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

一种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钢管束拼接装置由方管、钢板件等组成;方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调节定位机构,方管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方管左右内壁固定开设开口,凸出块与方管拐角内壁之间均对称固定开设有弧形卡槽,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卡板,弧形卡块与滑动卡板的拐角处之间均对称固定开设有凹槽,调节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块,转动丝杆的顶部转动套接有限位板,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解决钢管束在拼接时无法进行准确定位和在焊接的时候容易出现偏移等现象;另外在进行钢管束之间的钢筋板固定时,由于无法快速进行准确位置的定位,导致安装出现偏差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3231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现代杭萧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62634.9

  • 发明设计人 彭松林;敖四芽;张严强;

    申请日2021-04-28

  • 分类号E04B1/24(20060101);E04B1/58(20060101);

  • 代理机构44367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齐兴

  • 地址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产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4:2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场、学校、医院和住宅等,满足人们生活、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其中房屋建筑中使用的钢管束是由多根U型钢管组拼并相互焊接而成的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在采用钢管束进行房屋的建造时,还需要在钢管束的指定位置焊接牛腿、楼承板等其他附件,钢管束的正面和背面均需要焊接附件。

仅检索专利号CN107542184A,具体为一种建筑用集成钢管束,其包括钢管束本体,所述钢管束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一根方管,所述方管的上下方均依次堆叠焊接有若干根规格相同的“C”型管,位于所述方管下方的“C”型管的开口端均朝上设置,位于所述方管上方的“C”型管的开口端均朝下设置,所述方管的宽度与“C”型管的宽度相同,所述方管和“C”型管均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用于浇注混凝土。上述建筑用集成钢管束不仅结构简单,用钢量小;而且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施工简单,更利于推广。

还检索专利号CN107020479A,具体为钢管束的组装焊接方法,钢管束至少包括横卧的钢管束、侧立的钢管束,将侧立的钢管束放置在横卧的钢管束的指定位置后,在侧立的钢管束的两端施力,从而将侧立的钢管束矫正成平面,然后首先在侧立的钢管束与横卧的钢管束的交接处进行点焊,点焊完之后再对侧立的钢管束与横卧的钢管束的交接处进行满焊,该发明对侧立的钢管束进行矫正后再进行点焊,使得侧立的钢管束和横卧的钢管束基本定型,再对侧立的钢管束与横卧的钢管束的交接处进行满焊,可使钢管束保持矫正后的状态,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在房屋建筑时前,需要将多个钢管进行焊接,且形成钢管束,但专利号CN107542184A通过“C”型管和内部的空腔,使集成钢管束结构简单,用钢量小、而且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施工简单,以及专利号CN107020479A通过侧立的钢管束与横卧的钢管束的交接处进行点焊,使钢管束进行定型,使钢管束保持矫正后的状态,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上述两处专利都是直接进行焊接,但在拼接的时候无法进行准确的定位,导致在焊接的时候容易出现偏移的现象,另外在进行钢管束之间的钢筋板固定时,需要使用大型机器进行吊起,由于也无法快速的进行准确位置的定位,使安装的时候需要多人合力进行安装,导致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解决了钢管束在拼接的时候无法进行准确的定位,导致在焊接的时候容易出现偏移的现象,另外在进行钢管束之间的钢筋板固定时,需要使用大型机器进行吊起,由于也无法快速的进行准确位置的定位,使安装的时候需要多人合力进行安装,导致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包括钢管束拼接装置,所述钢管束拼接装置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固定支撑装置。

所述钢管束拼接装置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调节定位机构,所述方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方管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开口,所述方管内腔的内壁均对称固定设置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与方管拐角内壁之间均对称固定开设有弧形卡槽,所述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卡板,所述滑动卡板的两端均对称固定开设有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与滑动卡板的拐角处之间均对称固定开设有凹槽。

所述调节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螺纹转动套接有转动丝杆,所述转动丝杆的顶部转动套接有限位板,所述转动丝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钢筋板本体,所述钢筋板本体的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连接板表面均对称通过第二安装螺栓固定安装在钢管的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连接板均对称通过第一安装螺栓固定安装在钢管的表面上,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钢管的表面均相互滑动。

优选的,所述滑动卡板的表面滑动套接在开口的内腔中,且滑动卡板的两端位于凸出块与固定板之间的间隙中。

优选的,所述弧形卡块滑动套接在弧形卡槽的内腔中,且凸出块滑动套机在凹槽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凸出块的表面与凹槽的内腔均相互吻合,所述弧形卡块和凹槽的弧度和内腔均相互吻合。

优选的,所述滑动卡板的表面分别与开口的内腔和钢管的内壁均相互贴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通过一个方管一侧的滑动卡板通过开口插在凸出块与钢管束之间的间隙中,使另一个方管滑动插在钢管束中,另外通过使弧形卡块也插入在弧形卡槽的内腔中,使凸出块也与凹槽相互对应,使方管在相互插入时,不会出现钢管束之间的晃动,致使钢管的平面不会产生误差,工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焊接时,可以降低数倍工人劳动强度,以及在焊接时,可以避免钢管束之间产生偏移的现象,解决钢管束在拼接的时候无法进行准确的定位,解决了在焊接的时候容易出现偏移的问题。

2、该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通过对钢筋板本体进行安装时,转动转动手柄,使转动手柄在转动下带动转动丝杆在固定块中进行升降,同时转动丝杆的一端会在限位板的底部上进行转动,同时带动限位板顺着钢管的表面进行也进行升降,使限位板贴合在钢管的表面上,使限位板移动到需要安装的位置上,然后再通过大型吊机将钢筋板本体提出,将钢筋板本体两端的第二安装连接板放在限位板的表面上,最后通过第二安装螺栓将钢筋板本体安装在钢管的表面上。

3、该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通过第一安装连接板均对称通过第一安装螺栓固定安装在钢管的表面上,将第一安装连接板取出,使第一安装螺栓进行拆除,然后在将第一安装连接板直接安装在对应的螺纹孔中,将螺纹孔进行堵上,然后对钢管的内腔中进行混凝土的注入,可以在对钢筋板本体进行定位后,方便进行拆除,避免混凝土注入时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钢管束拼接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调节定位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固定支撑装置示意图。

图中:1、钢管束拼接装置;11、方管;12、调节定位机构;121、固定块;122、第一安装连接板;123、第一安装螺栓;124、转动丝杆;125、限位板;126、转动手柄;13、开口;14、固定板;15、凸出块;16、弧形卡槽;17、滑动卡板;18、弧形卡块;19、凹槽;2、固定支撑装置;21、钢管束;22、第二安装连接板;23、第二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包括钢管束拼接装置1,钢管束拼接装置1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固定支撑装置2。

请参阅图2-3,钢管束拼接装置1包括钢管11,方管11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调节定位机构12,方管11两端的左、右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方管1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开口13,方管11内腔的内壁均对称固定设置有凸出块15,凸出块15与钢管11拐角内壁之间均对称固定开设有弧形卡槽16,方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卡板17,滑动卡板17的两端均对称固定开设有弧形卡块18,弧形卡块18与滑动卡板17的拐角处之间均对称固定开设有凹槽19,滑动卡板17的表面滑动套接在开口13的内腔中,且滑动卡板17的两端位于凸出块15与固定板14之间的间隙中,弧形卡块18滑动套接在弧形卡槽16的内腔中,且凸出块15滑动套机在凹槽19的内腔中,凸出块15的表面与凹槽19的内腔均相互吻合,弧形卡块18和凹槽19的弧度和内腔均相互吻合,滑动卡板17的表面分别与开口13的内腔和钢管11的内壁均相互贴合。

请参阅图4,调节定位机构12包括固定块121,固定块121的表面螺纹转动套接有转动丝杆124,转动丝杆124的顶部转动套接有限位板125,转动丝杆1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126,固定块1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连接板122,第一安装连接板122均对称通过第一安装螺栓123固定安装在钢管11的表面上,限位板125的一侧与钢管11的表面均相互滑动。

请参阅图5,固定支撑装置2包括钢筋板本体21,钢筋板本体21的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连接板22,第二安装连接板22表面均对称通过第二安装螺栓23固定安装在钢管11的表面上。

钢管束拼接工作时,首先将一个方管11一侧的滑动卡板17通过开口13插在凸出块15与钢管11之间的间隙中,使另一个方管11滑动插在方管11中,另外通过使弧形卡块18也插入在弧形卡槽16的内腔中,使凸出块15也与凹槽19相互对应,使钢管束21在相互插入时,不会出现方管11之间的晃动,使钢管11的平面产生误差,使工人在这情况下进行焊接时,可以降低数倍工人劳动强度,以及在焊接时,可以避免钢管11之间产生偏移的现象。

钢筋板固定安装工作时,首先将拼接好的钢管束进行竖立在地面上,再将第一安装连接板122通过第一安装螺栓123固定安装在钢管11相对的一面上,再对钢筋板本体21进行安装时,转动转动手柄126,使转动手柄126在转动下带动转动丝杆124在固定块121中进行升降,同时转动丝杆124的一端会在限位板125的底部上进行转动,同时带动限位板125顺着钢管11的表面进行也进行升降,使限位板125贴合在钢管11的表面上,使限位板125移动到需要安装的位置上,然后再通过大型吊机将钢筋板本体21提出,将钢筋板本体21两端的第二安装连接板22放在限位板125的表面上,最后通过第二安装螺栓23将钢筋板本体21安装在钢管11的表面上,当安装完成后,将第一安装连接板122取出,使第一安装螺栓123进行拆除,然后在将第一安装连接板122直接安装在对应的螺纹孔中,将螺纹孔进行堵上,然后对钢管11的内腔中进行混凝土的注入,可以在对钢筋板本体21进行定位后,方便进行拆除,避免混凝土注入时产生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多个钢管11进行拼接形成的钢管束都安装调节定位机构12,当需要将钢筋板本体21安装在两个钢管11之间的表面中,可以同时通过转动手柄126旋转转动丝杆124,使转动丝杆124顶部的限位板125进行升降,使两个限位板125平面的高度进行对齐,且没有产生高度之间的偏差时,将第二安装连接板22的底部分别放在两个限位板125的表面上,且第二安装连接板22放在限位板125的尺寸都相互相同时,即可进行安装,通过钢筋板本体21安装在两个钢管11间隙之间,可以加强多个钢管11形成钢管束之间的固定力。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