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实现气道支架释放的可视给药型高频通气导管

可实现气道支架释放的可视给药型高频通气导管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气道支架释放的可视给药型高频通气导管。其包括通气导管体以及头部囊体;头部囊体包括头部第一囊体以及头部第二囊体,在通气导管体的头部还设置位于头部第一囊体与头部第二囊体之间的通气给药口,通过通气给药口能将由注药管注入的药液排出;在通气导管体上还设置高频通气侧口,所述高频通气侧口位于头部第二囊体与通气导管体的尾部之间,高频通气侧口与设置于通气导管体尾部的高频通气接头相连通,以通过高频通气接头与高频通气侧口配合能实施所需的高频通气。本发明结构紧凑,在气管插管后,能方便实现气道内止血与高频通气,提高插管的便捷性与可靠性,在插管通气过程中,还能辅助气道支架的放置,安全可靠。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891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尔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619941.3

  • 发明设计人 熊振天;华尔单;梁军;

    申请日2021-06-03

  • 分类号A61M16/04(20060101);A61M16/00(20060101);A61F2/95(20130101);

  • 代理机构32468 无锡知更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涛

  • 地址 101400 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凤翔三园13号5幢1层112室、113室、114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1: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气导管,尤其是一种可实现气道支架释放的可视给药型高频通气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有助于实现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套囊来密封气道,即通过套囊充气或充液后膨胀,从而能封闭气管,继而实现机械通气,所述机械通气具体是指利用呼吸机实现人体氧气的吸收与呼吸后二氧化碳的排出。

目前,利用硬质气管镜联合纤支镜进行复杂性气道操作时,当气道内发生出血情况时,一般需要将硬质气管镜从气道内退出,插入气管导管或双腔支气管导管暂时稳定病情,而这个操作难度极大,失败率很高,且现有导管的的结构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气管插管后进行后一步医疗操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气道支架释放的可视给药型高频通气导管,其结构紧凑,在气管插管后,能方便实现气道内止血与高频通气,提高插管的便捷性与可靠性,在插管通气过程中,还能辅助气道支架的放置,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实现气道支架释放的可视给药型高频通气导管,包括通气导管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气导管体头部的头部囊体;所述头部囊体包括头部第一囊体以及头部第二囊体,头部第二囊体位于头部第一囊体与通气导管体的尾部之间,在通气导管体的头部还设置位于头部第一囊体与头部第二囊体之间的通气给药口,通过通气给药口能将由注药管注入的药液排出;

在通气导管体上还设置高频通气侧口,所述高频通气侧口位于头部第二囊体与通气导管体的尾部之间,高频通气侧口与设置于通气导管体尾部的高频通气接头相连通,以通过高频通气接头与高频通气侧口配合能实施所需的高频通气。

还包括能对头部第一囊体连通的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管以及能与头部第二囊体连通的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在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管的端部设置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密封阀,在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的端部设置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密封阀;通过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密封阀以及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管能对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通过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密封阀以及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能对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

在注药管的端部设置注药接头,通过注药密封塞能对注药接头密封,注药密封塞与注药接头间采用可分离连接。

在所述通气导管体尾端端部设置接头连接板,在所述接头连接板上设置支架释放置入口和/或辅助操作置入口,所述支架释放置入口与通气导管体内的管体主腔连通,所述辅助操作置入口与通气导管体内的辅助置入腔相连通,所述管体主腔、辅助置入腔均沿所述通气导管体的长度分布。

在所述接头连接板上设置支架释放接头管,所述直接释放接头管与管体主腔相连通,通过支架释放接头管能形成所需的支架释放置入口;

所述支架释放接头管能允许支架释放辅助器嵌置,进入支架释放接头管内的支架释放辅助器能进入管体主腔内,并能从所述通气导管体的头端端部穿出。

所述支架释放辅助器包括释放辅助外套管、设置于所述释放辅助外套管内的释放辅助内套管以及设置于所述释放辅助内套管内的支架释放推动体;

在释放辅助外套管的头端设置用于收纳气道支架的气道支架收纳部,在释放辅助内套管的头端设置与气道支架收纳部适配的支架收纳压紧盖;释放辅助内套管能在释放辅助外套管内运动,以能使得支架收纳压紧盖能压紧在气道支架收纳部上或与所述气道支架收纳部分离;支架收纳压紧盖与气道支架收纳部分离后,支架释放推动体在释放辅助内套管内运动,以通过支架释放推动体能将收纳在气道支架收纳部内收纳的气道支架推出释放。

所述支架释放推动体包括能设置于释放辅助内套管内的支架释放推杆,在所述支架释放推杆的头端设置支架释放推头,在支架释放推杆的尾端设置支架释放推杆手柄;

支架释放推杆与释放辅助内套管以及释放辅助外套管呈同轴分布,通过支架释放推杆手柄能推动支架释放推杆在释放辅助内套管内运动;在释放辅助内套管的尾端设置内套管手柄,通过内套管手柄能驱动支架收纳压紧盖压紧在气道支架收纳部上,或驱动支架收纳压紧盖与气道支架收纳部分离。

还包括用于将气道支架置于气道支架收纳部的支架收纳辅助器,通过支架收纳辅助器能将待释放的气道支架推入气道支架收纳部内,并利用支架收纳压紧盖能将所述气道支架压紧在气道支架收纳部内。

所述支架收纳辅助器包括支架收纳辅助盒,在所述支架收纳辅助盒内设置与气道支架适配的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所述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的一端与气道支架推动区对应,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的另一端与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对应,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通过支架运动变形区与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连接并连通;

气道支架推动区允许气道支架收纳推动体放置,通过气道支架收纳推动体能推动置于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内的气道支架,气道支架经过支架运动变形区时能逐步收缩直至进入位于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内的气道支架收纳部内。

所述辅助操作置入口能允许可视辅助器械或插管辅助器械的嵌置,所述可视辅助器械或插管辅助器械能穿过辅助置入腔后从通气导管体的头端穿出。

所述可视辅助器械包括纤支镜或医用摄像器械;

所述插管辅助器械包括可弯曲塑形的导芯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导芯弯曲状态的导芯弯曲塑形调节机构,插管辅助器械经辅助操作置入口进入辅助置入腔内,利用导芯以及与所述导芯适配的导芯弯曲塑形调节机构能使得通气导管体的头部处于所需的弯曲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头部囊体包括头部第一囊体以及头部第二囊体,在头部第一囊体与头部第二囊体之间设置通气给药口,由注药管注入的药液能通过通气给药口排出,从而能实现对插管后的出血点进行止血;利用高频通气接头以及高频通气侧口能实现所需的高频通气操作;利用支架释放辅助器能方便在插管后的气道支架安装释放,利用插管辅助器械能方便对通气导管体的头部角度状态进行调整,即在气管插管后,能方便实现气道内止血与高频通气,提高插管的便捷性与可靠性,在插管通气过程中,还能辅助气道支架的放置,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插管辅助器械通过辅助操作置入口置于辅助置入腔内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架释放辅助器置于管体主腔内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通气导管体内同时放置插管辅助器以及支架释放辅助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插管辅助器械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E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J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支架释放辅助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支架释放辅助器与支架收纳辅助器配合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支架收纳辅助器与气道支架收纳推动体、支架释放辅助器配合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支架收纳辅助器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释放辅助内套管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支架释放推动体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释放辅助外套管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气道支架收纳推动体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通气导管体、2-头部第一囊体、3-头部第二囊体、4-通气给药口、5-高频通气区、6-高频通气侧口、7-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管、8-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密封阀、9-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10-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密封阀、11-注药管、12-注药接头、13-注药密封塞、14-注药密封塞连接体、 15-接头连接板、16-高频通气接头、17-支架释放接头管、18-辅助操作置入口、 19-管体主腔、20-辅助置入腔、21-插管辅助器械、22-塑形调节旋钮、23-塑形调节刻度、24-支架释放辅助器、25-内套管第一手柄、26-内套管第二手柄、27-外管操作部、28-前导芯部、29-塑形锁定手柄、30-塑形调节盒、31-塑形弹性连接部、32-气道支架、33-塑形牵引导丝、34-后导芯部、35-支架收纳压紧盖、36-释放辅助外套管、37-支架释放推杆手柄、38-外管操作手柄定位槽、 39-手柄铰接轴、40-支架收纳辅助器、41-气道支架收纳推动体、42-辅助盒第一部、43-辅助盒第二部、44-盒体锁扣第一连接体、45-盒体锁扣第二连接体、 46-气道支架推动区、47-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8-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9- 收缩渐变第二区、50-收缩渐变第一区、51-内套管连接套、52-支架释放推杆、 53-支架释放推头、54-手柄连接部、55-释放辅助内套管、56-气道支架收纳部、 57-气道支架收纳定位部、58-收纳推动杆、59-收纳推杆端柄、60-顶出弹性体、 61-顶出块、62-支气管出血部、63-主气管、64-第一支气管、65-第二支气管、 66-主气管出血部以及67-内管操作柄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气管插管后,为了能方便实现气道内止血与高频通气,本发明包括通气导管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通气导管体1头部的头部囊体;所述头部囊体包括头部第一囊体2以及头部第二囊体3,头部第二囊体3位于头部第一囊体2与通气导管体1的尾部之间,在通气导管体1的头部还设置位于头部第一囊体2与头部第二囊体3之间的通气给药口4,通过通气给药口4能将由注药管11注入的药液排出;

在通气导管体1上还设置高频通气侧口6,所述高频通气侧口6位于头部第二囊体3与通气导管体1的尾部之间,高频通气侧口6与设置于通气导管体1尾部的高频通气接头16相连通,以通过高频通气接头16与高频通气侧口6配合能实施所需的高频通气。

具体地,通气导管体1、头部囊体以及高频通气接头16均需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制成,具体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处不再赘述。通气导管体1呈管状,具体与现有常用的气管导管相似,头部囊体设置于通气导管体1 的头部。本发明实施例中,头部囊体包括头部第一囊体2以及头部第二囊体3,头部第一囊体2、头部第二囊体3环绕包裹通气导管体1的头部,头部第一囊体2、头部第二囊体3可以采用相同的形式,其中,头部第一囊体2更邻近通气导管体1的头端端部,头部第二囊体3位于头部第一囊体2与通气导管体1 的尾端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气导管体1的头部还设置通气给药口4,通气给药口4设置于通气导管体1的侧壁,但通气给药口4不贯通通气导管体1的侧壁。通气给药口4位于头部第一囊体2与头部第二囊体3之间,通气给药口4 在通气导管体1上的具体位置分布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般以插管后,更可能出现出血点的部位对应,即插管后,利用通气给药口4能气道内的出血口对准,从而能方便实现气道内的止血操作。

在通气导管体1上还设置注药管11,注药管11的一端可以埋置在通气导管体1的管壁或直接设置于通气导管体1的外壁上,注药管11与通气给药口 4对应连通,从而通过注药管11能方便实现注药操作,并在向注药管11内注入所需的药液后,通过通气给药口4能将注入的药液排出,利用通气给药口4 排出的药液能实现对出血点进行止血。此外,利用注药管11以及通气给药口 4还可以实现所需的雾化等操作,具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气导管体1的外壁还设置高频通气侧口6,高频通气侧口6位于头部第二囊体3的后方,即高频通气侧口6位于头部第二囊体3 与通气导管体1尾端之间。具体实施时,高频通气侧口6位于高频通气区5,所述高频通气区5为设置于通气导管体1外壁的凹槽弧形区,利用高频通气区5能提高高频通气的可靠性。在进行高频通气时,高频通气侧口6还需要与高频通气接头16连接,高频通气接头16具体可以采用所需的形式,从而能与提供高频通气的呼吸机等设备连接,并在需要的情况下提供所需的高频通气。

如图17和图18所示,为具体实施的示意图,图17中,通气导管体1经主气管63进入第二支气管65内,在第二支气管65内具有支气管出血部62,通气给药口4与支气管出血部62对应,即支气管出出血部62位于头部第一囊体2与头部第二囊体3之间,利用头部第一囊体2与头部第二囊体3能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此时,通气给药口4排出的药液能作用在支气管出血部62,即能方便实现气道内的止血。同时,高频通气侧口6能与第一支气管64对应,利用高频通气侧口6与第一支气管64配合,能实现所需的高频通气,即能同时实现气道的止血与高频通气操作。

图18中,头部第一囊体2、头部第二囊体3均与主气管63接触配合,主气管出血部66位于头部第一囊体2以及头部第二囊体3之间,利用通气给药口4能实现对主气管出血部66进行止血操作,此时,利用通气导管体1能实现对第一支气管64以及第二支气管65的通气,具体与现有相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当然,还可以利用通气给药口4对第一支气管64内的出血部进行止血操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还包括能对头部第一囊体2连通的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管7 以及能与头部第二囊体3连通的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9,在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管7的端部设置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密封阀8,在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9的端部设置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密封阀10;通过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密封阀8以及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管7能对头部第一囊体2充放气,通过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密封阀10以及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9能对头部第二囊体3充放气;

在注药管11的端部设置注药接头12,通过注药密封塞13能对注药接头 12密封,注药密封塞13与注药接头12间采用可分离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头部第一囊体2、头部第二囊体3可以采用气囊或液囊,具体类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当头部第一囊体2、头部第二囊体3采用气囊时,通过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密封阀8以及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管7能对头部第一囊体2充放气,通过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密封阀10以及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9能对头部第二囊体3充放气;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密封阀8、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密封阀10均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形式,通过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密封阀8以及头部第一囊体充放气管7能对头部第一囊体2充放气、以及通过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密封阀10以及头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9能对头部第二囊体3充放气相应的过程均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在注药管11的端部设置注药接头12,注药接头12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形式,利用注药接头12能方便与注射器等连接配合,注药接头 12与注药管11相连通。通过注药密封塞13能实现对注药接头12的密封,注药密封塞13可以通过注药密封塞连接体14与注药接头12或注药管11适配连接,注药密封塞连接体14可以采用现有的连接线体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注药密封塞13通过注药密封塞连接体14与注药接头12或注药管11连接后,能避免注药密封塞13的丢失等情况,提高使用的便捷性与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通气导管体1尾端端部设置接头连接板15,在所述接头连接板15上设置支架释放置入口和/或辅助操作置入口18,所述支架释放置入口与通气导管体1内的管体主腔19连通,所述辅助操作置入口18与通气导管体1内的辅助置入腔20相连通,所述管体主腔19、辅助置入腔20均沿所述通气导管体1的长度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头连接板15设置于通气导管体1,通过接头连接板 15能封闭通气导管体1的尾端。在接头连接板15上设置支架释放置入口和/ 或辅助操作置入口18,图1中示出了在接头连接板15上同时设置支架释放置入口和/或辅助操作置入口18的情况。当然,在具体实施时,高频通气接头 16也位于接头连接板15上。

通气导管体1呈管状,通气导管体1内的中心具有管体主腔19,管体主腔19沿通气导管体1的长度分布,利用支架释放置入口与管体主腔19配合,可以实现现有通用的通气。辅助操作置入口18与辅助置入腔20相连通,辅置入腔20位于通气导管体1的管壁内,通气置入腔20不与管体主腔19直接连通,即可以利用支架释放置入口实现气道支架32的释放或实现气管导管的正常通气、利用辅助操作置入口18能实现相应的辅助操作。

进一步地,在所述接头连接板15上设置支架释放接头管17,所述直接释放接头管17与管体主腔19相连通,通过支架释放接头管17能形成所需的支架释放置入口;

所述支架释放接头管17能允许支架释放辅助器24嵌置,进入支架释放接头管17内的支架释放辅助器24能进入管体主腔19内,并能从所述通气导管体1的头端端部穿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头连接板15上设置支架释放接头管17,通过支架释放接头管17能形成所需的支架释放置入口,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实现支架释放置入口,具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处不再赘述。通过支架释放辅助器24能实现气道支架32的辅助放置,气道支架32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形式,利用支架释放辅助器24能实现插管后的支架释放,提高医疗操作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如图4、图5、图7、图9、图10、图13、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支架释放辅助器24包括释放辅助外套管36、设置于所述释放辅助外套管36内的释放辅助内套管55以及设置于所述释放辅助内套管55内的支架释放推动体;

在释放辅助外套管36的头端设置用于收纳气道支架32的气道支架收纳部56,在释放辅助内套管55的头端设置与气道支架收纳部56适配的支架收纳压紧盖35;释放辅助内套管55能在释放辅助外套管36内运动,以能使得支架收纳压紧盖35能压紧在气道支架收纳部56上或与所述气道支架收纳部 56分离;支架收纳压紧盖35与气道支架收纳部56分离后,支架释放推动体能在释放辅助内套管55内运动,以通过支架释放推动体能将收纳在气道支架收纳部56内收纳的气道支架32推出释放。

本发明实施例中,释放辅助内套管55位于释放辅助外套管36内,支架释放推动体位于释放辅助内套管55内,其中,支架释放推动体能在释放辅助内套管55内运动,而释放辅助内套管55能在释放辅助外套管36内运动。

在释放辅助外套管36的头端设置气道支架收纳部56,气道支架收纳部 56与气道支架32适配,具体实施时,释放辅助外套管36呈管状,将释放辅助外套管36的头端切开一部分,即利用剩余弧形的部分能形成气道支架收纳部56。为了能提高气道支架32收纳在气道支架收纳部56内的可靠性,在释放辅助内套管55的头端设置支架收纳压紧盖35,利用支架收纳压紧盖35与气道支架收纳部56配合,能实现对气道支架32的稳定收纳。

当需要将收纳的气道支架32释放时,需要解除支架收纳压紧盖35对气道支架32的压紧,然后通过支架释放推动体在释放辅助内套管55内运动,即通过支架释放推动体能将气道支架32从气道支架收纳部56内推出,当气道支架32从气道支架收纳部56推出后,气道支架32复位,实现气道支架32 的释放,气道支架32释放后,利用气道支架32能实现对气道的支撑,具体对气道支撑方式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4所示,所述支架释放推动体包括能设置于释放辅助内套管55内的支架释放推杆52,在所述支架释放推杆52的头端设置支架释放推头53,在支架释放推杆52的尾端设置支架释放推杆手柄37;

支架释放推杆52与释放辅助内套管55以及释放辅助外套管36呈同轴分布,通过支架释放推杆手柄37能推动支架释放推杆52在释放辅助内套管55 内运动;在释放辅助内套管55的尾端设置内套管手柄,通过内套管手柄能驱动支架收纳压紧盖35压紧在气道支架收纳部56上,或驱动支架收纳压紧盖 35与气道支架收纳部56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释放推杆52能置于释放辅助内套管55内,支架释放推杆52的外径小于释放辅助内套管55的内径。在支架释放推杆52的头端设置支架释放推头53,支架释放推头53呈圆盘状,支架释放推头53的外径大于支架释放推杆52的外径。在支架释放推杆52的尾端设置支架释放推杆手柄37,支架释放推杆手柄37通过手柄连接部54与支架释放推杆52连接,支架释放推杆手柄37的长度方向与支架释放推杆52的长度方向垂直,支架释放推头53与支架释放推杆52呈同轴分布。

具体实施时,支架释放推杆52与释放辅助内套管55以及释放辅助外套管36呈同轴分布。在释放辅助内套管的尾端设置内套管手柄,通过内套管手柄能驱动支架收纳压紧盖35压紧在气道支架收纳部56上,或驱动支架收纳压紧盖35与气道支架收纳部56分离,即能调节支架收纳压紧盖35与气道支架收纳部56间的配合状态。

如图15所示,为释放辅助外套管36的具体实施示意图,在释放辅助外套管36的头端设置气道支架收纳部56以及气道支架收纳定位部57,在释放辅助外套管36的尾部设置外管操作部27,所述外管操作部27的外径大于释放辅助外套管36的外径,外管操作部27与释放辅助外套管36呈同轴分布,且外管操作部27与释放辅助外套管36相连通。在外管操作部27上设置外管操作手柄定位槽38,所述外管操作手柄定位槽38贯通外管操作部27的侧壁且沿所述外管操作部27的长度分布。支架释放推杆手柄37通过外管操作手柄定位槽38能从外管操作部27穿出,外管操作手柄定位槽38的长度方向与支架释放推杆52的运动方向相一致,即不会影响通过支架释放推杆手柄37 驱动支架释放推杆52的运动。

如图13所示,为释放辅助内套管55的具体实施示意图,具体地,支架收纳压紧盖35铰接在释放辅助内套管55的头端,支架收纳压紧盖35压紧在气道支架收纳部56上时,利用支架收纳压紧盖35与气道支架收纳部56能形成一个圆形的管状结构,即能形成气道支架32的收纳空间。通过气道支架收纳定位部57能实现对支架收纳压紧盖35的装配等定位。

释放辅助内套管55的尾部设置内管操作柄定位槽67,所述内管操作柄定位槽67贯通释放辅助内套管55尾部的管壁,且内管操作柄定位槽67的长度与释放辅助内套管55的长度相一致。当支架释放推杆52置于释放辅助内套管55内时,支架释放推杆手柄37能穿过内管操作柄定位槽67,从而通过支架释放推杆手柄37能推动支架释放推杆52在释放辅助内套管55内运动。

具体实施时,当释放辅助内套管55安装于释放辅助外套管36内时,则内管操作柄定位槽67需与外管操作手柄定位槽38正对应,从而能方便支架释放推杆手柄37能同时穿过内管操作柄定位槽67以及外管操作手柄定位槽 38。此外,在释放辅助内套管55的尾部还设置内套管连接套51,所述内套管连接套51套在释放辅助内套管55上,释放辅助内套管55能相对内套管连接套51运动,内套管连接套51能伸入外管操作部27内,并与所述外管操作部27固定。

内套管手柄包括与内套管连接套51固定连接的内套管第一手柄25以及与释放辅助内套管55尾端固定连接的内套管第二手柄26,所述内套管第二手柄26通过手柄铰接轴39与内套管第一手柄25铰接,内套管第一手柄25、内套管第二手柄26间能配合形成类似剪刀手柄的形式,释放辅助内套体55的长度方向与内套管第一手柄25、内套管第二手柄26的长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当内套管第二手柄26靠近内套管第一手柄25时,能将释放辅助内套体 55的头端向靠近内套管手柄的方向拉动,此时,支架收纳压紧盖35能与气道支架收纳部56分离;而将内套管第二手柄26从靠近内套管第一手柄25的状态分离时,则能推动支架收纳压紧盖35运动,即使得支架收纳压紧盖35压紧在气道支架收纳部56上。

如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用于将气道支架32置于气道支架收纳部56 的支架收纳辅助器40,通过支架收纳辅助器40能将待释放的气道支架32推入气道支架收纳部56内,并利用支架收纳压紧盖35能将所述气道支架32压紧在气道支架收纳部56内。

由气道支架32的特性可知,将气道支架32置于气道支架收纳部56内时,存在操作复杂,难度较大等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支架收纳辅助器40 能辅助气道支架32的收纳,从而能方便将气道支架32置于气道支架收纳部 56内。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支架收纳辅助器40包括支架收纳辅助盒,在所述支架收纳辅助盒40内设置与气道支架32适配的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所述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的一端与气道支架推动区46对应,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的另一端与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7对应,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 48通过支架运动变形区与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7连接并连通;

气道支架推动区46允许气道支架收纳推动体放置,通过气道支架收纳推动体能推动置于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内的气道支架32,气道支架32经过支架运动变形区时能逐步收缩直至进入位于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7内的气道支架收纳部56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收纳辅助盒呈盒状,其中,支架收纳辅助盒包括辅助盒第一部42以及辅助盒第二部43,通过辅助盒第一部42能形成盒底或盒盖,通过辅助盒第二部43能形成盒盖或盒底,辅助盒第一部42与辅助盒第二部43相对应的内部采用完全相同的形式。在辅助盒第一部42上设置盒体锁扣第二连接体45,在辅助盒第二部43上设置盒体锁扣第一连接体44,盒体锁扣第一连接体44与盒体锁扣第二连接体45间能适配形成锁扣状,即通过盒体锁扣第一连接体44与盒体锁扣第二连接体45配合能实现将辅助盒第一部42与辅助盒第二部43间相互锁定,而解除盒体锁扣第一连接体44与盒体锁扣第二连接体45连接配合,辅助盒第一部42能与辅助盒第二部43分离,盒体锁扣第一连接体44、盒体锁扣第二连接体45具体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形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在辅助盒第一部42以及辅助盒第二部43相应的区域均设置气道支架初始放置槽,当辅助盒第一部42与辅助盒第二部43相互锁定时,则两个气道支架初始放置槽正对准,即形成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能允许气道支架32的放置,即气道支架32能嵌置在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内,提高气道支架32放置的便捷性。

同理,在支架收纳辅助盒40内还能得到气道支架推动区46、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7以及支架运动变形区,其中,气道支架推动区46邻近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通过支架运动变形区能与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7对应,气道支架推动区46与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支架运动变形区以及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7呈同轴分布,气道支架推动区46通过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支架运动变形区以及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7相连通。

在气道支架推动区46内能放置气道支架收纳推动体41,释放辅助外套管 36以及释放辅助内套管55的头部均能置于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7内。眼气道支架推动区46指向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7的方向上,支架运动变形区的内径逐渐变小,以能使得气道支架32在推动过程中逐渐缩小,从而能方便进入气道支架收纳部56内。具体地,支架运动变形区包括收缩渐变第一区50 以及收缩渐变第二区49,收缩渐变第一区50与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邻接,收缩渐变第二区49与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7邻接,收缩渐变第一区50的内径大于收缩渐变第二区49的内径。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位于气道支架推动区46内的气道支架收纳推动体41能推动气道支架32,在整个推动过程中,气道支架32经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收缩渐变第一区50、收缩渐变第二区49后能进入气道支架收纳部 56内,收缩渐变第一区50、收缩渐变第二区49的具体内径的渐变情况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以能满足气道支架32推动后直接进入气道支架收纳部56内收纳为准。在整个推动收纳过程中,气道支架32被限定在支架收纳辅助盒内,能完全控制气道支架32的形变,而当气道支架32进入气道支架收纳部56后,可以利用支架收纳压紧盖35实现将气道支架32压紧在气道支架收纳部56内,也能便于后续将整个支架收纳辅助器40置于通气导管体1内。

如图11和图16所示,气道支架收纳推动体包括收纳推动杆58以及设置于所述收纳推动杆58一端部的收纳推杆端柄59,收纳推动杆58可以采用中空的形式,收纳推杆端柄59的外径大于收纳推动杆58的外径,推动支架收纳辅助盒内的气道支架时,收纳推杆端柄59位于支架收纳辅助盒外。

在收纳推动杆58的另一端设置若干顶出块61,在每个顶出块61上均套有顶出弹性体60,顶出弹性体60可以采用弹簧等弹性部件制成。在推动时,收纳推动杆58端部的顶出块61位于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48内,利用收纳推动杆58的端部以及顶出块61能将气道支架32逐步推出气道支架初始放置区 48内,并经支架运动变形区后进入气道支架收纳定位区47内的气道支架收纳部56内。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操作置入口18能允许可视辅助器械或插管辅助器械 4的嵌置,所述可视辅助器械或插管辅助器械21能穿过辅助置入腔20后从通气导管体1的头端穿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可视辅助器械包括纤支镜或医用摄像器械;通过纤支镜、医用摄像器械能实现所需的图像、视频信息的获取与采集,纤支镜、医用摄像器械具体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结构形式,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所述插管辅助器械21包括可弯曲塑形的导芯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导芯弯曲状态的导芯弯曲塑形调节机构,插管辅助器械21经辅助操作置入口18进入辅助置入腔20内,利用导芯以及与所述导芯适配的导芯弯曲塑形调节机构能使得通气导管体1的头部处于所需的弯曲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插管辅助器械21能辅助通气导管体1的插管,如图17中,能方便通气导管体1的头部进入第二支气管65内。

如图6和图8所示,导芯包括前导芯部28、后导芯部34以及用于连接前导芯部28与后导芯部34的塑形弹性连接部31,前导芯部28与塑形调节盒 30连接,前导芯部28、后导芯部24以及塑形弹性连接部31均采用能弹性形变且在变形后能保持当前变形状态,同时又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制成,具体材料类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时,还包括穿过前导芯部28、塑形弹性连接部31以及后导芯部34的塑形牵引导丝33,塑形牵引导丝33与塑形调节盒30适配连接。

具体实施时,在塑形调节盒30内设置与塑形牵引导丝33适配的导丝牵拉转动体,在塑形调节盒30上还设置塑形调节旋钮22、塑形调节刻度23以及塑形锁定手柄29;导引牵引转动体可以采用转盘等形式,塑形调节旋钮22 能驱动导丝牵拉转动体转动,当导丝牵拉转动体转动后,能实现对塑形牵拉导丝33牵拉,当塑形牵拉导丝33被牵拉后,能调节前导芯部28、后导芯部 34以及塑形弹性连接部31的弯曲状态。通过塑形锁定手柄29能锁定导丝牵拉转动体在塑形调节盒30内的状态,即通过塑形调节手柄29锁定后,无法通过塑形调节旋钮22再驱动导丝牵拉转动体运动,而解除塑形调节手柄29 的锁定状态后,可以再次通过塑形调节旋钮22进行相应的调节。塑形调节刻度23设置于塑形调节盒30的侧部,塑形调节刻度23与塑形调节旋钮22对应,通过塑形调节刻度23能指示塑形调节旋钮22对应的弯曲状态。

具体实施时,导丝牵拉转动体、塑形调节旋钮22、塑形调节手柄29具体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配合形式,只要能实现对导芯进行弯曲塑形的调节均可。当然,插管辅助器械2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实施结构,具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