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及开关电器

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及开关电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及开关电器,包括动触点组;动触点组包括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第一触点部能够在开关本体闭合时与控制回路的进线侧连通,以使所述开关本体从控制回路的进线侧取电;第二触点部能够在开关本体断开时与控制回路的出线侧连通,以使所述开关本体从控制回路的出线侧取电。解决了现有的开关电器在控制回路的进线侧本地取电时,由于其故障,无法提供能量的问题。通过控制回路本地取电,并且通过设置的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能够在开关断开和闭合时,分别自控制回路的进线侧和出线侧进行取电,避免控制回路故障时造成无法供电的问题,避免其对开关本体造成影响,提高开关电器的使用连续性和可靠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575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市中力神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56393.7

  • 发明设计人 孙巍巍;

    申请日2021-04-27

  • 分类号H01H1/58(20060101);H01H1/06(20060101);H01H1/1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00392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新园村15-5-301(科技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3:2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及开关电器。

背景技术

开关电器是指低压电器中作为接通和分断电路的开关,在智能断路器、控制与保护开关产品上基本采用了外部供电的方式,以保证产品分合闸所需的能量。

现有的开关电器在进行外部取电时,一种是采用外部接线,造成线路过多繁杂,可靠性差的问题,另一种是采用储存方式取电,例如采用电池取电,这种取电方式既存在可靠性差的问题,而且连续性也无法保证。

为了避免外部取电可靠性和连续性差问题,开关电器也可以进行本地取电,在本地取电过程中,大多采用在控制回路的进线侧取电,但是一旦发生控制回路的进线侧发生短路等故障时,控制回路存在断电等情况,也即开关电器失去了电源,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开关电器在本控制回路的进线侧本地取电时,由于控制回路故障,无法实现持续供电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包括动触点组;

所述动触点组包括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

所述第一触点部能够在开关本体闭合时与控制回路的进线侧连通,以使所述开关本体从控制回路的进线侧取电;

所述第二触点部能够在开关本体断开时与控制回路的出线侧连通,以使所述开关本体从控制回路的出线侧取电。

可选的,所述动触点组包括触点座;

所述触点座上设置有第一触点臂和第二触点臂;

所述第一触点部位于所述第一触点臂上,所述第二触点部位于所述第二触点臂上,且所述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处于不同高度,以使所述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能够在触点座移动过程中依次分别与控制回路的进线侧和出线侧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点臂和第二触点臂对称设置在所述触点座的两端;

所述第一触点部位于所述第一触点臂的端部,所述第二触点部位于所述第二触点臂的中部,以使所述触点座移动时,所述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依次与所述控制回路的进线侧和出线侧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点臂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触点臂的高度,且所述第一触点部位于所述第一触点臂的端部,所述第二触点部位于所述第二触点臂的端部,以使所述触点座移动时,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分别依次与所述控制回路的进线侧和出线侧连通。

可选的,所述动触点组还包括连接座;

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触点座的一侧,且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触点座移动的延长线上;

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通孔和第二夹持通孔;

所述第一夹持通孔设置在所述控制回路的进线侧,且所述第一夹持通孔对应所述第一触点臂,所述第二夹持通孔设置在所述控制回路的出线侧,且所述第二夹持通孔对应所述第二触点臂,以使所述触点座移动过程中,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触点部能够通过第一夹持通孔与所述控制回路的进线侧连通,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触点部能够通过第二夹持通孔与所述控制回路的出线侧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通孔和第二夹持通孔为弹性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通孔和第二夹持通孔内壁的拐角处倒圆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为导电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点臂和第二触点臂的端部的拐角处倒圆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开关电器,包括控制回路和所述的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

所述控制回路与所述取电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连接;

所述控制回路包括互感器,所述互感器用于将一次回路中的电流转化为电能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及开关电器,动触点组包括的第一触点部能够在开关本体闭合时与控制回路的进线侧连通,以使开关本体从控制回路的进线侧取电;动触点组包括的第二触点部能够在开关本体断开时与控制回路的出线侧连通,以使开关本体从控制回路的出线侧取电;通过在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的动触点组设置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在开关本体断开时,开关本体无需保护,开关本体通过控制回路的进线侧取电控制开关本体闭合,而在控制回路故障造成保护作用的保险熔断后,控制回路故障无电能,不会出现开关本体闭合的情况,也即不会存在控制回路故障时断路器失去保护功能的情况;在开关本体闭合时,开关本体通过控制回路的出线侧取电控制开关本体断开,当出现控制回路短路故障时,开关本体保护控制电路,保证开关电器使用过程中的取电连续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的断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的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开关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的断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的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1、动触点组;2、控制回路;11、第一触点部;12、第二触点部; 13、触点座;14、第一触点臂;15、第二触点臂;16、连接座;21、进线侧;22、出线侧;161、第一夹持通孔;162、第二夹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及开关电器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包括动触点组1;动触点组1包括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第一触点部11能够在开关本体闭合时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连通,以使所述开关本体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取电;第二触点部12能够在开关本体断开时与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连通,以使所述开关本体从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取电。

具体的,由于动触点组1包括的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在开关本体断开和闭合时分别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22取电,实现在开关本体断开时,由于其在此状态下无需保护,开关本体通过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取电控制开关本体闭合,而在控制回路2故障造成保护作用的保险熔断后,控制回路2故障无法提供电能,不会出现开关本体闭合的情况,也即不会存在控制回路2故障时断路器失去保护功能的情况;在开关本体闭合时,开关本体通过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取电控制开关本体断开,当出现控制回路2短路故障时,开关本体保护控制电路,保证开关电器使用过程中的取电连续性和可靠性。

其中,开关本体保护控制回路主要是指互感器的采样线圈直接驱动保护控制线圈动作,分断主回路,从而实现控制回路故障时,对主回路的辅助保护功能。

其中,通过在开关本体处于不同状态时,利用动触点组1的运动特点,实现开关本体能够分别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或者出线侧22连通,也即能够分别自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22取电,既能保证在控制回路2出现短路等故障时,不对开关本体造成影响,又能保证对开关本体的持续供电。

其中,开关本体处于断开时,开关本体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连通,也即自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取电;当开关本体自断开向闭合转换时,动触点组1移动,也即开关本体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逐渐处于断开状态,而开关本体与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逐渐处于连通状态;当开关本体处于闭合时,开关本体与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连通,也即开关本体自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取电。

其中,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均可以是长方形的触点块,触点块能够分别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22连通,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保证动触点组1在移动过程中,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能够准确的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22连通。

其中,开关本体可以为刀闸,也即开关本体的断开和闭合为刀闸的断开和闭合。

可选的,所述动触点组1包括触点座13;触点座13上设置有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第一触点部11位于所述第一触点臂14上,所述第二触点部12位于所述第二触点臂15上,且所述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处于不同高度,以使所述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 能够在触点座13移动过程中依次分别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22连通。

具体的,第一触点部11位于触点座13上的第一触点臂14上,第二触点部12位于触点座13上的第二触点臂15上,且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处于不同高度,保证触点座13在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能够依次分别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22连通,也即开关本体可以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分别自控制回路2 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22取电。

其中,通过将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设置在触点座13的不同高度上,保证在触点座13移动过程中,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 12不会同时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22连通,不会造成开关本体通路的问题。值得一提是,由于采用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 12处于不同的高度上,伴随着触点座13移动过程中,同一开关状态时刻,只会有一个动触电与控制回路2接通,保证不会发生开关本体的两端短接的问题。

其中,在开关本体移动过程中,直接动作的为动触点组1,动触点组1也即触点座13以及触点座13上设置的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 12。

其中,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可以为矩形柱体,其中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是矩形柱体的一部分的柱体部分。

其中,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与触点座13为一体,也即触点座13移动带动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移动,进而也即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对称设置在触点座13的两端;第一触点部11位于所述第一触点臂14的端部,所述第二触点部 12位于所述第二触点臂15的中部,以使所述触点座13移动时,所述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依次与所述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22连通。

具体的,通过将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对称设置,有利于在触点座13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能够同时与控制回路2接触,移动轨迹更加流畅,并且由于第一触点部11位于第一触点臂14的端部,也即第一触点部11能够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连通,在触点座13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触点部11能够逐渐与控制回路2 的进线侧21脱离,第二触点部12能够逐渐与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连通。

其中,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对称设置在触点座13的左右两端,也即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结构相同。

其中,第一触点部11位于第一触点部11的上端部,第二触点部12 位于第二触点臂15的中部,也即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能够处于不同高度,满足能够在不同时刻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 22连通。

可选的,所述动触点组1还包括连接座16;连接座16设置在所述触点座13的一侧,且所述连接座16位于所述触点座13移动的延长线上;连接座16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第一夹持通孔161设置在所述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且所述第一夹持通孔161对应所述第一触点臂14,所述第二夹持通孔162设置在所述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且所述第二夹持通孔162对应所述第二触点臂15,以使所述触点座13移动过程中,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触点部11能够通过第一夹持通孔161与所述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 21连通,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触点部12能够通过第二夹持通孔162 与所述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连通。

具体的,连接座16设置在触点座13的上侧,连接座16位于触点座 13移动的延长线上,也即触点座13在移动过程中,保证触点座13上设置的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能够与连接座16上的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连接,其中,由于第一夹持通孔161设置在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也即第一触点部11能够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 21连通,由于第二夹持通孔162设置在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也即第二触点部12能够与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连通。

其中,在开关本体由断开至闭合状态时,触点座13朝向连接座16 移动,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均能够与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接触,由于触点座13上处于高位的第一触点部11较快与连接座16上的第一夹持通孔161连通,也即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 能够较快为开关本体供电;在触点座13逐渐向连接座16移动过程中,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处于均不与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的连通状态;在触点座13移动至第二触点臂15的第二触点与第二夹持通孔162连通时,也即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能够为开关本体供电。

其中,连接座16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通孔161对应第一触点臂 14,第二夹持通孔162对应第二触点臂15,以使触点座13朝向连接座 16移动时,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能够夹持第一触点臂 14和第二触点臂15,在触点座13逐渐移动过程中,第一触点部11先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连通,然后第一触点部11远离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而第二触点部12与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为弹性通孔。

具体的,通过将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设置为弹性通孔,实现触点座13在移动过程中,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能够充分分别与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连接,夹持效果更好,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其中,开关本体处于断开时,第一触点臂14能够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的第一夹持通孔161夹持,也即第一触点部11能够与控制回路 2的进线侧21连通;在开关本体处于闭合时,第一触点臂14能够与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的第二夹持通孔162夹持,也即第二触点臂15能够与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连通。

其中,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的侧壁可以是弹性才叫,以保证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能够与第一触点部11 和第二触点部12较好的夹持度,也即具有较好的连通效果。

其中,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的侧壁可以橡胶材质,以保证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具有较好的弹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内壁的拐角处倒圆角。

具体的,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内壁的拐角处设置圆倒角,以保证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夹持第一触点部 11和第二触点部12是更加流畅,避免对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 造成的磨损,提高使用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为导电部。

具体的,通过将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设置为导电部,也即第一触点部11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22电导通。

其中,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为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的部分主体的导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的端部的拐角处倒圆角。

具体的,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的上端部的拐角处倒圆角,也保证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的上端与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接触能够更佳通畅的通过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并且能够有利于第一夹持通孔161和第二夹持通孔162夹持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开关电器,包括控制回路2 和所述的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控制回路2与所述取电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连接;控制回路2包括互感器,所述互感器用于将一次回路中的电流转化为电能量。

具体的,通过在在控制回路2上设置有互感器,实现将一次回路的电流转化为电能量,进而实现控制回路2能够对开关本体提供电能,也为开关本体的工作提供能量。

实施例二

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第一触点臂14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触点臂15 的高度,且所述第一触点部11位于所述第一触点臂14的端部,所述第二触点部12位于所述第二触点臂15的端部,以使所述触点座13移动时,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分别依次与所述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 和出线侧22连通。

具体的,通过将第一触点臂14的高度高于第二触点臂15的高度,并且将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均设置在第一触点臂14和第二触点臂15的上端部,以实现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之间存在高度差,也即在第一触点部11和第二触点部12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和出线侧22在不同时刻连通。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及开关电器,开关电器的取电结构的动触点组1包括的第一触点部11能够在开关本体闭合时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连通,以使开关本体从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取电;动触点组1包括的第二触点部12能够在开关本体断开时与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连通,以使开关本体从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取电;实现在开关本体断开时,由于开关本体无需保护,开关本体通过控制回路2的进线侧21取电控制开关本体闭合,而在控制回路2故障造成保护作用的保险熔断后,控制回路2故障无法提供电能,不会出现开关本体闭合的情况,也即不会存在控制回路2故障时断路器失去保护功能的情况;在开关本体闭合时,开关本体通过控制回路2的出线侧22 取电控制开关本体断开,当出现控制回路2短路故障时,开关本体保护控制电路,保证开关电器使用过程中的取电连续性和可靠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