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无人机搭载的探空仪发射器结构

一种基于无人机搭载的探空仪发射器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搭载的探空仪发射器结构,包括顶板和发射器本体,所述顶板下表面靠近边缘部分固定连接保护罩顶端,所述保护罩为流线型,并且与所述顶板接触部位之间圆弧过渡,所述保护罩内部设置有发射器本体,所述发射器本体顶部通过铰座铰接连接顶板下表面,所述发射器本体靠近所述铰座顶壁与所述顶板下表面之间设置有调节部件,所述保护罩尾端为可以分离的后端部,所述后端部顶端固定连接活动端下表面,活动端和后端部分别与保护罩和顶板拼合在一起,避免发射器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在空气中湿度较高情况下,外表容易被冷凝水覆盖,影响发射信号的强度,对数据采集造成影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482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全信精工装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607152.8

  • 发明设计人 谭军;

    申请日2021-06-01

  • 分类号B64D4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39500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经济开发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59:1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空仪发射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机搭载的探空仪发射器结构。

背景技术

探空仪,能够随时将探测到的所在高度的气象资料传送到地面。重量不到1公斤的探空仪,主要由感应元件、转换装置、发射机和电源四部分组成。感应元件用来感应大气温度、压强、湿度要素的大小与变化;然后通过转换装置转换成相应于探测量的无线电讯号;而发射机产生的约数十或数百兆赫的高频无线电振荡(载波),则能装载着探测讯号向地面发送;电源提供了整个探空仪的能量来源,它占据了相当大的重量。感应元件(或称 传感器)是探空仪的关键组成部分,与地面观测仪器的感应器相比,它必须具有轻便、灵敏、响应快等性质

探空仪一般采用气象气球或者无人机携带到空中进行探测,目前一般采用无人机携带的方式,无人机携带能够更加安全,快速的对某一区域进行测量,而现有的一般直接将探空仪固定在无人机上,由于探空仪发射器形状并不符合气动外形,容易加大无人机的控制难度,使探空仪探测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而且发射器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在空气中湿度较高情况下,外表容易被冷凝水覆盖,影响发射信号的强度,对数据采集造成影响。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搭载的探空仪发射器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搭载的探空仪发射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机搭载的探空仪发射器结构,包括顶板和发射器本体,所述顶板下表面靠近边缘部分固定连接保护罩顶端,所述保护罩为流线型,并且与所述顶板接触部位之间圆弧过渡;

所述保护罩内部设置有发射器本体,所述发射器本体顶部通过铰座铰接连接顶板下表面,所述发射器本体靠近所述铰座顶壁与所述顶板下表面之间设置有调节部件;

所述保护罩尾端为可以分离的后端部,所述后端部顶端固定连接活动端下表面,所述活动端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底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端固定连接壳体顶壁。

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底端铰接连接所述发射器本体顶部,所述支杆顶端铰接连接活动座底部,所述活动座顶部固定连接滑块下表面,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滑槽,所述滑槽设置在顶板下表面,所述活动座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一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座侧面,所述固定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活动端形状对应所述后端部垂直投影形状设置,所述壳体内侧形状对所述活动端设置,所述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铰座与所述支杆两端铰接部分的铰接方向相同,平行与所述发射器本体轴向方向。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后端部断口垂直于所述顶板。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侧横截面为燕尾状,所述滑块对应滑槽形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活动端和后端部分别与保护罩和顶板拼合在一起,避免发射器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在空气中湿度较高情况下,外表容易被冷凝水覆盖,影响发射信号的强度,对数据采集造成影响;

2、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推动活动座移动,活动座移动到推动支杆移动,改变发射器本体与顶板之间的夹角,来改变信号的发射角度,便于把信号发射到地面的控制中心;

3、第一电动推杆进行伸缩运动时带动活动端和后端部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带动活动端和后端部收回到壳体内部,便于发射器本体进行发射信号,避免阻碍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调节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后端部和活动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罩;2、顶板;3、铰座;4、调节部件;5、壳体;6、第一电动推杆;7、发射器本体;11、后端部;21、滑槽;22、活动端;41、支杆;42、固定座;43、第二电动推杆;44、滑块;45、活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机搭载的探空仪发射器结构,包括顶板2和发射器本体7,顶板2下表面靠近边缘部分固定连接保护罩1顶端,能够起到固定作用,保护罩1为流线型,并且与顶板2接触部位之间圆弧过渡,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

本发明中保护罩1内部设置有发射器本体7,发射器本体7顶部通过铰座3铰接连接顶板2下表面,发射器本体7能够围绕铰座3上下转动,发射器本体7靠近铰座3顶壁与顶板2下表面之间设置有调节部件4,通过调节部件4能够控制发射器本体7与顶板2之间的夹角,来改变信号的发射角度,便于把信号发射到地面的控制中心;

本发明中保护罩1尾端为可以分离的后端部11,后端部11顶端固定连接活动端22下表面,活动端22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6底端,第一电动推杆6顶端固定连接壳体5顶壁,第一电动推杆6进行伸缩运动时能够带动活动端22和后端部11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带动活动端22和后端部11收回到壳体5内部,便于发射器本体7进行发射信号,向下移动时,活动端22和后端部11分别与保护罩1和顶板2拼合在一起,避免发射器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在空气中湿度较高情况下,外表容易被冷凝水覆盖,影响发射信号的强度,对数据采集造成影响;

本发明中调节部件4包括支杆41,支杆41底端铰接连接发射器本体7顶部,支杆41顶端铰接连接活动座45底部,活动座45顶部固定连接滑块44下表面,滑块44滑动连接滑槽21,活动座45能够带动滑块44在滑槽45内滑动,有利于提高活动座45移动时的稳定性,滑槽21设置在顶板2下表面,活动座45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43一端,第二电动推杆43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座42侧面,固定座42顶端固定连接顶板2下表面,通过第二电动推杆43能够推动活动座45移动,活动座4移动到能够推动支杆41移动,改变发射器本体7与顶板2之间的夹角,来改变信号的发射角度,便于把信号发射到地面的控制中心;

本发明中活动端22形状对应后端部11垂直投影形状设置,壳体5内侧形状对活动端22设置,壳体5底端固定连接顶板2上表面,便于把活动端22和后端部11收回到壳体5内部;

本发明中铰座3与支杆41两端铰接部分的铰接方向相同,平行与发射器本体7轴向方向,便于通过调节部件4改变发射器本体7与顶板2之间的夹角;

本发明中保护罩1与后端部11断口垂直于顶板2,便于保护罩1与后端部11拼合在一起;

本发明中滑槽21内侧横截面为燕尾状,滑块44对应滑槽21形状设置,防止滑块44掉出滑槽21中,有利于提高滑块44在滑槽21中滑动时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本发明使用时,把顶板1和壳体5安装在无人机底部,时顶板1与无人机机身底面贴合,活动端22和后端部11分别与保护罩1和顶板2拼合在一起,避免发射器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在空气中湿度较高情况下,外表容易被冷凝水覆盖,影响发射信号的强度,对数据采集造成影响,第一电动推杆6进行伸缩运动时带动活动端22和后端部11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带动活动端22和后端部11收回到壳体5内部,便于发射器本体7进行发射信号,避免阻碍信号传输,通过第二电动推杆43推动活动座45移动,活动座4移动到推动支杆41移动,改变发射器本体7与顶板2之间的夹角,来改变信号的发射角度,便于把信号发射到地面的控制中心。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