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治核桃焦叶病的方法

一种防治核桃焦叶病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核桃焦叶病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防治核桃焦叶病的方法包括:新根系开始生长时灌施生物菌剂,根系生长第一个高峰期灌施肥料、结合叶面肥喷雾,并进行核桃腐烂病防治及土壤压碱调控,显症前期喷施农药混配液,显症高峰期灌施生物菌剂,及常规田间管理。本发明的防治方法有效的防治了核桃焦叶病,避免了核桃叶片焦黄而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造成后期树体的营养储备下降,进而影响来年核桃的结实量和果实饱满度的现象,本发明的防治方法在防治核桃焦叶病的同时还有效的增强树势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有效地提高了核桃产业的经济效益,也为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798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32638.X

  • 申请日2021-05-17

  • 分类号A01G13/00(20060101);A01G17/00(20060101);A01G7/06(20060101);A01N63/22(20200101);A01N43/16(20060101);A01N59/26(20060101);A01P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562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贾耀淇

  • 地址 83006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安居南路19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5:3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核桃焦叶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核桃(Juglans regia L.)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果树,位居四大著名坚果(核桃、扁桃、板栗、阿月浑子)之首,全世界分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中国核桃的栽植数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全国20多个省市有核桃栽培,我国核桃栽培总面积100万公顷,总株数2亿株,其中结果树约6000万株,年产坚果25万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生的盐碱危害以及过度的产量追求,造成核桃树势明显减弱,病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的影响了核桃产量和品质。核桃焦叶病自各地区首次发生以来,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主要危害核桃叶片,初期首先从叶缘开始发病,形成黑褐色的坏死斑,并逐渐向内扩展,造成叶片部分或整个叶片焦枯。该病在每年的7月叶片开始出现零星发病症状,8-9月进入发病高峰,病叶像火烧一般,造成整树叶片或部分叶片提前1-2个月枯死,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严重的影响了后期树体的营养储备,降低树势的同时还严重地影响了来年核桃的结实量和果实饱满度,增加了果实的空壳率,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各地区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防治核桃焦叶病主要的技术有:采用杀菌剂进行病害防治,但防效均不理想;采用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喷施防病,病情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后期病情依然发展迅速;使用各种微量元素肥,病情有所缓解,但仍然得不到彻底解决。而如何有效的防治核桃焦叶病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核桃焦叶病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手段结合有效的防治了核桃焦叶病,增强树势的同时提高了核桃产量和品质,为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核桃焦叶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核桃新根系开始生长时灌施生物菌剂,核桃根系生长第一个高峰期灌施肥料、喷施叶面肥,常规田间管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症前期喷施农药混配液,显症高峰期再次灌施生物菌剂;

所述农药混配液包括:10亿个芽孢/g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菌剂、0.5%氨基寡糖素和98%磷酸二氢钾。

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菌剂、氨基寡糖素和磷酸二氢钾3种药剂,是在试验示范基础上筛选出的高效防控核桃焦叶病的3种药剂。

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菌剂是一种高效微生物制剂,具有改善作物根际微生态,活化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潜在养分,改良土壤,疏松板结,遏制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肥力,菌剂分泌的此生代谢物对土传病害具有显著防效,同时该制剂可与其他大部分杀菌剂等多种农药混配使用,大大地提高防治效果。

0.5%的氨基寡糖素具有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等优点,可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灭杀的作用,该药剂具有高效、无公害,可广泛应用于果树及其它农作物的防治。

磷酸二氢钾是一种优质肥料,可有效补充钾元素,促进花芽分化,增强树体抗性等多种功能。

进一步地,在核桃新根系开始生长前还包括以下处理步骤:树干涂白,树体修剪,清除枯枝落叶,树体消毒处理。

进一步地,在核桃焦叶病防治期间进行核桃腐烂病防控及土壤压碱调控。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菌剂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菌剂,含菌量为10亿个芽孢/g;两次所述灌施生物菌剂具体为,将生物菌剂稀释300~400倍得到的药液对核桃树进行灌根处理,药液用量为10~25kg/株。

对核桃根际土壤进行微生态调控,可以有效丰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调节土壤pH值,促进根系生长和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从而增强树势,预防核桃焦叶病。

进一步地,所述灌施肥料包括黄腐酸磷酸钾肥;所述叶面肥为0.5%氨基寡糖素。

补充钾肥,诱导树体抗性基因表达,增强树体抗病性,达到防治核桃焦叶病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灌施肥料具体为,将黄腐酸钾肥稀释500倍后灌施,黄腐酸磷酸钾肥稀释后溶液的用量为12.5吨/亩。

黄腐酸磷酸钾肥是一种适用于碱性土壤特性的新型有机复合肥,能够有效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特性,富含N、P、K等大量元素和壳聚糖、螯合钙、螯合肽等多种中微量元素,能够有效促进叶绿素和酵素的形成,强健植株,增强树体抗病和抗寒能力,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实坐果率。此外,根部冲施该复合肥后无需补充其它N、P、K肥,结合叶面肥的喷洒便可以达到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控核桃腐烂病的方法包括:采用40%多菌灵·代森锰锌400倍液直接涂抹病斑,7d后进行二次涂抹;所述土壤压碱调控的方法包括:大水漫灌冲施土壤压碱剂土优乐,压碱剂用量为2~3kg/亩。

40%多·锰锌是一种高效防治核桃腐烂病的新型杀菌剂,具有较强的渗透和杀菌效果,病斑无需刮除处理,稀释后的药剂可直接涂抹,操作简便,省工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农药混配液配制方法为:将含菌量为10亿个芽孢/g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菌剂稀释500倍,0.5%的氨基寡糖素稀释600倍后将两种药液以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后得到混合药液,在每1L混合药液中加入1g 98%的磷酸二氢钾得到农药混配液。

进一步地,所述的农药混配液的喷施方法为: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2次。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地下生物菌剂灌根、增施有机肥,以及后期叶片喷药防病的策略对核桃焦叶病发病较重的地块进行核桃焦叶病防治,有效增强了核桃树的树势,解决了核桃焦叶病危害严重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核桃产量和品质,确保了核桃产业的安全,为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本发明通过树干未萌芽时采用树干涂白、树体修剪、清理果园、树体消毒、在病斑部位直接涂抹40%多·锰锌等处理有效的预防了核桃树腐烂病的发生。核桃腐烂病一般易在幼树主干或侧枝染病,而枝条染病时,一种是出现失绿,树皮与木质部分离,至枝条干枯,因而无法更好的进行营养储备,造成树体较弱无法更好的抵御其他病害,会加剧核桃焦叶病的发生,而本发明对核桃树腐烂病有效的防控,可以更好的保护树体,增强其抵御核桃焦叶病的能力。

本发明在树体萌动期将生物菌剂通过灌根的方法施加于核桃树上,有效的丰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调节土壤pH值,促进根系生长和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从而增强树势,预防核桃焦叶病。并结合高效有机肥、P肥、K肥的施加,增强树势和树体抗逆性的同时提供果实产量和品质;喷施氨基寡糖素诱导树体抗性基因表达,增强树体抗病性,同时具有杀灭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作用,达到防治核桃焦叶病的目的。

本发明在核桃焦叶病显症前期对核桃树冠进行了农药混配液的喷施处理,喷施的农药混配液中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在植物体表、体内定殖和传导,对植物的生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核桃树的抗病能力;在显症高峰期,第二次将生物菌剂通过灌根的方法施加于核桃树上,有效的促进了根系生长和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提高了核桃树的树势,从而有效地防治了核桃焦叶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选取试验地块核桃焦叶病田间树体危害症状图;

图2为本发明选取试验地块核桃焦叶病病株叶片受害症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选择树龄8年的核桃树作为试验对象,栽培模式为株行距为6×4m,试验地面积116亩,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试验前一年核桃焦叶病发生相对较重的地块;实验自每年3月上旬始,地块左右两侧各去除10亩作为保护行,取中间96亩作为试验用地,分成6个区,每个小区16亩地,第1个小区对应实施例1,第2个小区对应对比例1,第3个小区对应对比例2,第4个小区对应对比例3,第5个小区对应对比例4,第6个小区对应对比例5。在9月下旬-10月中旬果实采摘后适时统计当年生核桃树发病率,每个处理分别以株为单位,记录病株率、依据病情分级标准,统计各级发病核桃树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具体分级标准见表1,并测定各处理中的核桃果径及产量。

表1核桃焦叶病病情分级标准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防治核桃焦叶病的方法:

(1)3月初,将树干涂白,树体修剪,清除枯枝落叶,带出果园填埋或焚烧,之后喷洒40%多·锰锌800倍稀释液进行树体消毒。

(2)树体萌动后期土壤微生态调控: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核桃根系开始生长出现新根系时,在冠下距树干50cm处挖40cm宽、30cm深的环形沟,将含菌量为10亿个芽孢/g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菌剂400倍稀释液作为生物菌剂药液均匀倒入环形沟内,药液用量为20kg/株,待药液渗下后培土覆盖。

(3)土壤压碱调控技术:5月份采用大水漫灌,冲施土优乐(小分子聚合微生物菌剂)2~3kg/亩,进行土壤压碱1次。

(4)根系生长高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核桃根系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采用黄腐酸磷酸钾肥(高效有机肥)500倍稀释液对核桃树进行灌根处理,黄腐酸磷酸钾肥用量为25kg/亩;同时向树体叶面喷施浓度为0.5%的氨基寡糖素1200倍液。

(5)核桃腐烂病的防治: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将40%多·锰锌400倍稀释液直接涂抹在病斑处,7d后进行二次涂抹。

(6)显症前期的病害防治:在6月下旬核桃焦叶病显症的前期,将含菌量为10亿个芽孢/g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菌剂稀释500倍,0.5%的氨基寡糖素稀释600倍后将两种药液以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后得到混合药液,在每1L的混合药液中加入1g速溶性98%的磷酸二氢钾制备得到农药混配液,进行树冠喷雾,每隔10天喷洒1次,连续2次。

(7)显症高峰期病害防治:在8至9月份是核桃焦叶病显症的高峰期,采用含菌量为10亿个芽孢/g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菌剂400倍稀释液对核桃树进行第2次灌根处理,并进行土壤压碱调控,具体方法为大水漫灌冲施土壤压碱剂土优乐,用量为2~3kg/亩。

(8)果实采摘后的田间管理:常规水肥管理,以及收获后通过秋季修剪、清洁田园、石硫合剂喷施等常规管理措施进行病害综合防控。

对比例1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未进行步骤(2)中的处理。

对比例2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未施加步骤(4)中的高效有机肥。

对比例3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未进行步骤(5)中的处理。

对比例4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6)喷施的药液中不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菌剂。

对比例5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未进行步骤(7)中的生物菌剂二次灌根处理。

果农常规防治

(1)3月初,将树干涂白,树体修剪,清除枯枝落叶,带出果园填埋或焚烧,之后喷洒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清园,降低越冬态病虫基数。

(2)树体萌动期:冠下根际埋施腐熟的牛羊粪(2.0吨/亩)、磷酸氢二铵(15kg/亩)做底肥。

(3)核桃腐烂病的防治: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将病斑刮除后涂抹400倍液的80%代森锰锌,并喷施20%阿维·三唑锡1500倍液防治核桃红蜘蛛。

(4)显症前期的病害防治:无防治措施。

(5)果实采摘后的田间管理:适度水肥管理,以及收获后通过秋季修剪、清洁田园、石硫合剂喷施等常规管理措施进行病害综合防控。

测定并计算核桃焦叶病平均发生率和病情指数,结果见表2。

表2核桃焦叶病平均发生率、病情指数

通过本发实施例1、对比例1~5和果农的常规防治,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的生物菌剂灌根、增施有机肥,以及后期叶片喷药防病的结合策略有效的控制了核桃焦叶病的发生,实施例1的病害平均发生率仅为10.6%,病情指数平均下降到了1.64,明显优于果农的常规防治;对比例1未采用本发明中的生物菌肥进行第1次灌根处理的情况下,病害平均发生率显著增加,增加到了43.2%,病情指数也增加到了5.12,可见在核桃果树萌动期灌施生物菌剂,核桃焦叶病防效显著降低,可见生物菌剂对于核桃焦叶病的防治具有优异的效果;从实施例1的效果和对比例1~5的效果可以看出,是否施加生物菌肥、有机肥,是否对核桃腐烂病进行防治,是否喷施叶面药液,是否进行二次微生物菌剂,均会对核桃焦叶病的防治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测定实施例1、对比例1~5及果农常规防治中核桃果径及产量,结果见表3。

表3核桃硬核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成熟期果径及产量

由表3可知,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技术手段对核桃焦叶病进行防治后,核桃产量明显上升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且实施例1中的核桃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核桃焦叶病的方法的最佳处理手段为实施例1提供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