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及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及装配式建筑

摘要

本发明属于无土空间立体栽培种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方便管理,导致栽培的植被种类过于单一,无土栽培技术不能充分实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及装配式建筑。该供养系统包括第一阳台、第二阳台、第一种植系统、第二种植系统、雾化系统、营养系统、回流系统以及控制中心,第一种植系统设置在第一阳台上,第二种植系统设置在第二阳台上,第一种植系统用于种植大型植被,第二种植系统用于种植小型植被,雾化系统设置在第一种植系统和第二种植系统上,营养系统分别与回流系统和雾化系统连接,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整个供养过程。实现家庭绿植在简便的日常管理前提下,同样可以培育多种品种的植被。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289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正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656345.2

  • 发明设计人 胡永生;胡川蒋田;蒋荃雯;王珏;

    申请日2021-06-11

  • 分类号A01G9/14(20060101);A01G9/24(20060101);

  • 代理机构51303 成都恪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竞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西香蜜三村天健名苑A座31楼A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1:5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土空间立体栽培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及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阳台、露台、屋面、施设温室蔬菜、绿植种植是近几年越来越流行的建筑点缀,其具有调节视野色调和优化空气组成的作用。蔬菜、绿植培养的方式也从普通的土壤培养逐步发展为了无土空间立体栽培,这也加快了阳台、露台、屋面、施设温室上栽种蔬菜、绿植种植的发展,使在阳台、露台、屋面、施设温室上栽种绿植、蔬菜都变得更加养眼、干净以及打理更加方便。但目前对于阳台绿植还是存在诸多限制,如阳台绿植通常只能栽种一些小型植被,且为了方便种植和营养液浓度的管理,阳台上栽种的植被种类基本相同,这样的阳台绿植略显单调,对于无土空间立体栽培的技术也没有达到充分利用,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及装配式建筑,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方便管理,栽培的植被种类过于单一,无土空间立体栽培技术不能充分实施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所述供养系统包括:

第一种植系统,用于种植大型植被;

第二种植系统,用于种植小型植被;

第一阳台,用于承载所述第一种植系统和大型植被;

第二阳台,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种植系统和小型植被;

承重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阳台和所述第二阳台连接;

营养系统,用于分别为大型植被和小型植被提供不同浓度的营养液;

雾化系统,用于将营养液雾化,供植被吸收;

回流系统,用于将未被植被吸收的营养液回流至所述营养系统;

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整个供养过程;

其中所述营养系统分别与所述回流系统和所述雾化系统连通;所述第一阳台设置在所述第二阳台的下方。

作为上述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种植系统包括:第一种植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阳台上的第一支撑件以及固定件,所述第一种植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在所述第一种植面板下方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种植面板上,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大型植被。

作为上述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种植系统包括:第二种植面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阳台上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种植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在所述第二种植面板下方形成第二空腔。

作为上述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营养系统包括:第一调配箱、第二调配箱、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水箱以及营养箱,所述水箱分别与所述第一调配箱和所述第二调配箱连通,所述营养箱分别与所述第一调配箱和所述第二调配箱连通,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调配箱连通,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调配箱连通。

作为上述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雾化系统包括:第一雾化池、第二雾化池、第一雾化管道、第二雾化管道、第一超声波雾化器、第二超声波雾化器、第一雾化喷头以及第二雾化喷头,所述第一雾化池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雾化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雾化池内,且所述第一雾化管道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第一超声波雾化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雾化管道内,所述第一雾化喷头与所述第一超声波雾化器连接,且所述第一雾化喷头的喷嘴位于所述第一雾化管道外部;

所述第二雾化池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雾化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二雾化池内,且所述第二雾化管道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第二超声波雾化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雾化管道内,所述第二雾化喷头与所述第二超声波雾化器连接,且所述第二雾化喷头的喷嘴位于所述第二雾化管道外部。

作为上述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回流系统包括:第一回流管道、第二回流管道、第一动力源以及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流管道上,所述第一回流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雾化池内,所述第一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配箱连通;

所述第二动力源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流管道上,所述第二回流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雾化池内,所述第二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配箱连通。

作为上述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供养系统还包括:育苗系统,所述育苗系统与所述营养系统连通,用于培育幼苗。

作为上述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营养系统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调配箱和所述第二调配箱内各自的营养液浓度。

作为上述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阳台与所述第二阳台之间设有可变色折叠的玻璃幕墙。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所述装配式建筑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及装配式建筑通过设置第一阳台和第二阳台,使得能够同时栽培大型植被和小型植被,充分利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仅限于小型植被的培育,且整个供养过程均通过同一个控制中心进行控制,对植被的日常管理以及营养浓度的管理更加方便,不会因为植被种类的不同而导致培育过程变得繁琐,完全符合家庭绿植的标准,充分实施无土空间立体栽培技术,节约能源和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营养系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回流系统与营养系统连通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一回流支管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育苗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营养系统与育苗系统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

1、第一阳台;2、第一支撑件;3、第一回流主管道;4、第二阳台;5、第二雾化管道;6、第二雾化池;7、第二雾化喷头;8、第二栽培槽;9、第二回流主管道;10、第一动力源;11、第二动力源;12、第二支撑件;13、第一输送泵;14、第二输送泵;15、第二输送管道;16、玻璃幕墙;17、第二种植面板;18、第一输送管道;19、夹紧件;20、固定架;21、第一种植面板;22、第一栽培槽;23、第一雾化池;24、第一雾化管道;25、第一雾化喷头;26、第一抽水泵;27、第一支撑件;28、楼顶;29、育苗槽;30、第一调配箱;31、第二调配箱;32、第一电机;33、第一转轴;34、第一叶片;35、水箱;36、营养箱;37、第二叶片;38、第二转轴;39、第二电机;40、育苗柜;41、主管道;42、第二分支管;43、第三分支管;44、第三阀门;45、第二阀门;46、第一阀门;47、第三抽水泵;48、导轨;49、玻璃门;50、育苗盒;51、育苗盘;52、第一回流支管道;53、第二回流支管道;54、第一回流泵;55、第二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该供养系统包括:第一阳台1、第二阳台4、楼顶28、承重构件、第一种植系统、第二种植系统、雾化系统、营养系统、回流系统、幕墙以及控制中心。第一阳台1与第二阳台4之间通过承重构件连接,第二阳台4与楼顶28也通过承重构件连接。在第一阳台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雾化系统和承载第一种植系统的第一空腔,在第二阳台4上也开设有用于容纳雾化系统和承载第二种植系统的第二空腔,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均设置有多个雾化系统,用于雾化营养液,帮助植被更好地吸收营养液。其中第一种植系统与第一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种植系统与第二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种植系统用于栽培大型植被,第二种植系统用于栽培小型植被,第一种植系统设置在第一阳台1上,第二种植系统设置在第二阳台4上。由于第一阳台1上栽培的植被是大型植被,第二阳台4上的植被是小型植被,所以第一阳台1与第二阳台4之间的高度大于第二阳台4与楼顶28之间的高度,以便能够很好地容纳大型植被。在楼顶28上设置有营养系统,营养系统用于供给植被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与水分。营养系统与雾化系统连通,营养系统也与回流系统连通,雾化系统也与回流系统连通,以此将这三个系统组成一个循环的通路,对未用完的营养液进行回流,再次利用,节约资源,且避免营养液排出而污染阳台,增加家庭成员的工作量。雾化系统用于将营养液进行雾化处理,更有利于植被根部对营养的吸收。回流系统用于对植被为吸收完或者未吸收到的营养液进行抽取回流到营养系统中,便于下次利用,避免浪费。

为了保证光源照射充足,以及减小阳台采光受到的影响,第一阳台1、第二阳台4以及楼顶28采取以下设置:第一阳台1位于第二阳台4下方,第二阳台4位于楼顶28下方,其中第一阳台1向外伸出的距离大于第二阳台4向外伸出的距离,第二阳台4向外伸出的距离大于楼顶28向外伸出的距离。采用此设置,可以减少位于上方的阳台对位于下方的阳台采光的影响,且第一阳台1与第二阳台4之间的高度也是更高的,所以采光会更好。

在第一阳台1与第二阳台4之间,第二阳台4与楼顶28之间均设有幕墙,幕墙优选可折叠变色的玻璃幕墙16,玻璃幕墙16在起到封闭阳台作用的同时,也不会像普通墙体一样,将光线以及视野均封闭,玻璃幕墙16可以遮风避雨,也不会影响阳台采光和宽阔视野的观光体验,且玻璃幕墙16可以起到隔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的辐射,利于健康。折叠式的幕墙也使得阳台的通风换气效果更好。其可变色的功能也使得阳台更加的美观,同时能够根据光线照射的强度、角度不同,变换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光线。

可折叠变色的玻璃幕墙16的具体结构说明如下:

在第一阳台1与第二阳台4之间设置有玻璃幕墙16,第二阳台4与楼顶28之间也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玻璃幕墙16,所以在此仅对第一阳台1和第二阳台4之间的玻璃幕墙16进行说明。玻璃幕墙16由多个幕墙单元构成,该幕墙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多个玻璃窗以及伸缩机构。支撑柱一端与第一阳台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阳台4连接,使两根支撑柱与第一阳台1、第二阳台4之间形成一个幕墙仓,用于收纳折叠的玻璃幕墙。在第一支撑柱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左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伸缩机构。在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滑动连接有多个玻璃窗,这里以三个玻璃窗进行说明,即第一玻璃窗、第二玻璃窗以及第三玻璃窗,在第三玻璃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伸缩机构包括:驱动连杆,在驱动连杆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前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柱的左端上,在驱动连杆的右端中部活动连接有一号连杆,一号连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二号连杆,驱动连杆的右端下部活动连接有三号连杆,三号连杆的右端中部和二号连杆的右端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三号连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五号连杆,二号连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四号连杆,四号连杆的右端中部和五号连杆的右端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四号连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滑动块,第三玻璃窗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五号连杆的左端,第二玻璃窗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二号连杆的左端,第一玻璃窗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驱动连杆的左端,通过菱形结构,来进行对玻璃窗的收缩打开、关闭效果。对前端、右端、左端作如下定义:前端是指背离玻璃窗方向的端面,右端是指背离幕墙仓的一端,左端是指朝向幕墙仓的一端。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柱的滑动槽内壁上,限制菱形架只能上下移动,防止发生偏移。通过上述结构便可以实现玻璃幕墙的折叠,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透光角度的调整和阻隔紫外线的调整。。

为便于理解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结构,现将第一种植系统、第二种植系统、雾化系统、营养系统以及回流系统分别进行描述,如下:

第一种植系统包括:第一种植面板21、第一支撑件27以及固定件,第一种植面板21的边缘设置在第一空腔的内壁上,在第一种植面板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件27,第一支撑件27背离第一种植面板21的一端与第一空腔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27优选大理石材质的石柱,增强承重能力,用于支撑第一种植面板21。在第一种植面板21背离第一支撑件27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固定架20和可调节大小的夹紧件19,用于将大型植被进行定位固定,避免其生长方向不适宜在家庭式阳台上生长。在第一种植面板2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栽培槽22,用于将大型植被的根通过第一栽培槽22进入到第一空腔内。

第二种植系统包括:第二种植面板17以及第二支撑件12,第二种植面板17的边缘设置在第二空腔的内壁上,第二种植面板17的底部与第二支撑件1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12用于支撑第二种植面板17,第二支撑件12优选大理石材质或者其他抗压强度高的材质的柱体,增强承重能力。在第二种植面板17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栽培槽8,第二栽培槽8用于栽培小型植被,将小型植被的根通过第二栽培槽8进入到第二空腔内。

雾化系统包括:第一雾化池23、第二雾化池6、第一雾化管道24、第二雾化管道5、第一超声波雾化器、第二超声波雾化器、第一雾化喷头25以及第二雾化喷头7。第一雾化池23设置在第一空腔内,且设有多个第一雾化池23,通过第一支撑件27将多个第一雾化池23隔离开。在第一雾化池23的内底部设置第一雾化管道24,用于接收来自营养系统的营养液。在第一雾化管道24内设置有多个第一超声波雾化器,第一超声波雾化器用于将第一雾化管道24内的营养液进行雾化,优选超声波雾化器因为其是利用电子高频振荡,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水雾,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对植物没有任何坏的影响,且相比于加热雾化,能源能够节省90%。每个第一雾化管道24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超声波雾化器,第一超声波雾化器与第一雾化喷头25连通,且一个第一超声波雾化器对应至少一个第一雾化喷头25。第一雾化喷头25的喷嘴位于第一雾化管道24的外部,且在大型植被根部的下方。第一雾化喷头25用于将经过雾化处理的营养液从第一雾化管道24内喷向大型植被的根部,帮助植被吸收营养。

第二雾化池6设置在第二空腔内,且设有多个第二雾化池6,通过第二支撑件12将多个第二雾化池6隔离开。在第二雾化池6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二雾化管道5,用于接收营养系统输送过来的营养液。在第二雾化管道5内设置有多个第二超声波雾化器,第二超声波雾化器用于将第二雾化管道5内的营养液进行雾化。每个第二雾化管道5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超声波雾化器,第二超声波雾化器与第二雾化喷头7连通,且一个第二超声波雾化器对应至少一个第二雾化喷头7。第二雾化喷头7的喷嘴位于第二雾化管道5的外部,且在小型植被根部的下方。第二雾化喷头7用于将经过雾化处理的营养液从第二雾化管道5内喷向小型植被的根部,帮助植被吸收营养。

营养系统包括:第一调配箱30、第二调配箱31、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水箱35以及营养箱36。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管道18和第一输送泵13,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管道15和第二输送泵14。第一调配箱30和第二调配箱31均设置在楼顶28,且第一调配箱30与水箱35连通,第一调配箱30也与营养箱36连通;第二调配箱31与水箱35连通,第二调配箱31也与营养箱36连通,上述四处连通是通过四条管道进行连通,互不干扰。控制中心用于控制第一调配箱30和第二调配箱31中各自的营养液浓度,其中水箱35用于提供纯净水,营养箱36用于提供高浓度的营养液,水箱35中的纯净水和营养箱36中的营养液同时进入第一调配箱30,提前设定好进入第一调配箱30中的纯净水量和营养液量,进行混合调配。在第一调配箱30内部还设有第一转轴33和第一叶片34,第一叶片34环绕设置在第一转轴33上,在第一转轴33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固定在第一调配箱30的外侧,第一电机32启动,带动第一叶片34进行转动,对第一调配箱30中的液体进行搅拌混合,使营养液与水的混合更加均匀;水箱35中的纯净水和营养箱36中的营养液也会同时进入第二调配箱31,提前设定好进入第二调配箱31中的纯净水量和营养液量,进行混合调配。在第二调配箱31内部还设有第二转轴38和第二叶片37,第二叶片37环绕设置在第二转轴38上,在第二转轴38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二电机39,第二电机39固定在第二调配箱31的外侧,第二电机39启动,带动第二叶片37进行转动,对第二调配箱31中的液体进行搅拌混合,使营养液与水的混合更加均匀。

在第一调配箱30的一侧与第一输送管道18连通,第一输送管道18远离第一调配箱30的一端与第一雾化管道24连通,用于输送已经调配好的营养液至第一雾化管道24内。在第二调配箱31的一侧与第二输送装置连通,第二输送装置远离第二调配箱31的一端与第二雾化管道5连通,用于输送已经调配好的营养液至第二雾化管道5内。在第一输送管道18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13,第二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泵14,第一输送泵13和第二输送泵14的开启与关闭状态会分别控制第一输送管道18与第二输送装置的连通与关闭。第一输送泵13和第二输送泵14均作为提供动力的装置,使得调配好的营养液能够顺利流入雾化管道内。其中第一输送泵13和第二输送泵14均优选水泵,第一输送管道18和第二输送装置均优选防腐蚀材质的管道。

请参见图1、图4以及图5,回流系统包括:第一回流管道、第二回流管道、第一动力源10以及第二动力源11。其中第一回流管道包括第一回流主管道413和第一回流支管道52,第二回流管道包括第二回流主管道419和第二回流支管道53。第一回流主管道413与第一调配箱30连通,且位于第一叶片34的上方,将回流回来的营养液进行搅拌,重新混合均匀;第二回流主管道419与第二调配箱31连通,且位于第二叶片37的上方,将回流回来的营养液进行搅拌,重新混合均匀。第一动力源10设置在第一回流主管道413上,用于提供动力,将位于第一雾化池23内的营养液抽入到第一调配箱30中;第二动力源11设置在第二回流主管道419上,用于提供动力,将位于第二雾化池6内的营养液抽入到第二调配箱31中。在第一回流主管道413远离第一调配箱30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种植面板21上,第一回流支管道52则与位于第一种植面板21上的第一回流管道连通,第一回流支管道5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种植面板21,延伸至第一雾化池23内,在第一回流支管道52上还设有第一回流泵54,第一回流泵54内设有可以用于控制第一回流支管道52的导通和关闭的电磁阀,该第一回流泵54除为抽取第一雾化池23内的营养液提供动力以外,其主要是用于控制第一回流支管道52的导通和关闭。在第二回流主管道419远离第二调配箱31的一端设置在第二种植面板17上,第二回流支管道53则与位于第二种植面板17上的第二回流管道连通,第二回流支管道5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种植面板17,延伸至第二雾化池6内,在第二回流支管道53上还设有第二回流泵55,第二回流泵55内设有可以用于控制第二回流支管道53的导通和关闭的电磁阀,该第二回流泵55除为抽取第二雾化池6内的营养液提供动力以外,其主要是用于控制第二回流支管道53的导通和关闭。其中第一动力源10和第二动力源11均采用水泵,第一动力源10用于将第一雾化池23内的营养液抽取至第一调配箱30中,第二动力源11用于将第二雾化池6内的营养液抽取至第二调配箱31中,对未利用到的营养液进行回收处理,后续可以循环使用,解决了营养液未吸收完,如何处理的问题,对于家庭绿植非常方便环保。第一回流支管道52的数量与第一雾化池23的数量一一对应,第一回流泵54的数量与第一回流支管道52的数量一一对应,第二回流支管道53的数量与第二雾化池6的数量一一对应,第二回流泵55的数量与第二回流支管道53的数量一一对应。对于设置多个回流支管道,且在每个回流支管道上均设置有可控制管道导通与关闭的电磁阀,可以达到根据每个雾化池内营养液被吸收情况的不同,以及位于雾化池内营养液的多少,来选择对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雾化池内的营养液进行回收,尤其是对于不同雾化池内营养浓度不同。但其回收是共用同一个调配箱时,则可以先回收其中一个雾化池内的营养液,调配箱对该营养液重新进行输送后或者是直接人为取出之后,再进行第二个雾化池内营养液的回收,可以避免不同雾化池内的营养液同时被回收到同一个调配箱内,导致营养液浓度被混合,难以确定之后的营养液浓度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第一调配箱30内的营养液适用于第一种植系统上的植物,第二调配箱31内的营养液适用于第二种植系统上的植物。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所需的营养液浓度也是不同,通过提前测得对应的植物所需对应的营养液浓度,再通过控制中心对水箱35和营养箱36进行控制,按照设定好的比例分别向第一调配箱30和第二调配箱31中输送适当的纯净水和营养液。控制中心再控制电机转动,分别对第一调配箱30和第二调配箱31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具体地,在第一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一雾化池23,第一种植面板21则设置在第一雾化池23的上方,且每个第一雾化池23对应至少一个第一栽培槽22。相邻第一雾化池23通过第一支撑件27隔离开,第一雾化管道24背离第一输送管道18的一端则分别通过多个彼此相邻的第一雾化池23,即可以保证在第一阳台1上栽种所需浓度相同的植物时,仅需使用到一根第一雾化管道24便可以满足所有植物的营养液需求,且也仅需调配一次营养液浓度,便可以适应所有植被,对于家庭绿植管理稀松简单的要求,完全满足。同时,在第一雾化管道24上还设有多个第一抽水泵26,多个第一抽水泵26分别位于相邻第一雾化管道24之间,用于控制相邻第一雾化管道24之间营养液的输送。

同样地,在第二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二雾化池6,第二种植面板17则设置在第二雾化池6的上方,且每个第二雾化池6对应至少一个第二栽培槽8。相邻第二雾化池6通过第二支撑件12隔离开,第二雾化管道5背离第二输送装置的一端则分别通过多个彼此相邻的第二雾化池6,即可以保证在第二阳台4上栽种所需浓度相同的植物时,仅需使用到一根第二雾化管道5便可以满足第二阳台4上的所有植物的营养液需求,且也仅需调配一次营养液浓度,便可以适应第二阳台4上所有的植被,对于家庭绿植管理稀松简单的要求,完全满足。同时,在第二雾化管道5上还设有多个第二抽水泵,多个第二抽水泵分别位于相邻第二雾化管道5之间,用于控制相邻第二雾化管道5之间营养液的输送。

第一抽水泵26和第二抽水泵均由控制中心进行控制,其除了上述对于每个阳台种植同种植物,浓度调节方便的好处外,该系统也可以做到每个阳台上种植不同植物。如:第一阳台1上种植了营养浓度需求不同的几种大型植物,则可以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水箱35和营养箱36分别进行输送适量的纯净水和营养液,以满足第一输送管道18穿过的第一个第一雾化池23内的植物所需的营养液浓度。在第一个第一雾化管道24内的营养液雾化完成之后,再控制水箱35和营养箱36分别进行输送适量的纯净水和营养液进行调配,满足第二个第一雾化池23内植物所需营养液的浓度,调配好后,控制第一输送装置启动,第一个第一雾化管道24内的第一超声波雾化器关闭,第二个第一雾化管道24内的第一超声波雾化器启动,以及第一个第一抽水泵26启动,使调配好的营养液通过第二个第一超声波雾化器雾化,帮助植物进行营养吸收。其中调配营养液浓度的时间和输送时间均可以通过测量得出,控制中心可以提前设定好完成每一个第一雾化池23内营养液雾化的工序时间,达到全自动控制,有利于家庭绿植的管理。同理,第二阳台4也如上述一样。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工作时,首先在控制中心上设定好对应阳台上植被所需营养液的浓度值,启动水箱35和营养箱36,其根据设定好的浓度值,分别向第一调配箱30和第二调配箱31中输送适当的纯净水和高浓度的营养液,启动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39,第一电机32带动第一叶片34转动,第二电机39带动第二叶片37转动,在第一调配箱30和第二调配箱31中分别对液体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启动第一输送泵13和第二输送泵14,使调配好的营养液对应进入到第一雾化管道24和第二雾化管道5中,在第一雾化管道24内的第一超声波雾化器启动,对营养液进行雾化后通过第一雾化喷头25喷出,帮助大型植物吸收营养,同样地,第二雾化管道5内的第二超声波雾化器启动,对营养液进行雾化后通过第二雾化喷头7喷出,帮助小型植物吸收营养。当然,植物对雾化后的营养液是无法完全吸收完的,对于没有吸收到的营养液会对应落入到第一雾化池23和第二雾化池6中,第一动力源10和第二动力源11则会分别启动,通过第一回流主管道413和第二回流主管道419将第一雾化池23和第二雾化池6内的营养液重新回流到相应的调配箱中,进行循环使用。

实施例2

请参见图6至图7,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是:

在楼顶28上安装有育苗系统,用于培育幼苗,以供后续第一种植系统和第二种植系统进行栽培。该育苗系统包括:育苗柜40、育苗盘51、多分支供养管、供养盒、补光灯以及导轨48。在育苗柜40内部设置有多个导轨48,导轨48位于育苗柜40的两内侧壁上,在导轨48上滑动安装有育苗盘51,方便育苗盘51从育苗柜40内部取出,进行幼苗的栽种和移除,以及对育苗盘51的清洁。在育苗盘51上开设有多个育苗槽29,用于种植幼苗。育苗柜40内设置有多个育苗盘51,其育苗柜40的内部也通过育苗盘51被分隔为了多层,育苗盘51与育苗盘5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供幼苗进行生长。在每个育苗盘51的下方均设有一个供养盒,供养盒固定在育苗盘51的底部,用于盛装幼苗所需的营养液,在其供养盒内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超声波雾化器,用于对供养盒内的营养液进行雾化,在第三超声波雾化器上连通有至少一个喷嘴向上的第三雾化喷头,用于将经过雾化的营养液喷向幼苗的根部,帮助幼苗吸收营养。在经过雾化喷出之后,幼苗没有吸收完的营养液又会重新掉落回供养盒中,继续第二次的利用,达到快捷处理未用完的营养液,节约资源。在供养盒的底部还设有补光灯,补光灯用于对幼苗进行补光,保证幼苗能够有充足的日照光源,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育苗柜40的外部固定有多分支供养管,该多分支供养管包括:多个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42、第三分支管43以及主管道41。其中第一分支管穿过育苗柜40与供养盒连通,每个第一分支管与每个供养盒一一对应,第一分支管用于向供养盒输送营养液。在每一个第一分支管上均设有一个第三抽水泵47,用于向供养盒输送营养液提供动力,且第三抽水泵47上设有用于可以阻断第一分支管流动的第一阀门46,优选电磁阀,通过控制中心控制。其中第二分支管42与第一调配箱30连通,用于输送第一调配箱30中的营养液,第三分支管43与第二调配箱31连通,用于输送第二调配箱31中的营养液。在第一分支管与第二分支管42之间连通有主管道41,第三分支管43也与主管道41连通。第二分支管42上设有第二阀门45,用于导通和阻断第二分支管42对营养液的输送;第三分支管43上设有第三阀门44,用于导通和阻断第三分支管43对营养液的输送。在育苗柜40朝向育苗盘51抽出的方向上设有玻璃门49,便于观察育苗柜40内部的情况,且在玻璃门49上设置有触摸屏,其与育苗柜40内部系统电连接,用于控制育苗柜40内部的生长环境,如:改变补光灯的亮度,改变育苗柜40内部的温度等等。

通过多分支供养管将育苗柜40与调配箱连接起来,使控制中心能够通过控制调配箱,直接达到控制育苗柜40营养液的输送,简化家庭绿植的日常管理。在多分支供养管上的第一阀门46、第二阀门45以及第三阀门44均优选电磁阀,且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通过控制中心可以控制第一阀门46、第二阀门45以及第三阀门44的开启和关闭。该育苗柜40既可以在每一层的育苗盘51中栽种相同的幼苗,也可以在每一层的育苗盘51中栽种不同的幼苗,其对应的营养浓度均可以准确的输送到相应的育苗盒50中。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根据培养幼苗所需的营养液浓度参数,在控制中心设定好浓度值,控制水箱35和营养箱36输出对应的纯净水量和营养液量,如果培养的幼苗种类只有一种,即所需营养液浓度均相同,则只需要将其中一个调配箱调配好营养液或者将两个均调配好相同浓度的营养液,开启多分支供养管内的所有阀门以及第三抽水泵47,将营养液从调配箱中抽出,然后通过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输送到主管道41,再通过主管道41输送到各第一支管内,再通过第一支管,将营养液输送到各个第一支管所对应的各个供养盒内。如果培养的幼苗种类不止一种,即所需营养液浓度不相同时,则需要根据不同幼苗所需的营养液浓度进行调配。比如,其中一个育苗盘51上所培育的幼苗所需营养液浓度为A,另一个育苗盘51上所培育的幼苗所需营养液浓度为B,则在控制中心便设置好A浓度和B浓度的配置比例参数,控制水箱35和营养箱36进行输送相应比例的纯净水和营养液,A浓度对应第一调配箱30内调配好的浓度,B浓度对应第二调配箱31内调配好的浓度。控制与A浓度对应的育苗盘51所连通的第一支管上的第一阀门46和第三抽水泵47开启以及第二支管的第二阀门45开启,将第一调配箱30中的营养液抽至该育苗盘51中,之后关闭该第一阀门46和该第三抽水泵47;之后控制与B浓度对应的育苗盘51所连通的第一支管上的第一阀门46和第三抽水泵47开启以及第三支管上的第三阀门44开启,将第二调配箱31中的营养液抽至对应的育苗盘51中。以此类推,还可以适用更多营养液浓度需求不一的幼苗培育。

通过设置育苗系统,使得在供养成熟的植被的同时,还能供养幼苗,且将育苗系统与营养系统连通,与成熟的植被共用一个营养系统,减少设备的数量,同时,通过同一个控制中心进行控制整个过程,即使增加了育苗系统,但对于家庭供养植被的工作量并未增加多少,同样是非常简单的日常管理,因为幼苗和成熟的植被所需的营养液浓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单独设置育苗系统更有利于培养幼苗。

该育苗系统也同样可以用于种植蔬菜,只需将种植的蔬菜所需的营养液浓度在控制中心设定好相应的浓度值,通过育苗系统和营养系统共同配合,即可实现蔬菜的培育种植,也是通过同一个控制中心进行整个培育过程的控制,便于日常的管理。同时,也能解决传统土地栽种蔬菜二次营养不足的问题,在土壤里面培育蔬菜幼苗,当幼苗吸收土壤中的营养,育苗完成后,再在土壤中栽种蔬菜时,就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足,生长缓慢的问题。

实施例2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该装配式建筑包括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任意一种装配式建筑空间种植供养系统。

发明实施例3中装配式建筑采用上述结构,在该装配式建筑上,首先在控制中心上设定好对应阳台上植被所需营养液的浓度值,启动水箱35和营养箱36,其根据设定好的浓度值,分别向第一调配箱30和第二调配箱31中输送适当的纯净水和高浓度的营养液,启动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39,第一电机32带动第一叶片34转动,第二电机39带动第二叶片37转动,在第一调配箱30和第二调配箱31中分别对液体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启动第一输送泵13和第二输送泵14,使调配好的营养液对应进入到第一雾化管道24和第二雾化管道5中,在第一雾化管道24内的第一超声波雾化器启动,对营养液进行雾化后通过第一雾化喷头25喷出,帮助大型植物吸收营养,同样地,第二雾化管道5内的第二超声波雾化器启动,对营养液进行雾化后通过第二雾化喷头7喷出,帮助小型植物吸收营养。当然,植物对雾化后的营养液是无法完全吸收完的,对于没有吸收到的营养液会对应落入到第一雾化池23和第二雾化池6中,第一动力源10和第二动力源11则会分别启动,通过第一回流主管道413和第二回流主管道419将第一雾化池23和第二雾化池6内的营养液重新回流到相应的调配箱中,进行循环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