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

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灭活益生菌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取以下重量份的物质:可溶性载体9‑10份、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1‑1.2份,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粉;2)、混合粉烘干1.5h‑2.5h,形成烘干粉;3)、烘干粉进行振动筛动,形成细状粉;4)、将细状粉摇均,再将细状粉置于烘干箱中烘干7h‑9h,形成益生菌可溶性粉;只需要将可溶性载体与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进行混合并搅拌,再进行烘干,将烘干粉进行筛盘筛动,细状粉的大小尺寸符合要求,再将细状粉摇均烘干,形成益生菌可溶性粉,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流程较少,制备便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708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15735.3

  • 申请日2021-03-24

  • 分类号A23L33/135(20160101);A23L3/40(20060101);A23L29/00(20160101);A23P10/40(20160101);B02C4/00(20060101);B02C23/16(20060101);

  • 代理机构44356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周婷;江文鑫

  • 地址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老坑社区锦绣中路19号美讯数码科技厂区1号厂房B10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2:2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益生菌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肠道保健已经成为当前养殖行业的共识,只有对肠道进行调节保健,才能够提高动物肠道的营养吸收,提高动物对疫病的抵抗力。

大量的试验证明益生菌对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调节具有明显的保健效果,在保持动物肠道健康、提高动物抗病力方面受到了认可。由于菌体比重较大,在水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沉降,导致动物在饮水时无法保证摄入足够数量的菌体。

益生菌可溶性粉可以溶解在水中,便于动物的摄入及吸收,但是,目前针对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相对复杂,导致制备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较为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取以下重量份的物质:可溶性载体9-10份、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1-1.2份;将所述可溶性载体及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置于水平转动的搅拌筒中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粉;

2)、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粉置于烘干箱中烘干1.5h-2.5h,形成烘干粉;

3)、将所述烘干粉置于筛盘中进行振动筛动,直至烘干粉全部从筛盘中筛落,形成细状粉;

4)、将所述细状粉装置在密封布置的密封袋中摇动均匀后,再将细状粉置于烘干箱中烘干7h-9h,形成益生菌可溶性粉。

进一步的,在所述制备步骤1)中,所述搅拌筒呈纵向布置,所述搅拌筒中具有上部开口的搅拌腔,所述可溶性载体及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置于所述搅拌腔内;所述搅拌筒的底部的中心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驱动所述搅拌筒水平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筒的搅拌腔的下部设置有圆盘状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外周连接有弹性材质制成且圆环状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与搅拌腔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弹性环呈松弛状;所述振动盘及弹性环与搅拌腔的底部之间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中设有纵向伸缩布置的振动轴,所述振动轴与振动盘连接,驱动所述振动盘纵向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轴的外周套设有相对于振动轴转动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水平轴,所述水平轴的外端连接有纵向轴,所述转动环带动所述水平轴及纵向轴水平转动;所述纵向轴的顶部自下而上抵接着所述弹性环朝上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轴的顶部具有抵接弹性环的抵接端,所述抵接端的高于所述振动盘布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1)中,当所述搅拌筒进行搅拌时,所述转动轴驱动所述搅拌筒水平转动,所述振动轴驱动所述振动盘纵向振动,所述转动环驱动所述纵向轴水平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盘呈倾斜布置,形成有最低端及最高端;所述搅拌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振动盘的最低端相对布置,且位于弹性环的上方;在所述制备步骤1)中,当所述搅拌筒搅拌完毕后,所述转动轴停止转动,打开所述出料口,所述振动轴驱动振动盘纵向振动,所述转动环驱动纵向轴水平转动,直至所述混合粉全部由所述出料口排出为止。

进一步的,在所述制备步骤2)中,将搅拌后的混合粉置于烘干盘中,并将所述烘干盘水平插设在所述烘干箱中;所述烘干盘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水平布置且用于放置混合粉的烘干层,所述烘干层为薄状金属片制成;所述架体的两侧设置有导轨槽,所述烘干层的下方设有滚轴,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转动置于所述导轨槽中,所述滚轴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高度不一的凸起,所述凸起抵接着所述烘干层的底部;所述滚轴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与滚轴转动连接;当所述烘干盘置于所述烘干箱中后,通过往返移动操作杆,所述操作杆驱动所述滚轴沿着导轨槽往返滚动,所述滚轴上的凸起抵接烘干层上下振动。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凸起沿着所述滚轴的轴向,盘旋布置在所述滚轴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制备步骤3)中,所述烘干粉置于筛盘中进行振动筛动过程中,利用碾碎辊将滞留在筛盘上的大颗粒的烘干粉进行碾碎,所述碾碎辊上设有多个周向槽,多个所述周向槽沿着所述碾碎辊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周向槽设有多个插针,所述插针沿着所述周向槽的周向间隔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只需要将可溶性载体与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进行混合并搅拌,再进行烘干,将烘干后的烘干粉进行筛盘筛动,使得细状粉的大小尺寸符合要求,再将细状粉置于密封袋中摇均并烘干则可形成益生菌可溶性粉,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流程较少,制备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的流程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搅拌筒的剖切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烘干盘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碾碎辊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取以下重量份的物质:可溶性载体9-10份、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1-1.2份;将可溶性载体及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置于水平转动的搅拌筒101中进行搅拌,使得可溶性载体与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均匀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粉;

2)、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粉置于烘干箱中烘干1.5h-2.5h,将混合粉中的水分等进行烘干,形成烘干粉;

3)、将烘干粉置于筛盘中进行振动筛动,直至烘干粉全部从筛盘中筛落,形成细状粉,细状粉的大小满足设定要求,具体大小可以根据筛盘的孔隙而定;

4)、将细状粉装置在密封布置的密封袋中摇动均匀后,再将细状粉置于烘干箱中烘干7h-9h,形成益生菌可溶性粉。

上述提供的灭活益生菌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只需要将可溶性载体与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进行混合并搅拌,再进行烘干,将烘干后的烘干粉进行筛盘筛动,使得细状粉的大小尺寸符合要求,再将细状粉置于密封袋中摇均并烘干则可形成益生菌可溶性粉,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流程较少,制备便捷。

本实施例中,可溶性载体由麦芽糊精、葡萄糖粉、玉米淀粉、硫酸钠、一水硫酸镁等组成;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可以是益生菌发酵液,也可以做灭活的任何益生菌,益生菌则可以包括乳酸菌、芽孢菌、酵母等。

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的细胞能粘附在肠道上皮细胞,形成生物屏障,竞争排斥致病微生物,从而保护肠道;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杀灭致病微生物;可以刺激肠道中固有的产酸微生物如乳酸菌的生长,从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对肠粘膜非特异性免疫具有调节作用;能够体外或体内吸附食物中的霉菌毒素,减少其进入人和动物肠道,从而提高食品安全。

在制备步骤1)中,搅拌筒101呈纵向布置,搅拌筒101中具有上部开口的搅拌腔,可溶性载体及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置于所述搅拌腔内;搅拌筒101的底部的中心连接有转动轴102,转动轴102驱动搅拌筒101水平转动。这样,通过搅拌筒101的水平转动,使得搅拌腔中的可溶性载体及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可以均匀混合在一起。

搅拌筒101的搅拌腔的下部设置有圆盘状的振动盘104,振动盘104的外周连接有弹性材质制成且圆环状的弹性环103,弹性环103与搅拌腔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弹性环103呈松弛状,这样,弹性环103则可以上凸下凹。

振动盘104及弹性环103与搅拌腔的底部之间围合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中设有纵向伸缩布置的振动轴105,振动轴105与振动盘104连接,驱动振动盘104纵向振动。

这样,当可溶性载体以及灭活益生菌浓缩发酵液置于搅拌腔中后,搅拌筒101在转动的过程中,振动轴105驱动振动盘104上下振动,这样,避免混合粉粘附在振动盘104上,使得搅拌更稳均匀;另外,弹性环103的松弛状布置,不会对振动盘104的震动造成干涉,且可以更好的缓冲振动盘104的震动。

振动轴105的外周套设有相对于振动轴105转动的转动环106,这样,振动轴105与转动环106之间的运动则不会相互干涉。转动环106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水平轴107,水平轴107的外端连接有纵向轴108,转动环106带动水平轴107及纵向轴108水平转动;纵向轴108的顶部自下而上抵接着弹性环103朝上弯曲。

这样,当转动环106转动时,水平轴107以及纵向轴108也随之转动,且由于纵向轴108的顶部抵接着弹性环103,随着纵向轴108的转动,纵向轴108则可以抵接着弹性环103朝上凸起204,这样,落在弹性环103上的混合粉则会被翻动,使得混合粉搅拌更为均匀。

纵向轴108的顶部具有抵接弹性环103的抵接端,抵接端的高于振动盘104布置,从而,便于纵向轴108的抵接端抵接弹性环103朝上凸起204。

在步骤1)中,当搅拌筒101进行搅拌时,转动轴102驱动搅拌筒101水平转动,振动轴105驱动振动盘104纵向振动,转动环106驱动纵向轴108水平转动。这样,搅拌筒101转动,振动盘104振动,纵向轴108驱动弹性环103朝上凸起204,三者配合一起运动,则可以较为均匀的搅拌混合粉。

振动盘104呈倾斜布置,形成有最低端及最高端;搅拌筒10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109,出料口109与振动盘104的最低端相对布置,且位于弹性环103的上方;在所述制备步骤1)中,当搅拌筒101搅拌完毕后,转动轴102停止转动,打开出料口109,振动轴105驱动振动盘104纵向振动,转动环106驱动纵向轴108水平转动,直至混合粉全部由出料口109排出为止。

振动盘104倾斜布置,且出料口109与振动盘104的最低端相对布置,便于混合粉从出料口109中排出,且纵向轴108的转动,可以将弹性环103上的混合粉尽量全部朝向出料口109挤压,将混合粉从出料口109中排出。

在制备步骤2)中,将搅拌后的混合粉置于烘干盘中,并将烘干盘水平插设在烘干箱中;烘干盘包括架体200,架体200上设有水平布置且用于放置混合粉的烘干层201,烘干层201为薄状金属片制成,这样,在受到挤压的时候,烘干层201则可以上下弯曲变形。

架体200的两侧设置有导轨槽,烘干层201的下方设有滚轴202,滚轴202的两端分别转动置于导轨槽中,滚轴20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高度不一的凸起204,凸起204抵接着烘干层201的底部;滚轴202连接有操作杆203,操作杆203与滚轴202转动连接;当烘干盘置于所述烘干箱中后,通过往返移动操作杆203,操作杆203驱动滚轴202沿着导轨槽往返滚动,滚轴202上的凸起204抵接烘干层201上下振动。这样,随着烘干层201的上下弯曲震动,可以使得烘干层201上的混合粉翻动,使得混合粉可以更为均匀的受热烘干,避免出现局部烘干的现象。

多个凸起204沿着滚轴202的轴向,盘旋布置在滚轴202上,这样,随着滚轴202的移动以及滚动,滚轴202的凸起204可以多位置驱动烘干盘上下振动。

在制备步骤3)中,烘干粉置于筛盘中进行振动筛动过程中,利用碾碎辊300将滞留在筛盘上的大颗粒的烘干粉进行碾碎,碾碎辊300上设有多个周向槽301,多个周向槽301沿着碾碎辊300的轴向间隔布置;周向槽设有多个插针302,插针302沿着周向槽301的周向间隔布置。这样,当碾碎辊300在滚动的过程中,利用周向槽301可以将大颗粒的烘干粉切断,再利用周向槽301中的插针302将切断后的烘干粉进行插碎,这样,可以更为高效的碾碎大颗粒的烘干粉。

当然,对于一些本身就已经很细碎的烘干粉而言,则不需要进行碾碎棍300进行碾碎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