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绥成浇灌墙体

绥成浇灌墙体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绥成浇灌墙体,包括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以及与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相配合的快速连接机构,所述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包括顶导梁和位于顶导梁下方的底导梁。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快速实现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的拼装作业,且利用石膏自流平砂浆把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完全包裹的方式,使得冷弯薄壁龙骨墙体与空气绝缘,起到不易腐蚀的作用,且铁丝网/或纤维网格布的设置,能够提高冷弯薄壁墙体龙骨的拉伸及抗剪性能,填充稻草或麦秸梗和玉米秸秆等绿色环保植物秸秆做隔层的方式,同时配合石膏自流平砂浆的包裹,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和防火的目的,满足使用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5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绥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25907.X

  • 发明设计人 刘超义;刘标;夏翀;

    申请日2021-05-14

  • 分类号E04B2/58(20060101);E04B2/60(20060101);E04B1/76(20060101);E04B1/94(20060101);E04B1/64(20060101);E04G11/08(20060101);E04G9/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825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周庆佳

  •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龙荷二里13号1808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8:0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浇灌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绥成浇灌墙体。

背景技术

冷弯薄壁钢龙骨广泛应用在建筑领域,现有的钢龙骨的耐腐蚀性较差,虽然现有的钢龙骨大多是以热浸镀锌、镀铝锌、镀镁铝锌的方式来解决耐腐蚀性的问题,此种方式仍不能较好的解决耐腐蚀性的问题,且现有的冷弯薄壁墙体施工时大多是以欧松板起到抗剪和稳定墙体连接的作用,由于南方潮湿的原因欧松板容易吸潮发霉产生异味,进而使得墙体的抗剪性能降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综合上述情况加以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了绥成浇灌墙体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绥成浇灌墙体。

本发明提出的绥成浇灌墙体,包括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以及与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相配合的快速连接机构,所述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包括顶导梁和位于顶导梁下方的底导梁,所述顶导梁的底部和对应的底导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竖杆和两个竖导杆,位于同一个顶导梁上的多个支撑竖杆均位于对应的两个竖导杆之间,位于同一个顶导梁上的两个竖导杆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横杆,支撑横杆固定套设在对应的多个支撑竖杆上,支撑竖杆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横向穿线孔,支撑横杆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竖向穿线孔,位于同一个顶导梁上的两个竖导杆中左侧的一个竖导杆的右侧与顶导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倾斜设置的第一斜撑杆,位于同一个顶导梁上的两个竖导杆中左侧的一个竖导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二斜撑杆,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斜撑杆对称设置,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斜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对应的一个支撑竖杆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快速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卡块,第一卡块固定安装在中部的两个竖导杆中位于左侧的竖导杆的右侧,中部右侧的竖导杆活动套设在第一卡块上,中部左侧的竖导杆的右侧顶部和右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中部右侧的竖导杆的左侧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第二卡块与对应的第一卡槽相卡装,中部右侧的竖导杆的顶端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套设有推杆,两个顶导梁中位于右侧的顶导梁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孔,推杆的顶端延伸至矩形孔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推块,推块的顶部与右侧的顶导梁的顶部平齐,推块的底部与中部右侧的竖导杆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矩形槽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移动块,移动块位于对应的第一通孔内,第二卡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活动卡装有卡杆,卡杆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通孔内并与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位于中部右侧的竖导杆的左侧开设有第三卡槽,第三卡槽的内壁与第一卡块的外侧活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与对应的第一卡槽相连通的矩形穿孔,矩形穿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卡杆的外侧活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推块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矩形孔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块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通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横杆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与对应的支撑竖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绥成浇灌墙体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依照冷弯薄壁体系专用设备制作好冷弯薄壁龙骨墙体,矫正水平和垂直尺寸;

S2,紧接着对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进行拼装,在拼装前,此时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处于分离状态,且第一卡块位于第三卡槽外,第二卡块位于对应的第一卡槽外,且卡杆位于对应的第一卡槽内,进行拼装时,向下按压推块,推块向下对弹簧进行压缩,同时推块带动推杆在矩形槽内向下滑动,推杆通过两个移动块带动两个卡杆分别从对应的第一卡槽内移出;

S3:紧接着将第一卡块与第三卡槽对齐,第二卡块与对应的第一卡槽相对齐,向右推动左侧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左侧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带动第一卡块和两个第二卡块向右移动,第一卡块向右移动至第三卡槽内,第二卡块向右移动至对应的第一卡槽内,当第二卡块的右侧与对应的第一卡槽的右侧内壁接触时,此时第二卡槽与对应的卡杆相对齐,紧接着放松对推块的按压力,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复位,弹簧的弹力通过推块带动推杆向上移动,推杆通过两个移动块带动两个卡杆分别移动至对应的第二卡槽内,卡杆与对应的第二卡槽相卡装,使得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拼装在一起,拼装完成;

S4:紧接着在S3中拼装完成的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的前侧先封一面铁丝网或者纤维网格布,然后在冷弯薄壁龙骨墙体中间填充绿色环保的稻草或者麦秸梗和玉米秸秆,作为纤维枝干和达到保温隔热的辅助作用;

S5:紧接着将S4中所述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的另一面封上铁丝网或者纤维网格布,可以起到稳定稻草或麦秸梗等的限位和平整不外漏;

S6:在S5中所述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内外两立面铺贴玻璃纤维抗裂耐碱网格布,铺贴对接层叠宽度≥100mm,确保拉伸抗裂;

S7:选取高精度和平整度均符合尺寸的铝合金组合夹模,将铝合金组合夹模套设在S6中冷弯薄壁龙骨墙体上,做到平整密闭无缝隙;

S8:利用铝模板专用拉片将S7中所述的铝合金组合夹模固定在冷弯薄壁龙骨墙体上;

S9:紧接着利用小型搅拌机将混凝土石膏粉末倒入料斗中,兑入38%的水量,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再搅拌≥5分钟,制得石膏自流平砂浆;

S10:使用直径为20mm的软管与漏斗相连接,且软管的另一端接入到S8中所述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内,并通过漏斗向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内灌入S9中制得的石膏自流平砂浆,由于石膏自流平砂浆流动性好无需其他辅助设备,且在一面墙一个位置浇灌即可,不用来回移动位置;

S11:当S10所述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被完全包裹时,停止灌入,保证石膏自流平砂浆最薄处的厚度≥15mm;

S12:将S11中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凝固六个小时后,即可将铝合金组合夹模拆下,制得浇灌墙体。

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快速实现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的拼装作业,且利用石膏自流平砂浆把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完全包裹的方式,使得冷弯薄壁龙骨墙体与空气绝缘,起到不易腐蚀的作用,且铁丝网/或纤维网格布的设置,能够提高冷弯薄壁墙体龙骨的拉伸及抗剪性能,填充稻草或麦秸梗和玉米秸秆等绿色环保植物秸秆做隔层的方式,同时配合石膏自流平砂浆的包裹,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和防火的目的,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绥成浇灌墙体的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连接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绥成浇灌墙体的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浇筑石膏自流平砂浆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绥成浇灌墙体的铝合金组合夹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导梁、2支撑横杆、3支撑竖杆、4第二斜撑杆、5底导梁、6横向穿线孔、7竖向穿线孔、8第一斜撑杆、9铝合金组合夹模、10自流平砂浆、11推块、12竖导杆、13第一卡块、14矩形槽、15推杆、16第二卡块、17第一卡槽、18第二卡槽、19卡杆、20移动块、21第一通孔、22矩形孔、2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出了绥成浇灌墙体,包括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以及与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相配合的快速连接机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包括顶导梁1和位于顶导梁1下方的底导梁5,顶导梁1的底部和对应的底导梁5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竖杆3和两个竖导杆12,位于同一个顶导梁1上的多个支撑竖杆3均位于对应的两个竖导杆12之间,位于同一个顶导梁1上的两个竖导杆12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横杆2,支撑横杆2固定套设在对应的多个支撑竖杆3上,支撑竖杆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横向穿线孔6,支撑横杆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竖向穿线孔7,位于同一个顶导梁1上的两个竖导杆12中左侧的一个竖导杆12的右侧与顶导梁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倾斜设置的第一斜撑杆8,位于同一个顶导梁1上的两个竖导杆12中左侧的一个竖导杆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二斜撑杆4,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斜撑杆4对称设置,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斜撑杆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对应的一个支撑竖杆3的左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快速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卡块13,第一卡块13固定安装在中部的两个竖导杆12中位于左侧的竖导杆12的右侧,中部右侧的竖导杆12活动套设在第一卡块13上,中部左侧的竖导杆12的右侧顶部和右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16,中部右侧的竖导杆12的左侧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17,第二卡块16与对应的第一卡槽17相卡装,中部右侧的竖导杆12的顶端开设有矩形槽14,矩形槽14内滑动套设有推杆15,两个顶导梁1中位于右侧的顶导梁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孔22,推杆15的顶端延伸至矩形孔2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推块11,推块11的顶部与右侧的顶导梁1的顶部平齐,推块11的底部与中部右侧的竖导杆12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3,矩形槽14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21,推杆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移动块20,移动块20位于对应的第一通孔21内,第二卡块16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卡槽18,第二卡槽18内活动卡装有卡杆19,卡杆19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通孔21内并与移动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位于中部右侧的竖导杆12的左侧开设有第三卡槽,第三卡槽的内壁与第一卡块13的外侧活动接触,第一通孔2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与对应的第一卡槽17相连通的矩形穿孔,矩形穿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卡杆19的外侧活动接触,推块11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矩形孔22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滑动连接,移动块20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通孔21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横杆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与对应的支撑竖杆3的外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绥成浇灌墙体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依照冷弯薄壁体系专用设备制作好冷弯薄壁龙骨墙体,矫正水平和垂直尺寸;

S2,紧接着对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进行拼装,在拼装前,此时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处于分离状态,且第一卡块13位于第三卡槽外,第二卡块16位于对应的第一卡槽17外,且卡杆19位于对应的第一卡槽17内,进行拼装时,向下按压推块11,推块11向下对弹簧23进行压缩,同时推块11带动推杆15在矩形槽14内向下滑动,推杆15通过两个移动块20带动两个卡杆19分别从对应的第一卡槽17内移出;

S3:紧接着将第一卡块13与第三卡槽对齐,第二卡块16与对应的第一卡槽17相对齐,向右推动左侧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左侧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带动第一卡块13和两个第二卡块16向右移动,第一卡块13向右移动至第三卡槽内,第二卡块16向右移动至对应的第一卡槽17内,当第二卡块16的右侧与对应的第一卡槽17的右侧内壁接触时,此时第二卡槽18与对应的卡杆19相对齐,紧接着放松对推块11的按压力,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23复位,弹簧23的弹力通过推块11带动推杆15向上移动,推杆15通过两个移动块20带动两个卡杆19分别移动至对应的第二卡槽18内,卡杆19与对应的第二卡槽18相卡装,使得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拼装在一起,拼装完成;

S4:紧接着在S3中拼装完成的两个冷弯薄壁龙骨墙体的前侧先封一面铁丝网或者纤维网格布,然后在冷弯薄壁龙骨墙体中间填充绿色环保的稻草或者麦秸梗和玉米秸秆,作为纤维枝干和达到保温隔热的辅助作用;

S5:紧接着将S4中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的另一面封上铁丝网或者纤维网格布,可以起到稳定稻草或麦秸梗等的限位和平整不外漏;

S6:在S5中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内外两立面铺贴玻璃纤维抗裂耐碱网格布,铺贴对接层叠宽度≥100mm,确保拉伸抗裂;

S7:选取高精度和平整度均符合尺寸的铝合金组合夹模9,将铝合金组合夹模9套设在S6中冷弯薄壁龙骨墙体上,做到平整密闭无缝隙;

S8:利用铝模板专用拉片将S7中的铝合金组合夹模9固定在冷弯薄壁龙骨墙体上;

S9:紧接着利用小型搅拌机将混凝土石膏粉末倒入料斗中,兑入38%的水量,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再搅拌≥5分钟,制得石膏自流平砂浆10;

S10:使用直径为50mm的软管与漏斗相连接,且软管的另一端接入到S8中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内,并通过漏斗向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内灌入S9中制得的石膏自流平砂浆10,由于石膏自流平砂浆10流动性好无需其他辅助设备,且在一面墙一个位置浇灌即可,不用来回移动位置;

S11:当S10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被完全包裹时,停止灌入,保证石膏自流平砂浆10最薄处的厚度≥15mm;

S12:将S11中的冷弯薄壁龙骨墙体凝固六个小时后,即可将铝合金组合夹模9拆下,制得浇灌墙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