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

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仓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包括地面,地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墙面,墙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房顶,房顶的底部设置有装载机构,装载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电子看板,装载机构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两个圆柱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扣片,三个装载架上与防脱边相反的一侧偏上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外拉板,外拉板的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套柱,三个装载架的底部均开设有转腔。该智能仓储技术领域,具备可全方位观测、易调节、易拆卸维修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看板固定南调节,不易拆解维修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3069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英普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770097.4

  • 发明设计人 汪清跃;

    申请日2021-07-07

  • 分类号B65G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2484 苏州璟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钱滨滨

  •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中路225号星虹大厦1幢1801室A007(集群登记)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2:5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仓储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

背景技术

智能仓储是物流过程的一个环节,智能仓储的应用,保证了货物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通过科学的编码,还可方便地对库存货物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管理,利用SNHGES系统的库位管理功能,更可以及时掌握所有库存货物当前所在位置,有利于提高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

看板就是表示出某工序何时需要何数量的某种物料的卡片,又称为传票卡,是传递信号的工具,看板分两种,即传送看板和生产看板。传送看板用于指挥零件在前后两道工序之间移动,当放置零件的容器从上道工序的出口存放处运到下道工序的入口存放处时,传送看板就附在容器上,当下道工序开始使用其入口存放处容器中的零件时,传送看板就被取下,放在看板盒中。

现有的看板一般都是固定在墙体上或柱面上,在车间工作时,由于员工站位不同的原因,无法全方位观测,调节难度大,不能够很好的起到全方位提示的效果,并且,现有的固定式看板拆解不方便,维修困难,因此,我们亟需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具备可全方位观测、易调节、易拆卸维修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看板固定南调节,不易拆解维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墙面,所述墙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房顶,所述房顶的底部设置有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电子看板,所述装载机构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墙面和房顶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

电子看板内部线路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的装载机构,能够将电子看板进行快速的拆装,以便后期的维修,区别于现有的固定式看板,其装载稳定性更强,使用寿命更久,调节机构可根据观测方位对电子看板进行调节,以方便全车间的员工能从各方位观测到电子看板,利于工作的进行,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升降机构则用于对电子看板进行高度调节,以便其进行安装或拆卸,将电子看板升到高处,减少地面占地率,更加便于工人观看。

优选的,三个所述装载架通过转腔与圆柱形三角架之间转动连接,三个所述装载架于圆柱形三角架的顶部呈环形阵列分布。

三个装载架在圆柱形三角架进行微调,以适应地面的观测角度,根据不同需求以及环境,更好的适应仓库厂房内的观测需求,且三个装载架于圆柱形三角架的顶部呈环形阵列分布,能够使得使用者360°无死角观测电子看板,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三个支脚于顶板的外侧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三个所述U形连接片二与套柱相互铰接。

优选的,所述电子看板与装载框相适配,所述电子看板活动嵌入于装载框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纹伸缩杆上位于支脚外部的一端开设有凹形腔,所述连接头上与凹形腔相邻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形块,所述螺纹伸缩杆与连接头通过凹形腔与凸形块的配合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房顶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方管,所述房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一,所述房顶的底部区别于固定板以及轴承一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轴承二,所述地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卷绳器,所述墙面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卷绳器之间电性连接。

控制开关与卷绳器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控制开关控制卷绳器启动,通过轴承一以及轴承二对顶杆进行升降调节,从而完成对电子看板高度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方管的内部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与顶杆相适配,所述滑腔与顶杆之间滑动连接。

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的关键结构,为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三个装载架,三个所述装载架的内部均开设有装载框,所述装载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脱边,所述装载架外侧壁上对应装载框的另一侧上下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圆柱,两个所述圆柱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扣片,三个所述装载架上与防脱边相反的一侧偏上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外拉板,所述外拉板的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套柱,三个所述装载架的底部均开设有转腔。

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的关键结构,为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圆柱形三角架,所述圆柱形三角架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所述顶板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三个支脚,三个所述支脚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腔,所述螺纹腔的内部旋接有螺纹伸缩杆,所述螺纹伸缩杆的一端贯穿螺纹腔并延伸于支脚的外部,所述螺纹伸缩杆上位于支脚外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侧铰接有U形连接片一,所述U形连接片一上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远离U形连接片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连接片二,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螺纹伸缩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旋钮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通过转动扣片,使得扣片脱离装载框的边沿,将电子看板放入装载框内,防脱边顶住电子看板,使其不会发生脱落,再次转动扣片,使得扣片与装载框的边沿呈垂直状态,此时,扣片顶住电子看板,完成对电子看板的固定,如需取出电子看板,反向上述操作,即可完成对电子看板的快速拆装,便于对电子看板进行维护保养。

2、该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通过用三个电子看板协作运行,用专用扳手套住旋钮帽,从而转动螺纹伸缩杆,由于支脚固定,无法发生自转,从而使得螺纹伸缩杆在螺纹腔内进行水平位移,完成螺纹伸缩杆的伸缩,以便达到对三个连杆的调节,从而完成对电子看板的角度调节,用以达到使用者360°无死角观测电子看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主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载机构正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载机构侧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调节机构侧视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升降机构主视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面;2、墙面;3、房顶;4、装载机构;401、装载架;402、装载框;403、防脱边;404、圆柱;405、扣片;406、外拉板;407、固定块;408、套柱;409、转腔;5、电子看板;6、调节机构;601、圆柱形三角架;602、顶板;603、支脚;604、螺纹腔;605、螺纹伸缩杆;606、凹形腔;607、连接头;608、凸形块;609、U形连接片一;610、连杆;611、U形连接片二;612、顶杆;613、旋钮帽;7、升降机构;701、固定板;702、方管;703、滑腔;704、轴承一;705、轴承二;706、卷绳器;707、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

以下是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的具体实施措施。

请参阅图1-6,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包括地面1,地面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墙面2,墙面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房顶3,房顶3的底部设置有装载机构4,装载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电子看板5,装载机构4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6,墙面2和房顶3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子看板5内部线路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的装载机构4,能够将电子看板5进行快速的拆装,以便后期的维修,区别于现有的固定式看板,其装载稳定性更强,使用寿命更久,调节机构6可根据观测方位对电子看板5进行调节,以方便全车间的员工能从各方位观测到电子看板5,利于工作的进行,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升降机构7则用于对电子看板5进行高度调节,以便其进行安装或拆卸,将电子看板5升到高处,减少地面1占地率,更加便于工人观看。

具体的,三个装载架401通过转腔409与圆柱形三角架601之间转动连接,三个装载架401于圆柱形三角架601的顶部呈环形阵列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个装载架401在圆柱形三角架601进行微调,以适应地面1的观测角度,根据不同需求以及环境,更好的适应仓库厂房内的观测需求,且三个装载架401于圆柱形三角架601的顶部呈环形阵列分布,能够使得使用者360°无死角观测电子看板5,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的,三个支脚603于顶板602的外侧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三个U形连接片二611与套柱408相互铰接。

具体的,电子看板5与装载框402相适配,电子看板5活动嵌入于装载框402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子看板5能够随时从装载框402内部取出或装在,对于后期的维修以及清理都十分的方便。

具体的,螺纹伸缩杆605上位于支脚603外部的一端开设有凹形腔606,连接头607上与凹形腔606相邻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形块608,螺纹伸缩杆605与连接头607通过凹形腔606与凸形块608的配合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螺纹伸缩杆605转动时,由于螺纹伸缩杆605与连接头607通过凹形腔606与凸形块608的配合转动连接,不会影响连接头607的稳定状态,从而使得装载架401能够顺利的进行转角调节。

具体的,升降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于房顶3底部的固定板701,固定板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方管702,房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一704,房顶3的底部区别于固定板701以及轴承一704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轴承二705,地面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卷绳器706,墙面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707,控制开关707与卷绳器706之间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开关707与卷绳器706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控制开关707控制卷绳器706启动,通过轴承一704以及轴承二705对顶杆612进行升降调节,从而完成对电子看板5高度的调节。

具体的,方管702的内部开设有滑腔703,滑腔703与顶杆612相适配,滑腔703与顶杆612之间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腔703的内腔轮廓以及顶杆612的外壁轮廓均为菱形,此设计能够使得顶杆612升降时不会转动,保证电子看板5不会转动导致方向便宜,产生晃动,影响观看体验。

具体实施方式二

以下是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的装载机构的具体实施措施。

本实施方式下的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的装载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三个装载架401,三个装载架401的内部均开设有装载框402,装载框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脱边403,装载架401外侧壁上对应装载框402的另一侧上下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圆柱404,两个圆柱404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扣片405,三个装载架401上与防脱边403相反的一侧偏上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外拉板406,外拉板406的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407,两个固定块407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套柱408,三个装载架401的底部均开设有转腔40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扣片405,使得扣片405脱离装载框402的边沿,将电子看板5放入装载框402内,防脱边403顶住电子看板5,使其不会发生脱落,再次转动扣片405,使得扣片405与装载框402的边沿呈垂直状态,此时,扣片405顶住电子看板5,完成对电子看板5的固定,如需取出电子看板5,反向上述操作,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三

以下是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的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措施。

本实施方式下的智能仓储看板装置及其关键技术的调节机构,包括圆柱形三角架601,圆柱形三角架60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顶板602,顶板602,顶板602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三个支脚603,三个支脚603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腔604,螺纹腔604的内部旋接有螺纹伸缩杆605,螺纹伸缩杆605的一端贯穿螺纹腔604并延伸于支脚603的外部,螺纹伸缩杆605上位于支脚603外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头607,连接头607的一侧铰接有U形连接片一609,U形连接片一609上远离连接头6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610,连杆610上远离U形连接片一6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连接片二611,顶板6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612,螺纹伸缩杆605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旋钮帽6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专用扳手套住旋钮帽613,从而转动螺纹伸缩杆605,由于支脚603固定,无法发生自转,从而使得螺纹伸缩杆605在螺纹腔604内进行水平位移,完成螺纹伸缩杆605的伸缩,以便达到对三个连杆610的调节,从而完成对电子看板5的角度调节。

在使用时,转动扣片405,使得扣片405脱离装载框402的边沿,将电子看板5放入装载框402内,用专用扳手套住旋钮帽613,从而转动螺纹伸缩杆605,对电子看板5的角度进行调节,按压控制开关707,调节电子看板5高度,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