表示磁化用环3的立体图。磁化用环3是具有与定子1相向的外周面33和与转子5相向的内周面34的圆筒状的构件。

磁化用环3具有外径Do和内径Di,具有厚度T。磁化用环3的内径Di比转子5的外径Dr(图6(A))大(Di>Dr)。磁化用环3的外径Do比定子1的内径Ds(图6(C))小(Ds>Do)。另外,磁化用环3的厚度T为转子5与定子1的间隙G以下(G≥T>0)。

磁化用环3具有由非磁性体构成的非磁性部31和由磁性体形成的磁性部32。非磁性部31优选由聚酰亚胺等树脂形成,但也可以由不锈钢等非磁性的金属形成。磁性部32由电磁钢板、纯铁等具有磁性的金属形成。

在磁化用环3中,多个非磁性部31和多个磁性部32在周向上交替地排列。非磁性部31的数量和磁性部32的数量均与转子5的极数相同,在此为6。

非磁性部31在周向上具有宽度W1。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在轴向上恒定。磁性部32的周向的宽度优选比非磁性部31的周向的宽度W1宽。

如图3所示,磁化用环3配置成非磁性部31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磁性部32与转子5的极中心P相向。非磁性部31的周向的宽度W1比定子1的槽开口14的周向的宽度W2宽。即,W1>W2成立。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磁化工序的流程图。图6(A)~图6(C)和图7(A)~图7(B)是表示磁化工序的每个工序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磁化工序中使用的装置的图。

在磁化工序中,首先,如图6(A)所示,将转子5插入到磁化用环3的内侧,从而将磁化用环3安装于转子5(步骤S11)。磁化用环3为圆筒状,另外,磁化用环3的内径Di比转子5的外径Dr大(Di>Dr),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安装。

此外,也可以利用非磁性部31的弹性变形使磁化用环3在径向上扩展的同时覆盖在转子5的外侧。在该情况下,磁化用环3的内径Di也可以为转子5的外径Dr以下(Di≤Dr)。

接着,如图6(B)所示,进行磁化用环3相对于转子5的周向的位置对齐,使磁化用环3的非磁性部31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步骤S12)。

然后,如图6(C)所示,将安装有磁化用环3的转子5插入到定子1的内侧(步骤S13)。由于磁化用环3的外径Do比定子1的内径Ds小,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插入。由此,如图7(A)所示,成为在转子5与定子1之间配置有磁化用环3的状态。

接着,进行转子5相对于定子1的周向的位置对齐(步骤S14)。通过该位置对齐,如图3所示,槽开口14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3个齿12与1个磁极即1个永久磁铁55相向。

在该状态下,使磁化电流流过线圈2(步骤S15)。如图8所示,磁化用的电源装置40具有电源端子41,通过导线42与线圈2连接。电源装置40将充电至电容器的电荷放电,在线圈2中瞬间流过较高的电流(即磁化电流)(参照后述的图14)。磁化电流比在电动机100的驱动时流过线圈2的驱动电流大。

图9(A)是表示磁化工序中的磁化用环3、定子1以及转子5的图,图9(B)是表示磁化工序中流过线圈2的磁化电流的图。线圈2具有U相、V相、W相的线圈部分2U、2U、2W。如图9(A)所示,2个槽15与1个永久磁铁55相向,在这些槽15中配置有线圈部分2V、2W。另外,在与极间部M相向的槽15中配置有线圈部分2U。

另外,如图9(B)所示,使线圈部分2V、2W短路,在线圈部分2U中流过磁化电流i。在线圈部分2V、2W中分别流过i/2的磁化电流。磁化电流的方向是在与永久磁铁55相向的3个齿12内产生从径向外侧朝向内侧的磁通的方向。

此外,与图3所示的永久磁铁55邻接的永久磁铁55由于磁化方向为相反方向,因此,磁化磁通的流动方向也为相反方向。

磁化磁通从齿12的前端部13经由磁化用环3的磁性部32流动到转子5。在转子5中,流过了转子铁芯50的磁化磁通在磁铁插入孔51内的永久磁铁55内沿径向流动。由此,永久磁铁55在其厚度方向上被磁化。

由于在转子5与定子1之间配置有磁化用环3的磁性部32,因此,能够通过磁性部32将来自定子1的磁化磁通高效地引导至转子5,并进一步引导至永久磁铁55。

另外,磁化用环3的非磁性部31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通过该非磁性部31,能够抑制来自齿12的磁化磁通流过隔着极间部M邻接的齿12。即,能够抑制磁化磁通的短路。

特别是,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比槽开口14的宽度W2宽(W1>W2),因此,磁化磁通不易在隔着极间部M相邻的齿12的前端部13之间流动。由此,能够提高抑制磁化磁通的短路的效果。

这样进行了永久磁铁55的磁化之后,如图7(B)所示,从转子5与定子1之间取出磁化用环3(步骤S16)。由于磁化用环3是圆筒状,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拆卸。

此外,在上述的步骤S11~S13中,将磁化用环3安装于转子5,将该转子5插入到定子1的内侧(图6(A)~图6(C))。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法。

图10(A)~图10(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磁化工序的其他例子的每个工序的立体图。在该例中,如图10(A)所示,将磁化用环3插入到定子1的内侧。

接着,如图10(B)所示,调整磁化用环3相对于定子1的周向位置。即,使磁化用环3的非磁性部31与槽开口14相向。然后,如图10(C)所示,将转子5插入到安装有磁化用环3的定子1的内侧。

然后,如参照图7(A)说明的那样,使磁化电流流过线圈2而对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由于在转子5与定子1之间配置磁化用环3,因此,能够将磁化磁通高效地引导至永久磁铁55。然后,如参照图7(B)说明的那样,从转子5与定子1之间取出磁化用环3。

<作用>

下面,与比较例1、2对比地说明实施方式1的作用。图11是表示比较例1的磁化工序中的定子1和转子5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比较例1的磁化工序的流程图。图13(A)、13(B)是表示比较例1的磁化工序的每个工序的立体图。

在比较例1的磁化工序中,不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磁化用环3。在该情况下,将转子5插入到定子1的内侧(步骤S21),进行转子5相对于定子1的周向的位置对齐(步骤S22)。具体而言,使转子5的极间部M与定子1的槽开口14相向。然后,使磁化电流流过线圈2而产生磁化磁通,对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

由磁化电流产生的磁化磁通经由转子5与定子1之间的气隙流动到转子5。由于气隙内的空气为非磁性体,因此难以将磁化磁通高效地引导至永久磁铁55。

如上所述,磁化电流比在电动机100的驱动时流过线圈2的驱动电流大。若增大磁化电流,则有可能产生由洛伦兹力引起的线圈2的损耗,因此,必须限制磁化电流,难以对高磁力的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

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1中,配置在转子5与定子1之间的磁化用环3具有与转子5的极中心P相向的磁性部32和与极间部M相向的非磁性部31。因此,能够通过磁性部32将来自定子1的磁化磁通高效地引导至永久磁铁55。因此,能够降低永久磁铁55的磁化所需的磁化电流,或者能够以相同的磁化电流对更高磁力的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

图14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和比较例1中对比电源装置40在线圈2中流过的磁化电流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实施方式1的磁化电流用虚线表示,比较例1的磁化电流用实线表示。

在磁化工序中,瞬间流过较高的磁化电流,对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从图14可知,在实施方式1中,永久磁铁55的磁化所需的磁化电流比比较例1低。

图15是表示比较例2的磁化用环3E、定子1以及转子5的图。在图15中,在转子5与定子1之间配置有整体由磁性体形成的磁化用环3E。通过在转子5与定子1之间配置磁化用环3E,磁化磁通容易流动到转子5。

但是,由于整个磁化用环3E由磁性体形成,因此,来自齿12的磁化磁通经由磁化用环3E流动到隔着极间部M邻接的齿12(箭头L1)。即,产生磁化磁通的短路。因此,难以将磁化磁通高效地引导至永久磁铁55。

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1中,配置在转子5与定子1之间的磁化用环3具有与转子5的极中心P相向的磁性部32和与极间部M相向的非磁性部31。因此,能够通过磁性部32将来自定子1的磁化磁通高效地引导至永久磁铁55。此外,非磁性部31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因此,能够抑制上述的磁化磁通的短路。结果,能够降低永久磁铁55的磁化所需的磁化电流,或者能够以相同的磁化电流对更高磁力的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1中,在作为芯部的定子1与转子5之间配置磁化用环3,该磁化用环3具有与转子5的极中心P相向的磁性部32和与极间部M相向的非磁性部31。因此,能够将来自定子1的磁化磁通高效地引导至永久磁铁55,能够高效地对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即,能够降低永久磁铁55的磁化所需的磁化电流,或者能够以相同的磁化电流对更高磁力的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另外,由于非磁性部31和磁性部32构成磁化用环3,因此,处理变得简单。即,能够以简单的作业高效地对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

另外,由于多个非磁性部31和多个磁性部32在周向上排列,因此,能够高效地对转子5的多个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

另外,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比槽15的槽开口14的宽度W2宽,因此,能够提高抑制磁化磁通的短路的效果。

另外,由于转子5与定子1的间隙G和磁化用环3的厚度T满足G≥T>0,因此,容易将磁化用环3配置到转子5与定子1之间的气隙。

另外,由于磁化用环3的内径Di比转子5的外径Dr大,另外,磁化用环3的外径Do比定子1的内径Ds小,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磁化用环3的安装及拆卸。

实施方式2

下面,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磁化用环3A、定子1以及转子5的图。磁化用环3A与实施方式1的磁化用环3相同,具有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的非磁性部31和与极中心P相向的磁性部3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如图3所示,磁化用环3的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比槽开口14的宽度W2宽。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2中,磁化用环3A的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比隔着极间部M相邻的两个狭缝53的间隔WS宽。即,W1>WS成立。

由于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比狭缝53的间隔WS宽,因此,从齿12朝向转子5的极间部M的磁化磁通被非磁性部31遮挡,不易流入邻接的齿12。结果,图15中箭头L1所示的磁化磁通的短路被抑制。由此,能够比实施方式1更高效地将磁化磁通引导至永久磁铁55。

这样,在实施方式2中,磁化用环3A的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比隔着极间部M相邻的两个狭缝53的间隔WS宽,因此,除了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将磁化磁通更高效地引导至永久磁铁55。

实施方式3

下面,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磁化用环3B、定子1以及转子5的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在使转子5的极间部M与定子1的槽开口14相向的状态下,对永久磁铁55进行了磁化。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3中,在使转子5的极间部M与定子1的齿12相向的状态下,对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2个齿12与转子5的1个磁极即1个永久磁铁55相向。

在转子5与定子1之间配置磁化用环3B。磁化用环3B具有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的非磁性部31和与极中心P相向的磁性部32。非磁性部31与齿12相向。非磁性部31的周向的宽度W1比齿12的前端部13的宽度WT宽。

图18(A)是表示磁化工序中的磁化用环3B、定子1以及转子5的图,图18(B)是表示在磁化工序中流过线圈2的磁化电流的图。卷绕于齿12的线圈2具有U相、V相、W相的线圈部分2U、2V、2W。

如图18(A)所示,3个槽15与1个永久磁铁55相向,在这3个槽15中配置有线圈部分2V、2W、2U。如图18(B)所示,磁化电流不流过位于极中心P上的槽15内的线圈部分2W,磁化电流i流过极中心P的两侧的槽15内的线圈部分2U、2V。磁化电流的方向是在与永久磁铁55相向的3个齿12内产生从径向外侧朝向内侧的磁通的方向。

磁化磁通从齿12的前端部13经由磁化用环3B的磁性部32流动到转子5。在转子5中,流过了转子铁芯50的磁化磁通在磁铁插入孔51内的永久磁铁55内沿径向流动。由此,永久磁铁55在其厚度方向上被磁化。

由于在转子5与定子1之间配置有磁化用环3B的磁性部32,因此,能够通过磁性部32将来自定子1的磁化磁通高效地引导至转子5,并进一步引导至永久磁铁55。

另外,磁化用环3B的非磁性部31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比齿12的前端部13的宽度WT宽(图17)。因此,能够通过非磁性部31抑制来自与永久磁铁55相向的齿12的磁化磁通流动到与极间部M相向的齿12。即,能够抑制磁化磁通的短路。

此外,为了提高抑制磁化磁通的短路的效果,如图17所示,优选磁化用环3B的周向端部至少到达槽开口14的周向中心。

图19是表示使磁化用环3B的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比齿12的前端部13的宽度WT窄的结构例的图。在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比齿12的前端部13的宽度WT窄的情况下,与永久磁铁55相向的齿12和与极间部M相向的齿12与共同的磁性部32相向。因此,流过了与永久磁铁55相向的齿12的磁化磁通有可能经由磁性部32流入与极间部M相向的齿12的前端部13。

与此相对,如图17所示,如果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比齿12的前端部13的宽度WT宽,则能够通过非磁性部31抑制流过了与永久磁铁55相向的齿12的磁化磁通流入与极间部M相向的齿12的前端部13。

这样,在实施方式3中,在使转子5的极间部M与定子1的齿12相向的状态下对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的情况下,磁化用环3B的非磁性部31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非磁性部31的宽度W1比齿12的前端部13的宽度WT宽。因此,能够通过非磁性部31抑制磁化磁通的短路。

实施方式4

下面,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磁化用环3C的立体图。磁化用环3C除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非磁性部31和磁性部32之外,还在轴向的两端具有环状部35、36。

环状部35、36均为环状,由非磁性体构成。环状部35、36优选与非磁性部31连续地形成。非磁性部31和磁性部32的结构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

由于磁化用环3C具有环状部35、36,因此,用户可以把持环状部35、36的任一方或双方来处理磁化用环3C。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磁化作业。

在磁化工序中,将磁化用环3C的非磁性部31和磁性部32配置在转子5与定子1之间。在该状态下,环状部35、36成为从转子5及定子1在轴向上突出的状态。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磁化用环3C的拆卸。

此外,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在磁化用环3C的轴向两端设置有环状部35、36,但也可以仅在磁化用环3C的轴向一端设置环状部。实施方式4的磁化用环3C和磁化方向除了上述方面之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构成。

这样,在实施方式4中,由于磁化用环3C在轴向的至少一端具有环状部,因此,能够使磁化用环3C的处理更简单。

实施方式5

下面,对实施方式5进行说明。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磁化用环3D的立体图。磁化用环3D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配置的磁性部32以及其径向外侧和内侧的膜71、72。膜71、72由非磁性的树脂、例如聚酰亚胺形成。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定子1、转子5以及磁化用环3D的剖视图。磁性部32形成在与转子5的极中心P相向的位置。不在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的位置设置磁性部32,而是在周向上相邻的磁性部32之间形成空洞部38。

通过空洞部38和其径向外侧及内侧的膜71、72形成非磁性部70。即,在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的位置形成非磁性部70。

另外,磁化用环3D在轴向的两端具有作为非磁性体的环状的环状部75、76(图21)。环状部75、76均是贴合有膜71、72的部分。膜71、72在将磁性部32夹在中间的状态下,在非磁性部70和环状部75、76处相互贴合。

如图22所示,在使转子5的极间部M与定子1的槽开口14相向的状态下对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的情况下,磁化用环3D的非磁性部70与槽开口14相向。

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为了提高抑制磁化磁通的短路的效果,优选非磁性部70的周向的宽度W1(图3)比槽开口14的周向的宽度W2(图3)宽。另外,如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那样,进一步优选非磁性部70的周向的宽度W1比隔着极间部M相邻的狭缝53的间隔WS(图16)宽。

另外,如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那样,在使转子5的极间部M与定子1的齿12相向的状态下对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的情况下,非磁性部70与齿12的前端部13相向。在该情况下,为了提高抑制磁化磁通的短路的效果,优选非磁性部70的周向的宽度W1(图17)比齿12的前端部13的宽度WT宽。另外,进一步优选非磁性部70的周向端部到达槽开口14的周向中心。

在此,磁化用环3D在定子1侧及转子5侧具有膜71、72,但也可以仅具有膜71、72中的一方。实施方式5的磁化用环3D及磁化方法除了上述方面之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构成。

这样,在实施方式5中,由于磁化用环3D在径向的至少一侧具有膜,因此,除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抑制由磁化用环3D与定子1或转子5的接触引起的磨损,能够延长磁化用环3D的寿命。另外,能够抑制因磨损而产生的磁性粉末等异物附着于转子5,由此能够提高电动机100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磁化用环3D具有环状部75、76,因此,用户能够把持环状部75、76的任一方或双方来处理磁化用环3D。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磁化作业。

此外,在图21中,磁化用环3D在轴向的两端部具有环状部75、76,但也可以仅具有环状部75、76中的一方。另外,磁化用环3D也能够是不具有环状部75、76的结构。

实施方式6

下面,对实施方式6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5中,将转子5组装到电动机100的定子1中而进行了永久磁铁55的磁化。在实施方式6中,将转子5组装到磁化装置8的磁化磁轭80中而进行永久磁铁55的磁化。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磁化装置8的示意图。磁化装置8具有磁化磁轭80、电源装置86、连接它们的导线87、基台88以及在基台88上支承磁化磁轭80的支承部89。

图24是表示磁化磁轭80的剖视图。磁化磁轭80是由磁性体形成的环状的构件。磁化磁轭80具有以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的芯背81和从芯背81朝向轴线C1突出的多个齿82。

齿82的数量与转子5的极数相同,在此为6个。在周向上相邻的齿82之间形成槽85。在槽8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形成有槽开口84。

在各齿82以集中绕组或分布绕组的方式卷绕有线圈9。线圈9与图23所示的电源装置86连接。

在磁化磁轭80的内周固定有磁化用环3。磁化用环3具有与槽开口84相向的非磁性部31和与齿82的径向内侧的前端部83相向的磁性部32。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非磁性部31和磁性部32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非磁性部31的数量和磁性部32的数量均与转子5的极数相同,在此为6。

转子5配置在磁化磁轭80的内侧。在图24中,分别用点划线表示转子5的极中心P和极间部M的位置。当将转子5配置在磁化磁轭80的内侧时,磁化用环3的非磁性部31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磁性部32与极中心P相向。

此外,在图24中,非磁性部31的周向的宽度与槽85的槽开口84的宽度相同,但也可以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比槽开口84的宽度宽。这样,能够提高抑制磁化磁通的短路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如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那样,使非磁性部31的周向的宽度比转子5的狭缝53的间隔WS(图16)宽。

另外,优选转子5与磁化磁轭80的间隙G(图2)和磁化用环3的径向的厚度T(图4)满足G≥T>0。由此,容易将磁化用环3配置到转子5与磁化用环3的间隙中。

另外,优选磁化用环3的内径Di比转子5的外径Dr(图6(A))大(Di>Dr)。由此,能够容易地将转子5配置在磁化用环3的内侧,另外容易地取出。

另外,在磁化装置8中,磁化用环3固定在磁化磁轭80的内周,因此,不需要将磁化用环3从磁化磁轭80拆卸。因此,磁化用环3的外径Do只要在磁化磁轭80的内径Ds以上即可(Do≥Ds)。

作为磁化用环3,也可以如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的那样,使用具有膜71、72的至少一方的磁化用环3D。

图25是表示磁化工序的流程图。在磁化工序中,将转子5安装于磁化装置8(步骤S31)。由此,转子5插入到固定于磁化磁轭80的磁化用环3的内侧。

接着,进行转子5相对于磁化磁轭80的周向的位置对齐(步骤S32)。通过该位置对齐,槽开口84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1个齿82与1个磁极即1个永久磁铁55相向。

在该状态下,通过电源装置86使磁化电流流过线圈9,产生磁化磁通(步骤S33)。在线圈9中流过电流,以产生在齿82内沿径向流动的磁化磁通。在相邻的齿82中流动的磁化磁通的流动方向是相互相反的方向。

磁化磁通从齿82的前端部83经由磁化用环3的磁性部32流动到转子5。在转子5中,流过了转子铁芯50的磁化磁通在磁铁插入孔51内的永久磁铁55内沿径向流动。由此,永久磁铁55在其厚度方向上被磁化。

由于在齿82与转子5之间配置有磁化用环3的磁性部32,因此,能够高效地将来自齿82的磁化磁通引导至永久磁铁55。

另外,由于磁化用环3的非磁性部31与转子5的极间部M相向,因此,抑制了来自齿82的磁化磁通流动到隔着极间部M邻接的齿82。即,能够抑制磁化磁通的短路。

在完成了永久磁铁55的磁化之后,从磁化装置8取出转子5(步骤S34)。由此,永久磁铁55的磁化工序完成。然后,通过将转子5组装到定子1,电动机100完成。

这样,在实施方式6中,在作为芯部的磁化磁轭80与转子5之间配置磁化用环3,该磁化用环3具有与转子5的永久磁铁55的周向中心相向的磁性部32和与极间部M相向的非磁性部31。因此,能够将来自磁化磁轭80的磁化磁通高效地引导至永久磁铁55,能够高效地对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即,能够降低永久磁铁55的磁化所需的电流,或者能够以相同的电流对更高磁力的永久磁铁55进行磁化。

特别是,磁化用环3固定于磁化磁轭80,因此,通过将转子5插入到磁化用环3的内侧,能够得到在转子5与磁化磁轭80之间配置有磁化用环3的结构。

上述的实施方式1~6能够适当组合。

<压缩机>

下面,对能够应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压缩机300进行说明。图26是表示压缩机300的剖视图。压缩机300是旋转式压缩机,具有框架(密闭容器)301、配设在框架301内的压缩机构310、以及驱动压缩机构310的电动机100。

压缩机构310具有:具有气缸室312的气缸311、固定于电动机100的轴58的旋转活塞314、将气缸室312内分为吸入侧和压缩侧的叶片(未图示)、插入轴58并将气缸室312的轴向端面封闭的上部框架316和下部框架317。在上部框架316及下部框架317分别安装有上部排出消声器318及下部排出消声器319。

框架301是圆筒状的容器。在框架301的底部贮存有对压缩机构310的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冷冻机油(未图示)。轴58由上部框架316和下部框架317保持为能够旋转。

气缸311在内部具有气缸室312。旋转活塞314在气缸室312内偏心旋转。轴58具有偏心轴部58a,旋转活塞314嵌合于该偏心轴部58a。

电动机100的定子铁芯10通过热压配合而安装在框架301的内侧。从固定于框架301的玻璃端子305向卷绕于定子铁芯10的线圈2供给电力。在转子5的轴孔57(图1)中固定有轴58。

在框架301的外部安装有贮藏制冷剂气体的储液器302。在框架301固定有吸入管303,经由该吸入管303从储液器302向气缸311供给制冷剂气体。另外,在框架301的上部设置有将制冷剂排出到外部的排出管307。

压缩机300的动作如下。从储液器302供给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吸入管303被供给到气缸311的气缸室312内。当电动机100驱动而转子5旋转时,轴58与转子5一起旋转。然后,嵌合于轴58的旋转活塞314在气缸室312内偏心旋转,制冷剂在气缸室312内被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通过排出消声器318、319,进一步通过设置于电动机100的孔(未图示)而在框架301内上升,从排出管307排出。

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和液体制冷剂混合地从空调装置400(图27)的制冷剂回路供给到压缩机300,但若液体制冷剂流入压缩机构310并被压缩,则成为压缩机构310的故障的原因。因此,在储液器302中将液体制冷剂和制冷剂气体分离,仅将制冷剂气体供给到压缩机构310。

压缩机300的驱动源能够应用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动机100。因此,能够降低压缩机300的制造成本,或者能够提高压缩机300的输出。

<空调装置>

下面,对具有图26所示的压缩机300的空调装置400进行说明。图27是表示空调装置400的图。图27所示的空调装置400具备压缩机300、作为切换阀的四通阀401、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402、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装置403、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404、以及将它们连结的制冷剂配管410。

压缩机300、四通阀401、冷凝器402、减压装置403以及蒸发器404通过制冷剂配管410连结,构成制冷剂回路。另外,压缩机300具备与冷凝器402相向的室外送风机405和与蒸发器404相向的室内送风机406。

空调装置400的动作如下。压缩机300将吸入的制冷剂压缩而作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送出。四通阀401切换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制冷运转时,如图27所示,使从压缩机300送出的制冷剂流过冷凝器402。

冷凝器402进行从压缩机300送出的制冷剂与从室外送风机405输送的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将制冷剂冷凝而作为液体制冷剂送出。减压装置403使从冷凝器402送出的液体制冷剂膨胀,作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送出。

蒸发器404进行从减压装置403送出的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使制冷剂蒸发(气化),作为制冷剂气体送出。被蒸发器404吸热的空气通过室内送风机406被供给到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

此外,在制热运转时,四通阀401将从压缩机300送出的制冷剂送出到蒸发器404。在该情况下,蒸发器404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冷凝器402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空调装置400能够将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动机100应用于压缩机300。因此,能够降低空调装置400的制造成本,或者提高空调装置400的输出。

以上,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或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定子;2、2U、2V、2W线圈;3、3A、3B、3C、3D、3E、3F磁化用环;5转子;8磁化装置;9线圈;10定子铁芯(芯部);11芯背;12齿;13前端部;14槽开口;15槽;18框架;31非磁性部;32磁性部;35、36环状部;38空洞部;40电源装置;50转子铁芯;51磁铁插入孔;52磁通屏障;53狭缝;55永久磁铁;58轴;80磁化磁轭(芯部);70非磁性部;71、72膜;75、76环状部;81芯背;82齿;85槽;86电源装置;100电动机;300压缩机;301框架;310压缩机构;400空调装置;401压缩机;402冷凝器;403节流装置;404蒸发器;410室外机;420室内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