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

一种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火花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箱体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第一储液箱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箱体的顶部设有制冷箱和加工槽,制冷箱内设有蛇形管道,第一自吸泵通过第一送液管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蛇形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有浸液输入管,加工槽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该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通过制冷箱对第一储液箱输出的加工液进行降温,并且第一储液箱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使加工槽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避免产生高温,通过第二自吸泵、第二储液箱、连接管、鹅颈管和雾化喷头可以对该电火花机床工作时产生的电火花进行浇灭,避免明火的产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991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98703.9

  • 申请日2021-05-31

  • 分类号B23H11/00(20060101);B23H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553 南通一恒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包正云

  • 地址 211188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学园龙眠大道62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5:3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火花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

背景技术

电火花机床是一种电加工设备,其基本物理原理是自由正离子和电子在场中积累,很快形成一个被电离的导电通道,在这个阶段,两板间形成电流,导致粒子间发生无数次碰撞,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并很快升高到8000到12000度的高温,在两导体表面瞬间熔化一些材料,同时,由于电极和电介液的汽化,形成一个气泡,并且它的压力规则上升直到非常高;然后电流中断,温度突然降低,引起气泡内向爆炸,产生的动力把溶化的物质抛出弹坑,然后被腐蚀的材料在电介液中重新凝结成小的球体,并被电介液排走;然后通过NC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状精度的产品。

因为电火花机床在加工时会产生高温,极易产生火花,所以在加工时需要对电极和待加工件进行喷注加工液处理,现有的加工液喷注方式对电火花的消除效果有限,而且现有的电火花机床的加工槽中的电介液在加工时是注入好的,长时间的加工,会导致电介液温度升高,高温的电介液会将温度传递到机床,从而会对电火花机床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可能导致电火花机床内部的元件损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加工液喷注方式对电火花的消除效果有限,而且现有的电火花机床的加工槽中的电介液在加工时是注入好的,长时间的加工,会导致电介液温度升高,高温的电介液会将温度传递到机床,从而会对电火花机床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可能导致电火花机床内部的元件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所述第一储液箱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所述第一自吸泵通过第一抽液管与第一储液箱的内部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制冷箱和加工槽,所述制冷箱位于箱体顶部的后侧,所述制冷箱内设有蛇形管道,所述第一自吸泵通过第一送液管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蛇形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浸液输入管,所述浸液输入管的端部穿过制冷箱的内壁至靠近加工槽内壁底部的位置,所述制冷箱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X轴支撑台,所述X轴支撑台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Y轴支撑台,所述Y轴支撑台的前端设有Z轴支撑台,所述Z轴支撑台的底端设有加工部,所述加工槽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所述加工槽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贯穿加工槽内壁的底部,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连接有鹅颈管,所述加工槽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下角的位置设有溢液管和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所述箱体的前侧向内开设有第一置物仓和第二置物仓,所述第一置物仓内设有废液箱和第二储液箱,所述废液箱的顶部设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二储液箱的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一置物仓内壁的顶部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定位板,两个所述L形定位板之间滑动支撑有滤液槽,所述滤液槽位于排液口和溢液管的下方,所述滤液槽内设有过滤板,所述滤液槽的底部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与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第一置物仓内壁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自吸泵,所述第二自吸泵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抽液管,所述第二抽液管远离第二自吸泵的一端穿过第二输液管至第二储液箱的内部,所述第二自吸泵通过第二送液管与连接管的底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制冷箱内设有制冷装置,且制冷装置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鹅颈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雾化喷头。

作为优选,所述溢液管的顶端高于加工台的顶部,所述溢液管顶端的开口处设有过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外径与所述排液口的内径相适配,所述橡胶塞的顶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橡胶塞的直径,所述限位板顶部的中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高于溢液管的顶端,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有拉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置物仓的开口处铰接有双开门,所述第二置物仓的开口处铰接有单开门,所述第二置物仓内放置有多种型号的灭火器。

作为优选,所述废液箱的前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二储液箱的前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储液箱的顶部还设有注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第一排液管、第二输液管、第二排液管和注液管的外壁均设有控制阀。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抽液管和导液管均为软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置物仓内壁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L形定位板后侧的位置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前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L形定位板的后侧粘接。

作为优选,所述滤液槽前侧的中部设有拉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通过设有的制冷箱对从第一储液箱输出的加工液进行降温处理,并且该电火花机床在加工时,第一储液箱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加工槽中的高温加工液会通过溢液管溢出,从而使加工槽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并且温度不会过高,进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

2、该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通过设有的第二自吸泵、第二储液箱、连接管、鹅颈管和雾化喷头可以对该电火花机床工作时产生的电火花进行浇灭,避免明火的产生,从而有效防止该电火花机床受到电火花的损伤。

3、该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通过设有的滤液槽可以将使用后的加工液进行过滤,使废液中的金属屑可以被过滤,通过废液箱对过滤后的废液进行收集,从而便于废液的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中的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发明中的废液箱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9为本发明中的滤液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第一置物仓10、双开门100、L形定位板101、挡板102、第二置物仓11、单开门110、第一储液箱2、制冷箱3、浸液输入管30、加工槽4、排液口40、第一自吸泵5、第一抽液管50、第一送液管51、X轴支撑台6、Y轴支撑台7、Z轴支撑台8、加工部9、加工台12、溢液管13、密封机构14、橡胶塞140、限位板141、连接杆142、拉环143、连接管15、鹅颈管16、雾化喷头17、废液箱18、第一输液管180、第一排液管181、第二储液箱19、第二输液管190、第二排液管191、注液管192、灭火器20、第二自吸泵21、第二抽液管210、第二送液管211、滤液槽22、过滤板220、拉手221、导液管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1,箱体1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2,用于储存加工液,第一储液箱2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5,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与第一储液箱2的内部连接,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将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抽出,箱体1的顶部设有制冷箱3和加工槽4,制冷箱3位于箱体1顶部的后侧,制冷箱3内设有蛇形管道,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送液管51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蛇形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浸液输入管30,浸液输入管30的端部穿过制冷箱3的内壁至靠近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位置,通过两个浸液输入管30将低温的加工液导入加工槽4内,制冷箱3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X轴支撑台6,X轴支撑台6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Y轴支撑台7,Y轴支撑台7的前端设有Z轴支撑台8,Z轴支撑台8的底端设有加工部9,使加工部9可以三维移动,其中X轴支撑台6、Y轴支撑台7、Z轴支撑台8和加工部9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中相对应的部件结构即可,不在本发明的设计之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12,加工台12也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的相对应部件,加工台12采用电磁铁原理,可以将金属待加工件吸附固定,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底端贯穿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连接管15的顶端连接有鹅颈管16,通过鹅颈管16便于使用者调整出液端的位置,使其对准电极和待加工件,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下角的位置设有溢液管13和排液口40,本发明中,第一储液箱2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加工槽4中的高温加工液会通过溢液管13溢出,从而使加工槽4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并且温度不会过高,进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排液口40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14,在加工时,将排液口40密闭,箱体1的前侧向内开设有第一置物仓10和第二置物仓11,第一置物仓10内设有废液箱18和第二储液箱19,废液箱18的顶部设有第一输液管180,第二储液箱19的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190,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顶部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定位板101,两个L形定位板101之间滑动支撑有滤液槽22,滤液槽22位于排液口40和溢液管13的下方,确保溢流的高温加工液和加工完成后的排液都能进入滤液槽22,滤液槽22内设有过滤板220,用于过滤废液中的金属屑,滤液槽22的底部连接有导液管222,导液管222与第一输液管180连通,通过导液管222将滤液槽22中过滤后的加工液输入废液箱18内,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自吸泵21,第二自吸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抽液管210,第二抽液管210远离第二自吸泵21的一端穿过第二输液管190至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第二自吸泵21通过第二送液管211与连接管15的底端连接,通过第二自吸泵21将第二储液箱19内的加工液输入鹅颈管16内。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1,箱体1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2,用于储存加工液,第一储液箱2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5,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与第一储液箱2的内部连接,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将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抽出,箱体1的顶部设有制冷箱3和加工槽4,制冷箱3位于箱体1顶部的后侧,制冷箱3内设有蛇形管道,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送液管51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蛇形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浸液输入管30,浸液输入管30的端部穿过制冷箱3的内壁至靠近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位置,通过两个浸液输入管30将低温的加工液导入加工槽4内,制冷箱3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X轴支撑台6,X轴支撑台6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Y轴支撑台7,Y轴支撑台7的前端设有Z轴支撑台8,Z轴支撑台8的底端设有加工部9,使加工部9可以三维移动,其中X轴支撑台6、Y轴支撑台7、Z轴支撑台8和加工部9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中相对应的部件结构即可,不在本发明的设计之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12,加工台12也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的相对应部件,加工台12采用电磁铁原理,可以将金属待加工件吸附固定,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底端贯穿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连接管15的顶端连接有鹅颈管16,通过鹅颈管16便于使用者调整出液端的位置,使其对准电极和待加工件,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下角的位置设有溢液管13和排液口40,本发明中,第一储液箱2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加工槽4中的高温加工液会通过溢液管13溢出,从而使加工槽4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并且温度不会过高,进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排液口40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14,在加工时,将排液口40密闭,箱体1的前侧向内开设有第一置物仓10和第二置物仓11,第一置物仓10内设有废液箱18和第二储液箱19,废液箱18的顶部设有第一输液管180,第二储液箱19的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190,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顶部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定位板101,两个L形定位板101之间滑动支撑有滤液槽22,滤液槽22位于排液口40和溢液管13的下方,确保溢流的高温加工液和加工完成后的排液都能进入滤液槽22,滤液槽22内设有过滤板220,用于过滤废液中的金属屑,滤液槽22的底部连接有导液管222,导液管222与第一输液管180连通,通过导液管222将滤液槽22中过滤后的加工液输入废液箱18内,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自吸泵21,第二自吸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抽液管210,第二抽液管210远离第二自吸泵21的一端穿过第二输液管190至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第二自吸泵21通过第二送液管211与连接管15的底端连接,通过第二自吸泵21将第二储液箱19内的加工液输入鹅颈管16内。

上述方案中,制冷箱3内设有制冷装置,且制冷装置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方式,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它们连接成一个密封系统;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以低温与被冷却对象发生热交换,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并气化,产生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后以高压排出;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冷凝器,被常温的冷却水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时节流,变成低压低温的气液两相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其中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产生的低压蒸汽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使制冷箱3内处于低温状态,对从蛇形管经过的加工液进行低温处理。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1,箱体1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2,用于储存加工液,第一储液箱2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5,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与第一储液箱2的内部连接,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将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抽出,箱体1的顶部设有制冷箱3和加工槽4,制冷箱3位于箱体1顶部的后侧,制冷箱3内设有蛇形管道,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送液管51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蛇形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浸液输入管30,浸液输入管30的端部穿过制冷箱3的内壁至靠近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位置,通过两个浸液输入管30将低温的加工液导入加工槽4内,制冷箱3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X轴支撑台6,X轴支撑台6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Y轴支撑台7,Y轴支撑台7的前端设有Z轴支撑台8,Z轴支撑台8的底端设有加工部9,使加工部9可以三维移动,其中X轴支撑台6、Y轴支撑台7、Z轴支撑台8和加工部9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中相对应的部件结构即可,不在本发明的设计之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12,加工台12也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的相对应部件,加工台12采用电磁铁原理,可以将金属待加工件吸附固定,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底端贯穿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连接管15的顶端连接有鹅颈管16,通过鹅颈管16便于使用者调整出液端的位置,使其对准电极和待加工件,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下角的位置设有溢液管13和排液口40,本发明中,第一储液箱2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加工槽4中的高温加工液会通过溢液管13溢出,从而使加工槽4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并且温度不会过高,进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排液口40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14,在加工时,将排液口40密闭,箱体1的前侧向内开设有第一置物仓10和第二置物仓11,第一置物仓10内设有废液箱18和第二储液箱19,废液箱18的顶部设有第一输液管180,第二储液箱19的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190,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顶部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定位板101,两个L形定位板101之间滑动支撑有滤液槽22,滤液槽22位于排液口40和溢液管13的下方,确保溢流的高温加工液和加工完成后的排液都能进入滤液槽22,滤液槽22内设有过滤板220,用于过滤废液中的金属屑,滤液槽22的底部连接有导液管222,导液管222与第一输液管180连通,通过导液管222将滤液槽22中过滤后的加工液输入废液箱18内,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自吸泵21,第二自吸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抽液管210,第二抽液管210远离第二自吸泵21的一端穿过第二输液管190至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第二自吸泵21通过第二送液管211与连接管15的底端连接,通过第二自吸泵21将第二储液箱19内的加工液输入鹅颈管16内。

上述方案中,鹅颈管16远离连接管15的一端设有雾化喷头17,使加工液喷出的范围变大,对电火花的浇灭处理更有效,避免明火的产生。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1,箱体1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2,用于储存加工液,第一储液箱2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5,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与第一储液箱2的内部连接,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将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抽出,箱体1的顶部设有制冷箱3和加工槽4,制冷箱3位于箱体1顶部的后侧,制冷箱3内设有蛇形管道,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送液管51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蛇形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浸液输入管30,浸液输入管30的端部穿过制冷箱3的内壁至靠近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位置,通过两个浸液输入管30将低温的加工液导入加工槽4内,制冷箱3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X轴支撑台6,X轴支撑台6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Y轴支撑台7,Y轴支撑台7的前端设有Z轴支撑台8,Z轴支撑台8的底端设有加工部9,使加工部9可以三维移动,其中X轴支撑台6、Y轴支撑台7、Z轴支撑台8和加工部9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中相对应的部件结构即可,不在本发明的设计之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12,加工台12也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的相对应部件,加工台12采用电磁铁原理,可以将金属待加工件吸附固定,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底端贯穿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连接管15的顶端连接有鹅颈管16,通过鹅颈管16便于使用者调整出液端的位置,使其对准电极和待加工件,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下角的位置设有溢液管13和排液口40,本发明中,第一储液箱2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加工槽4中的高温加工液会通过溢液管13溢出,从而使加工槽4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并且温度不会过高,进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排液口40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14,在加工时,将排液口40密闭,箱体1的前侧向内开设有第一置物仓10和第二置物仓11,第一置物仓10内设有废液箱18和第二储液箱19,废液箱18的顶部设有第一输液管180,第二储液箱19的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190,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顶部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定位板101,两个L形定位板101之间滑动支撑有滤液槽22,滤液槽22位于排液口40和溢液管13的下方,确保溢流的高温加工液和加工完成后的排液都能进入滤液槽22,滤液槽22内设有过滤板220,用于过滤废液中的金属屑,滤液槽22的底部连接有导液管222,导液管222与第一输液管180连通,通过导液管222将滤液槽22中过滤后的加工液输入废液箱18内,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自吸泵21,第二自吸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抽液管210,第二抽液管210远离第二自吸泵21的一端穿过第二输液管190至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第二自吸泵21通过第二送液管211与连接管15的底端连接,通过第二自吸泵21将第二储液箱19内的加工液输入鹅颈管16内。

上述方案中,溢液管13的顶端高于加工台12的顶部,确保待加工件的加工部分可以浸入加工液中,淹没式冷却的方法能起到基本无烟,不产生火焰的加工效果,大大提高安全性,溢液管13顶端的开口处设有过滤网,因为溢液管13的内径较小,设置过滤网可以防止溢液管13被意外堵塞。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1,箱体1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2,用于储存加工液,第一储液箱2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5,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与第一储液箱2的内部连接,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将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抽出,箱体1的顶部设有制冷箱3和加工槽4,制冷箱3位于箱体1顶部的后侧,制冷箱3内设有蛇形管道,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送液管51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蛇形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浸液输入管30,浸液输入管30的端部穿过制冷箱3的内壁至靠近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位置,通过两个浸液输入管30将低温的加工液导入加工槽4内,制冷箱3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X轴支撑台6,X轴支撑台6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Y轴支撑台7,Y轴支撑台7的前端设有Z轴支撑台8,Z轴支撑台8的底端设有加工部9,使加工部9可以三维移动,其中X轴支撑台6、Y轴支撑台7、Z轴支撑台8和加工部9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中相对应的部件结构即可,不在本发明的设计之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12,加工台12也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的相对应部件,加工台12采用电磁铁原理,可以将金属待加工件吸附固定,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底端贯穿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连接管15的顶端连接有鹅颈管16,通过鹅颈管16便于使用者调整出液端的位置,使其对准电极和待加工件,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下角的位置设有溢液管13和排液口40,本发明中,第一储液箱2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加工槽4中的高温加工液会通过溢液管13溢出,从而使加工槽4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并且温度不会过高,进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排液口40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14,在加工时,将排液口40密闭,箱体1的前侧向内开设有第一置物仓10和第二置物仓11,第一置物仓10内设有废液箱18和第二储液箱19,废液箱18的顶部设有第一输液管180,第二储液箱19的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190,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顶部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定位板101,两个L形定位板101之间滑动支撑有滤液槽22,滤液槽22位于排液口40和溢液管13的下方,确保溢流的高温加工液和加工完成后的排液都能进入滤液槽22,滤液槽22内设有过滤板220,用于过滤废液中的金属屑,滤液槽22的底部连接有导液管222,导液管222与第一输液管180连通,通过导液管222将滤液槽22中过滤后的加工液输入废液箱18内,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自吸泵21,第二自吸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抽液管210,第二抽液管210远离第二自吸泵21的一端穿过第二输液管190至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第二自吸泵21通过第二送液管211与连接管15的底端连接,通过第二自吸泵21将第二储液箱19内的加工液输入鹅颈管16内。

上述方案中,密封机构14包括橡胶塞140,橡胶塞140的外径与排液口40的内径相适配,确保橡胶塞140可以将排液口40密封,橡胶塞140的顶部设有限位板141,限位板141的直径大于橡胶塞140的直径,在限位板141的作用下,可以防止橡胶塞140过度插入排液口40内,便于使用者对密封机构14的操作,限位板141顶部的中部设有连接杆142,连接杆142的顶端高于溢液管13的顶端,避免拉环143与加工液接触,从而防止使用者的手部沾染加工液,连接杆142的顶端设有拉环143,便于使用者将密封机构14与排液口40分离。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1,箱体1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2,用于储存加工液,第一储液箱2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5,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与第一储液箱2的内部连接,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将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抽出,箱体1的顶部设有制冷箱3和加工槽4,制冷箱3位于箱体1顶部的后侧,制冷箱3内设有蛇形管道,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送液管51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蛇形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浸液输入管30,浸液输入管30的端部穿过制冷箱3的内壁至靠近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位置,通过两个浸液输入管30将低温的加工液导入加工槽4内,制冷箱3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X轴支撑台6,X轴支撑台6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Y轴支撑台7,Y轴支撑台7的前端设有Z轴支撑台8,Z轴支撑台8的底端设有加工部9,使加工部9可以三维移动,其中X轴支撑台6、Y轴支撑台7、Z轴支撑台8和加工部9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中相对应的部件结构即可,不在本发明的设计之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12,加工台12也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的相对应部件,加工台12采用电磁铁原理,可以将金属待加工件吸附固定,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底端贯穿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连接管15的顶端连接有鹅颈管16,通过鹅颈管16便于使用者调整出液端的位置,使其对准电极和待加工件,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下角的位置设有溢液管13和排液口40,本发明中,第一储液箱2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加工槽4中的高温加工液会通过溢液管13溢出,从而使加工槽4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并且温度不会过高,进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排液口40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14,在加工时,将排液口40密闭,箱体1的前侧向内开设有第一置物仓10和第二置物仓11,第一置物仓10内设有废液箱18和第二储液箱19,废液箱18的顶部设有第一输液管180,第二储液箱19的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190,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顶部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定位板101,两个L形定位板101之间滑动支撑有滤液槽22,滤液槽22位于排液口40和溢液管13的下方,确保溢流的高温加工液和加工完成后的排液都能进入滤液槽22,滤液槽22内设有过滤板220,用于过滤废液中的金属屑,滤液槽22的底部连接有导液管222,导液管222与第一输液管180连通,通过导液管222将滤液槽22中过滤后的加工液输入废液箱18内,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自吸泵21,第二自吸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抽液管210,第二抽液管210远离第二自吸泵21的一端穿过第二输液管190至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第二自吸泵21通过第二送液管211与连接管15的底端连接,通过第二自吸泵21将第二储液箱19内的加工液输入鹅颈管16内。

上述方案中,第一置物仓10的开口处铰接有双开门100,便于使用者取放废液箱18、第二储液箱19和滤液槽22,第二置物仓11的开口处铰接有单开门110,第二置物仓11内放置有多种型号的灭火器20,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灭火处理,避免该电火花机床在出现明火时而无法扑灭的情况。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1,箱体1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2,用于储存加工液,第一储液箱2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5,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与第一储液箱2的内部连接,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将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抽出,箱体1的顶部设有制冷箱3和加工槽4,制冷箱3位于箱体1顶部的后侧,制冷箱3内设有蛇形管道,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送液管51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蛇形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浸液输入管30,浸液输入管30的端部穿过制冷箱3的内壁至靠近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位置,通过两个浸液输入管30将低温的加工液导入加工槽4内,制冷箱3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X轴支撑台6,X轴支撑台6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Y轴支撑台7,Y轴支撑台7的前端设有Z轴支撑台8,Z轴支撑台8的底端设有加工部9,使加工部9可以三维移动,其中X轴支撑台6、Y轴支撑台7、Z轴支撑台8和加工部9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中相对应的部件结构即可,不在本发明的设计之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12,加工台12也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的相对应部件,加工台12采用电磁铁原理,可以将金属待加工件吸附固定,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底端贯穿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连接管15的顶端连接有鹅颈管16,通过鹅颈管16便于使用者调整出液端的位置,使其对准电极和待加工件,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下角的位置设有溢液管13和排液口40,本发明中,第一储液箱2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加工槽4中的高温加工液会通过溢液管13溢出,从而使加工槽4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并且温度不会过高,进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排液口40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14,在加工时,将排液口40密闭,箱体1的前侧向内开设有第一置物仓10和第二置物仓11,第一置物仓10内设有废液箱18和第二储液箱19,废液箱18的顶部设有第一输液管180,第二储液箱19的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190,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顶部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定位板101,两个L形定位板101之间滑动支撑有滤液槽22,滤液槽22位于排液口40和溢液管13的下方,确保溢流的高温加工液和加工完成后的排液都能进入滤液槽22,滤液槽22内设有过滤板220,用于过滤废液中的金属屑,滤液槽22的底部连接有导液管222,导液管222与第一输液管180连通,通过导液管222将滤液槽22中过滤后的加工液输入废液箱18内,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自吸泵21,第二自吸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抽液管210,第二抽液管210远离第二自吸泵21的一端穿过第二输液管190至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第二自吸泵21通过第二送液管211与连接管15的底端连接,通过第二自吸泵21将第二储液箱19内的加工液输入鹅颈管16内。

上述方案中,废液箱18的前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一排液管181,第二储液箱19的前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排液管191,第二储液箱19的顶部还设有注液管192,用于加工过程中向第二储液箱19内补充加工液,第一输液管180、第一排液管181、第二输液管190、第二排液管191和注液管192的外壁均设有控制阀,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便于使用者关闭相应的未使用管道。

实施例8

本发明的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1,箱体1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2,用于储存加工液,第一储液箱2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5,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与第一储液箱2的内部连接,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将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抽出,箱体1的顶部设有制冷箱3和加工槽4,制冷箱3位于箱体1顶部的后侧,制冷箱3内设有蛇形管道,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送液管51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蛇形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浸液输入管30,浸液输入管30的端部穿过制冷箱3的内壁至靠近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位置,通过两个浸液输入管30将低温的加工液导入加工槽4内,制冷箱3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X轴支撑台6,X轴支撑台6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Y轴支撑台7,Y轴支撑台7的前端设有Z轴支撑台8,Z轴支撑台8的底端设有加工部9,使加工部9可以三维移动,其中X轴支撑台6、Y轴支撑台7、Z轴支撑台8和加工部9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中相对应的部件结构即可,不在本发明的设计之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12,加工台12也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的相对应部件,加工台12采用电磁铁原理,可以将金属待加工件吸附固定,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底端贯穿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连接管15的顶端连接有鹅颈管16,通过鹅颈管16便于使用者调整出液端的位置,使其对准电极和待加工件,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下角的位置设有溢液管13和排液口40,本发明中,第一储液箱2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加工槽4中的高温加工液会通过溢液管13溢出,从而使加工槽4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并且温度不会过高,进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排液口40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14,在加工时,将排液口40密闭,箱体1的前侧向内开设有第一置物仓10和第二置物仓11,第一置物仓10内设有废液箱18和第二储液箱19,废液箱18的顶部设有第一输液管180,第二储液箱19的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190,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顶部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定位板101,两个L形定位板101之间滑动支撑有滤液槽22,滤液槽22位于排液口40和溢液管13的下方,确保溢流的高温加工液和加工完成后的排液都能进入滤液槽22,滤液槽22内设有过滤板220,用于过滤废液中的金属屑,滤液槽22的底部连接有导液管222,导液管222与第一输液管180连通,通过导液管222将滤液槽22中过滤后的加工液输入废液箱18内,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自吸泵21,第二自吸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抽液管210,第二抽液管210远离第二自吸泵21的一端穿过第二输液管190至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第二自吸泵21通过第二送液管211与连接管15的底端连接,通过第二自吸泵21将第二储液箱19内的加工液输入鹅颈管16内。

上述方案中,第二抽液管210和导液管222均为软管,当使用者需要移出废液箱18和第二储液箱19时,需要将第二抽液管210和导液管222分别与第二储液箱19和废液箱18分离,采用软管可以便于使用者操作。

实施例9

本发明的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1,箱体1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2,用于储存加工液,第一储液箱2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5,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与第一储液箱2的内部连接,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将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抽出,箱体1的顶部设有制冷箱3和加工槽4,制冷箱3位于箱体1顶部的后侧,制冷箱3内设有蛇形管道,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送液管51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蛇形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浸液输入管30,浸液输入管30的端部穿过制冷箱3的内壁至靠近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位置,通过两个浸液输入管30将低温的加工液导入加工槽4内,制冷箱3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X轴支撑台6,X轴支撑台6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Y轴支撑台7,Y轴支撑台7的前端设有Z轴支撑台8,Z轴支撑台8的底端设有加工部9,使加工部9可以三维移动,其中X轴支撑台6、Y轴支撑台7、Z轴支撑台8和加工部9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中相对应的部件结构即可,不在本发明的设计之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12,加工台12也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的相对应部件,加工台12采用电磁铁原理,可以将金属待加工件吸附固定,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底端贯穿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连接管15的顶端连接有鹅颈管16,通过鹅颈管16便于使用者调整出液端的位置,使其对准电极和待加工件,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下角的位置设有溢液管13和排液口40,本发明中,第一储液箱2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加工槽4中的高温加工液会通过溢液管13溢出,从而使加工槽4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并且温度不会过高,进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排液口40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14,在加工时,将排液口40密闭,箱体1的前侧向内开设有第一置物仓10和第二置物仓11,第一置物仓10内设有废液箱18和第二储液箱19,废液箱18的顶部设有第一输液管180,第二储液箱19的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190,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顶部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定位板101,两个L形定位板101之间滑动支撑有滤液槽22,滤液槽22位于排液口40和溢液管13的下方,确保溢流的高温加工液和加工完成后的排液都能进入滤液槽22,滤液槽22内设有过滤板220,用于过滤废液中的金属屑,滤液槽22的底部连接有导液管222,导液管222与第一输液管180连通,通过导液管222将滤液槽22中过滤后的加工液输入废液箱18内,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自吸泵21,第二自吸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抽液管210,第二抽液管210远离第二自吸泵21的一端穿过第二输液管190至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第二自吸泵21通过第二送液管211与连接管15的底端连接,通过第二自吸泵21将第二储液箱19内的加工液输入鹅颈管16内。

上述方案中,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顶部且位于两个L形定位板101后侧的位置设有挡板102,挡板102前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L形定位板101的后侧粘接,通过设置的挡板102,可以对滤液槽22的后侧进行定位,从而确保滤液槽22在放置后是位于溢液管13和排液口40的下方。

实施例10

本发明的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包括箱体1,箱体1的后侧设有第一储液箱2,用于储存加工液,第一储液箱2的顶部设有第一自吸泵5,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与第一储液箱2的内部连接,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抽液管50将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抽出,箱体1的顶部设有制冷箱3和加工槽4,制冷箱3位于箱体1顶部的后侧,制冷箱3内设有蛇形管道,第一自吸泵5通过第一送液管51与蛇形管道的输入端连接,蛇形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浸液输入管30,浸液输入管30的端部穿过制冷箱3的内壁至靠近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位置,通过两个浸液输入管30将低温的加工液导入加工槽4内,制冷箱3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X轴支撑台6,X轴支撑台6的顶部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有Y轴支撑台7,Y轴支撑台7的前端设有Z轴支撑台8,Z轴支撑台8的底端设有加工部9,使加工部9可以三维移动,其中X轴支撑台6、Y轴支撑台7、Z轴支撑台8和加工部9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中相对应的部件结构即可,不在本发明的设计之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加工槽4内壁底部的中部设有加工台12,加工台12也采用现有电火花机床的相对应部件,加工台12采用电磁铁原理,可以将金属待加工件吸附固定,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底端贯穿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连接管15的顶端连接有鹅颈管16,通过鹅颈管16便于使用者调整出液端的位置,使其对准电极和待加工件,加工槽4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下角的位置设有溢液管13和排液口40,本发明中,第一储液箱2中的加工液是连续输出的,加工槽4中的高温加工液会通过溢液管13溢出,从而使加工槽4中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并且温度不会过高,进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排液口40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14,在加工时,将排液口40密闭,箱体1的前侧向内开设有第一置物仓10和第二置物仓11,第一置物仓10内设有废液箱18和第二储液箱19,废液箱18的顶部设有第一输液管180,第二储液箱19的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190,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顶部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定位板101,两个L形定位板101之间滑动支撑有滤液槽22,滤液槽22位于排液口40和溢液管13的下方,确保溢流的高温加工液和加工完成后的排液都能进入滤液槽22,滤液槽22内设有过滤板220,用于过滤废液中的金属屑,滤液槽22的底部连接有导液管222,导液管222与第一输液管180连通,通过导液管222将滤液槽22中过滤后的加工液输入废液箱18内,第一置物仓10内壁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自吸泵21,第二自吸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抽液管210,第二抽液管210远离第二自吸泵21的一端穿过第二输液管190至第二储液箱19的内部,第二自吸泵21通过第二送液管211与连接管15的底端连接,通过第二自吸泵21将第二储液箱19内的加工液输入鹅颈管16内。

上述方案中,滤液槽22前侧的中部设有拉手221,便于使用者移出滤液槽22。

本发明的可有效避免电火花造成损伤的电火花机床在使用时,使用者先将待加工件放置在加工台12上,然后开启加工台12的机械开关,使待加工件固定在加工台12上,然后使用者将加工部9的电极与待加工件进行校准,然后通过鹅颈管16将雾化喷头17移动至待加工处,之后,通过第一自吸泵5将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输入制冷箱3内的蛇形管内,加工液经过蛇形管时被降温处理,低温的加工液从两个浸液输入管30导入加工槽4内,当加工液淹没待加工件的加工部位时,启动机床开始加工,此时,通过第二自吸泵21将第二储液箱19内的加工液输入鹅颈管16,并通过雾化喷头17喷出,对机床加工时产生的电火花进行浇灭,有效避免明火的产生,在机床加工过程中,第一储液箱2内的加工液经过制冷箱3低温处理后连续输入到加工槽4内,加工槽4内产生的高温加工液会从溢液管13溢出,使加工槽4内的加工液处于流动状态,从而避免出现高温加工液对机床进行热传导的情况,对该电火花机床内的元件进行保护;在该电火花机床加工完成后,使用者将密封机构14与排液口40分离,从而使加工槽4内的废液从排液口40排出至滤液槽22内,废液中的金属屑可以被滤液槽22过滤,经过过滤后的废液通过导液管222导入废液箱18内,从而便于废液的回收再利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