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

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

摘要

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属于油品调合装置领域,包括罐体,罐体内转动安装转动管,转动管内转动安装固定轴,固定轴的一端与罐体固定连接,罐体上固定安装能够驱动转动管转动的驱动电机,固定轴的外周固定安装数个环形齿轮,转动管的外周对应每个环形齿轮分别开设数个均匀圆周分布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杆的外周。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搅拌板随转动管转动对油品进行横向搅拌时,能够利用油品对搅拌板的阻力,使搅拌板上下摆动,从而使搅拌板对油品竖向搅拌,同时通过改变搅拌板的角度,使搅拌板转动时能够向上或向下推动油品,进一步提升竖向搅拌的效果,使油品被充分搅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3046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营华亚国联航空燃料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853943.9

  • 发明设计人 石军;王凯;张健;张海旭;陈占先;

    申请日2021-07-28

  • 分类号B01F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3257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苏丹

  • 地址 2572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蓝色经济产业园经三路东、滨园路以北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2:5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品调合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经过不同炼制方法得到各种基础油,该基础油尚不能达到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需将若干种基础油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同时添加某一方面功能的添加剂,使油品的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同时调和好的油品在长期储存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基础油密度不同而出现轻微的分层现象,因此需要对油品进行定期搅拌,罐内机械搅拌为最常见的搅拌方式,但现有的机械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片固定在搅拌轴上,搅拌效果单一,容易使被搅拌的油品分层或形成旋流,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而我们发明了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转动安装转动管,转动管内转动安装固定轴,固定轴的一端与罐体固定连接,罐体上固定安装能够驱动转动管转动的驱动电机,固定轴的外周固定安装数个环形齿轮,转动管的外周对应每个环形齿轮分别开设数个均匀圆周分布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杆的外周,第一转杆的内端固定安装蜗轮,蜗轮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蜗杆,蜗杆转动安装在转动管上,蜗杆的一端固定安装齿轮,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环形齿轮啮合配合,第一转杆的外端固定连接万向轴的一端,万向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杆的内端,第二转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搅拌板的内端,第二转杆上转动安装转环,转环的上下两侧分别铰接连接弹簧杆的一端,弹簧杆的另一端与转动管铰接连接,罐体的顶部开设投料口,罐体的下部开设排料口,罐体的底部开设排渣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所述搅拌板、第二转杆、万向轴、第一转杆、蜗轮、蜗杆、齿轮、环形齿轮、固定轴均为导电金属材料制造,固定轴的下端固定连接导电棒的上端,导电棒的下端穿过罐体的底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所述固定轴外周的下端套装竖管,竖管的下端与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竖管的上端与转动管的下端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竖管外周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竖管的每个侧面上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横轴的外周,横轴的内端固定安装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条形齿条,条形齿条的下端固定连接同一个支撑环板,支撑环板与罐体的底部通过电动伸缩杆相连接,横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扇形板的内端,扇形板的内端与竖管对应的侧面滑动接触配合,扇形板的侧边固定安装密封橡胶条,扇形板的侧面开设过滤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所述转动管由数个同轴的短管组成,短管相邻端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最上侧的短管的上端与驱动电机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最下侧的短管下端的预留孔与固定轴的外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短管与环形齿轮一一对应,相邻短管之间设有斜齿轮,斜齿轮转动安装在固定轴上,斜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啮合配合设有环形斜齿轮,短管内周的相邻端分别与对应的环形斜齿轮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所述排渣孔内螺纹安装密封盖。

如上所述的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所述排料口的外端通过罐体固定安装阀门。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搅拌板随转动管转动对油品进行横向搅拌时,能够利用油品对搅拌板的阻力,使搅拌板上下摆动,从而使搅拌板对油品竖向搅拌,同时通过改变搅拌板的角度,使搅拌板转动时能够向上或向下推动油品,进一步提升竖向搅拌的效果,使油品被充分搅拌。使用本发明时,首先将需要调和的油品及需要添加的添加剂通过投料口注入罐体内,然后给驱动电机通电,驱动电机的转轴带动转动管转动,转动管通过弹簧杆、转环、第二转杆带动搅拌板公转转动,同时转动管带动第一转杆、蜗轮、蜗杆、齿轮沿固定轴的轴线公转转动,齿轮沿环形齿轮滚动,齿轮带动蜗杆自转转动,蜗杆带动蜗轮、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通过万向轴带动第二转杆、搅拌板自转转动;当搅拌板处于竖向状态时,如图1、5所示,此时油品对搅拌板的阻力最大;搅拌板沿第二转杆的轴线自转转动九十度,使搅拌板处于横向状态,此时油品对搅拌板的阻力最小;当搅拌板自转角度位于横向状态与竖向状态之间时,油品对搅拌板形成向上或向下的推力,使搅拌板沿万向轴向上或向下摆动,使转环一侧的弹簧杆被压缩,另一侧的弹簧杆被拉伸,搅拌板邻近竖向状态时,油品对搅拌板形成向上或向下的推力最大,搅拌板邻近横向状态时,油品对搅拌板向上或向下的推力最小,油品对搅拌板向下或向上的推力越大,搅拌板向下或向上摆动的幅度越大,使搅拌板上下拨动搅拌油品,同时搅拌板自转角度位于横向状态与竖向状态之间时,搅拌板对油品的反作用力,使油品向上或向下移动,进一步增加搅拌板上下两侧的油品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图4是扇形板水平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图1的A向视图。

附图标记:1、罐体,2、转动管,3、固定轴,4、驱动电机,5、环形齿轮,6、第一通孔,7、第一转杆,8、蜗轮,9、蜗杆,10、齿轮,11、万向轴,12、第二转杆,13、搅拌板,14、转环,15、弹簧杆,16、投料口,17、排料口,18、排渣孔,20、导电棒,30、竖管,31、第二通孔,32、横轴,33、传动齿轮,34、条形齿条,35、支撑环板,36、电动伸缩杆,37、扇形板,38、密封橡胶条,39、过滤孔,40、短管,41、斜齿轮,42、环形斜齿轮,50、密封盖,60、阀门,100、上腔,200、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减少静电累积的油品调合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罐体1,罐体1内转动安装转动管2,转动管2内转动安装固定轴3,固定轴3的一端与罐体1固定连接,固定轴3的上端与转动管2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管2下端预留孔的内周与固定轴3的外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转动管2、固定轴3分别与罐体1中心线共线,罐体1上固定安装能够驱动转动管2转动的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与罐体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的转轴穿过罐体1的顶壁并与转动管2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轴3的外周固定安装数个环形齿轮5,环形齿轮5分别与固定轴3同轴,转动管2的外周对应每个环形齿轮5分别开设数个均匀圆周分布的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的内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杆7的外周,第一转杆7的内端固定安装蜗轮8,蜗轮8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蜗杆9,蜗杆9转动安装在转动管2上,蜗杆9外周的两端轴承安装轴座,轴座与转动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蜗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齿轮10,齿轮10分别与对应的环形齿轮5啮合配合,第一转杆7的外端固定连接万向轴11的一端,万向轴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杆12的内端,第二转杆12的外端固定连接搅拌板13的内端,第二转杆12上转动安装转环14,第二转杆12的外周与转环14的内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环14的上下两侧分别铰接连接弹簧杆15的一端,弹簧杆15的另一端与转动管2铰接连接,罐体1的顶部开设投料口16,罐体1的下部开设排料口17,罐体1的底部开设排渣孔18。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搅拌板13随转动管2转动对油品进行横向搅拌时,能够利用油品对搅拌板13的阻力,使搅拌板13上下摆动,从而使搅拌板13对油品竖向搅拌,同时通过改变搅拌板13的角度,使搅拌板13转动时能够向上或向下推动油品,进一步提升竖向搅拌的效果,使油品被充分搅拌。使用本发明时,首先将需要调和的油品及需要添加的添加剂通过投料口16注入罐体1内,然后给驱动电机4通电,驱动电机4的转轴带动转动管2转动,转动管2通过弹簧杆15、转环14、第二转杆12带动搅拌板13公转转动,同时转动管2带动第一转杆7、蜗轮8、蜗杆9、齿轮10沿固定轴3的轴线公转转动,齿轮10沿环形齿轮5滚动,齿轮10带动蜗杆9自转转动,蜗杆9带动蜗轮8、第一转杆7转动,第一转杆7通过万向轴11带动第二转杆12、搅拌板13自转转动;当搅拌板13处于竖向状态时,如图1、5所示,此时油品对搅拌板13的阻力最大;搅拌板13沿第二转杆12的轴线自转转动九十度,使搅拌板13处于横向状态,此时油品对搅拌板13的阻力最小;当搅拌板13自转角度位于横向状态与竖向状态之间时,油品对搅拌板13形成向上或向下的推力,使搅拌板13沿万向轴11向上或向下摆动,使转环14一侧的弹簧杆15被压缩,另一侧的弹簧杆15被拉伸,搅拌板13邻近竖向状态时,油品对搅拌板13形成向上或向下的推力最大,搅拌板13邻近横向状态时,油品对搅拌板13向上或向下的推力最小,油品对搅拌板13向下或向上的推力越大,搅拌板13向下或向上摆动的幅度越大,使搅拌板13上下拨动搅拌油品,同时搅拌板13自转角度位于横向状态与竖向状态之间时,搅拌板13对油品的反作用力,使油品向上或向下移动,进一步增加搅拌板13上下两侧的油品混合效果。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搅拌板13、第二转杆12、万向轴11、第一转杆7、蜗轮8、蜗杆9、齿轮10、环形齿轮5、固定轴3均为导电金属材料制造,固定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导电棒20的上端,导电棒20的下端穿过罐体1的底部。将导电棒20的下端插入地下,液体燃料之间的分子摩擦产生的静电依次通过搅拌板13、第二转杆12、万向轴11、第一转杆7、蜗轮8、蜗杆9、齿轮10、环形齿轮5、固定轴3、导电棒20导入大地,从而能够消除罐体1内的液体燃料在搅拌时产生的静电,减少静电积累,避免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具体的,如图1、3、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固定轴3外周的下端套装竖管30,竖管30的下端与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竖管30的上端与转动管2的下端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竖管30外周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竖管30的每个侧面上开设第二通孔31,第二通孔31圆周分布于竖管30的外周上,第二通孔31的内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横轴32的外周,横轴32的内端固定安装传动齿轮33,传动齿轮33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条形齿条34,条形齿条34的下端固定连接同一个支撑环板35,支撑环板35与罐体1的底部通过电动伸缩杆36相连接,横轴32的外端固定连接扇形板37的内端,扇形板37的内端与竖管30对应的侧面滑动接触配合,扇形板37的侧边固定安装密封橡胶条38,相邻扇形板37的相邻侧能够通过密封橡胶条38紧密接触配合,扇形板37的外端与罐体1的侧壁通过密封橡胶条38接触配合,扇形板37的侧面开设过滤孔39。给电动伸缩杆36通电,通过电动伸缩杆36能够控制支撑环板35上下移动,支撑环板35上下移动时带动条形齿条34上下移动,条形齿条34带动传动齿轮33、横轴32、扇形板37转动,当电动伸缩杆36伸长至最长,扇形板37处于竖直状态,如图1所示,当电动伸缩杆36缩短至最短,扇形板37转动九十度,扇形板37变成水平状态,扇形板37能够组成环形板结构,此时扇形板37的相邻侧通过密封橡胶条38紧密接触配合,扇形板37的外端与罐体1的侧壁通过密封橡胶条38紧密接触配合,从而使环形板结构将罐体1内部分为上腔100与下腔200,上腔100与下腔200通过扇形板37上的过滤孔39相连通;当对罐体1内的燃料油搅拌前,使扇形板37处于水平状态,能够将罐体1底部的沉淀杂质隔绝在下腔200内,避免沉淀的杂质再次搅拌混合进入燃料油内;当燃料油静置时,使扇形板37处于竖直状态,燃料油内的杂质能够沉淀至罐体1的底部。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转动管2由数个同轴的短管40组成,短管40相邻端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最上侧的短管40的上端与驱动电机4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最下侧的短管40下端的预留孔与固定轴3的外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短管40与环形齿轮5一一对应,每个短管40上开设一周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6,不同高度的搅拌板13安装在不同高度的短管40上,相邻短管40之间设有斜齿轮41,斜齿轮41转动安装在固定轴3上,斜齿轮41的上下两侧分别啮合配合设有环形斜齿轮42,短管40内周的相邻端分别与对应的环形斜齿轮42固定连接。最上侧的短管40转动时,带动最上侧的环形斜齿轮42转动,环形斜齿轮42通过最上侧的斜齿轮41带动下侧相邻的环形斜齿轮42、短管40反向转动,以此类推,相邻的短管40转动方向相反,使上下相邻的搅拌板13转动方向相反,从而避免搅拌板13转动方向相同时形成旋流。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排渣孔18内螺纹安装密封盖50。密封盖50能够使排渣孔18封闭,将密封盖50从排渣孔18内拧出,能够通过排渣孔18清理罐体1底部的沉淀杂质。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排料口17的外端通过罐体1固定安装阀门60。通过阀门60能够控制排料口17的开启与关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