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热量循环结构和燃煤发电厂污泥掺烧结构

一种热量循环结构和燃煤发电厂污泥掺烧结构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量循环结构和燃煤发电厂污泥掺烧结构,包括:热干化设备,所述热干化设备通过高温烟气输送管道与焚烧污泥设备连通,所述热干化设备通过风机与流化设备连通,所述流化设备上设有出料口,所述流化设备通过出料口与焚烧污泥设备连通,所述焚烧污泥设备用于焚烧污泥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过高温烟气输送管道输送进热干化设备中为污泥干化提供热量,把热干化设备中的热量传输至流化设备中对干化后的污泥流化提供热量,形成了热干化设备、流化设备和焚烧污泥设备之间的热量循环;解决了流化设备锅炉污泥掺烧能耗高的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掺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量循环结构和燃煤发电厂污泥掺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泥,这些污泥含水率高且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以及铬、汞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其性质复杂、污染物含量高,是潜在环境风险巨大的污染物,如何消化这部分污泥已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一种火力发电厂污泥掺烧系统”(申请号:CN110590115A)提出基于风扇磨将干化后的污泥送入炉内燃烧的方式处理污泥,简单方便,较为实用,但主要针对有风扇磨的机组。

目前,国内部分小型电站流化设备锅炉由于能耗高面临关停的窘境,如何在实现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同时缓解污泥带来的困扰,是目前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量循环结构和燃煤发电厂污泥掺烧结构,解决了流化设备锅炉污泥掺烧能耗高的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量循环结构,包括:热干化设备,所述热干化设备通过高温烟气输送管道与焚烧污泥设备连通,所述热干化设备通过风机与流化设备连通,所述流化设备上设有出料口,所述流化设备通过出料口与焚烧污泥设备连通,所述焚烧污泥设备用于焚烧污泥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过高温烟气输送管道输送进热干化设备中为污泥干化提供热量,把热干化设备中的热量传输至流化设备中对干化后的污泥流化提供热量,形成了热干化设备、流化设备和焚烧污泥设备之间的热量循环。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量循环结构和燃煤发电厂污泥掺烧结构,解决了流化设备锅炉污泥掺烧能耗高的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干化设备与所述风机之间连接有洗涤塔,所述洗涤塔用于对传输进流化床的高温烟气进行洗涤。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干化设备与所述流化设备之间设有磨煤机,所述磨煤机与所述流化设备之间设有第二给料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煤发电厂污泥掺烧结构,包括:污泥压滤结构和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热量循环结构,所述热量循环结构与所述污泥压滤结构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泥压滤结构包括:压滤设备、第二给料器、调质设备和污泥暂存池,所述压滤设备的一端通过压滤污泥传输管道与所述第一给料器连接,所述第一给料器与热干化设备连接,所述压滤设备的另一端与调质设备连接,所述调质设备与所述污泥暂存池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质设备包括:调质罐,所述调质罐连接有废水箱和柱塞泵,所述调质设备用于对污泥暂存池中输出的污泥调制使其改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滤污泥传输管道连接有布料器,所述布料器连接有网布压滤器,用于将污泥中的泥水分离。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包括:废气处理结构,所述热量循环结构与所述废气处理结构连接,所述废气处理结构包括:灰泵、灰仓和除尘器,焚烧污泥设备通过所述灰泵与所述灰仓连接,所述灰仓与所述除尘器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气处理结构还包括:脱硫塔,所述除尘器通过烟道与脱硫塔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焚烧污泥设备连接有一补充燃煤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量循环结构和燃煤发电厂污泥掺烧结构,通过设置的压滤设备能够将污泥初步进行脱水达到60%含水率,能够使污泥达到自燃的标准含水量,为后续的污泥干燥节省了大量成本,并通过热干化设备、流化设备和焚烧污泥设备之间的热量内循环,将热量极大的循环利用,进一步的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煤发电厂污泥掺烧结构的流程结构图。

其中:1-污泥暂存池;2-压滤设备;201-布料器;202-网布压滤器;3-热干化设备;4-给料器;401-第一给料器;402-第二给料器;5-风机;501-第一风机;502-第二风机;6-磨煤机;7-流化设备;701-旋风分离器;702-干料箱;8-焚烧污泥设备;9-调质罐;10-废水箱;11-柱塞泵;12-洗涤塔;13-灰泵;14-废气处理结构;1401-除尘器;1402-脱硫塔;15-灰仓;16-补充燃煤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煤发电厂污泥掺烧结构,包括:污泥暂存池1,所述污泥暂存池1通过调质罐9与压滤设备2连接,所述调质设备包括:调质罐9,所述调质罐9连接有废水箱10和柱塞泵11,所述调质设备2用于对污泥暂存池1中输出的污泥调制使其改性,所述废水箱10用于将污泥中的一部分无法燃烧的垃圾物质排入到废水箱11中,所述柱塞泵11用于对压滤设备2提供压力,能够防止压滤设备2的压力不够发生堵塞,压滤设备2通过压滤污泥传输管道与第一给料器401连接,压滤污泥传输管道连接有布料器201,所述布料器201连接有网布压滤器202,污泥通过污泥传输管道进入布料器201中,布料器201将污泥分散布置于网布压滤器202的网布上,网布压滤器202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网布,通过相对设置的网布将污泥包裹并通过网布压滤器202上的滚筒将污泥中的水分压出,使污泥初步脱水,污泥进行初步脱水使得污泥的含水率达到60%;

第一给料器401与热干化设备3连接,热干化设备3通过高温烟气输送管道与焚烧污泥设备8连通,热干化设备3通过第一风机501与流化设备7连通,第一风机501将热干化设备中的热量传输至流化设备中对干化后的污泥流化提供热量,便于利用热干化设备的热气对污泥进行流化,热干化设备3与第一风机501之间连接有洗涤塔12,洗涤塔12用于对传输进流化设备7前的高温烟气进行洗涤,热干化设备3与流化设备7之间设有磨煤机6,磨煤机6与流化设备7之间设有第二给料器402,通过磨煤机6将干化过后的污泥进行研磨,并通过第二给料器402将研磨后的污泥输送进流化设备7中,通过第一给料器401和第二给料器402将压滤设备2中的污泥输送进流化设备7中,全程自动化运行,节省人工使用车辆进行运输的成本,流化设备7上设有出料口,流化设备7通过出料口与焚烧污泥设备8连通,用于将干燥后的污泥直接传输到焚烧污泥设备8中进行焚烧,能够减少热量损耗,节省了生产成本,焚烧污泥设备8用于焚烧污泥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过高温烟气输送管道输送进热干化设备3中为污泥干化提供热量,通过第一风机501将热干化设备3中的热量传输至流化设备7中对干化后的污泥流化提供热量,形成了热干化设备3、流化设备7和焚烧污泥设备8之间的热量循环,流化设备7上还连接有旋风分离器701,旋风分离器701通过管道连通有干料箱702,流化设备7通过旋风分离器701能够将污泥颗粒与气体进行分离,将一部分的污泥颗粒存入干料箱702中,以备后续使用;

焚烧污泥设备8通过灰泵13连接有灰仓15,焚烧污泥设备8进行污泥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需要使用到废气处理结构对烟尘进行处理,进一步地通过灰泵13将焚烧污泥设备8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收集到灰仓15中,后续可用来当做建筑材料使用,使污泥利用率最大化,灰仓15接有除尘器14,除尘器14通过旁路烟道连接有脱硫塔1402,除尘器14与脱硫塔1402之间连接有第二风机502,第二风机502用于将除尘后的烟气输送进脱硫塔1402中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塔1402上设有烟囱,脱硫处理后的气体通过烟囱将气体排放进大气,污泥燃烧后排出的废气中含有的硫化物浓度很高,通过除尘器1401和脱硫塔1402对废气进行除尘和脱硫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保护环境。

焚烧污泥设备8连接有补充燃煤设备16,用于为焚烧污泥设备补充添加燃煤,在污泥焚烧时有一部分污泥达不到含水量标准,焚烧热值不足,通过补充燃煤设备16补充助燃材料到焚烧污泥设备中,使焚烧污泥设备的焚烧热值始终达标。

压滤设备能够将含水量80%~90%的污泥压滤到含水量60%~70%,含水量60%~70%的污泥能够产生800kcal/kg的热值,达到自燃的标准含水量,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干燥污泥所需要的成本,压滤后的污泥通过压滤污泥传输管道运输到热干化设备3中进行干化,干化后的污泥含水量达到30%-40%,然后通过磨煤机6将干化过后的污泥进行研磨,并通过第二给料器402将研磨后的污泥输送进流化设备7中,通过热干化设备3中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第一风机501输送进流化设备7中对污泥进行进一步的干燥,最终污泥会进入焚烧污泥设备8中进行焚烧,而焚烧污泥设备8焚烧产生的高温热量会通过高温烟气输送管道传输到热干化设备3内,形成了热干化设备3、流化设备7和焚烧污泥设备8之间的热量循环,进一步的节省了能源成本。

焚烧污泥设备8优选锅炉。

流化设备7优选流化床。

所述高温烟气的温度为200-400℃。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