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ICE的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ICE的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CE的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基础配置层,集成系统中心节点服务所需的配置文件;构建用户数据应用层,建立面向用户的各种管理业务功能,并保存至设备端的数据存储中心;构建数据管理层,利用节点网络从用户数据应用层获取用户管理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并进行可视化;构建中心同步服务层,实现用户数据应用层与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同步管理数据发送。通过在设备间进行数据同步,以及在网页系统中进行信息汇总和查看,做到使用户最大化的便捷,节约人员管理的成本,改变设备原有的使用交互方式,提供多台设备间共享数据、管理设备、预约排班、数据统计的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间无法同步共享数据的问题缺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203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71583.6

  • 发明设计人 陈实;罗新华;仇凯;

    申请日2021-04-29

  • 分类号G06F9/445(20180101);G06F16/27(20190101);H04L29/08(20060101);

  • 代理机构32320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松云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宁双路19号9栋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7: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CE的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设备端软件均采用本地数据库作为存储的媒介,由于实施初期只考虑功能实现,所有用户数据、使用数据等均保存在本地。比如,用户拥有A、B、C三台设备。客户甲昨天在A设备上注册了用户信息,并做了三个训练,训练中包括训练记录、训练报告等信息。今天客户甲到店训练时,发现A设备已经被占用,用户指引客户甲到B设备上做训练,此时B设备并没有用户甲的用户信息,所以用户必须在B上再次注册客户甲的信息,且需要查看A设备上昨天的训练情况,给客户甲在B设备上设置训练参数,同时需要开始给客户甲在B设备上做训练。而针对客户甲训练一个周期结束后,想要整体查看训练的情况,需要在A、B、C三台设备上找到自己的训练信息手动分别导出记录整理为一份,才可看出客户甲的训练情况。其中一台设备故障,将导致客户甲的信息无法完整查看,导致很多重复操作和风险。为日后系统的维护、管理和使用带来诸多麻烦。

此外,现有的所有设备端软件均采用本地数据库实现其功能需求,由于实施初期没有考虑到数据共享和信息融合的问题,从而导致客户在A设备使用产生的用户信息和训练记录无法在其它设备上共享,从而导致每个设备都是独立运行,致使拥有多台设备的用户需要在多台设备上进行客户信息注册,增加重复操作。客户在多台设备上做训练,也无法整体展示客户的完整的训练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CE的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通过在设备间进行数据同步,以及在网页系统中进行信息汇总和查看,做到使用户最大化的便捷,节约人员管理的成本,改变设备原有的使用交互方式,提供多台设备间共享数据、管理设备、预约排班、数据统计的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ICE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基础配置层,集成系统中心节点服务所需的配置文件,建立标准ICE通讯协议的传播机制并与系统中心节点服务进行信息交互;

构建用户数据应用层,集成面向用户的各种管理业务功能,同步基础配置层的信息,独立生成结构化的管理数据并向系统中心节点服务进行初始登录,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反馈获取此管理数据的唯一标识认证,并保存至设备端的数据存储中心;

构建数据管理层,利用节点网络从用户数据应用层获取用户管理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并进行可视化;

构建中心同步服务层,使用服务中心通讯器、设备数据通讯器以及Storm订阅者通讯器搭建管理数据传输基本框架,其中,服务器通讯器用于对所述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网络初始化,并获取基础配置层的配置文件,设备数据通讯器用于实现用户数据应用层与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同步管理数据发送,Storm订阅者通讯器构建点对点分发通信模式以用于判断承载用户数据应用层的传输设备是否在线。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配置层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构建通讯模式,根据系统安装配置工具的配置文件中所指定的端口,进行初始化组播通讯;

构建服务安装模式,集成系统中心节点服务中所需要安装的第三方应用和所述中心同步服务层所需要安装的程序;

构建集中配置模式,利用通讯模式建立的网络传输节点获取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IP并将所述IP发送至设备端,设备端接收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IP后,写入设备端的配置文件中,并通过标准ICE通讯协议连接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用于完成设备端在启动时加载配置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对所述用户数据应用层执行唯一标识认证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设备端同步加载所述配置文件后,初始化标准ICE通讯网络并通过注册设备接口,传入此设备端的MAC地址、设备类型,向系统中心节点服务进行初始登录,登录成功后,系统中心节点服务返回唯一标识的设备序列号作为此设备端后续数据传输的关键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管理层将从设备端的数据存储中心获取的管理数据根据用户所属的管理业务功能转化为所对应的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用户训练信息、用户训练统计分析信息、随访管理信息以及新增用户信息。

进一步地,当所述用户数据应用层的管理数据在与所述中心同步服务层进行同步前,处于在线状态时,需要先在设备端形成同步记录日志,并在设备端维持待发送状态,在此待发送状态下,通过序列化线程以及发送线程对从所述用户数据应用层获取的管理数据进行同步传输处理,其中,

所述序列化线程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同步记录日志以毫秒级时间间隔进行周期性处理,用于处理同步记录日志中的记录;

将处理后所需要的同步记录提取,进行传输序列化操作,用于满足此条同步记录传输的同一格式,并将其放入待发送数据队列中,

所述发送线程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所述待发送数据队列中的待发送数据,进行同步发送至所述系统中心节点服务;

接收所述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反馈信息,并将该发送数据在所对应同步记录中进行标识。

进一步地,当所述用户数据应用层的管理数据在与所述中心同步服务层进行同步前,处于离线状态时:

设备端随机启动重连机制,并且进入离线模式,对待同步记录日志中的的数据进行二进制流序列化,并写入离线文件;

设备端重连成功后,先读取待同步记录日志中的数据,将字节流反序列化为待发送结构体,放入待发送数据队列,等待所述发送线程提取处理;

设备端的服务器接收并写入所述数据存储中心,且在同步的初始设备中对此待发送数据进行标识并向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反馈;

系统中心节点服务接收此标识待发送数据并传输至其他在线设备或离线且已注册的设备,用于该设备端下次上线后,继续同步传输此待发送数据;

上线后的设备端接收到此待发送数据后,回复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并对其处理状态进行标识。

进一步地,当所述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对所述用户数据应用层执行唯一标识认证时:

接入设备为同种类型时,所有待传输的数据均传输到相同类型的设备上;

接入设备为不同种类型时,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对所述不同类型设备进行数据同步、分析,并将可被接受的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不同类型的设备,将不可被接收的待传输的数据,直接过滤处理。

进一步的,在点对点通信模式下,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向用户数据应用层同步分发数据时,对此时承载用户数据应用层且不在线设备不进行同步管理数据的发送。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基于ICE的数据同步系统,包括:

安装配置系统,所述安装配置系统用于对整个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安装以及协助系统中心节点服务远程集中配置系统,其中,所述安装配置系统包括通讯模块、服务安装模块以及集中配置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对所述安装配置系统的配置文件中所指定的端口,进行初始化组播通讯;所述服务安装模块用于集成系统中心节点服务中所需要安装的第三方应用;所述集中配置模块,利用通讯模块建立的网络传输节点获取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IP地址并将所述IP发送至设备端,完成设备端在启动时加载配置文件;

设备应用系统,集成面向用户的各种管理业务功能,同步所述安装配置系统的信息,并保存至设备端的数据存储中心,其中,所述设备应用系统包括训练模块、数据同步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所述训练模块建立设备端的数据交互界面,并针对用户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案对其进行训练;所述数据同步模块将设备端的数据交互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至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并由系统中心节点服务进一步输送至其他设备端;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对在设备端进行交互的数据进行存储以用于通过所述数据同步模块将所需要共享的数据发送给其它设备端;

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对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的交互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对用户可视化,所述数据管理系统包括与系统设置模块连接的客户管理模块、随访管理模块、排班管理模块、以及统计分析模块,其中,所述客户管理模块用于对客户的基本信息维护、训练记录、随访记录、问卷管理以及信息打印;所述随访管理模块用于在随访日之前提醒用户;所述排班管理模块用于执行用户的预约排班管理;所述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对用户训练情况进行分析统计;

中心同步服务系统,所述中心同步服务系统与所述数据管理系统连接,用于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以及对每个设备上的同步数据信息进行分发、存储以及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同步服务系统包括序列化线程处理模块、发送线程处理模块、设备在线处理模块以及设备离线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序列化线程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发送线程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设备应用系统中的交互数据进行同步传输处理,所述设备在线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序列化线程处理模块以及发送线程处理模块,用于对处于在线状态的设备进行同步传输处理,所述设备离线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发送线程处理模块,用于对处于离线状态的设备进行同步传输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在设备间进行数据同步,以及在网页系统中进行信息汇总和查看,做到使用户最大化的便捷,节约人员管理的成本,改变设备原有的使用交互方式,提供多台设备间共享数据、管理设备、预约排班、数据统计的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整体系统架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系统中心节点服务执行唯一标识认证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序列化线程以及发送线程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设备端与中心同步服务实现数据传输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数据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ICE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整体系统架构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基础配置层,系统中心节点服务中安装基础配置模块,集成系统中心节点服务所需的基础配置文件信息,建立标准ICE(Internet Communications Engine)通讯协议的传播机制并与系统中心节点服务进行信息交互,其中,具体处理方式为:设备端软件通过SOCKET组播监听指定的端口,在系统中心节点服务上运行安装配置工具,安装配置工具获取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IP地址,通过组播分发给所有设备端软件,设备端软件收到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IP信息,写入本地数据同步功能的配置文件;

构建用户数据应用层,设备端搜集用户各种应用业务信息,且接收通讯信息以用于同步系统中心节点服务中的基础配置文件信息,并向系统中心节点服务进行初始登录,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反馈获取此应用业务信息的唯一标识认证,并保存至设备端的数据存储中心,其中,具体实施方式为:设备端软件通过安装配置工具配置完成后,加载数据同步配置文件,初始化ICE网络,通过注册设备接口,传入本机MAC地址、设备类型向系统中心节点进行设备登录,登录成功后,系统中心节点返回唯一标识的设备序列号作为后续数据传输的关键参数;

构建数据管理层,设备端利用节点网络从数据存储中心中获取用户应用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可视化;

构建中心同步服务层,使用服务中心通讯器、设备数据通讯器以及Storm订阅者通讯器搭建管理数据传输基本框架,其中,服务器通讯器用于对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网络初始化,并获取基础配置层的配置文件,设备数据通讯器用于实现用户数据应用层与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同步管理数据发送,Storm订阅者通讯器构建点对点分发通信模式以用于判断承载用户数据应用层的传输设备是否在线,在点对点通信模式下,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向用户数据应用层同步分发数据时,对此时承载用户数据应用层且不在线设备不进行同步管理数据的发送,当承载用户数据应用层且在线的设备下次上线时同步待下发的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基础配置层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构建通讯模式,根据系统安装配置工具的配置文件中所指定的端口,进行初始化组播通讯;

构建服务安装模式,集成系统中心节点服务中所需要安装的第三方应用和中心同步服务层所需要安装的程序;

构建集中配置模式,利用通讯模式建立的网络传输节点获取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IP并将IP发送至设备端,设备端接收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IP后,写入设备端的配置文件中,并通过标准ICE通讯协议连接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用于完成设备端在启动时加载配置文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数据管理层将从设备端的数据存储中心获取的管理数据根据用户所属的管理业务功能转化为所对应的显示信息,显示信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用户训练信息、用户训练统计分析信息、随访管理信息以及新增用户信息,其中,客户信息可以在数据管理层上以列表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可在数据管理层中新建用户,新建的用户可通过中心同步服务层发送给其它设备端,客户训练记录,在用户在设备端所做的训练的历史记录,可通过数据管理层展现,并对训练的历史记录、设备的使用记录做按月或者一段时间范围的统计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当用户数据应用层的管理数据在与中心同步服务层进行同步前,处于在线状态时,需要先在设备端形成同步记录日志,并在设备端维持待发送状态,在此待发送状态下,通过序列化线程以及发送线程对从用户数据应用层获取的管理数据进行同步传输处理,其中,

序列化线程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对同步记录日志以毫秒级时间间隔进行周期性处理,用于处理同步记录日志中的记录;将处理后所需要的同步记录提取,进行传输序列化操作,用于满足此条同步记录传输的同一格式,并将其放入待发送数据队列中;

发送线程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待发送数据队列中的待发送数据,进行同步发送至系统中心节点服务;接收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反馈信息,并将该发送数据在所对应同步记录中进行标识,系统中心节点服务收到此待发送数据后,将设备的同步记录作为发送记录写入Redis缓存,此时等待发送线程从Redis取出数据进行发送,而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到设备端的发送采用ICE的AMI异步发送。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当用户数据应用层的管理数据在与中心同步服务层进行同步前,处于离线状态时:

设备端随机启动重连机制,并且进入离线模式,对待同步记录日志中的的数据进行二进制流序列化,并写入离线文件;

设备端重连成功后,先读取待同步记录日志中的数据,将字节流反序列化为待发送结构体,放入待发送数据队列,等待发送线程提取处理;

设备端的服务器接收并写入数据存储中心,且在同步的初始设备中对此待发送数据进行标识并向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反馈;

系统中心节点服务接收此标识待发送数据并传输至其他在线设备或离线且已注册的设备,用于该设备端下次上线后,继续同步传输此待发送数据;

上线后的设备端接收到此待发送数据后,回复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并对其处理状态进行标识。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当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对用户数据应用层执行唯一标识认证时:

接入设备为同种类型时,所有待传输的数据均传输到相同类型的设备上;

接入设备为不同种类型时,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对不同类型设备进行数据同步、分析,并将可被接受的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不同类型的设备,将不可被接收的待传输的数据,直接过滤处理。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运用于上述方法的一种基于ICE的数据同步系统,包括:

安装配置系统,安装配置系统用于对整个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安装以及协助系统中心节点服务远程集中配置系统,其中,安装配置系统包括通讯模块、服务安装模块以及集中配置模块,通讯模块用于对安装配置系统的配置文件中所指定的端口,进行初始化组播通讯;服务安装模块用于集成系统中心节点服务中所需要安装的第三方应用;集中配置模块,利用通讯模块建立的网络传输节点获取系统中心节点服务的IP地址并将IP发送至设备端,完成设备端在启动时加载配置文件;

设备应用系统,集成面向用户的各种管理业务功能,同步安装配置系统的信息,并保存至设备端的数据存储中心,其中,设备应用系统包括训练模块、数据同步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训练模块建立设备端的数据交互界面,并针对用户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案对其进行训练;数据同步模块将设备端的数据交互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至系统中心节点服务并由系统中心节点服务进一步输送至其他设备端;数据存储模块对在设备端进行交互的数据进行存储以用于通过数据同步模块将所需要共享的数据发送给其它设备端;

如图5所示,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对数据存储模块中的交互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对用户可视化,数据管理系统包括与系统设置模块连接的客户管理模块、随访管理模块、排班管理模块、以及统计分析模块,其中,客户管理模块用于对客户的基本信息维护、训练记录、随访记录、问卷管理以及信息打印;随访管理模块用于在随访日之前提醒用户;排班管理模块用于执行用户的预约排班管理;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对用户训练情况进行分析统计;

中心同步服务系统,中心同步服务系统与数据管理系统连接,用于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以及对每个设备上的同步数据信息进行分发、存储以及分析,其中,中心同步服务系统包括序列化线程处理模块、发送线程处理模块、设备在线处理模块以及设备离线处理模块,其中,序列化线程处理模块连接发送线程处理模块,用于对设备应用系统中的交互数据进行同步传输处理,设备在线处理模块分别连接序列化线程处理模块以及发送线程处理模块,用于对处于在线状态的设备进行同步传输处理,设备离线处理模块连接发送线程处理模块,用于对处于离线状态的设备进行同步传输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