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方法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证后浇板带支撑体系支设的稳固性问题,具体包括两个主体叠合板,两个所述主体叠合板之间设置有后浇板带,且所述后浇板带和两个主体叠合板顶部浇筑有混凝土浇筑板。两个主体叠合板相对底部设置有加厚多层板,且加厚多层板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次龙骨,两个次龙骨底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主龙骨,每个主龙骨顶部设置有第一加固组件,每个第一加固组件的顶端延伸至后浇板带内,且每个第一加固组件底端贯穿至每个主龙骨。本发明避免了后浇板带底模发生涨模,混凝土突出主体叠合板下表面,造成顶板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3233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47178.8

  • 申请日2021-05-19

  • 分类号E04G15/06(20060101);E04G17/00(20060101);E04G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04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聚;宋元松

  • 地址 101500 北京市密云区经济开发区科技路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4:2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而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同时,在叠合板后浇板带快拆支撑体系支设完成后,在主龙骨之间增加一道加固措施,防止后浇板带混凝土施工时底面发生涨模。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982234.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叠合楼板后浇板带模板加固装置,该装置安装于后浇板带两侧的预制楼板上,包括对拉螺栓支撑件、紧固螺母、对拉螺栓、多层胶合模板以及背檩槽钢;所述后浇板带两侧的预制楼板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对拉螺栓支撑件,预制楼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多层胶合模板以及背檩槽钢,对拉螺栓纵向贯穿对拉螺栓支撑件、预制楼板、多层胶合模板以及背檩槽钢并通过对拉螺栓支撑件顶部的紧固螺母对对拉螺栓进行固定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叠合楼板后浇板带模板加固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整体装置虽然做到了对后浇板带模板的加固,但是本案中后浇板带内紧采用弯钩搭接的方式,并不能有效保证后浇板带支撑体系支设的稳固性,由此会出现后浇板带现浇混凝土底面模板发生涨模,后浇板带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降,后期顶板结构仍需混凝土进行修补,弱化了后浇板带模板刚度,不利于叠合板楼板的平整度和安全性,因此,亟需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加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加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加固结构,包括两个主体叠合板,两个所述主体叠合板之间设置有后浇板带,且所述后浇板带和两个主体叠合板顶部浇筑有混凝土浇筑板;两个主体叠合板相对底部设置有加厚多层板,且加厚多层板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次龙骨,两个次龙骨底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主龙骨,每个主龙骨顶部设置有第一加固组件;每个第一加固组件的顶端延伸至后浇板带内,且每个第一加固组件底端贯穿至每个主龙骨。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包括螺杆、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且螺杆通过螺纹贯穿于主龙骨和加厚多层板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筋焊接于螺杆的顶端,且第一钢筋的顶端结构为勾型。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钢筋水平卡接于第一钢筋顶端勾型结构内。

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加固组件两侧设置有第二加固组件,且第二加固组件包括两个下支撑钢筋、两个三角弯钩钢筋和两个导接钢筋,两个三角弯钩钢筋分别焊接于第二钢筋的两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导接钢筋分别穿插于两个三角弯钩钢筋的顶端,两个下支撑钢筋焊接于第二钢筋的底部两侧。

同时,所述第一加固组件两侧设置有第三加固组件,且第三加固组件两个U型连接钢筋、紧固钢筋、U型卡接钢筋和两个上支撑钢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两个所述U型连接钢筋分别焊接于每两个第二钢筋的两侧,且紧固钢筋焊接于两个U型连接钢筋的相对一侧。

同时,两个所述上支撑钢筋焊接于紧固钢筋的顶部,U型卡接钢筋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二钢筋的中段。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两个主体叠合板拼接安装时,在后浇板带底部安装加厚多层板;

S2:在此之前,先将螺杆穿入主龙骨中心,并将每个第一钢筋焊接于螺杆顶端;

S3:通过向后浇板带与两个主体叠合板衔接处铺设多组第二钢筋,使得每个焊接有螺杆的第一钢筋勾型结构卡住每个第二钢筋中段,使得主龙骨、两个次龙骨和加厚多层板置于后浇板带底部;

S4:随后,向后浇板带内浇筑混凝土,使得后浇板带内和两个主体叠合板顶部形成混凝土浇筑板,由此完成了后浇板带支撑体系的加固工作和两个主体叠合板的拼接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在两个主体叠合板拼接安装时,在后浇板带底部安装加厚多层板,并通过第一加固组件将加厚多层板、两个次龙骨和多个主龙骨与后浇板带进行连接;同时,向后浇板带内浇筑混凝土,使得后浇板带内和两个主体叠合板顶部形成混凝土浇筑板,使得后浇板带通过第一加固组件对两个主体叠合板进行加固处理。不仅克服了次龙骨偏软和刚度小导致的后浇板带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无法支撑模板的问题,而且避免了后浇板带底模发生涨模,混凝土突出主体叠合板下表面,造成顶板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差。

2、通过先将螺杆穿入主龙骨中心,并将每个第一钢筋焊接于螺杆顶端,通过向后浇板带与两个主体叠合板衔接处铺设多组第二钢筋,使得每个焊接有螺杆的第一钢筋勾型结构卡住每个第二钢筋中段,使得主龙骨、两个次龙骨和加厚多层板置于后浇板带底部,减小了主体叠合板快拆支撑体系内主龙骨的间距,强化了次龙骨的刚度,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板的平整度。

3、在主龙骨、两个次龙骨和加厚多层板置于后浇板带底部工作之前,将每组三角弯钩钢筋焊接于每个第二钢筋的两端,并在每个三角弯钩钢筋的顶部开孔,通过两个导接钢筋将每列三角弯钩钢筋进行串联,保证了后浇板带木板支撑的稳定性。

4、在主龙骨、两个次龙骨和加厚多层板置于后浇板带底部工作之前,将两个U型连接钢筋分别焊接于两个第二钢筋的两端,且将紧固钢筋焊接于两个U型连接钢筋的相对一侧,并将两个上支撑钢筋焊接于紧固钢筋的顶部两侧,同时将U型卡接钢筋卡到两个第二钢筋的中段,完成对两个第二钢筋的连接固定;有效促进了后浇板带内力的不间断传递,保证了楼板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结构的第一加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结构的第二加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出的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结构的第三加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杆、2-主龙骨、3-次龙骨、4-加厚多层板、5-主体叠合板、6-混凝土浇筑板、7-后浇板带、8-第一钢筋、9-第二钢筋、10-下支撑钢筋、11-三角弯钩钢筋、12-导接钢筋、13-U型连接钢筋、14-紧固钢筋、15-U型卡接钢筋、16-上支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加固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两个主体叠合板5,两个主体叠合板5之间设置有后浇板带7,且后浇板带7和两个主体叠合板5顶部浇筑有混凝土浇筑板6;两个主体叠合板5相对底部设置有加厚多层板5,且加厚多层板5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次龙骨3,两个次龙骨3底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主龙骨2,每个主龙骨3顶部设置有第一加固组件;每个第一加固组件的顶端延伸至后浇板带7内,且每个第一加固组件底端贯穿至每个主龙骨3。

在两个主体叠合板5拼接安装时,在后浇板带7底部安装加厚多层板4,并通过第一加固组件将加厚多层板4、两个次龙骨3和多个主龙骨2与后浇板带7进行连接;同时,向后浇板带7内浇筑混凝土,使得后浇板带7内和两个主体叠合板5顶部形成混凝土浇筑板6,使得后浇板带7通过第一加固组件对两个主体叠合板5进行加固处理。不仅克服了次龙骨偏软和刚度小导致的后浇板带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无法支撑模板的问题,而且避免了后浇板带底模发生涨模,混凝土突出主体叠合板5下表面,造成顶板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差。

为了增加次龙骨3刚度,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如图3所示,每个第一加固组件包括螺杆1、第一钢筋8和第二钢筋9,且螺杆1通过螺纹贯穿于主龙骨2和加厚多层板5中心,第一钢筋8焊接于螺杆1的顶端,且第一钢筋8的顶端结构为勾型,第二钢筋9水平卡接于第一钢筋8顶端勾型结构内。

先将螺杆1穿入主龙骨2中心,并将每个第一钢筋8焊接于螺杆1顶端,通过向后浇板带7与两个主体叠合板5衔接处铺设多组第二钢筋9,使得每个焊接有螺杆1的第一钢筋8勾型结构卡住每个第二钢筋9中段,使得主龙骨2、两个次龙骨3和加厚多层板4置于后浇板带7底部,减小了主体叠合板5快拆支撑体系内主龙骨3的间距,强化了次龙骨2的刚度,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板6的平整度。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在两个主体叠合板5拼接安装时,在后浇板带7底部安装加厚多层板4,且在此之前,先将螺杆1穿入主龙骨2中心,并将每个第一钢筋8焊接于螺杆1顶端,通过向后浇板带7与两个主体叠合板5衔接处铺设多组第二钢筋9,使得每个焊接有螺杆1的第一钢筋8勾型结构卡住每个第二钢筋9中段,使得主龙骨2、两个次龙骨3和加厚多层板4置于后浇板带7底部,随后,向后浇板带7内浇筑混凝土,使得后浇板带7内和两个主体叠合板5顶部形成混凝土浇筑板6,由此完成了后浇板带7支撑体系的加固工作和两个主体叠合板5的拼接工作。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两个主体叠合板5拼接安装时,在后浇板带7底部安装加厚多层板4;

S2:在此之前,先将螺杆1穿入主龙骨2中心,并将每个第一钢筋8焊接于螺杆1顶端;

S3:通过向后浇板带7与两个主体叠合板5衔接处铺设多组第二钢筋9,使得每个焊接有螺杆1的第一钢筋8勾型结构卡住每个第二钢筋9中段,使得主龙骨2、两个次龙骨3和加厚多层板4置于后浇板带7底部;

S4:随后,向后浇板带7内浇筑混凝土,使得后浇板带7内和两个主体叠合板5顶部形成混凝土浇筑板6,由此完成了后浇板带7支撑体系的加固工作和两个主体叠合板5的拼接工作。

实施例2: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加固结构,如图4所示,为了促进后浇板带7模板支撑的稳定问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第一加固组件两侧设置有第二加固组件,且第二加固组件包括两个下支撑钢筋10、两个三角弯钩钢筋11和两个导接钢筋12,两个三角弯钩钢筋11分别焊接于第二钢筋9的两端,且两个导接钢筋12分别穿插于两个三角弯钩钢筋11的顶端,两个下支撑钢筋10焊接于第二钢筋9的底部两侧。

在主龙骨2、两个次龙骨3和加厚多层板4置于后浇板带7底部工作之前,将每组三角弯钩钢筋11焊接于每个第二钢筋9的两端,并在每个三角弯钩钢筋11的顶部开孔,通过两个导接钢筋12将每列三角弯钩钢筋11进行串联,保证了后浇板带7木板支撑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每组三角弯钩钢筋11焊接于每个第二钢筋9的两端,并在每个三角弯钩钢筋11的顶部开孔,通过两个导接钢筋12将每列三角弯钩钢筋11进行串联。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两个主体叠合板5拼接安装时,在后浇板带7底部安装加厚多层板4;

S2:在此之前,先将螺杆1穿入主龙骨2中心,并将每个第一钢筋8焊接于螺杆1顶端;

S3:同时,将每组三角弯钩钢筋11焊接于每个第二钢筋9的两端,并在每个三角弯钩钢筋11的顶部开孔,通过两个导接钢筋12将每列三角弯钩钢筋11进行串联;

S4:通过向后浇板带7与两个主体叠合板5衔接处铺设多组第二钢筋9,使得每个焊接有螺杆1的第一钢筋8勾型结构卡住每个第二钢筋9中段,使得主龙骨2、两个次龙骨3和加厚多层板4置于后浇板带7底部;

S5:随后,向后浇板带7内浇筑混凝土,使得后浇板带7内和两个主体叠合板5顶部形成混凝土浇筑板6,由此完成了后浇板带7支撑体系的加固工作和两个主体叠合板5的拼接工作。

实施例3: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加固结构,如图5所示,为了促进楼板的整体性;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第一加固组件两侧设置有第三加固组件,且第三加固组件两个U型连接钢筋13、紧固钢筋14、U型卡接钢筋15和两个上支撑钢筋16,两个U型连接钢筋13分别焊接于每两个第二钢筋9的两侧,且紧固钢筋14焊接于两个U型连接钢筋13的相对一侧,两个上支撑钢筋16焊接于紧固钢筋14的顶部,U型卡接钢筋15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二钢筋9的中段。

在主龙骨2、两个次龙骨3和加厚多层板4置于后浇板带7底部工作之前,将两个U型连接钢筋13分别焊接于两个第二钢筋9的两端,且将紧固钢筋14焊接于两个U型连接钢筋13的相对一侧,并将两个上支撑钢筋16焊接于紧固钢筋14的顶部两侧,同时将U型卡接钢筋15卡到两个第二钢筋9的中段,完成对两个第二钢筋9的连接固定;有效促进了后浇板带7内力的不间断传递,保证了楼板的整体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两个U型连接钢筋13分别焊接于两个第二钢筋9的两端,且将紧固钢筋14焊接于两个U型连接钢筋13的相对一侧,并将两个上支撑钢筋16焊接于紧固钢筋14的顶部两侧,同时将U型卡接钢筋15卡到两个第二钢筋9的中段,完成对两个第二钢筋9的连接固定。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两个主体叠合板5拼接安装时,在后浇板带7底部安装加厚多层板4;

S2:在此之前,先将螺杆1穿入主龙骨2中心,并将每个第一钢筋8焊接于螺杆1顶端;

S3:同时,将两个U型连接钢筋13分别焊接于两个第二钢筋9的两端,且将紧固钢筋14焊接于两个U型连接钢筋13的相对一侧,并将两个上支撑钢筋16焊接于紧固钢筋14的顶部两侧,同时将U型卡接钢筋15卡到两个第二钢筋9的中段,完成对两个第二钢筋9的连接固定;

S4:通过向后浇板带7与两个主体叠合板5衔接处铺设多组第二钢筋9,使得每个焊接有螺杆1的第一钢筋8勾型结构卡住每个第二钢筋9中段,使得主龙骨2、两个次龙骨3和加厚多层板4置于后浇板带7底部;

S5:随后,向后浇板带7内浇筑混凝土,使得后浇板带7内和两个主体叠合板5顶部形成混凝土浇筑板6,由此完成了后浇板带7支撑体系的加固工作和两个主体叠合板5的拼接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