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服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一种服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服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区块链中的处理节点,区块链还包括监管节点和服务节点;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若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则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本申请中,由于目标服务信息保存在区块链的区块中,所以服务节点上传目标服务信息至区块链后,便无法随意更改目标服务信息,保证了目标服务信息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且后续可以基于区块链对目标服务信息进行追溯,此外,处理节点在判定目标服务信息异常之后,可以提示监管节点对服务节点进行监管,实现对服务过程的准确监管,保证服务过程按照目标服务信息准确进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5747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76143.5

  • 发明设计人 王哲;位博;

    申请日2021-03-15

  • 分类号G06F11/07(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雨

  •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一街18号院2号楼6层60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57: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服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发布及获取方式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容易,比如服务方可以通过网页在线发布服务信息、通过宣传海报线下发布服务信息、与消费方口头约定服务信息等,然而,此类服务信息的所有权归服务方所有,比如服务方具有服务信息的全部解释权等,使得服务信息易被服务方恶意管控,不利于服务过程的监管。

综上所述,如何对服务过程进行准确监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如何对服务过程进行准确监管的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信息处理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中的处理节点,所述区块链还包括:监管节点、服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

判断所述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

若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则提示所述监管节点对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所述服务节点进行监管。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包括:

判断是否获取到表征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异常的反馈信息;

若获取到所述反馈信息,则判定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异常;

生成表征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异常的状态信息;

将所述反馈信息和所述状态信息上链。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包括:

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与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目标消费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消费信息判断所述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消费信息判断所述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消费信息所对应的消费规模信息;

判断所述消费规模信息是否异常;

若所述消费规模信息异常,则判定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异常。

可选的,所述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节点发送的申请接入所述区块链的申请信息;

发送所述申请信息至所述监管节点,以使所述监管节点基于所述申请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服务节点接入;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监管节点发送的表征允许所述服务节点接入的判定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判定信息,则允许所述服务节点接入所述区块链;

接收所述服务节点发送的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并上链;

所述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与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目标消费信息之前,还包括:

推送所述目标服务信息至消费节点;

接收所述消费节点基于所述目标服务信息确定的消费信息;

基于所述消费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消费信息并上链。

可选的,所述提示所述监管节点对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所述服务节点进行监管之后,还包括:

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所述服务节点的身份信息;

发送所述服务节点的身份信息至所述监管节点。

可选的,所述提示所述监管节点对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所述服务节点进行监管之后,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消费节点的身份信息;

确定所述消费节点与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消费总数值;

发送所述消费节点的身份信息及所述消费总数值至所述监管节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服务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区块链中的处理节点,所述区块链还包括:监管节点、服务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若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则提示所述监管节点对所述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所述服务节点进行监管。

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服务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服务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中的处理节点,区块链还包括监管节点和服务节点,方法包括: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若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则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本申请中,由于目标服务信息保存在区块链的区块中,所以服务节点上传目标服务信息至区块链后,便无法随意更改目标服务信息,保证了目标服务信息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且后续可以基于区块链对目标服务信息进行追溯,此外,处理节点在判定目标服务信息异常之后,可以提示监管节点对服务节点进行监管,实现对服务过程的准确监管,保证服务过程按照目标服务信息准确进行。本申请提供的服务信息处理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解决了相应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数据共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区块链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区块的生成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中信息上链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20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发布及获取方式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容易,比如服务方可以通过网页在线发布服务信息、通过宣传海报线下发布服务信息、与消费方口头约定服务信息等,然而,此类服务信息的所有权归服务方所有,比如服务方具有服务信息的全部解释权等,使得服务信息易被服务方恶意管控,不利于服务过程的监管。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服务信息处理方法,能够对服务信息进行准确监管。

为了便于理解,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区块链进行描述。从本质上讲,区块链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参见图1所示的数据共享系统,数据共享系统100是指用于进行节点与节点之间数据共享的系统,该数据共享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节点101,多个节点101可以是指数据共享系统中各个客户端。每个节点101在进行正常工作可以接收到输入信息,并基于接收到的输入信息维护该数据共享系统内的共享数据。为了保证数据共享系统内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可以存在信息连接,节点之间可以通过上述信息连接进行信息传输。例如,当数据共享系统中的任意节点接收到输入信息时,数据共享系统中的其他节点便根据共识算法获取该输入信息,将该输入信息作为共享数据中的数据进行存储,使得数据共享系统中全部节点上存储的数据均一致。

对于数据共享系统中的每个节点,均具有与其对应的节点标识,而且数据共享系统中的每个节点均可以存储有数据共享系统中其他节点的节点标识,以便后续根据其他节点的节点标识,将生成的区块广播至数据共享系统中的其他节点。每个节点中可维护一个如下表所示的节点标识列表,将节点名称和节点标识对应存储至该节点标识列表中。其中,节点标识可为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地址以及其他任一种能够用于标识该节点的信息,表1中仅以IP地址为例进行说明。

数据共享系统中的每个节点均存储一条相同的区块链。区块链由多个区块组成,参见图2,区块链由多个区块组成,创始块中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主体,区块头中存储有输入信息特征值、版本号、时间戳和难度值,区块主体中存储有输入信息;创始块的下一区块以创始块为父区块,下一区块中同样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主体,区块头中存储有当前区块的输入信息特征值、父区块的区块头特征值、版本号、时间戳和难度值,并以此类推,使得区块链中每个区块中存储的区块数据均与父区块中存储的区块数据存在关联,保证了区块中输入信息的安全性。

在生成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时,参见图3,区块链所在的节点在接收到输入信息时,对输入信息进行校验,完成校验后,将输入信息存储至内存池中,并更新其用于记录输入信息的哈希树;之后,将更新时间戳更新为接收到输入信息的时间,并尝试不同的随机数,多次进行特征值计算,使得计算得到的特征值可以满足下述公式:

SHA256(SHA256(version+prev_hash+merkle_root+ntime+nbits+x))<TARGET;

其中,SHA256为计算特征值所用的特征值算法;version(版本号)为区块链中相关区块协议的版本信息;

这样,当计算得到满足上述公式的随机数时,便可将信息对应存储,生成区块头和区块主体,得到当前区块。随后,区块链所在节点根据数据共享系统中其他节点的节点标识,将新生成的区块分别发送给其所在的数据共享系统中的其他节点,由其他节点对新生成的区块进行校验,并在完成校验后将新生成的区块添加至其存储的区块链中。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案进行描述。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参见图4所示,该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中的处理节点,区块链还包括监管节点和服务节点,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

本实施例中,目标服务信息指的是已经保存在区块链的相应区块中的服务信息,处理节点获取目标服务信息的触发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比如处理节点可以依据预设的智能合约按照固定时间间隔来获取目标服务信息,或者依据预设的智能合约时时获取目标服务信息,或者在用户的触发下来获取目标服务信息等,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服务信息的类型及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比如目标服务信息可以为信息的发布时间及途径、产品的出售时间及地点等。此外,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伪造及全程留痕的特点,所以服务节点难以恶意更改目标服务信息,比如服务节点无法在发布目标服务信息之后,更改目标服务信息的内容,进而使得消费节点查看到的更改前后的目标服务信息不同,相反,服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的任何一次更改均会被记录在区块中,借助区块链的可追溯性,可以查看到服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的更改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服务节点恶意修改目标服务信息或者发布虚假的目标服务信息,保证目标服务信息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步骤S102: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若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则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3: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节点如果通过目标服务信息作恶的话,会导致目标服务信息异常,比如服务节点恶意修改导致目标服务信息异常等,所以处理节点在获取目标服务信息之后,可以借助目标服务信息来对服务节点进行监管,具体的,处理节点可以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若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则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准确监管,以通过监管节点对服务节点的监管来避免服务节点作恶,保证服务过程的准确进行。

应当指出,服务节点、消费节点及监管节点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且在判定目标服务信息正常后,可以待机等待再次执行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等步骤。此外,具体应用场景中,处理节点在判定目标服务信息异常之后,还可以向相应的消费节点发送提醒信息等;监管节点在收到对服务节点进行监管的提示信息之后,还可以主动提示服务节点按照约定的目标服务进行提供服务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中的处理节点,区块链还包括监管节点和服务节点,方法包括: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若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则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本申请中,由于目标服务信息保存在区块链的区块中,所以服务节点上传目标服务信息至区块链后,便无法随意更改目标服务信息,保证了目标服务信息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且后续可以基于区块链对目标服务信息进行追溯,此外,处理节点在判定目标服务信息异常之后,可以提示监管节点对服务节点进行监管,实现对服务过程的准确监管,保证服务过程按照目标服务信息准确进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参见图5所示,该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中的处理节点,包括:

步骤S201: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

步骤S202:判断是否获取到表征目标服务信息异常的反馈信息;若获取到反馈信息,则执行步骤S203。

步骤S203:生成表征目标服务信息异常的状态信息,将反馈信息和状态信息上链,执行步骤S204。

本实施例中,由于消费节点等对目标服务信息的关注程度较高,比如消费节点关注目标服务信息的频率较高,所以消费节点等对目标服务信息发生异常的感知程度较高,比如消费节点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目标服务信息被恶意修改等,而消费节点等发现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后,会存在自动反馈目标服务信息异常的需求,所以实际应用中可以借助消费节点等来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具体的,处理节点可以判断是否获取到表征目标服务信息异常的反馈信息;若获取到反馈信息,则判定目标服务信息异常;此外,为了便于后续对目标服务信息的相应状态进行追溯,以对服务节点进行评价、处理等,处理节点还可以生成表征目标服务信息异常的状态信息;将反馈信息和状态信息上链。

步骤S204: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参见图6所示,该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中的处理节点,包括:

步骤S301: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

步骤S302: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与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目标消费信息。

步骤S303:基于目标消费信息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若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则执行步骤S304。

本实施例中,服务节点在发布目标服务信息之后,消费节点一般会对目标服务信息进行消费,比如进行应答、响应、支付等,进而会产生与目标服务信息相对应的消费信息,比如目标服务信息为信息的发布时间及途径,则所对应的目标消费信息可以为以何种途径在何时来获取该信息等,且该目标服务信息也会一同存储在区块链中,而一个目标服务信息的服务能力是有限的,也即目标服务信息所对应的目标消费信息是有限度的,如果目标消费信息超过限度,则可以认为目标服务信息是异常的,所以在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的过程中,处理节点可以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与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目标消费信息;基于目标消费信息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

实际应用中,受限于服务节点的场地、目标服务信息的受众数量等的影响,目标消费信息的规模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在基于目标消费信息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的过程中,可以确定目标消费信息所对应的消费规模信息;判断消费规模信息是否异常;若消费规模信息异常,则可以判定目标服务信息异常。比如可以基于目标服务信息预先估算其所对应的消费规模信息,若实际确定的消费规模信息与预估的消费规则信息间的差距较大,则可以认为消费规模信息异常等。

具体的,处理节点还可以通过确定目标消费信息的增长速率,通过判断该增长速率是否大于预设值来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比如该增长速率大于预设值,则可以判定目标服务信息异常,该增长速率小于等于预设值,则可以判定目标服务信息正常等。

步骤S304: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中信息上链流程图。该过程中,处理节点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401:接收服务节点发送的申请接入区块链的申请信息。

实际应用中,服务节点可以主动申请接入区块链以便通过区块链发布目标服务信息,相应的,处理节点可以接收服务节点发送的申请接入区块链的申请信息,申请信息的类型及所包含的数据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比如申请信息中可以包含服务节点的身份信息、所发布的服务信息类型等。

步骤S402:发送申请信息至监管节点,以使监管节点基于申请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服务节点接入。

实际应用中,因为服务节点的类型较多,且监管节点一般有合法服务节点的相应信息,所以处理节点可以借助监管节点来决定是否允许服务节点接入区块链,具体的,可以发送申请信息至监管节点,以使监管节点基于申请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服务节点接入。当然,处理节点也可以自行判断是否允许服务节点接入区块链,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403:判断是否接收到监管节点发送的表征允许服务节点接入的判定信息;若接收到判定信息,则执行步骤S404。

步骤S404:允许服务节点接入区块链。

实际应用中,处理节点在发送申请信息至监管节点之后,便可以判断是否接收到监管节点发送的表征允许服务节点接入的判定信息;若接收到判定信息,则允许服务节点接入区块链。

步骤S405:接收服务节点发送的目标服务信息并上链。

实际应用中,处理节点允许服务节点接入区块链后,服务节点便可以上传目标服务信息至区块链,相应的,处理节点便可以接收服务节点发送的目标服务信息并上链。

步骤S406:推送目标服务信息至消费方。

步骤S407:接收消费方基于目标服务信息确定的消费信息。

步骤S408:基于消费信息生成目标消费信息并上链。

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消费方接收的目标服务信息的准确性,避免服务节点线下传输目标服务信息时恶意更改目标服务信息,处理节点可以在线上推送目标服务信息至消费节点,并接收消费节点基于目标服务信息确定的消费信息,最后基于消费信息生成目标消费信息并上链,以借助区块链来记录服务过程。

应当指出,本申请中并不限制目标服务信息及目标消费信息上链的具体时机,比如处理节点可以在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之前执行目标服务信息的上链操作,在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与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目标消费信息之前,执行目标消费信息的上链操作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参见图8所示,该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中的处理节点,包括:

步骤S501: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

步骤S502: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若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则执行步骤S503。

步骤S503: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

步骤S504: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服务节点的身份信息。

步骤S505:发送服务节点的身份信息至监管节点。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监管节点快速对服务节点进行监管,还可以预先在区块链中保存服务节点的身份信息,相应的,处理节点在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之后,还可以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服务节点的身份信息;并发送服务节点的身份信息至监管节点。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参见图9所示,该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中的处理节点,包括:

步骤S601: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

步骤S602: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若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则执行步骤S603。

步骤S603: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

步骤S604:确定与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消费节点的身份信息。

步骤S605:确定消费节点与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消费总数值。

步骤S606:发送消费节点的身份信息及消费总数值至监管节点。

本实施例中,服务节点发生异常,监管节点对服务节点进行监管之后,可能需要根据消费人数及消费数值来对服务节点进行定责,所以为了便于监管节点对服务节点进行定责,处理节点在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之后,还可以确定与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消费节点的身份信息;确定消费节点与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消费总数值;发送消费节点的身份信息及消费总数值至监管节点。

参见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相应公开了一种服务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区块链中的处理节点,区块链还包括监管节点和服务节点,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12,用于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若目标服务信息异常,则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获取到表征目标服务信息异常的反馈信息;若获取到反馈信息,则判定目标服务信息异常;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表征目标服务信息异常的状态信息;

第一上链单元,用于将反馈信息和状态信息上链。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与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目标消费信息;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基于目标消费信息判断目标服务信息是否异常。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判断子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消费信息所对应的消费规模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消费规模信息是否异常;若消费规模信息异常,则判定目标服务信息异常。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服务信息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第一获取模块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目标服务信息之前,接收服务节点发送的申请接入区块链的申请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申请信息至监管节点,以使监管节点基于申请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服务节点接入;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监管节点发送的表征允许服务节点接入的判定信息;若接收到判定信息,则允许服务节点接入区块链;

第一上链模块,用于接收服务节点发送的目标服务信息并上链;

第一推送模块,用于第一获取子模块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与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目标消费信息之前,推送目标服务信息至消费方;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消费方基于目标服务信息确定的消费信息;

第二上链模块,用于基于消费信息生成目标消费信息并上链。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服务信息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第一判断模块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之后,获取保存在区块中的服务节点的身份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服务节点的身份信息至监管节点。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服务信息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第一判断模块提示监管节点对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服务节点进行监管之后,确定与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消费节点的身份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消费节点与目标服务信息对应的消费总数值;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消费节点的身份信息及消费总数值至监管节点。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20结构图,图中的内容不能被认为是对本申请的使用范围的任何限制。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20,具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1、至少一个存储器22、电源23、通信接口24、输入输出接口25和通信总线26。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2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中的相关步骤。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0具体可以为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电源23用于为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提供工作电压;通信接口24能够为电子设备20创建与外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其所遵循的通信协议是能够适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任意通信协议,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输入输出接口25,用于获取外界输入数据或向外界输出数据,其具体的接口类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要进行选取,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另外,存储器22作为资源存储的载体,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者光盘等,其上所存储的资源可以包括操作系统221、计算机程序222及视频数据22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

其中,操作系统221用于管理与控制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222,以实现处理器21对存储器22中海量视频数据223的运算与处理,其可以是WindowsServer、Netware、Unix、Linux等。计算机程序222除了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电子设备20执行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其他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数据223可以包括电子设备20收集到的各种视频数据。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服务信息处理方法步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