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

一种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包括主体、支柱、控制盒和三个信号灯,还包括缓冲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抽吸泵、第一连管、第二连管和吸盘,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气囊、两个通气组件、两个支管、四个缓冲组件和若干第一弹簧,该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通过固定机构,实现了固定设备位置的功能,提高了设备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避免设备倾倒而损毁,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通过缓冲机构,实现了减震缓冲的功能,减小了车辆因撞击设备而将设备损坏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128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52733.1

  • 发明设计人 王世利;

    申请日2021-03-31

  • 分类号G08G1/095(20060101);F16F15/023(20060101);F16F15/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深南大道10128南山软件园西塔楼2101.2102.2110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9:0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

背景技术

交通信号灯是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一般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现有的交通信号灯在使用时,车辆因行驶错误容易撞击到现有的交通信号灯上,从而导致现有的交通信号灯的损坏,易对指挥交通工作造成影响,降低了现有的交通信号灯的安全性,不仅如此,现有的交通信号灯在工作时,由于没有有效的固定措施,导致现有的交通信号灯容易出现倾倒在地面上而损坏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现有的交通信号灯放置时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包括主体、支柱、控制盒和三个信号灯,所述信号灯均匀设置在控制盒的一侧上,所述控制盒通过支柱设置在主体的上方,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PLC,所述信号灯与PLC电连接,还包括缓冲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主体上,所述缓冲机构与固定机构连接;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抽吸泵、第一连管、第二连管和吸盘,所述主体的下方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吸盘匹配,所述吸盘的外周与缺口的内壁连接,所述抽吸泵设置在主体内的顶部,所述抽吸泵与第一连管连通,所述抽吸泵通过第二连管与吸盘连通,所述抽吸泵与PLC电连接,所述吸盘与缓冲机构连接;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气囊、两个通气组件、两个支管、四个缓冲组件和若干第一弹簧,所述气囊的形状为回形,所述气囊的上方设有进气管,所述气囊的内圈与主体的外侧连接,所述气囊的外圈与缓冲组件连接,四个缓冲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体的四侧,所述缓冲组件与支柱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均匀设置在气囊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气囊的两侧的内壁连接,所述气囊的远离主体的一侧的内壁与通气组件连接,两个通气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支管的内部,所述主体的两侧均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支管一一对应,所述支管的一端与吸盘的内部连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穿过圆孔与气囊的内部连通;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两个弹性绳、两个第一连块和两个第二连块,所述支柱上设有四个凹槽,所述凹槽与缓冲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缓冲板的一侧与气囊的远离主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缓冲板的靠近支柱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块设置在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连块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连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块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连块和其中一个第二连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另一个第一连块和另一个第二连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中心处与第二连杆的中心处铰接,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所述弹性绳与支柱平行设置,两个弹性绳分别与第一连杆的两端连接;

所述通气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板、齿条、齿轮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齿条的一端与气囊的远离主体的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支管的内部,所述驱动单元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的另一端啮合,所述驱动单元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外周与支管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环设置在齿轮的靠近吸盘的一侧,所述固定板与固定环的靠近吸盘的一侧抵靠。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固定环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轴承、蜗杆、蜗轮、丝杆、套管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设置在支管的内部,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和齿轮连接,所述蜗杆与齿轮同轴设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丝杆的外周与第二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蜗轮连接,所述丝杆与蜗杆垂直设置,所述套管套的一端设在丝杆的另一端上,所述套管的与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的远离吸盘的一侧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套管转动,所述通气组件还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套管的外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齿条的移动方向,所述通气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形状为L形,所述支管的内壁上设有两个条形槽,两个限位杆关于支管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齿条的远离气囊的一端连接,两个限位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条形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与条形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限位的功能,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单元,两个限位单元分别设置在凹槽和滑槽内,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两个限位条,其中两个限位条的一侧分别与凹槽的两侧的内壁连接,另外两个限位条的一侧分别与滑槽的两侧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连块的两侧和第二连块的两侧均设有凹口,所述限位条的另一侧设置在凹口的内部,所述限位条与凹槽匹配,所述限位条与凹口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升节能效果,所述信号灯为LED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通过固定机构,实现了固定设备位置的功能,提高了设备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避免设备倾倒而损毁,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与现有的固定机构相比,该固定机构与缓冲机构为一体联动机构,实用性更高,通过缓冲机构,实现了减震缓冲的功能,减小了车辆因撞击设备而将设备损坏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与现有的缓冲机构相比,该缓冲机构在车辆撞击设备时,会使得设备处于一个活动的状态,从而产生了泄力,因此可以减小设备损毁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的通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的第一连块与限位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支柱,3.控制盒,4.信号灯,5.第一连管,6.抽吸泵, 7.第二连管,8.吸盘,9.气囊,10.第一弹簧,11.缓冲板,12.第一连杆,13. 第二连杆,14.弹性绳,15.第一连块,16.第二连块,17.限位条,18.支管,19. 固定环,20.固定板,21.齿条,22.齿轮,23.蜗杆,24.蜗轮,25.丝杆,26.套管,27.限位杆,28.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包括主体1、支柱2、控制盒3 和三个信号灯4,所述信号灯4均匀设置在控制盒3的一侧上,所述控制盒3通过支柱2设置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PLC,所述信号灯4与PLC电连接,还包括缓冲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缓冲机构与固定机构连接;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一般用于数据的处理以及指令的接收和输出,用于实现中央控制。

该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通过固定机构,实现了固定设备位置的功能,提高了设备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避免设备倾倒而损毁,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通过缓冲机构,实现了减震缓冲的功能,减小了车辆因撞击设备而将设备损坏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抽吸泵6、第一连管5、第二连管7和吸盘 8,所述主体1的下方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吸盘8匹配,所述吸盘8的外周与缺口的内壁连接,所述抽吸泵6设置在主体1内的顶部,所述抽吸泵6与第一连管5连通,所述抽吸泵6通过第二连管7与吸盘8连通,所述抽吸泵6与PLC 电连接,所述吸盘8与缓冲机构连接;

当进行固定工作时,控制抽吸泵6启动,通过第二连管7将吸盘8内的空气导入第一连管5内,从而减小了吸盘8内的气压,使得吸盘8吸附在地面上,从而实现了固定的功能,提高了设备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当需要搬运设备时,只需控制抽吸泵6启动,将第一连管5内的空气通过第二连管7导入吸盘8内,从而增加了吸盘8内的气压,使得吸盘8不再吸附在地面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搬运设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便捷性。

如图1-3所示,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气囊9、两个通气组件、两个支管18、四个缓冲组件和若干第一弹簧10,所述气囊9的形状为回形,所述气囊9的上方设有进气管,所述气囊9的内圈与主体1的外侧连接,所述气囊9的外圈与缓冲组件连接,四个缓冲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四侧,所述缓冲组件与支柱2 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0均匀设置在气囊9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气囊9的两侧的内壁连接,所述气囊9的远离主体1的一侧的内壁与通气组件连接,两个通气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支管18的内部,所述主体1的两侧均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支管18一一对应,所述支管18的一端与吸盘8的内部连通,所述支管18的另一端穿过圆孔与气囊9的内部连通;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板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两个弹性绳14、两个第一连块15和两个第二连块16,所述支柱2上设有四个凹槽,所述凹槽与缓冲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缓冲板11的一侧与气囊9的远离主体1的一侧连接,所述缓冲板11的靠近支柱2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块15设置在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连块16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连块15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块16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连块15和其中一个第二连块16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3的两端分别与另一个第一连块15和另一个第二连块16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2的中心处与第二连杆 13的中心处铰接,所述弹性绳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连接,所述弹性绳14与支柱2平行设置,两个弹性绳14分别与第一连杆12的两端连接;

所述通气组件包括固定环19、固定板20、齿条21、齿轮22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齿条21的一端与气囊9的远离主体1的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支管18的内部,所述驱动单元与齿轮22连接,所述齿轮22与齿条21 的另一端啮合,所述驱动单元与固定板20连接,所述固定环19的外周与支管 18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环19设置在齿轮22的靠近吸盘8的一侧,所述固定板20与固定环19的靠近吸盘8的一侧抵靠。

当车辆撞击到缓冲板11上后,会带动缓冲板11向靠近支柱2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第一连块15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第二连块16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拉伸弹性绳14,在弹性绳14的回复力的作用下,会带动第一连块15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会给缓冲板11一个向远离支柱2的方向的缓冲力,从而实现了减震缓冲的功能,从而减小了车辆因撞击设备而将设备损坏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当缓冲板11向靠近支柱2的方向移动的同时,还能挤压气囊9,压缩第一弹簧10,在第一弹簧10的回复力作用,也可以给缓冲板11一个向远离支柱2的方向的缓冲力,同时还可以带动齿条21 移动,通过齿条21与齿轮22的啮合,使得齿轮22转动,从而带动驱动单元工作,使得固定板20向远离固定环19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板20与固定环 19分离,从而便于气囊9内的空气穿过固定环19的环孔,从而使得气囊9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支管18导入吸盘8内,增加了吸盘8内的气压,使得吸盘8不再吸附在地面上,从而不再固定设备,使得车辆在撞击设备时会使得设备处于一个活动的状态,从而产生了泄力,因此可以减小设备损毁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固定环19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轴承、蜗杆23、蜗轮24、丝杆25、套管26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设置在支管18的内部,所述蜗杆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和齿轮22连接,所述蜗杆23与齿轮22同轴设置,所述蜗轮24与蜗杆23啮合,所述丝杆25的外周与第二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丝杆25的一端与蜗轮24连接,所述丝杆25与蜗杆23垂直设置,所述套管26套的一端设在丝杆25的另一端上,所述套管26 的与丝杆25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25匹配的螺纹,所述套管26的另一端与固定板20的远离吸盘8的一侧连接。

齿条21移动时,通过齿条21与齿轮22的啮合,可以带动齿轮22转动,使得蜗杆23转动,通过蜗杆23与蜗轮24的啮合,使得蜗轮24转动,从而带动丝杆25转动,使得套管26沿着丝杆25移动,从而可以带动固定环19移动,通过采用蜗杆23与蜗轮24的啮合的传动方式,只有蜗杆23转动时,才可以带动蜗轮24转动,使得固定环19向远离固定环19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在对吸盘8吸气时,吸盘8内气压减小,从而使得固定板20远离吸盘8的一侧的压力大于固定板20的另一侧的压力,但是由于蜗轮24不会带动蜗杆23转动,使得固定板20不会向远离固定板2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吸盘8在吸附在地面上时气囊9内的空气不会导入吸盘8的内部,从而不会对吸盘8的吸附效果造成影响,也提高吸盘8吸附在地面上使得稳定性,不会出现漏气的现象。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套管26转动,所述通气组件还包括支杆28,所述支杆 2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套管26的外周连接。

通过设置支杆28,可以连接套管26,使得两个套管26在沿着丝杆25移动时不会发生转动,从而提高了套管26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使得两个套管26 的移动距离相等,使得固定板20各处与固定环19之间的距离可以保持相等的状态,从而使得固定板20在与固定环19抵靠时不会出现缝隙,从而避免出现漏气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齿条21的移动方向,所述通气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杆 27,所述限位杆27的形状为L形,所述支管18的内壁上设有两个条形槽,两个限位杆27关于支管18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杆27的一端与齿条21的远离气囊9的一端连接,两个限位杆2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条形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27与条形槽滑动连接。

齿条21移动时,带动限位杆27在条形槽内滑动,从而限制了齿条21的移动方向,使得齿条21移动时不会发生转动,从而避免对齿条21与齿轮22的啮合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齿条21移动时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单元,两个限位单元分别设置在凹槽和滑槽内,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两个限位条17,其中两个限位条17的一侧分别与凹槽的两侧的内壁连接,另外两个限位条17的一侧分别与滑槽的两侧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连块15的两侧和第二连块16的两侧均设有凹口,所述限位条17的另一侧设置在凹口的内部,所述限位条17与凹槽匹配,所述限位条 17与凹口滑动连接。

当第一连块15和第二连块16分别在凹槽和滑槽内移动时,由于限位条17 嵌在第一连块15的凹口内和第二连块16的凹口内,从而使得第一连块15不会与滑槽分离,同时第二连块16也不会与凹槽分离,从而提高了第一连块15和第二连块16移动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为了提升节能效果,所述信号灯4为LED灯。

当进行固定工作时,控制抽吸泵6启动,通过第二连管7将吸盘8内的空气导入第一连管5内,从而减小了吸盘8内的气压,使得吸盘8吸附在地面上,从而实现了固定的功能,提高了设备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当需要搬运设备时,只需控制抽吸泵6启动,将第一连管5内的空气通过第二连管7导入吸盘8内,从而增加了吸盘8内的气压,使得吸盘8不再吸附在地面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搬运设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便捷性。当车辆撞击到缓冲板11上后,会带动缓冲板11向靠近支柱2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第一连块15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第二连块16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拉伸弹性绳14,在弹性绳14的回复力的作用下,会带动第一连块15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会给缓冲板11一个向远离支柱2的方向的缓冲力,从而实现了减震缓冲的功能,从而减小了车辆因撞击设备而将设备损坏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当缓冲板11向靠近支柱2的方向移动的同时,还能挤压气囊9,压缩第一弹簧10,在第一弹簧10的回复力作用,也可以给缓冲板11一个向远离支柱2的方向的缓冲力,同时还可以带动齿条21移动,通过齿条21与齿轮22的啮合,使得齿轮22转动,从而带动驱动单元工作,使得固定板20向远离固定环 19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板20与固定环19分离,从而便于气囊9内的空气穿过固定环19的环孔,从而使得气囊9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支管18导入吸盘8 内,增加了吸盘8内的气压,使得吸盘8不再吸附在地面上,从而不再固定设备,使得车辆在撞击设备时会使得设备处于一个活动的状态,从而产生了泄力,因此可以减小设备损毁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安全性高的交通信号灯通过固定机构,实现了固定设备位置的功能,提高了设备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避免设备倾倒而损毁,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与现有的固定机构相比,该固定机构与缓冲机构为一体联动机构,实用性更高,通过缓冲机构,实现了减震缓冲的功能,减小了车辆因撞击设备而将设备损坏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与现有的缓冲机构相比,该缓冲机构在车辆撞击设备时,会使得设备处于一个活动的状态,从而产生了泄力,因此可以减小设备损毁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