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

一种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复合混凝土和发泡剂制成,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复合混凝土:先将水加入液压发泡机的搅拌机内,再将水泥、粉煤灰、石膏、减水剂和混凝土增强剂。本发明通过在制备复合混凝土步骤中,水泥和粉煤灰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再加入石膏、减水剂、混凝土增强剂,利用材质的强度,在复合混凝土制备时增加强度,配合加入适量的水分,进行调节稀释度,从而避免水分过多,降低复合混凝土的强度,解决了泡沫轻质土在制作过程中引入大量气泡,易增加基体吸水率、降低后期强度的问题,有利于增加泡沫轻质土的强度,降低气泡的数量,使得轻质泡沫混凝土便捷使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3-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4B28/14 专利申请号:2021111951439 申请日:202110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泡沫轻质土,是通过气泡机的发泡系统将发泡剂用机械方式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它属于气泡状绝热材料,突出特点是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封闭的泡沫孔,使混凝土轻质化和保温隔热化,泡沫轻质土由于具有耐久性好、质轻等优点在建筑施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泡沫轻质土在制作过程中引入大量气泡,易增加基体吸水率、降低后期强度,从而影响泡沫轻质土的强度;

2、泡沫轻质土的制作工艺时,由于建筑材料利用性较差,使得环保性能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增加度的功能,解决由于泡沫轻质土在制作过程中引入大量气泡,易增加基体吸水率、降低后期强度,从而影响泡沫轻质土的强度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泡沫轻质土的制作工艺时,由于建筑材料利用性较差,使得环保性能较差的问题,以达到提高工艺环保性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该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包括复合混凝土和发泡剂制成,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复合混凝土:先将水加入液压发泡机的搅拌机内,再将水泥、粉煤灰、石膏、减水剂和混凝土增强剂投入搅拌机内搅拌0.5min至2min。

步骤二、制备发泡剂水溶液:将发泡剂泡沫和水按重量百分比1∶25-1∶40进行混合搅拌,从而配制得出发泡剂水溶液。

步骤三、制备聚苯乙烯泡沫:将聚苯乙烯树脂加入发泡剂,同时配合搅拌机内部加热进行软化,产生气体,形成一种硬质闭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

步骤四、制备轻质泡沫混凝土:首先将复合混凝土和聚苯乙烯泡沫放置到搅拌装置的内部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10min后,向搅拌装置的内部加入发泡剂水溶液,再次搅拌5min,从而制备得出轻质泡沫混凝土。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制备复合混凝土步骤中,所述水泥的质量占比为10%至15%,所述粉煤灰质量占比为20%至30%,所述水的质量占比为25%至40%,所述石膏质量占比为15%至20%,所述减水剂质量占比为10%至15%,所述混凝土增强剂质量占比为5%至15%。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先将水泥和粉煤灰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在混合时,掺杂石膏和减水剂混合,再根据实际比例加入水分,从而调整稀释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制备聚苯乙烯泡沫中,所述聚苯乙烯树脂质量占比为10%至30%,所述发泡剂质量占比为20%至35%。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制备聚苯乙烯泡沫中,所述聚苯乙烯树脂加入发泡剂混合搅拌机加热时,配合搅拌机内壁安装的加热网,使得聚苯乙烯树脂与发泡剂搅拌混合时,能够均匀的加热。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制备轻质泡沫混凝土中,所述复合混凝土质量占比为40%至45%,所述聚苯乙烯泡沫质量占比为40%至45%,所述发泡剂水溶液质量占比为5%至10%,依次进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制备轻质泡沫混凝土中,所述发泡剂水溶液放入到搅拌机中,利用加热搅拌的功能,提高混合的速度,同时让发泡剂水溶液较好的混合在混凝土内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通过在制备复合混凝土步骤中,水泥和粉煤灰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再加入石膏、减水剂、混凝土增强剂,利用材质的强度,在复合混凝土制备时增加强度,配合加入适量的水分,进行调节稀释度,从而避免水分过多,降低复合混凝土的强度,解决了泡沫轻质土在制作过程中引入大量气泡,易增加基体吸水率、降低后期强度的问题,有利于增加泡沫轻质土的强度,降低气泡的数量,使得轻质泡沫混凝土便捷使用。

2、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通过聚苯乙烯树脂与发泡剂0.1∶0.2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时进行均匀的加热,使得聚苯乙烯树脂与发泡剂能过充分的混合,从而利用聚苯乙烯泡沫粉作为填充物,一方面可以减轻废弃聚苯乙烯泡沫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轻质及性能优于传统水泥混凝土,解决了泡沫轻质土的制作工艺时,由于建筑材料利用性较差,使得环保性能较差的问题,有利于增加泡沫轻质土制作工艺的环保性,提高工艺过程中的材料合理利用率。

3、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通过制备轻质泡沫混凝土中,发泡剂水溶液放入到搅拌机中,利用加热搅拌的功能,提高混合的速度,同时让发泡剂水溶液较好的混合在混凝土内部,解决了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的效率较低,时间较长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工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泡剂水溶液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聚苯乙烯泡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工艺,该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包括复合混凝土和发泡剂制成,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复合混凝土:先将水加入液压发泡机的搅拌机内,再将水泥、粉煤灰、石膏、减水剂和混凝土增强剂投入搅拌机内搅拌0.5min至2min。

步骤二、制备发泡剂水溶液:将发泡剂泡沫和水按重量百分比1∶25-1∶40进行混合搅拌,从而配制得出发泡剂水溶液。

步骤三、制备聚苯乙烯泡沫:将聚苯乙烯树脂加入发泡剂,同时配合搅拌机内部加热进行软化,产生气体,形成一种硬质闭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

步骤四、制备轻质泡沫混凝土:首先将复合混凝土和聚苯乙烯泡沫放置到搅拌装置的内部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10min后,向搅拌装置的内部加入发泡剂水溶液,再次搅拌5min,从而制备得出轻质泡沫混凝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搅拌机内部放入材料,使得按照需求的实际比例,进行而混合搅拌,得出制备的制备复合混凝土,然后再利用发泡剂泡沫和水按重量百分比1∶25-1∶40进行混合搅拌,配制出发泡剂水溶液,在发泡剂水溶液的基础上加入聚苯乙烯树脂,制作出聚苯乙烯泡沫,再由搅拌机内部放入聚苯乙烯泡沫和复合混凝土,从而在混合搅拌后,制作出轻质泡沫混凝土。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制备复合混凝土步骤中,水泥的质量占比为10%至15%,粉煤灰质量占比为20%至30%,水的质量占比为25%至40%,石膏质量占比为15%至20%,减水剂质量占比为10%至15%,混凝土增强剂质量占比为5%至15%,先将水泥和粉煤灰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在混合时,掺杂石膏和减水剂混合,再根据实际比例加入水分,从而调整稀释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制备复合混凝土步骤中,水泥和粉煤灰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再加入石膏、减水剂、混凝土增强剂,利用材质的强度,在复合混凝土制备时增加强度,配合加入适量的水分,进行调节稀释度,从而避免水分过多,降低复合混凝土的强度。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制备聚苯乙烯泡沫中,聚苯乙烯树脂质量占比为10%至30%,发泡剂质量占比为20%至35%,制备聚苯乙烯泡沫中,聚苯乙烯树脂加入发泡剂混合搅拌机加热时,配合搅拌机内壁安装的加热网,使得聚苯乙烯树脂与发泡剂搅拌混合时,能够均匀的加热,制备轻质泡沫混凝土中,复合混凝土质量占比为40%至45%,聚苯乙烯泡沫质量占比为40%至45%,发泡剂水溶液质量占比为5%至10%,依次进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制备轻质泡沫混凝土中,发泡剂水溶液放入到搅拌机中,利用加热搅拌的功能,提高混合的速度,同时让发泡剂水溶液较好的混合在混凝土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聚苯乙烯树脂与发泡剂0.1∶0.2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时进行均匀的加热,使得聚苯乙烯树脂与发泡剂能过充分的混合,从而利用聚苯乙烯泡沫粉作为填充物,一方面可以减轻废弃聚苯乙烯泡沫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轻质及性能优于传统水泥混凝土,然后将复合混凝土和聚苯乙烯泡沫放置到搅拌装置的内部进行搅拌混合,再放入聚苯乙烯泡沫,从而制作出高抗压性能轻质泡沫混凝土。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