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待管理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确定与该待管理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根据待管理备件的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线上使用量,确定该产品的实际故障率;根据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确定综合平均故障率;获取产品的满足备件保障失效率要求的失效率阈值;利用综合平均故障率和失效率阈值,确定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本方案能够提高备件储备数量的合理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7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81817.2

  • 发明设计人 朱振华;

    申请日2021-05-24

  • 分类号G06Q10/06(20120101);G06Q10/08(20120101);G06Q50/04(2012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16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东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0:5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生产和销售等类型的企业中,将产品进行定量和定期的储备已经成为了一种保证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比如,生产型企业中通过将仪器设备所需的备件进行储备以保证仪器设备正常的工作效率。

然而,备件的储备量过多和过少会导致资金占用浪费以及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因此,对备件的储备量进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能够提高备件储备数量的合理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待管理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确定与该待管理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

根据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所述产品的线上使用量,确定该产品的实际故障率;

根据所述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和所述实际故障率,确定综合平均故障率;

获取所述产品的满足备件保障失效率要求的失效率阈值;

利用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和所述失效率阈值,确定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与该待管理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倒数,得到所述理论平均故障率;

和/或,

所述确定该产品的实际故障率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实际平均消耗量和所述产品的线上使用量的比值,得到所述产品的实际故障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综合平均故障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理论平均故障率和所述实际故障率,计算所述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

利用所述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计算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该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实际故障率与所述理论平均故障率的比值,得到所述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的步骤包括:

将同一种类型产品所得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进行正态分布拟合,得到拟合后的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

利用所述数学期望、所述标准差、所述理论平均故障率和理论应用权重参数,计算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其中,所述理论应用权重参数用于表征理论值在计算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时所占的权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包括:

其中,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和所述失效率阈值,确定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的步骤包括:

利用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得到由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和该产品的备件储备量表征的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Ψ

通过所述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得到由备件保障失效率和所述线上使用量表征的备件的储备量计算公式s

利用所述失效率阈值,从所述备件的储备量计算公式中确定出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确定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之后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总储备数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理论备件周转率;

其中,S用于表征所述待管理备件的总储备数量,A用于表征所述实际年平均消耗量,ITO用于表征所述理论备件周转率;

根据所述理论备件周转率,对得到的所述产品的总储备数量进行评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一个理论故障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管理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确定与该待管理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

一个实际故障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所述产品的线上使用量,确定该产品的实际故障率;

一个综合故障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理论故障率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和所述实际故障率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故障率,确定综合平均故障率;

一个失效率阈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产品的满足备件保障失效率要求的失效率阈值;

一个备件储备量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综合故障率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和所述失效率阈值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失效率阈值,确定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理论故障率确定模块在确定与该待管理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时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计算所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倒数,得到所述理论平均故障率;

和/或,

所述实际故障率确定模块在确定该产品的实际故障率时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计算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实际平均消耗量和所述产品的线上使用量的比值,得到所述产品的实际故障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综合故障率确定模块包括:

一个影响因子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理论平均故障率和所述实际故障率,计算所述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

一个综合故障率计算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影响因子计算单元得到的所述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计算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影响因子计算单元在计算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时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计算所述实际故障率与所述理论平均故障率的比值,得到所述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综合故障率计算单元在计算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时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将同一种类型产品所得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进行正态分布拟合,得到拟合后的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

利用所述数学期望、所述标准差、所述理论平均故障率和理论应用权重参数,计算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其中,所述理论应用权重参数用于表征理论值在计算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时所占的权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综合故障率计算单元在计算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时配置成执行如下公式:

其中,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备件储备量确定模块在确定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时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利用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得到由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和该产品的备件储备量表征的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Ψ

通过所述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得到由备件保障失效率和所述线上使用量表征的备件的储备量计算公式s

利用所述失效率阈值,从所述备件的储备量计算公式中确定出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个储备数量合理性评价模块,用于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利用所述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总储备数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理论备件周转率;

其中,S用于表征所述待管理备件的总储备数量,A用于表征所述实际年平均消耗量,ITO用于表征所述理论备件周转率;

根据所述理论备件周转率,对得到的所述产品的总储备数量进行评价。

第三方面,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对备件的储备量进行管理时,首先可以根据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确定出该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故障率,然后可以根据备件的实际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得到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如此在得到理论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之后,将理论值和实际值综合考虑,得到综合平均故障率,进而利用该综合平均故障率和满足备件保障失效率要求的失效率阈值来确定出适合该备件的储备数量。由此可见,本方案是通过计算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将实际因素融合进理论计算中,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智能均衡,能够保证确定出的备件储备数量更加合理,进而避免由于备件储备量过多或过少导致资金占用浪费以及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基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综合平均故障率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故障率确定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1:根据待管理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确定与该待管理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

102:根据待管理备件的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线上使用量,确定该产品的实际故障率

103:根据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确定综合平均故障率

104:获取产品的满足备件保障失效率要求的失效率阈值

105:利用综合平均故障率和失效率阈值,确定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

201:根据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计算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

202:利用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

301:利用综合平均故障率,得到由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和该产品的备件储备量表征的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

302:通过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得到由备件保障失效率和线上使用量表征的备件的储备量计算公式

303:利用失效率阈值,从备件的储备量计算公式中确定出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

401:理论故障率确定模块 402:实际故障率确定模块 403:综合故障率确定模块

404:失效率阈值获取模块 405:备件储备量确定模块 4031:影响因子计算单元

4032:综合故障率计算单元 601:存储器 602:处理器

100: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 400: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 600: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在生产型企业中,生产线能否高效率的运行通常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生产线的持续运行,避免不了一些零部件产品的更换,因此备件能否及时更换也就成为了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即生产线上所需的备件储备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备件储备量不足,在生产线需要备件时,无法及时更换备件,会导致系统停机从而产生损失;如果备件储备量过多,则会导致大量的资金被长期占用,若最终形成死库,同样会因资金浪费产生损失。因此,生产型企业对生产线上产品的备件进行合理性存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备件储备量相关的管理,大多是按照经验进行管理。比如,负责生产保障的部门,偏向于对备件进行过量储备,以保证生产不会中断;而负责预算控制的部门,偏向于低量储备,以减少资金占用与浪费。但这些部门几乎都没有理论依据来确定备件储备量的最优方案,从而导致备件储备量不足和过多的问题常有发生。

基于此,本方案考虑通过线上产品的故障率和对产品备件保障率失效要求进行储备数量的确定。更重要的是,本方案同时将理论的故障率和实际的故障率都考虑在内,进而根据以此得到的包含理论因素和实际因素的综合平均故障率与对产品的备件保障率失效的要求确定出备件的储备数量,从而达到对备件进行合理性储备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100,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待管理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确定与该待管理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

步骤102:根据待管理备件的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线上使用量,确定该产品的实际故障率;

步骤103:根据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确定综合平均故障率;

步骤104:获取产品的满足备件保障失效率要求的失效率阈值;

步骤105:利用综合平均故障率和失效率阈值,确定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

本方案在对备件的储备量进行管理时,首先根据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确定出该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故障率,然后可以根据备件的实际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得到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如此在得到理论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之后,将理论值和实际值综合考虑,得到综合平均故障率,进而利用该综合平均故障率和满足备件保障失效率要求的失效率阈值来确定出适合该备件的储备数量。由此可见,本方案是通过计算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将实际因素融合进理论计算中,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智能均衡,能够保证确定出的备件储备数量更加合理,进而避免由于备件储备量过多或过少导致资金占用浪费以及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由产品出厂时确定的,即该备件的理论有效使用期限,例如某一控制器出厂时标注的有效使用期限为2年,那么该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2年。显然,该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一个理论量,因此通过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得到的产品的故障率也为产品的理论故障率。而在确定产品的实际故障率时,是通过统计备件的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线上使用量来确定的,显然这些都是实际值,因而通过实际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得到的产品故障率应为实际故障率。

然而,虽然通过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能够确定出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但是备件的实际使用环境会对该理论值产生影响,比如湿度、温度和气压等因素。因此单纯的将理论故障率作为确定备件的储备数量的依据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样地,虽然通过实际平均消耗量和线上使用量可以得到产品的实际故障率,但是实际平均消耗量和线上使用量是统计量,而统计量会存在统计偏差,以及统计结果的准确性等问题,因此单纯考虑实际故障率也并不能很好的反应产品的故障率特性。基于此,本方案考虑将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同时作为确定储备数量的判断依据,即通过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先得到综合平均故障率,进而利用该综合平均故障率来确定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

当然,如前,由于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需要同时兼顾负责保障部门对生产尽可能不能中断的要求与预算控制部门对尽可能不产生资金占用浪费的要求。因此,在实际中保证永远不会出现备件不足的情况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其显然存在一个可能无法提供备件的概率性问题,即本申请所提出的备件保障失效率。基于此,当客户或相应的部门给出该备件保障失效率的失效率阈值,通过结合上述所得到的综合平均故障率即可以确定出更加合理的备件储备数量,如此保证了得出的该备件储备数量同时兼顾了相应的部门要求,而且同时将环境和人为等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可靠性更强。

在由相应部门给出备件保障失效率要求时,由于不同的产品在实际生产线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从而也会导致对备件保障失效率存在不同的要求。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考虑根据生产线上产品的重要程度,利用ABC分类方法将产品进行分类,并与相关部门或客户共同指定特定的备件保障失效率,即针对不同重要程度的产品确定各自的失效率阈值。比如针对A、B和C三种产品,通过对其重要程度分析,确定其重要程度为A>B>C,那么在确定该三种产品的失效率阈值时,由于其重要程度的不同,则其可能的失效率阈值分别为:Ψ

在利用综合平均故障率和失效率阈值确定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考虑指定综合平均故障率和失效率阈值与备件的储备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比如,当综合平均故障率为1.2/年至1.6/年,且失效率阈值为0.06-0.08时,其备件的储备数量为10。当然在给出对应关系表时,需要充分考虑线上产品的使用量。当然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建立综合平均故障率和失效率阈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确定出备件的储备数量,该种方式在之后进行具体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的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100,步骤101在确定与待管理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时,可以通过计算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倒数得到理论平均故障率。

由于对于产品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说,也就是相当于产品的保质期。比如产品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4年,也就是说,理论上每过3年该产品可能就会发生故障。通过计算其倒数,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的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100,步骤102在确定产品的实际故障率时,可以通过计算待管理备件的实际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线上使用量的比值得到产品的实际故障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备件的实际平均消耗量和线上产品的使用量的比值即可得到实际故障率。比如,备件的实际平均消耗量A=30个/年,而线上产品的使用量为u=15个,那么通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图1所示的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100,如图2所示,步骤103在确定综合平均故障率时,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201:根据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计算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

步骤202:利用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

由于产品的理论故障率会因为实际的应用环境等因素有所差异,因此进行计算时,考虑将环境因素考虑到理论计算中,进而通过理论值和实际值来共同作为确定备件的储备数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利用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即得出能够表征环境因素的故障率影响因子,进而将该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考虑在理论计算中,得到综合了理论值和实际值得综合平均故障率,如此能够实现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均衡,使得最终得到的备件的储备数量更具合理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201在计算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时,可以考虑将实际故障率与实际故障率和理论平均故障率的均值的比值确定为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比如,理论平均故障率λ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201在计算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时,可以考虑计算实际故障率与理论平均故障率的比值得到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比如,接上述例,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202在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时,可以考虑通过如下方式来计算:

将同一种类型产品所得到的至少一个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进行正态分布拟合,得到拟合后的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

利用数学期望、标准差、理论平均故障率和理论应用权重参数,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其中,理论应用权重参数用于表征理论值在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时所占的权重。

基于统计学的考虑,对于同一种类型的各个产品,显然基于上述方式得到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并不是完全相同,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考虑其满足正态分布,因此通过将其拟合成正态分布,进而根据得到的正态分布的一些参数来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

比如,针对同一种类型的N个产品得到的N个实际故障率因子k

在利用数学期望、标准差、理论平均故障率和理论应用权重参数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时,可以考虑利用如下公式来计算:

在本公式中,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理论计算出的故障率影响因子k

具体地,如上述公式,k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图1所示的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100,如图3所示,步骤105在利用综合平均故障率和失效率阈值,确定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利用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得到由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和该产品的备件储备量表征的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Ψ

步骤302:通过所述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得到由备件保障失效率和所述线上使用量表征的备件的储备量计算公式s

步骤303:利用失效率阈值,从备件的储备量计算公式中确定出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

通过上述等方式得到了综合平均故障率,那么在计算备件保障失效率时,将该综合平均故障率引入其中,同时将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和备件的储备量作为变量引入其中,如此可以得到关于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和备件的储备数量的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需说明的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综合平均故障率公式中所包括的量均为已知量,因此在带入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中可以作为常数带入。

进一步,通过将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进行函数变换,将其转换为关于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和备件保障失效率的备件储备量的计算公式,而备件保障失效率可以由相应的部门通过失效率阈值提供,如此当知道产品的线上使用量时就可以计算得到备件的储备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可以通过对备件储备量s和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分别进行考虑来得到。比如,u为1时,在当s为0时,此时的备件的保障失效率Ψ

如此在得到备件的保障失效率函数之后,通过函数变换,得到备件储备量的计算公式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确定所述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之后还可以对得到的待管理备件的总储备量进行评价,包括:

利用所述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总储备数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理论备件周转率;

其中,S用于表征所述待管理备件的总储备数量,A用于表征所述实际年平均消耗量,ITO用于表征所述理论备件周转率;

根据所述理论备件周转率,对得到的所述产品的总储备数量进行评价。

由于在一些企业或部门,还有可能会关注备件的周转率。因此,在利用备件储备量计算公式得到各个产品的储备数量后,将各个产品的储备数量进行求和,得到待管理备件的总储备量,进一步通过计算产品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总储备数量的比值来得到理论备件周转率。如此通过理论备件周转率的大小来判断备件的储备数量是否比较合理,比如理论备件周转率值越大合理性越高。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400,该装置包括:

一个理论故障率确定模块401,用于根据待管理备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确定与该待管理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

一个实际故障率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待管理备件的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线上使用量,确定该产品的实际故障率;

一个综合故障率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理论故障率确定模块401确定的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确定模块402确定的实际故障率,确定综合平均故障率;

一个失效率阈值获取模块404,用于获取产品的满足备件保障失效率要求的失效率阈值;

一个备件储备量确定模块405,用于利用综合故障率确定模块403确定的综合平均故障率和失效率阈值获取模块404获取的失效率阈值,确定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理论故障率确定模块401在确定与该待管理备件所对应的产品的理论平均故障率时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计算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倒数,得到理论平均故障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实际故障率确定模块402在确定该产品的实际故障率时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计算待管理备件的实际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线上使用量的比值,得到产品的实际故障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图4所示的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400,如图5所示,综合故障率确定模块403包括:

一个影响因子计算单元4031,用于根据理论平均故障率和实际故障率,计算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

一个综合故障率计算单元4032,用于利用影响因子计算单元4031得到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影响因子计算单元4031在计算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时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计算实际故障率与理论平均故障率的比值,得到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综合故障率计算单元4032在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时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将同一种类型产品所得到的至少一个实际故障率影响因子进行正态分布拟合,得到拟合后的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

利用数学期望、标准差、理论平均故障率和理论应用权重参数,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其中,理论应用权重参数用于表征理论值在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时所占的权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综合故障率计算单元4032在计算综合平均故障率时配置成执行如下公式:

其中,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备件储备量确定模块405在确定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时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利用所述综合平均故障率,得到由产品的线上使用量和该产品的备件储备量表征的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Ψ

通过所述备件保障失效率函数,得到由备件保障失效率和所述线上使用量表征的备件的储备量计算公式s

利用失效率阈值,从备件的储备量计算公式中确定出待管理备件的储备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的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400,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

一个储备数量合理性评价模块,用于配置成执行如下操作:

利用所述实际年平均消耗量和产品的总储备数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理论备件周转率;

其中,S用于表征所述待管理备件的总储备数量,A用于表征所述实际年平均消耗量,ITO用于表征所述理论备件周转率;

根据所述理论备件周转率,对得到的所述产品的总储备数量进行评价。

如图6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600,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601和至少一个处理器602;

至少一个存储器601,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至少一个处理器602,与至少一个存储器601耦合,用于调用机器可读程序,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1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100。具体地,可以提供配有存储介质的系统或者装置,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着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且使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本身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何一项实施例的功能,因此程序代码和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

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实施例包括软盘、硬盘、磁光盘、光盘(如CD-ROM、CD-R、CD-RW、DVD-ROM、DVD-RAM、DVD-RW、DV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可选择地,可以由通信网络从服务器计算机上下载程序代码。

此外,应该清楚的是,不仅可以通过执行计算机所读出的程序代码,而且可以通过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使计算机上操作的操作系统等来完成部分或者全部的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将由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到插入计算机内的扩展板中所设置的存储器中或者写到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扩展模块中设置的存储器中,随后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使安装在扩展板或者扩展模块上的CPU等来执行部分和全部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流程和各装置结构图中不是所有的步骤和模块都是必须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忽略某些步骤或模块。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上述各实施例中描述的系统结构可以是物理结构,也可以是逻辑结构,即,有些模块可能由同一物理实体实现,或者,有些模块可能分由多个物理实体实现,或者,可以由多个独立设备中的某些部件共同实现。其中,上述备件的储备管理装置与上述备件的储备管理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

以上各实施例中,硬件模块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或电气方式实现。例如,一个硬件模块可以包括永久性专用的电路或逻辑(如专门的处理器,FPGA或ASIC)来完成相应操作。硬件模块还可以包括可编程逻辑或电路(如通用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处理器),可以由软件进行临时的设置以完成相应操作。具体的实现方式(机械方式、或专用的永久性电路、或者临时设置的电路)可以基于成本和时间上的考虑来确定。

上文通过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展示和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已揭示的实施例,基与上述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可以组合上述不同实施例中的代码审核手段得到本发明更多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