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系统采用自动化引擎服务、流程在线化服务、可视化服务等相关技术实现电力信息化系统的架构管控,包括架构全过程管控(包括规划管理、需求管理、可研管理、概设管理、上线试运行管理、验收管理以及后评估管理等)、架构遵从评审和架构查重分析。本发明能够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在线化、自动化和可视化管控,提升项目建设规范性和管控效率,并有效避免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性。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化管控系统及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信息化系统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公司信息化系统种类繁多,如I6000系统、统一权限管理平台、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等,信息化系统架构的管理和控制工作都是依赖各自专业的系统独立完成,由于架构标准规范不健全、管控机制不完善及管控工具的缺乏,导致基础设施和数据等资源家底不清和利用率不高、技术路线复杂繁多、应用系统存在功能重复建设和数据重复录入等问题,影响信息化的规范建设和管理。

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一种架构管控系统或者管控装置,信息化架构管控薄弱、信息化架构标准不统一、标准执行不严、功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信息的管理通用性弱、信息应用效率低、管理效率低。急需一种信息化项目架构全流程在线管控与分析系统、方法和设备,确保信息化项目全过程中架构的一致性、合规性、共享性、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目前电力领域架构标准规范不健全、管控机制不完善及管控工具的缺乏以及系统功能重复建设等问题,本发明在线编制审核项目规划管理、需求管理、可研管理、概设管理的文本和架构信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自动和可视化管控,有效避免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在技术架构上采用前后台分离开发、后台接口化、前台模块化方式体现微服务应用;前台采用Web服务器部署运行,后台采用中间件服务器部署运行;

所述前台包括应用层,所述后台包括数据层和接入层,且前台和后台之间通过服务层连接;

所述数据层以国网云(阿里云)平台为基础,通过数据中台组件传输和抽取接入层中源系统数据到数据中心,经数据中心整合处理得到不同架构和参数配置数据,供服务层调用;

所述服务层包括自动化工作引擎模块、过程在线化服务模块、可视化服务模块和智能搜索分析模块,所述自动化工作引擎模块用于实现管控流程的自动化、所述过程在线化服务模块用于实现管控流程的在线化,所述可视化服务模块用于实现管控流程的可视化管理,所述智能搜索分析模块用于实现架构自动化查重分析;

所述应用层包括信息化架构管控功能模块,用于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架构管控,包括架构全过程管控、架构遵从评审和架构查重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的源系统采用I6000系统、SG-IRS系统和统一权限管理平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中台包含ETL处理组件和数据复制DTS组件;

所述ETL处理组件:基于ETL技术按照要求将源系统中的数据抽取至目标数据库中,再对不完整数据、错误数据、重复数据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将不一致数据、不同粒度数据、不同规则数据进行统一转换,完成数据整合后将其加载至数据仓库,实现分散、凌乱、标准不统一数据的整合;

所述数据复制DTS组件:提供数据迁移、实时数据订阅及数据实时同步等多种数据传输功能,实现数据的高效流转。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化工作引擎模块、过程在线化服务模块和可视化服务模块基于自动化工作引擎、Office控件和Addflow控件,实现管控流程的自动化、在线化和可视化管理;所述智能搜索分析模块在weboffice控件指定位置文档提取、内容读取的基础上,依据BI_LSTM_CRF神经网络分词模型实现数据的智能搜索。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化架构管控功能模块包括:管控审批子模块和管控查重子模块;

所述管控审批子模块,用于将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可研、概设、测评、验收、后评估管控节点申请和审批工作迁移至线上,实现自动化和在线化流程管控;开展线上系统架构遵从工作的评审和查重,推动系统架构遵从度与规范性;

所述管控查重子模块,用于根据上传的可研、概设、详细设计等材料,提取应用功能和业务职能关系数据,通过智能搜索分析,对建设的功能、业务域、业务应用重复的系统进行查重分析,并生成查重分析报告,用以提升项目管控质量。

一种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方法,包括:

首先将源系统数据同步传输和抽取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利用数据中台组件对抽取到的非结构化实体数据进行解构、清洗、转换和关联后,转化为结构化知识模型,并将其他的结构化数据形成知识串联成网,形成知识体系;

然后应用自动化工作引擎、Office控件和Addflow控件,对数据进行调用和处理,实现管控流程的自动化、在线化和可视化管理;同时在weboffice控件指定位置文档提取、内容读取的基础上,依据BI_LSTM_CRF神经网络分词模型实现数据的智能搜索;

最后通过模块化方式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架构全流程的在线可视化智能管控,包括架构全过程管控、架构遵从评审和架构查重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自动化工作引擎、Office控件和Addflow控件,实现管控流程的自动化、在线化和可视化管理具体为:

首先根据流程图进行引擎配置,设置流程部署服务对象、流程运行服务对象和流程任务服务对象初始化流程引擎,通过启动流程引擎自动化处理任务节点,然后通过Office控件对起草、流转、审稿、盖章和发文流程进行内容提取、模板自动生成,支持多频率批改和并发处理和差异化文档比较,强制痕迹保留生成自动化在线按管控过程的高效智能报表,并结合交互式流程图控件进行图表的可视化展现,实现架构管控流程的自动化、在线化和可视化管控。

进一步地,所述的在weboffice控件指定位置文档提取、内容读取的基础上,依据BI_LSTM_CRF神经网络分词模型实现数据的智能搜索,实现系统架构分析;具体为:通过weboffice文档提取、内容读取确定目标文档,将搜索字符向量化,向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刻画字与字在语义和语法上的相关性,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对目标文档进行搜索,引入标签状态转移权重矩阵,利用双向LSTM神经网络输出矩阵标记第i个词在第j个标签标记上的概率,使用softmax函数得出概率最大的标记序列,从而实现精确搜索;

所述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架构管控全流程具体为:

将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可研、概设、测评、验收、后评估管控节点申请和审批工作迁移至线上,实现自动化和在线化流程管控,同时对上传的可研、概设、详细设计材料,建设的功能、业务域、业务应用重复的系统进行查重。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一种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一种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现了信息化架构全过程管控,从项目可研、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开发测试、系统实施、系统上线、系统验收、项目后评估等方面,通过业务、应用、数据、技术、安全五个领域进行总体架构对比检查,开展架构申请、评审和线上系统架构遵从工作的评审和查重,保障架构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所以本发明不仅能够充分保证操作的便利性,而且能够保证前后台各自的工作效率,从而保证系统各个的模块各自的工作效率,进而能够保证各个模块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升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基于Activiti自动化工作引擎+Office控件+交互式流程图控件技术实现的自动化、在线化和可视化的架构全过程管控,实现项目评审由纯经验型评审逐步向架构遵从评审转变,使评审有据可依,提高项目评审的科学性,提升也提升了架构管控工作效率。避免了自动化工作流程下的手动低效率操作,实现了架构管控流程的自动化阶段划分,通过自动化引擎参数设置解决了Weboffice不支持不同浏览器、不同OFFICE版本问题,weboffice控件也解决了以往自动化流程中文档管理头疼的问题,方便实现架构管控流程的多次审批和审批逻辑留痕,同时基于weboffice的图形代码和图标自动获取避免单纯Addflow控件所有节点和链接通过程序代码或交互方式添加带来的软件开发成本,实现了流程内容快速可视化更改和展现。在weboffice控件指定位置文档提取、内容读取的基础上,依据BI_LSTM_CRF神经网络分词模型实现数据的智能搜索,节省了大量搜索资源,同时能对文本上下文依赖关系进行建模,考虑了句子字符前后标签信息,对文本信息进行了推理,提升了搜索的智能性和精确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数据中台数据复制DTS组件、ETL组件将源系统数据同步传输和抽取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整合处理,提高整体的系统工作效率。

利用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实现无纸化办公,有利于减轻线下工作量;而且有利于进行系统、功能查重,减少系统、功能重复建设,节约公司资源;同时能够严格项目建设节点和流程,规范信息化项目建设;此外利用本发明可以明确公司信息系统家底,有利于后期信息化项目规划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项目架构全流程管控各阶段任务图;

图2为技术架构下各层级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数据中台数据复制DTS组件的功能示意图;

图4基于weboffice文档识别和内容提取功能的BI_LSTM_CRF神经网络分词模型;

图5为在线自动化和可视化架构管控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系统在技术架构上采用前后台分离开发、后台接口化、前台模块化方式体现微服务应用;包括接入层、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数据层用于将源系统数据同步传输和抽取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整合处理;服务层包括自动化引擎服务、流程在线化服务、可视化服务等相关服务;应用层包括应用功能子单元,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架构管控,包括架构全过程管控(包括规划管理、需求管理、可研管理、概设管理、上线试运行管理、验收管理以及后评估管理等)、架构遵从评审和架构查重分析。

具体地,系统在技术架构上采用前后台分离开发、后台接口化、前台模块化方式体现微服务应用;前台采用Web服务器部署运行,后台采用中间件服务器部署运行;所述后台包括数据层和接入层,所述前台包括应用层,且前台和后台之间通过服务层连接。

所述数据层利用数据中台的ETL处理组件和数据复制DTS组件将源系统数据同步传输和抽取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整合处理。其中,ETL处理组件:基于ETL技术按照要求将源系统中的数据抽取至目标数据库中,再对不完整数据、错误数据、重复数据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将不一致数据、不同粒度数据、不同规则数据进行统一转换,完成数据整合后将其加载至数据仓库,实现分散、凌乱、标准不统一数据的整合;数据复制DTS组件:通过数据同步功能,实现数据的流转,将企业数据集中分析。

所述的源系统包括I6000系统、IRS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统一权限管理平台;

服务层包括自动化引擎服务、过程在线化服务、可视化服务、智能搜索服务等相关服务,基于自动化工作引擎+Office控件+Addflow控件,实现管控流程的自动化、在线化和可视化管理,在weboffice控件指定位置文档提取、内容读取的基础上,依据BI_LSTM_CRF神经网络分词模型实现数据的智能搜索。

其中,基于Activiti自动化工作引擎+Office控件+交互式流程图控件技术实现的自动化、在线化和可视化的架构全过程管控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根据流程图进行引擎配置,设置流程部署服务对象、流程运行服务对象和流程任务服务对象初始化流程引擎,通过启动流程引擎自动化处理任务节点,然后通过Office控件对起草、流转、审稿、盖章和发文流程进行内容提取、模板自动生成,支持多频率批改和并发处理和差异化文档比较,强制痕迹保留生成自动化在线按管控过程的高效智能报表,并结合交互式流程图控件进行图表的可视化展现。

然后在weboffice控件指定位置文档提取、内容读取的基础上,依据BI_LSTM_CRF神经网络分词模型实现数据的智能搜索功能实现系统架构评审和查重。具体流程如下:通过weboffice文档提取、内容读取确定目标文档,将搜索字符向量化,向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刻画字与字在语义和语法上的相关性,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对目标文档进行搜索,引入标签状态转移权重矩阵,利用双向LSTM神经网络输出矩阵标记第i个词在第j个标签标记上的概率,使用softmax函数得出概率最大的标记序列,从而实现精确搜索。

应用层采用VUE前台开发框架搭建信息化架构管控功能模块,实现项目架构管控过程的统一管理,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架构管控,包括架构全过程管控(包括规划管理、需求管理、可研管理、概设管理、上线试运行管理、验收管理以及后评估管理等)、架构遵从评审和架构查重分析等。

其中,所述信息化架构管控功能模块包括:管控审批子模块和管控查重子模块;

管控审批子模块,用于将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可研、概设、测评、验收、后评估管控节点申请和审批工作迁移至线上,实现自动化和在线化流程管控;开展线上系统架构遵从工作的评审和查重,推动系统架构遵从度与规范性。

管控查重子模块,根据上传的可研、概设、详细设计等材料,提取应用功能和业务职能关系数据,通过智能搜索分析,对建设的功能、业务域、业务应用重复的系统进行查重分析,并生成查重分析报告,用以提升项目管控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根据公司现有需求和信息化建管要求,全面盘点公司各业务域信息系统现状,从业务、数据、应用、技术和安全五大架构来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架构全流程管控就是从业务、数据、应用、技术和安全五大架构层面进行项目建设全流程的管控审批和架构资产的查重分析。架构全流程管控各阶段任务图如图1所示。

业务架构:基于业务发展和需求,定义符合公司发展和创新所要求的业务目标、业务职能、组织单元和业务流程等要素,为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提供关键输入窗口,体现结构化的业务剖析。在项目可研、概设、测评、上线、后评估等管理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上传相关材料自动识别业务架构内容,或手动填写业务架构有关描述及架构图反向生成报告,业务部门提出申请,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并自动查重。

数据架构:根据业务架构和信息化需求,从跨组织、业务的视角定义企业级的数据组织和管理,包括覆盖数据处理、存储、转换、整合、分布的策略、模型和流程,描述公司数据资产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管理资源等,体现规范化的数据建模。在项目可研、概设、测评、上线、后评估等管理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上传相关材料自动识别数据架构内容,或手动填写数据架构有关描述及架构图反向生成报告,建设部门提出申请,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并自动查重。

应用架构:根据业务架构和信息化需求,定义业务应用以及业务应用所包含的自嵌套功能的集合,描述了功能的层级、交互和分布,表征业务架构所对应的自动化作业和分析逻辑,体现信息化的功能逻辑。项目可研、概设、测评、上线、后评估等管理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上传相关材料自动识别应用架构内容,或手动填写应用架构有关描述及架构图反向生成报告,建设部门提出申请,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并自动查重。

技术架构:定义支持应用架构、数据架构的信息技术实现。描述支撑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所需的软硬件逻辑能力,定义技术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组件与应用和数据的关系,为应用和数据提供一个可实现的基础平台;制订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根据企业或组织的需要定义安全能力和功能,在业务安全需求和信息安全需求之间建立联系,体现了标准化的技术支撑。在项目可研、概设、测评、上线、后评估等管理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上传相关材料自动识别技术架构内容,或手动填写技术架构有关描述及架构图反向生成报告,建设部门提出申请,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安全架构:基于信息化系统建设需求,定义了系统安全防护方面需要遵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防护总体框架体系,遵循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和Q/GDW 1594—2014《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要求》,制订了安全防护红线,体现信息化对安全的要求。在项目可研、概设、测评、上线、后评估等管理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上传相关材料自动识别安全架构内容,或手动填写安全架构有关描述及架构图反向生成报告,建设部门提出申请,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本发明面向信息化建设的架构管控系统基于国网云(阿里云)平台建设,依托云平台的ECS阿里云服务器、RDS关系型数据库、EDAS容器部署等公用组件,通过数据中台ETL处理组件和数据复制DTS组件等多种技术形式将电网内部与外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抽取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整合处理,再基于自动化工作引擎+Office控件+Addflow控件,对数据进行调用和处理,实现管控流程的自动化、在线化和可视化管理,并在weboffice控件指定位置文档提取、内容读取的基础上,依据BI_LSTM_CRF神经网络分词模型实现数据的智能搜索,从而实现架构的全流程审批管控和查重分析。。各层级的具体描述如图2所示。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在处理逻辑和工作流程,下面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在说明过程中主要针对本发明的重点内容和对现有技术改进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为一种面向信息化系统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三个层级,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如图2所示;

所述系统在技术架构上采用前后台分离开发、后台接口化、前台模块化等方式体现微服务应用,为后续系统微服务化做好平滑过渡准备:

前后台分离开发,单独部署;前台采用Web服务器(Nginx)部署运行信息化架构管控功能模块,后台使用中间件服务器(Tomcat)部署运行(数据中台的ETL处理组件和数据复制DTS组件:用以实现数据层和接入层之间的传输、抽取和整合处理);前台和后台之间通过服务层连接。

通过服务层调用实现服务层与数据层的对接。通过微应用调用服务层模块实现前台应用功能模块化。这样不仅能够充分保证操作的便利性,而且能够保证前后台各自的工作效率,从而保证系统各模块各自的工作效率,进而能够保证各模块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升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源系统包括I6000系统、SG-IRS系统、统一权限管理平台等;

数据层以国网云(阿里云)平台为基础,通过数据中台ETL组件、数据复制DTS组件相结合的方式将I6000系统、SG-IRS系统、统一权限管理平台等源系统数据同步传输和抽取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利用ETL组件对抽取到的非结构化实体数据进行解构、清洗、转换和关联后,转化为结构化知识模型,并将其他的结构化数据形成知识串联成网,形成知识体系。所述的源系统包括但不限于I6000系统、统一权限管理平台,其还可以包括项目管理工具、SG-IRS等。

数据层利用数据中台的ETL处理组件和数据复制DTS组件将源系统数据同步传输和抽取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利用ETL处理组件对抽取到的非结构化实体数据进行解构、清洗、转换和关联后,转化为结构化知识模型,并将其他的结构化数据形成知识串联成网,形成知识体系。。

ETL处理组件:ETL是一种数据仓库技术,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要求将I6000系统、SG-ISC、SG-IRS、项目管控工具等源系统中的数据抽取至目标数据库中,再对不完整数据、错误数据、重复数据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将不一致数据、不同粒度数据、不同规则数据进行统一转换,完成数据整合后将其加载至数据仓库,实现分散、凌乱、标准不统一数据的有机整合。

数据复制DTS组件:提供数据同步功能,可以轻松实现数据的流转,将企业数据集中分析。DTS具备极高的链路稳定性和数据可靠性。支持同/异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交互,提供数据迁移/订阅/同步交互功能。支持节点故障容灾,可实现链路的秒级恢复。支持断点续传,可有效解决因硬件、网络等异常导致的传输中断。DTS传输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服务层包括自动化工作引擎模块、流程在线服务、可视化服务和智能搜索分析模块等,用于提供架构管控流程编制、审批、盖章、发文全流程在线化的自动化、在线化和可视化管控。

基于Activiti自动化工作引擎+office控件+addflow控件,实现任务节点的自动化处理和架构数据的智能搜索如图4所示,首先根据流程图进行引擎配置,设置流程部署服务对象、流程运行服务对象和流程任务服务对象初始化流程引擎,通过启动流程引擎自动化处理任务节点,然后通过Office控件对起草、流转、审稿、盖章和发文流程进行内容提取、模板自动生成,支持多频率批改和并发处理和差异化文档比较,强制痕迹保留生成自动化在线按管控过程的高效智能报表,并结合交互式流程图控件进行图表的可视化展现。然后在weboffice控件指定位置文档提取、内容读取的基础上,依据BI_LSTM_CRF神经网络分词模型实现数据的智能搜索功能,从而实现系统架构评审和查重。

应用层信息化架构管控功能模块:主要用于系统的统一管理,具体包括管控审批、管控查重子模块。

管控审批子模块,统一项目管控流程,使得项目管控流程在线化、透明化和高效化,大幅度提升管控效率。用于将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需求、可研、概设、测评、验收、后评估等管控节点申请和审批工作迁移至线上,实现自动化和在线化流程管控。需求提报部门提交可研报告后,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将其上传至架构管控工具中,然后组织专家组进行线上评审、线上批示,同时需求提报部门根据意见组织修改完善,待评审专家组可研评审通过后,将流程提交至项目管理人员,经审核通过后才能立项,并进行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概设评审,管理人员审批通过后流转至测评环节,项目建设完成后,提交验收申请,信息化管理部门组织进行项目验收,验收完成才能进行线上流程审批,最后流转至后评估环节,完成整个项目建设。

管控查重子模块,根据上传的可研、概设、详细设计等材料,提取应用功能和业务职能关系数据,通过智能搜索分析,对建设的功能、业务域、业务应用重复的系统进行查重分析,并生成查重分析报告,用以提升项目管控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为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一种面向信息化系统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方式所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存储所述的一种面向信息化系统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方法的硬盘等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和/或运行所述的一种面向信息化系统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及方法的PC机、工作站、移动端等设备。处理器可能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具体实施方式三:

本发明面向信息化系统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方法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面向信息化系统架构全流程管控的管理方法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