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原水与药剂结合效果较差的问题;具体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正面外壁设置有箱门,且处理箱的顶部外壁开有四个导孔,每两个导孔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同一个U型管,两个U型管相对一侧设置有同一个连接管,连接管的正面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外壁通过两个支板固定有同一个电机,且处理箱顶部一侧设置有药剂管,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圆周搅拌机构,处理箱的底部两侧内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导口。本发明在搅拌的过程中,由于搅拌面积的扩大,大大加强了原水与药剂的结合效果,保证了反应后的絮体颗粒的稳定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335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怡盛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14573.6

  • 发明设计人 马武豪;邓发根;

    申请日2021-05-12

  • 分类号C02F1/52(20060101);B01F7/1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景盛南一街28号院9号楼8层817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1:5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絮凝池和沉淀池作为将泥水分离的装置,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处理单元。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348330.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絮凝反应池和污泥沉淀池,所述絮凝反应池与进水管连接,污泥沉淀池与出水管连接,絮凝反应池与污泥沉淀池通过水流通道连通,所述絮凝反应池下部设置有曝气管、中部设置有搅拌叶片、上部设置有刮渣机。上述专利中的一种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存在以下不足:

整体装置虽然做到了污水处理的澄清池去污工作,但是在絮凝反应池中,对原水与药剂结合效果较差,搅拌叶片工作所产生的絮体较小,由此导致悬浮物浓度不稳定,因此,亟需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正面外壁设置有箱门,且处理箱的顶部外壁开有四个导孔,每两个导孔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同一个U型管,两个U型管相对一侧设置有同一个连接管,连接管的正面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外壁通过两个支板固定有同一个电机,且处理箱顶部一侧设置有药剂管,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圆周搅拌机构,处理箱的底部两侧内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导口,且处理箱靠近每个导口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排污管。

优选地:所述圆周搅拌机构包括支架、三角连接架、第一行星齿轮、两个搅拌框、四组三角混合块、第二行星齿轮、驱动齿轮、限位环和转杆,转杆的顶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置于处理箱的底部中心内壁上,驱动齿轮底部两侧外壁设置于支架的顶部,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支架顶部中心外壁。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驱动齿轮的圆周齿依次啮合有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一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的圆周内壁插接有旋转轴。

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所述限位环套接于转杆靠近驱动齿轮顶部的圆周上,且三角连接架分别套接于两个旋转轴的顶端,三角连接架的一端与限位环的一侧相互焊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搅拌框分别设置于两个旋转轴的底端,每组三角混合块分别焊接于每个搅拌框的一侧外壁上。

同时,所述支架的正面外壁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四周内壁均设置有同一个渗流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底部内结构设置为梯形底槽,且梯形底槽的顶部两侧外壁设置有导流板。

同时,每个所述导口内结构设置为凹型槽,且凹型槽底部两侧内壁设置有导料网,凹型槽靠近两个导料网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有同一个碾压球。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污水通过进水口导入到处理箱内,并向药剂管内注入药剂;

S2:此时,启动电机带动转杆旋转,而旋转的转杆顶端的限位环带动三角连接架转动,而此时的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绕着驱动齿轮旋转;

S3: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底部的搅拌框在处理箱的内部做圆周运动,同时伴随着四组三角混合块对原水和药剂进行搅拌,使得原水与药剂可充分反应;

S4:在此期间,当旋转的原水经过渗流网时,可有效将原水打散;

S5:当澄清工作结束时,污泥通过凹型槽时,通过导料网将污泥团分切,同时通过碾压球进行碾压,避免了污泥成团经过凹型槽时,出现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该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工作时,将污水通过进水口导入到处理箱内,并向药剂管内注入药剂,此时,启动电机带动圆周搅拌机构,原水与药剂在圆周搅拌机构的带动下发生反应,而在搅拌的过程中,由于搅拌面积的扩大,大大加强了原水与药剂的结合效果,保证了反应后的絮体颗粒的稳定性,由此,提高了反应后悬浮物浓度的稳定性,保证了污水澄清处理的质量。

2.该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通过电机带动转杆旋转,而旋转的转杆顶端的限位环带动三角连接架转动,而此时的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绕着驱动齿轮旋转,同时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底部的搅拌框在处理箱的内部做圆周运动,同时伴随着四组三角混合块对原水和药剂进行搅拌,大大扩大了药剂与原水的接触面积,使得原水与药剂可充分反应,从而保证了反应絮体的凝结度,提高了污水内部污物处理质量。

3.该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当旋转的原水经过渗流网时,可有效将原水打散,扩大了原水内部颗粒物絮凝反应的接触面积,强化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4.该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通过梯形底槽结构和导流板有效促进了污泥的顺导效果,保证了污泥排放的效率。

5.该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当污泥通过凹型槽时,通过导料网将污泥团分切,同时通过碾压球进行碾压,避免了污泥成团经过凹型槽时,出现堵塞的问题,保证了污泥导流的顺畅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中圆周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中梯形底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中凹型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门、2-处理箱、3-U型管、4-电机、5-进水口、6-药剂管、7-排污管、8-圆周搅拌机构、9-导口、10-支架、11-渗流网、12-三角连接架、13-第一行星齿轮、14-搅拌框、15-三角混合块、16-第二行星齿轮、17-驱动齿轮、18-限位环、19-转杆、20-梯形底槽、21-导流板、22-凹型槽、23-导料网、24-碾压球、2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处理箱2,所述处理箱2正面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箱门1,且处理箱2的顶部外壁开有四个导孔,每两个导孔的内壁分别通过螺纹固定有同一个U型管3,两个U型管3相对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管,连接管的正面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水口5,所述处理箱2的顶部外壁通过两个支板固定有同一个电机4,且处理箱2顶部一侧设置有药剂管6,且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圆周搅拌机构8,处理箱2的底部两侧内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导口9,且处理箱2靠近每个导口9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排污管7。

工作时,将污水通过进水口5导入到处理箱2内,并向药剂管6内注入药剂,此时,启动电机4带动圆周搅拌机构8,原水与药剂在圆周搅拌机构8的带动下发生反应,而在搅拌的过程中,由于搅拌面积的扩大,大大加强了原水与药剂的结合效果,保证了反应后的絮体颗粒的稳定性,由此,提高了反应后悬浮物浓度的稳定性,保证了污水澄清处理的质量。

为了促进原水与药剂结合的效率,保证药剂扩散的空间度;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圆周搅拌机构8包括支架10、三角连接架12、第一行星齿轮13、两个搅拌框14、四组三角混合块15、第二行星齿轮16、驱动齿轮17、限位环18和转杆19,转杆19的顶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于电机4的输出端,支架10通过螺栓固定于处理箱2的底部中心内壁上,驱动齿轮17底部两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架10的顶部,转杆19的底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支架10顶部中心外壁,驱动齿轮17的圆周齿依次啮合有第二行星齿轮16和第一行星齿轮13,第一行星齿轮13和第二行星齿轮16的圆周内壁插接有旋转轴,限位环18套接于转杆19靠近驱动齿轮17顶部的圆周上,且三角连接架12分别套接于两个旋转轴的顶端,三角连接架12的一端与限位环18的一侧相互焊接,两个搅拌框14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于两个旋转轴的底端,每组三角混合块15分别焊接于每个搅拌框14的一侧外壁上。

通过电机4带动转杆19旋转,而旋转的转杆19顶端的限位环18带动三角连接架12转动,而此时的第一行星齿轮13和第二行星齿轮16绕着驱动齿轮17旋转,同时第一行星齿轮13和第二行星齿轮16底部的搅拌框14在处理箱2的内部做圆周运动,同时伴随着四组三角混合块15对原水和药剂进行搅拌,大大扩大了药剂与原水的接触面积,使得原水与药剂可充分反应,从而保证了反应絮体的凝结度,提高了污水内部污物处理质量。

为了促进中心旋转中的原水的搅拌效果;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架10的正面外壁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四周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渗流网11;当旋转的原水经过渗流网11时,可有效将原水打散,扩大了原水内部颗粒物絮凝反应的接触面积,强化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为了保证污水排污的效果;如图4所示,所述处理箱2的底部内结构设置为梯形底槽20,且梯形底槽20的顶部两侧外壁设置有导流板21;通过梯形底槽20结构和导流板21有效促进了污泥的顺导效果,保证了污泥排放的效率。

为了促进污泥导流的顺畅度;如图5所示,每个所述导口9内结构设置为凹型槽22,且凹型槽22底部两侧内壁设置有导料网23,凹型槽22靠近两个导料网23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分别通过转轴25连接有同一个碾压球24;当污泥通过凹型槽22时,通过导料网23将污泥团分切,同时通过碾压球24进行碾压,避免了污泥成团经过凹型槽22时,出现堵塞的问题,保证了污泥导流的顺畅度。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污水通过进水口5导入到处理箱2内,并向药剂管6内注入药剂,此时,启动电机4带动转杆19旋转,而旋转的转杆19顶端的限位环18带动三角连接架12转动,而此时的第一行星齿轮13和第二行星齿轮16绕着驱动齿轮17旋转,第一行星齿轮13和第二行星齿轮16底部的搅拌框14在处理箱2的内部做圆周运动,同时伴随着四组三角混合块15对原水和药剂进行搅拌,使得原水与药剂可充分反应,在此期间,当旋转的原水经过渗流网11时,可有效将原水打散,且当澄清工作结束时,污泥通过凹型槽22时,通过导料网23将污泥团分切,同时通过碾压球24进行碾压,避免了污泥成团经过凹型槽22时,出现堵塞的问题。

实施例2: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污水通过进水口5导入到处理箱2内,并向药剂管6内注入药剂;

S2:此时,启动电机4带动转杆19旋转,而旋转的转杆19顶端的限位环18带动三角连接架12转动,而此时的第一行星齿轮13和第二行星齿轮16绕着驱动齿轮17旋转;

S3:第一行星齿轮13和第二行星齿轮16底部的搅拌框14在处理箱2的内部做圆周运动,同时伴随着四组三角混合块15对原水和药剂进行搅拌,使得原水与药剂可充分反应;

S4:在此期间,当旋转的原水经过渗流网11时,可有效将原水打散;

S5:当澄清工作结束时,污泥通过凹型槽22时,通过导料网23将污泥团分切,同时通过碾压球24进行碾压,避免了污泥成团经过凹型槽22时,出现堵塞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