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

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包括依次固定在底座上的加热腔和成型腔,加热腔的顶部连接有进料斗,加热腔的侧部连接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成型腔内部,还包括有: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可升降式设置在成型腔内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底部用于驱动注塑模具升降,并且注塑模具升起时可伸出成型腔顶部的开口;直角弯折型连接管,直角弯折型连接管用于连通输送管道与注塑模具的型腔,并且直角弯折型连接管可随着注塑模具的升降而进行旋转。本发明中,整个注塑成型机从注料、加热、成型、脱模完全实现连续自动化作业,减少了人员的手动操作,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的同时,又能保障人员的安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3060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华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49097.1

  • 发明设计人 黄高伟;

    申请日2021-05-20

  • 分类号B29C45/03(20060101);B29C45/17(20060101);B29C45/40(20060101);B29L31/3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联众路1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2:5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汽车零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在汽车零配件生产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注塑成型机,注塑成型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在实际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塑料经过进料斗注入至加热腔体中,塑料在加热腔体中高温加热成熔融状态,并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注射至成型腔体中的模具中,待塑料冷却成型后打开成型腔将成品取出,现有技术中将成型模具固定在成型腔体中,取出成品时采用的是人工手动操作将成型腔打开的方式,此种方式一定程度上会使作业人员产生疲劳感,因此,为了实现汽车零配件的自动化生产,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整个注塑成型机从注料、加热、成型、脱模完全实现连续自动化作业,减少了人员的手动操作,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的同时,又能保障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提出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包括依次固定在底座上的加热腔和成型腔,加热腔的顶部连接有进料斗,加热腔的侧部连接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成型腔内部,还包括有:

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可升降式设置在成型腔内部;

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底部用于驱动注塑模具升降,并且注塑模具升起时可伸出成型腔顶部的开口;

直角弯折型连接管,直角弯折型连接管用于连通输送管道与注塑模具的型腔,并且直角弯折型连接管可随着注塑模具的升降而进行旋转。

优选的,注塑模具包括有下模座和上模座,上模座通过导向柱与下模座相连,下模座内部开设有注料通道,注料通道的一端与下模座的型腔内相连通,另一端与直角弯折型连接管相连。

优选的,输送管道穿过成型腔的内壁后通过轴承与直角弯折型连接管相连,输送管道与轴承的外壁固定套接,直角弯折型连接管与轴承的内壁固定套接。

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有:

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在成型腔的内部底端;

油缸,支撑座的上端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收纳槽,油缸的缸座端交接于第一收纳槽的底部;

支撑铰杆,支撑铰杆的底部铰接于第一收纳槽的一端侧壁上,支撑铰杆的顶部与下模座的底部固定相连,支撑铰杆下部的中间位置与油缸的活塞端铰接;

第二收纳槽,第二收纳槽开设于支撑座的上端面,并且第二收纳槽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收纳槽相连通,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形成用于放置支撑铰杆的收纳槽。

优选的,注料通道内与下模座的型腔相连通的位置处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朝向下模座的型腔一侧为导通状态。

优选的,下模座的内部设置有脱模板,脱模板的底部等间距的连接有数个插杆,下模座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转轴,转轴沿水平方向穿过下模座延伸至其内部,并且转轴对应每个插杆的位置处均固定套接有一凸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述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的使用方法,方法步骤如下:将原料放入至进料斗,原料经过进料斗后进入至加热腔中被加热至熔融状态,随后处于熔融状态的塑料被加压后通过输送管道、直角弯折型连接管输送至注塑模具内部,塑料填充满整个注塑模具后冷却成型,启动油缸,油缸驱动支撑铰杆旋转升降,上模座以支撑铰杆底部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升降,上模座旋转升降的同时,直角弯折型连接管与之同步运动,待注塑模具升至成型腔的开口外部,人员打开上模座,启动电机驱动转轴旋转,凸轮旋转将插杆顶出完成注塑件的脱模。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注塑成型机,将注塑模具可升降式安装在成型腔内,当塑料在注塑模具内成型后,油缸驱动支撑铰杆旋转,另外一油缸也动作驱动支撑铰杆的顶部旋转,并且始终使支撑铰杆的顶部保持水平状态,整个注塑模具以支撑铰杆的底部为半径进行旋转,直角弯折型连接管由于通过轴承与输送管道相连,因此在注塑模具在旋转的过程中,直角弯折型连接管始终与其同步进行旋转。另外,当注塑模具伸出成型腔的开口后,电机驱动凸轮进行旋转,凸轮动作将脱模板顶出从而完成对成型件的脱模作业。整个注塑成型机从注料、加热、成型、脱模完全实现连续自动化作业,减少了人员的手动操作,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的同时,又能保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中成型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中支撑铰杆与支撑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中下模座的内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加热腔;3、进料斗;4、输送管道;5、成型腔;6、支撑座;7、第一收纳槽;8、油缸;9、支撑铰杆;10、下模座;11、导向柱;12、上模座;13、直角弯折型连接管;14、轴承;15、第二收纳槽;16、注料通道;17、单向阀;18、脱模板;19、插杆;20、电机;21、转轴;22、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包括依次固定在底座1上的加热腔2和成型腔5,加热腔2的顶部连接有进料斗3,加热腔2的侧部连接有输送管道4,输送管道4的另一端延伸至成型腔5内部。另外,作为本申请的核心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注塑成型机还包括有: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可升降式设置在成型腔5内部,传统的汽车配件生产作业过程中,通常是将成型腔5打开将成取出,而本申请则是在成型腔5顶部开设一开口,汽车配件注塑成型后,注塑模具向上升起至开口处,然后打开模具即可将汽车成品取出。驱动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底部用于驱动注塑模具进行升降。输送管道4与注塑模具的型腔之间通过直角弯折型连接管13相连,并且直角弯折型连接管13可随着注塑模具的升降而进行旋转。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注塑模具包括有下模座10和上模座12,上模座12通过导向柱11与下模座10相连,下模座10内部开设有注料通道16,注料通道16的一端与下模座10的型腔内相连通,另一端与直角弯折型连接管13相连。

进一步的,输送管道4穿过成型腔5的内壁后通过轴承14与直角弯折型连接管13相连,输送管道4与轴承14的外壁固定套接,直角弯折型连接管13与轴承14的内壁固定套接,注塑模具在升降的过程中,直角弯折型连接管13以输送管道4为中心进行旋转,注塑模具的升降高度为直角弯折型连接管13竖直段的长度。

而本发明中的驱动机构则包括有:支撑座6、油缸8、支撑铰杆9和第二收纳槽15,其中,支撑座6固定在成型腔5的内部底端。支撑座6的上端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收纳槽7,油缸8的缸座端交接于第一收纳槽7的底部,第一收纳槽7的槽底呈倾斜状态,支撑铰杆9的底部铰接于第一收纳槽7的一端侧壁上,支撑铰杆9的顶部与下模座10的底部固定相连,支撑铰杆9下部的中间位置与油缸8的活塞端铰接,支撑铰杆9的顶部与底部铰接连接,并且支撑铰杆9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还设置有另外一油缸(附图中未示意出)。第二收纳槽15开设于支撑座6的上端面,并且第二收纳槽15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收纳槽7相连通,第一收纳槽7和第二收纳槽15形成用于放置支撑铰杆9的收纳槽,当油缸8驱动支撑铰杆9进行旋转时,另外一油缸也动作驱动支撑铰杆9的顶部进行旋转,并且始终使支撑铰杆9的顶部保持水平状态,因此整个注塑模具以支撑铰杆9的底部为半径进行旋转,注塑模具在旋转的过程中,直角弯折型连接管13与之同步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为了防止下模座10的型腔内的塑料倒流至注料通道16内,本发明在注料通道16内与下模座10的型腔相连通的位置处设置有单向阀17,单向阀17朝向下模座10的型腔一侧为导通状态。

如附图4所示,本申请中的注塑成型机中,在下模座10的内部设置有脱模板18,脱模板18的底部等间距的连接有数个插杆19,下模座10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转轴21,转轴21沿水平方向穿过下模座10延伸至其内部,并且转轴21对应每个插杆19的位置处均固定套接有一凸轮22,通过电机20驱动转轴21进行旋转,转轴21上所有的凸轮22进行转动并与插杆19线接触,最终凸轮22的长轴端与插杆19相接触使其顶出,从而将注塑成型件顶出至下模座10的型腔外。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生产用注塑成型机,工作时,将原料放入至进料斗3,原料经过进料斗3后进入至加热腔2中被加热至熔融状态,随后处于熔融状态的塑料被加压后通过输送管道4、直角弯折型连接管13输送至注塑模具内部,单向阀17可确保塑料不会倒流至注料通道16内,塑料填充满整个注塑模具后冷却成型,启动油缸8,油缸8驱动支撑铰杆9旋转升降,上模座10以支撑铰杆9底部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升降,上模座10旋转升降的同时,直角弯折型连接管13与之同步运动,待注塑模具升至成型腔5的开口外部,人员打开上模座12,启动电机20驱动转轴21旋转,凸轮22旋转将插杆19顶出完成注塑件的脱模。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