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

一种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顶部啮合有主动轮,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套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该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通过主动轴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夹杆转动,夹杆将电钻固定,此时按动按钮,按钮下降带动顶杆滑动,顶杆带动连杆移动,连杆带动限位块滑动,再通过限位块与主动轮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自动对不同大小的电钻进行固定,适用广泛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185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迈荣贸易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36344.2

  • 发明设计人 曾文;

    申请日2021-03-03

  • 分类号B23B4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号(自编1号楼)X1301-G018099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54:1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工设备是利用电磁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电工装置,主要分为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用电设备、电力电子设备、电磁测量仪器仪表等几大类,电钻是较为常见的用电设备,电钻是机械工业、建筑工业和装修行业常用的钻孔、打螺丝钉、起螺丝钉的工具。

现有的电钻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产生误差,导致孔位偏差,影响后期的安装,同时电钻在使用时会产生震动,越大的电钻震动强度越大,更加难以保证孔位精度,加工质量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具备能自动对不同大小的电钻进行固定,适用广泛,能保证钻孔稳定,钻孔精度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钻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产生误差,导致孔位偏差,影响后期的安装,同时电钻在使用时会产生震动,越大的电钻震动强度越大,更加难以保证孔位精度,加工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自动对不同大小的电钻进行固定,适用广泛,能保证钻孔稳定,钻孔精度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顶部啮合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夹杆,所述夹杆靠近支架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支架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按钮,所述支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按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卡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支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侧套接有支撑弹簧,所述顶杆远离按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顶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球,所述挤压球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远离滑轮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套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卡接在主动轮的外侧,保证主动轮传动稳定。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的两侧轮齿旋转方向相反,使两侧的夹杆能同步向电钻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夹杆远离气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防止夹伤电钻,同时增加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按钮靠近卡块的一侧开设有卡口,远卡块配合使用,用于限制按钮复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支架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底部活动连接在套杆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轮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通过主动轴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夹杆转动,夹杆将电钻固定,此时按动按钮,按钮下降带动顶杆滑动,顶杆带动连杆移动,连杆带动限位块滑动,再通过限位块与主动轮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自动对不同大小的电钻进行固定,适用广泛的效果。

2、该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通过夹杆移动拉伸气囊,气囊通过气管使挤压球缩小,挤压球使摩擦块在推力弹簧的作用下向滑轮外侧滑动,摩擦块使滑轮不会相对活塞杆滑动,此时支架下降带动驱动杆摆动,驱动杆带动滑轮下降,滑轮带动活塞杆下降,再通过活塞杆与气管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保证钻孔稳定,钻孔精度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支架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图2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图1中C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套杆;3、滑杆;4、支架;5、主动轴;6、主动轮;7、夹杆;8、气囊;9、按钮;10、卡块;11、连杆;12、拉杆;13、顶杆;14、支撑弹簧;15、推杆;16、限位块;17、驱动杆;18、滑轮;19、挤压球;20、摩擦块;21、推力弹簧;22、活塞杆;23、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杆2,套杆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杆3,滑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4,支架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卡接在主动轮6的外侧,保证主动轮6传动稳定,支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轴5,主动轴5的两侧轮齿旋转方向相反,使两侧的夹杆7能同步向电钻方向移动,主动轴5的顶部啮合有主动轮6,主动轮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夹杆7,夹杆7远离气囊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防止夹伤电钻,同时增加摩擦力,夹杆7靠近支架4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8,支架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按钮9,按钮9靠近卡块10的一侧开设有卡口,远卡块10配合使用,用于限制按钮9复位,支架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10,卡块10远离按钮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杆11,连杆11远离卡块1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拉杆12,支架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顶杆13,顶杆13的外侧套接有支撑弹簧14,顶杆13远离按钮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15,推杆15远离顶杆1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滑动连接在支架4的内壁,支架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驱动杆17,驱动杆17的底部活动连接在套杆2的顶部,驱动杆1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轮18,滑轮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球19,挤压球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摩擦块20,摩擦块20远离滑轮18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21,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套杆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管23,气管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22,活塞杆2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轮18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

工作原理:将电钻放在支架4内部的安装孔内部,启动设备,主动轴5通电转动,主动轴5转动带动主动轮6转动,主动轮6带动夹杆7转动,夹杆7将电钻固定,此时主动轴5停止转动,按动按钮9下降,按钮9下降带动顶杆13向电钻方向滑动,顶杆13带动推杆15向电钻方向移动,推杆15带动限位块16向支架4外侧滑动,限位块16将主动轮6固定,同时卡块10卡接进按钮9外侧的卡口中,卡块10限制按钮9上升,保证电钻在使用时,夹杆7不会移动,从而完成电钻的固定。

当电钻较大时夹杆7移动距离较小,此时气囊8通过导管使挤压球19的缩小程度减小,摩擦块20与活塞杆22内壁相接触,此时当电钻钻孔时,电钻带动支架4下降,支架4带动驱动杆17摆动,驱动杆17带动滑轮18下降,滑轮18通过摩擦块20带动活塞杆22下降,活塞杆22在气管23的作用下,使设备减小震动,同时支架4带动滑杆3下降,滑杆3在套杆2的作用下使设备稳定运行,从而保证钻孔精度。

钻孔完成后,拉动拉杆12上升,拉杆12带动连杆11上升,连杆11带动卡块10远离按钮9,此时按钮9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升,按钮9使顶杆13在支撑弹簧14的作用下复位,顶杆13通过推杆15带动限位块16复位,此时主动轮6可以转动,主动轴5带动主动轮6反转,主动轮6带动夹杆7远离电钻,取出电钻即可。

综上所述,该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通过主动轴5转动带动主动轮6转动,主动轮6带动夹杆7转动,夹杆7将电钻固定,此时按动按钮9,按钮9下降带动顶杆13滑动,顶杆13带动推杆15移动,推杆15带动限位块16滑动,再通过限位块16与主动轮6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自动对不同大小的电钻进行固定,适用广泛的效果。该适用广泛的电工设备用固定装置,通过夹杆7移动拉伸气囊8,气囊8通过导管使挤压球19缩小,挤压球19使摩擦块20在推力弹簧21的作用下向滑轮18外侧滑动,摩擦块20使滑轮18不会相对活塞杆22滑动,此时支架4下降带动驱动杆17摆动,驱动杆17带动滑轮18下降,滑轮18带动活塞杆22下降,再通过活塞杆22与气管23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保证钻孔稳定,钻孔精度高的效果,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