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

一种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属于农田水利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排灌基架,其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壁均布设置有若干固定架,排灌基架内设置有排灌腔体;蓄水机构,其位于排灌基架的内部,与所述排灌腔体的前侧壁接触,蓄水机构包括左弧形台、右弧形台、闸门、至少两个连接板,左弧形台、右弧形台的弧边与排灌基架的侧壁和固定板的上端均能滑动连接;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转动装置、两个传动组件,固定转动装置的下端贯穿排灌基架的上壁,且穿进排灌基架的内部。本发明不仅对水渠中的水进行截断进行蓄水或维持一定的高度,达到连续且精确的水位调节,而且能够避免水流冲击造成闸门板变形、损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937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阳市幸福渠管理处;

    申请/专利号CN202110700508.2

  • 发明设计人 杨艳芳;邢卫环;张菁;张晓飞;

    申请日2021-06-23

  • 分类号E02B11/00(20060101);E02B13/00(20060101);E02B13/02(20060101);A01G25/16(20060101);

  • 代理机构41176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吴小传

  •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安钢大道东段15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1: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田水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 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在我国具有 非常重要的地位,国民的生活水平能否得到提高,农田水利建设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国家只有大力兴建水利建设,才能够使较少的土地发挥更大的作用,农 田的粮食作物产量才能够得到保障。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 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农田水利在国外一般称为灌溉和排水。农田水利涉及水力学、土木工程学、农 学、土壤学,以及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及农业经济等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工 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 进行改土培肥,扩大土地利用,以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国民经济发展的 重要基础是农业,保障获得良好粮食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农田水利建设,我国在 农田水利建设中已经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农田水利在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方面作用巨大。只有选配良种、 耕作方法、补充适当肥力,再加上方便的水利供应措施,才能保证良好的增产 效益。农业水利工程量庞大,自身增效缓慢,比较难以维护和管理,所以很多 地方都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建设,要提高农业水平,建立完备的水利设施是必不 可少的。在农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离不开农田的灌溉工作,农田灌溉质量的好 坏对于农作物的成长以及产量都有着很直观的影响。因此,农田水利灌溉工作 成为系统的工程设计,对于农田水利的灌溉方式从传统的重力灌溉法演变到现 代的节水灌溉法,灌溉方式更为科学和现代化。农田灌溉技术是运用一定的设施补充土壤水分,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的目的。农民们可以根据降雨量、土壤 水分和农作物的需水量合理调配水资源。将沟渠作为主要灌溉途径的灌溉方法 是渠道灌溉,而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为了保证农田有供水,主要是通过修建 灌溉沟渠,利用灌溉水渠将水通入到农田中,通常在灌溉沟渠安装有排灌装置, 对水渠中的水进行开关控制。

现有的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通过闸门板的升降高度对水渠中的 水进行开关控制,控制水渠中水的流量,在使用过程中只能降低闸门板的高度 调节溢流口大小的方式进行蓄水或水位高度调节,对于水流大小的控制难以把 握,水流冲击也容易造成闸门板变形、损坏;且无法实现对水渠中的水进行截 断,使水渠中的水位高度维持在一定的高度,达到连续且精确的水位调节,导 致了自动排灌装置的灵活性不足,从而影响了自动排灌装置的使用,降低使用 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 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包括:

排灌基架,其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壁面均布设置有若干固 定架,所述排灌基架内设置有排灌腔体,所述排灌腔体的上端与所述排灌基架 的上内壁连接,下端与所述排灌基架的下端内壁通过固定板连接;

蓄水机构,其位于所述排灌基架的内部,与所述排灌腔体的前侧壁接触, 所述蓄水机构包括左弧形台、右弧形台、闸门、至少两个连接板,所述左弧形 台、所述右弧形台的弧边与所述排灌基架的侧壁和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均能滑动 连接,所述左弧形台、所述右弧形台分别与所述排灌腔体转动连接,所述左弧 形台与所述右弧形台对称设置在所述闸门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闸门滑动接触, 所述闸门的两侧壁分别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板,所有所述连接板均与所述左 弧形台、右弧形台滑动接触,所述闸门的上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连 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排灌基架的上端内壁,且穿出部分设置有 固定螺块;

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转动装置、两个传动组件,所述固定转动装置贯穿所述 排灌基架的上壁,且穿进所述排灌基架的内部,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位于所 述左弧形台、所述右弧形台上,且与所述固定转动装置转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所述排灌腔体的侧面还设置 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端与所述排灌腔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所述排灌基架的内侧壁、位 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处分别与所述左弧形台、所述右弧形台的弧边相适配。

优选的,上述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所述排灌基架的内壁设置有 第一凹槽,所述左弧形台、所述右弧形台的弧形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 板的上端设置有凸槽,所述第二凹槽均能够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凸槽匹配滑 动连接;所述左弧形台、所述右弧形台内均设置有转动块,每个所述转动块的 侧壁分别与一个所述传动组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述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固定螺块 的部分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壁设有保护层。

优选的,上述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所述固定转动装置包括转动 固定架、上齿轮、下齿轮组件,所述转动固定架的下端贯穿所述排灌基架的上 壁,且穿进所述排灌基架的内部,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下齿轮组件上下并排设置 于所述转动固定架的内部,且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固定架上,所述上齿轮与所 述下齿轮组件的齿相啮合。

优选的,上述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所述上齿轮通过第一转杆转 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固定架内,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架的内壁且穿 出部分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转动把手。

优选的,上述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所述下齿轮组件通过第二转 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固定架内,所述下齿轮组件包括同轴的主齿轮、第一副 齿轮、第二副齿轮,所述主齿轮上下并排位于所述上齿轮的下方,并所述上齿 轮的齿相啮合,所述第一副齿轮、所述第二副齿轮分别位于所述主齿轮的侧方, 且分别与两个所述传动组件转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 传送带,所述传动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左弧形台、所述右弧形台的所述轴承上, 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副齿轮、所述第二副齿轮分别通过一个所述传送带啮 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蓄水机构中对称设置在闸门的两侧的左弧形台和右弧形台, 左弧形台和右弧形台的弧边分别与排灌基架的左、右侧内壁、固定板的上端壁 滑动连接,左弧形台、右弧形台分别与排灌腔体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转动机构 中的固定转动装置中的上齿轮,使下齿轮组件转动后,分别位于左弧形台和右 弧形台上的两个传动组件进行传动后,使左弧形台和右弧形台相向转动,形成 闭合空间;左弧形台和右弧形台形成的闭合空间后对水渠中的水进行截断,水 渠中的水位在闭合空间内维持在一定的高度进行蓄水或水位高度调节,再通过 排灌腔体流出,避免只能降低闸门板的高度调节溢流口大小的方式进行蓄水或 水位高度调节,对于水流大小的控制难以把握。

2、本发明中当左弧形台和右弧形台形成的闭合空间后对水渠中的水进行 截断后,转动转轴上端连接的螺杆,使螺杆在固定螺块内转动,进而螺杆向下 或者向上移动,使闸门侧壁连接的连接板在左弧形台和右弧形台的前侧滑动上 升或者降低,对截断的蓄水或水位高度后的水进入排灌腔体内的水流控制,达 到连续且精确的水位调节左弧形台和右弧形台对闸门有支撑作用,避免水流冲 击也容易造成闸门板变形、损坏。

3、本发明通过固定转动装置对下齿轮组件中的主齿轮进行传动,使第一副 齿轮和第二副齿轮同时转动,对两个传动组件中的传送带对传动齿轮进行同时 转动;排灌基架的内壁设置的第一凹槽,左弧形台、右弧形台的弧形面设置的 第二凹槽,固定板的上端设置的凸槽,第二凹槽均能够与第一凹槽、凸槽匹配 滑动连接;使左弧形台、右弧形台同时相向转动形成闭合空间,闭合空间可根 据实际需求调整,实现对不同水量的蓄存和水位高度调节位。

4、本发明通过将若干固定架埋入到水渠的两边,增加排灌基架的稳定性; 排灌腔体的侧面设置的过滤网,对水中的杂质进行阻隔,过滤网在排灌腔体转 动将杂质进行清理,避免杂质将对排灌腔体水流大小形成阻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弧形台与排灌基架、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传动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排灌基架,2、支撑板,3、固定架,4、排灌腔体,5、固定板,6、左 弧形台,7、右弧形台,8、闸门,9、连接板,10、螺杆,11、固定螺块,12、 固定转动装置,121.转动固定架,122.上齿轮,123.下齿轮组件,124.主齿 轮,124.第一副齿轮,125.第二副齿轮,13.传动组件,131.传动齿轮,132.传 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田水利用田地自动排灌装置,如图1-5所述,包括:

排灌基架1,其下端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下壁均布设置有若干固定 架3,排灌基架1内设置有排灌腔体4,排灌腔体4的上端与排灌基架1的上内 壁连接,下端与排灌基架1的下端内壁通过固定板5连接;蓄水机构,其位于 排灌基架1的内部,与排灌腔体4的前侧壁接触,蓄水机构包括左弧形台6、右 弧形台7、闸门8、至少两个连接板9,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的弧边与排灌 基架1的侧壁和固定板5的上端均能滑动连接,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分别与 排灌腔体4转动连接,左弧形台6与右弧形台7对称设置在闸门8的两侧,且 分别与闸门8滑动接触,闸门8的两侧壁分别连接至少一个连接板9,所有连接 板9均与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滑动接触,闸门8的上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 上端连接有螺杆10,螺杆10的一端贯穿排灌基架1的上端内壁,且穿出部分设 置有固定螺块11;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转动装置12、两个传动组件13,固定转动 装置12贯穿排灌基架1的上壁,且穿进排灌基架1的内部,两个传动组件13 分别位于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上,且与固定转动装置12转动连接。

如图1-2所示,通过将支撑板2的下壁均布设置有若干固定架3埋入到水渠 两边的土壤中,所有固定架3位于支撑板2的下壁的两端,固定架3为圆盘状, 对支撑板2上端连接的排灌基架1起到支撑作用,埋入土壤后增加排灌基架1 的稳定性;排灌时需要控制水位时,通过位于排灌基架1的内部,与排灌腔体 的前侧壁接触的蓄水机构中的左弧形台6和右弧形台7,其左弧形台6和右弧形 台7对称设置在闸门8的两侧,左弧形台6和右弧形台7的弧边与排灌基架1 的左侧内壁和固定板5的上端均滑动连接,左弧形台6和右弧形台7的弧边与 排灌基架1的右侧内壁也可以滑动连接,且左弧形台6和右弧形台7分别与排 灌腔体4转动连接,使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可在图1所示的竖直平面内转动, 左弧形台6和右弧形台7可以在排灌基架1和固定板5上进行相向滑动;通过 贯穿排灌基架1的上壁,且穿进排灌基架1内部的转动机构中的固定转动装置12进行转动,使分别位于左弧形台6和所述右弧形台7上,且与固定转动装置 12转动连接的两个传动组件13进行传动,进而左弧形台6和右弧形台7在排灌 基架1和固定板5上进行相向转动,形成闭合空间,左弧形台6和右弧形台7 形成的闭合空间后对水渠中的水进行截断,水渠中的水位在闭合空间内维持在 一定的高度进行蓄水或水位高度调节,再通过排灌基架1内设置的排灌腔体4 流出,避免只能降低闸门板的高度调节溢流口大小的方式进行蓄水或水位高度 调节,对于水流大小的控制难以把握;优选的,排灌腔体4的侧面还设置有过 滤网,过滤网的上端与排灌腔体4转动连接,排灌腔体4的侧面设置的过滤网, 对水中的杂质进行阻隔,过滤网在排灌腔体4转动将杂质进行清理,避免杂质 将对排灌腔体4水流大小形成阻挡;左弧形台6和右弧形台7形成的闭合空间后对水渠中的水进行截断后,当水位到达蓄水或者水位高度后,螺杆10的一端 贯穿排灌基架1的上端内壁,且穿出部分设置有固定螺块11,螺杆10在固定螺 块11内可以转动,优选的,螺杆10的一端贯穿固定螺块11的部分连接有转轮 14,转轮14的外壁设有保护层,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为橡胶层,转动转轮14, 使螺杆10在固定螺块11内可以转动,进而螺杆11在排灌基架内、排灌腔体4 前侧向下或者向上移动,螺杆11连接的转轴向下或者向上移动,其闸门8的侧 壁分别连接一个连接板9,所有连接板9均与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滑动接触,使闸门8在左弧形台6和右弧形台7的前侧滑动上升或者降低,对到达蓄水或 者水位高度的渠水流入排灌腔体4的流量进行控制,达到连续且精确的水位调 节,进一步,其左弧形台6和右弧形台7对闸门8有支撑作用,避免水流冲击 也容易造成闸门8板变形、损坏。

为了实现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的弧边分别与排灌基架1的左、右侧内壁 和固定板5的上端均可以滑动,如图1所示,排灌基架1的内侧壁、位于固定 板5的上端处分别与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的弧边相适配;再如图3所示,排 灌基架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凹槽,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的弧形面设置有第二 凹槽,固定板5的上端设置有凸槽,第二凹槽均能够与第一凹槽、凸槽滑动连 接;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内均设置有转动块,每个转动块的侧壁分别与一个 传动组件13固定连接。排灌基架1的内壁设置的第一凹槽,左弧形台6、右弧 形台7的弧形面设置的第二凹槽,固定板5的上端设置的凸槽,第二凹槽均能 够与第一凹槽、凸槽滑动连接;使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同时相向转动形成闭 合空间,闭合空间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实现对不同水量的蓄存和水位高度调 节位。

如图4-5所示,为了实现转动机构中固定转动装置12和两个传动组件13 可以对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进行转动,固定转动装置12包括转动固定架121、 上齿轮122、下齿轮组件123,转动固定架121的下端贯穿排灌基架1的上壁, 且穿进排灌基架1的内部,上齿轮122与下齿轮组件123上下并排设置于转动 固定架121的内部,且转动连接在转动固定架121上,上齿轮122与下齿轮组 件123的齿相啮合;上齿轮122通过第一转杆转动连接在转动固定架121内, 第一转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架121的内壁且穿出部分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设置有转动把手;下齿轮组件123通过第二转杆转动连接在转动固定架121内, 下齿轮组件123包括同轴的主齿轮124、第一副齿轮125、第二副尺轮126,主 齿轮124上下并排位于上齿轮122的下方,并上齿轮122的齿相啮合,第一副 齿轮125、第二副尺轮126分别位于主齿轮124的侧方,且分别与两个传动组件 13转动连接;传动组件13包括传动齿轮131、传送带132,传动齿轮131分别 设置于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的轴承上,传动齿轮131与第一副齿轮125、第 二副尺轮126分别通过一个传送带132啮合连接。第一转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架 121的内壁且穿出部分设置有转动杆上设置有转动把手,转动转动把手后,固定 转动装置12中上齿轮122在转动固定架121内通过第一转杆转动,与上齿轮122 的齿相啮合且4上下并排位于上齿轮122下方的主齿轮124转动,分别位于主 齿轮124侧方的同轴第一副齿轮125、第二副尺轮126进而同时转动,传动组件 13中的传动齿轮131与第一副齿轮125、第二副尺轮126分别通过一个传送带 132啮合连接,传送带132对传动齿131轮进行同时转动,传动齿轮131分别设 置于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的轴承上,使左弧形台6、右弧形台7在排灌基架 1的左、右侧内壁和固定板5的上端转动,同时相向转动形成闭合空间,闭合空 间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实现对不同水量的蓄存和水位高度调节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未特别提及的部件连接关系均默认采用现有技术, 由于其不涉及发明点,且为现有技术普遍应用,故不详述结构连接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涉及数值范围时,应理解为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 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由于采用的步骤方法与实施例 相同,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 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 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 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