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

一种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包括股骨髓腔固定杆以及手柄,所述手柄与骨髓腔固定杆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手柄连接处的宽度小于手柄的宽度,所述手柄内开有三个握持槽。采用本发明不再需要尖齿拉钩以及近端提升拉钩。在进行股骨颈截骨后,对股骨进行开口和扩髓,之后将本发明的尖端直接插入股骨髓腔即可向上提拉,由于固定位置在股骨髓腔内而不再是股骨外侧,便于手术助手使力提升股骨并进行后续的切除关节囊等操作。有效减少对非手术位置的软组织造成的不必要损伤,使松解彻底且精确。因无需再使用两个拉钩进行配合,以上操作只需一名手术助手即可完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086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648659.8

  • 发明设计人 丁欢;陆雄伟;许志兴;

    申请日2021-06-10

  • 分类号A61B17/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33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宋缨

  • 地址 200011 上海市黄浦区制造局路63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0:1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外科用于保持伤口张开的牵引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

背景技术

髋关节置换术微创直接前方入路(DAA)经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之间显露髋关节,具有不切断任何肌肉的优势,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采用该入路手术的患者术后功能抗浮更快,术后短期临床疗效具有明显优势,但微创DAA手术操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在经过初步的显露关节、关节囊处理、截骨和髋臼显露、放置髋臼拉钩、髋臼准备和假体置入后,需要进行股骨显露。该操作需要一名手术助手在大粗隆外侧放入一尖齿拉钩,另一名助手在外旋肌和关节囊之间放置股骨近端提升拉钩,同时使力显露出股骨后才能进行分离关节囊和背侧肌群之间的脂肪和软组织。具体来说为了便于此操作,需要将患肢内收外旋,切除11点到6点位置的关节囊,切除背外侧关节囊后,可显露短外旋肌群,将手术床的下肢部分下降,使髋关节过伸30°-40°,然后用一双齿拉钩放置于大粗隆后方臀中肌前方,用提升拉钩放于股骨距部位并轻轻将股骨提起,松解后方结构以利于股骨的线路。完成如上所述的股骨显露后再经过股骨准备、植入假体、复位等步骤后完成手术。

习惯于此入路的关节外科医生基本上有一共识,即股骨显露是手术的要点和难点。通常操作中通过尖齿拉钩骨撬费时费力,由于现有的拉钩及提升器均需从股骨外侧使力,需要两个手术助手同时操作,且受患者股骨近侧的肌张力影响,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固定。会对非手术位置的软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松解还不彻底不精确。尽管还有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股骨提拉器,但膝关节和髋关节部位不同,手术操作方法,提拉器所需要应对的情况也完全不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髋关节置换术DAA的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替代通常手术方案中的尖齿拉钩以及近端提升拉钩,便于进行股骨显露步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包括股骨髓腔固定杆以及手柄,所述手柄与骨髓腔固定杆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手柄连接处的宽度小于手柄的宽度,所述手柄内开有三个握持槽。

所述股骨髓腔固定杆与手柄之间夹角为90°。

所述股骨髓腔固定杆的杆身四周设有锉齿。

所述股骨髓腔固定杆的尖端为向前端方向逐渐变小的锥形,锥形顶部作圆角处理,锥形的根部尺寸大于杆身。

所述握持槽的尺寸适配于一般成年人的手指尺寸,数量也可以是四个。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不再需要尖齿拉钩以及近端提升拉钩。在进行股骨颈截骨后,对股骨进行开口和扩髓,之后将本发明的尖端直接插入股骨髓腔即可向上提拉,由于固定位置在股骨髓腔内而不再是股骨外侧,便于手术助手使力提升股骨并进行后续的切除关节囊操作。有效减少对非手术位置的软组织造成的不必要损伤,使松解彻底且精确。因无需再使用两个拉钩进行配合,以上操作只需一名手术助手即可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其中,1-骨髓腔固定杆,2-手柄,3-连接部,4-握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是一种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包括股骨髓腔固定杆1以及手柄2,所述手柄2与骨髓腔固定杆1之间通过连接部3相连,所述股骨髓腔固定杆1与手柄2之间夹角为90°。所述连接部3与手柄2连接处的宽度小于手柄2的宽度,在所述股骨髓腔固定杆1与手柄2之间留出空间以防止插入股骨髓腔后手柄2与股骨发生干涉。股骨所述手柄2内开有三个握持槽4,所述握持槽4的尺寸适配于一般成年人的手指尺寸,数量也可以是四个。所述股骨髓腔固定杆1的杆身四周设有锉齿,所述股骨髓腔固定杆1的尖端为向前端方向逐渐变小的锥形,锥形顶部作圆角处理,锥形的根部尺寸大于杆身。

与用于膝关节股骨的提拉器不同,髋关节股骨四周处肌肉多,肌拉力较高,需要使用者使用出更大的力量。因此在使用本发明时,可以将食指、中指及无名指分别置入所述握持槽4内,握住所述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便于使力。所述骨髓固定杆1的尖端为锥形,便于插入股骨髓腔,通过骨髓固定杆1杆身四周的锉齿及尖端的小倒扣固定于股骨髓腔内。

采用本发明可以代替原先需要在大粗隆外侧放入的尖齿拉钩以及在外旋肌和关节囊之间放置的股骨近端提升拉钩,在完成显露关节、关节囊处理、截骨和髋臼显露、放置髋臼拉钩、髋臼准备和假体置入手术步骤后,用弯的刮匙小心开口并探测股骨髓腔的方向,使用咬骨钳去除大粗隆部位的部分髓腔松质骨以扩髓。随后将准备好的髋关节股骨近端提拉器尖端对准髓腔插入股骨并进行提拉操作,在完成股骨显露后分离关节囊和背侧肌群之间的脂肪和软组织。因固定位置在股骨髓腔内而不再是股骨外侧,便于手术助手使力提升股骨并进行后续的切除关节囊操作。有效减少对非手术位置的软组织造成的不必要损伤,使松解彻底且精确。因无需再使用两个拉钩进行配合,以上操作只需一名手术助手即可完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