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对已有区块链网络实现管理的平台支持方式

一种对已有区块链网络实现管理的平台支持方式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已有区块链网络实现管理的平台支持方式,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搭建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平台;步骤2:创建平台与区块链网络的链接,以使平台与区块链网络可进行数据交换;步骤3:平台将区块链网络的结构标准化为平台可监控和管理的标准模型;步骤4:平台通过区块链网络的信息自动获取区块链网络的环境配置数据;步骤5:平台根据环境配置数据信息,自动读取区块链网络的监控信息并将监控信息展示在可视化用户界面上;步骤6:通过可视化用户界面对于区块链网络进行管理。轻松地解决了区块链网络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各种问题,同时给维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同时为后续区块链网络以及区块链网络的扩展提供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144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明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36333.1

  • 发明设计人 周广照;隆锦胜;

    申请日2021-03-29

  • 分类号H04L12/2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324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志强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高新南一道009号中科研发园配套服务楼2层203、205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9:0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已有区块链网络实现管理的平台支持方式。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到金融、物流以及供应链领域,由于区块链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和无信任关系的特点,区块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早期区块链的应用不规范导致存在各种形式的区块链环境。通过Hyper ledger的Fabric框架搭建的区块链网络主要是搭建在Linux环境上的,Linux的操作都采用命令行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查看,这种管理方式对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很高。

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端的区块链系统,包括核心应用组件,核心技术组件,平台基础设施,其中核心应用组件包括可编程合约,可编程资产,BPIM激励机制,链上钱包服务;核心技术组件包括委托DPOP共识机制,安全机制,关系对象存储,链路双工通信网络,平台基础设施用于承载区块链系统运行过程的基本所需,包括Windows,Linux,UNIX,MacoS操作系统,从区块链整体架构出发,重新定义了区块链网络,数据存储方式,共识机制,并从奖励机制,权益行使工具以及交易私钥的保密性等角度出发,考虑到移动终端计算能力有限,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而做出的全新区块链技术平台,方便移动端的接入和访问。上述技术便是体现出了通过Hyper ledger的Fabric框架搭建的区块链网络主要是搭建在Linux环境上的,Linux的操作都采用命令行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查看,这种管理方式对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很高。

因此通过平台方式维护已有区块链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于降低区块链环境的维护和管理难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已有区块链网络实现管理的平台支持方式,该方式解决已有区块链环境的维护和管理问题,加强区块链系统的可控性、可维护性、可管理性以及其访问使用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已有区块链网络实现管理的平台支持方式,该方式可对区块链网络进行规范化建模,为后续区块链网络以及区块链网络的扩展提供一个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已有区块链网络实现管理的平台支持方式,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搭建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平台;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平台的搭建,可以方便用户在可视化用户界面进行操作,在后期平台与区块链网络链接之后,直接通过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平台便可对区块链进行管理。

步骤2:创建平台与区块链网络的链接,以使平台与区块链网络可进行数据交换;

步骤3:平台将区块链网络的结构标准化为平台可监控和管理的标准模型;

步骤4:平台通过区块链网络的信息自动获取区块链网络的环境配置数据;具体的,平台通过区块链网路部署环境的配置参数自动通过SSH指令、KuberneteAPI等接口技术获取区块链网络的环境配置数据,如操作系统类型、CPU架构等信息;平台根据环境配置数据,自动部署适应不同操作系统、不同CPU架构(AMD64和ARM64)以及不同容器机制区块链网络。

步骤5:平台根据环境配置数据信息,自动读取区块链网络的监控信息并将监控信息展示在可视化用户界面上;具体的,平台根据与其连接的服务器的连接信息获取区块链网络的基本配置信息,并将基本信息同步到本地。本地线程通过设定的频率对服务器状态进行监听,实现区块链网络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同步。用户通过可视化用户界面查看区块链网络的信息。

步骤6:通过可视化用户界面对于区块链网络进行管理。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平台通过分析区块链网络结构,将区块链网络结构同步到平台的可视化用户界面,然后再反向通过的可视化用户界面操作查看区块链环境网络的运行状态、每个节点的状态、通道信息、块高数据;并对区块链网络实现启动和停止等区块链操作。

进一步的,步骤3中标准模型的具体建立过程包括:

步骤31:将区块链网络划分为包括多个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包括排列组织和/或非排列组织;

步骤32:在排序组织下挂一个排序节点;非排序组织下挂一个或多个PEER节点,一个SDK节点;

步骤33: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平台通过排序节点、PEER节点和SDK节点对区块链网络进行标准化设置。

上述模型的建立,可以将不规则的结构进行虚拟规范化和业务化。包括:将组织机构定义成预设的业务组织机构,组织机构需要有业务名称和定义,需要预先定义和赋予业务概念后才可以进行区块链的关联使用;所有的技术概念,包括通道、组织机构、链码、节点、网络等都具有业务含义,都需要给予业务的名称和描述定义;区块链网络部署环境需要单独定义作为可视化用户界面的部署环境使用;区块链运行环境和区块链定义环境分离,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区块链环境定义;区块链环境访问可以通过定义SDK容器进行访问和管理并实现进行组织机构用户维护。

进一步的,步骤6中的管理包括:

步骤61:在平台的可视化用户界面上设置功能按钮;

步骤62:通过触发功能按钮,平台会对应向区块链环境发送区块链命令并对区块链环境进行响应的持续监听,若监听到状态的异步反馈结果后,进入步骤63;

步骤63:设置可视化用户界面上功能按钮的状态,使得功能按钮的状态与操作结果保持一致。具体的,经过可视化用户界面将区块链网络信息收集并管理后。可以通过可视化用户界面对区块链网络进行启动和停止等操作,直接通过可视化用户界面完成区块链网路的管理功能。在可视化用户界面上,查看区块链网络时,存在至少三个操作按键,启动、暂停、停止三个按键,每个按键点击时会向区块链环境发送区块链命令并对区块链环境进行响应的监听。当监听到状态的异步反馈结果后会同时设置区块链网络界面可操作按钮的状态,从而达到状态与操作一致的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平台与区块链构建链接,可以通过与平台的可视化界面对区块链网络进行监控和管理,即对区块链环境进行可视化反向工程处理,轻松地解决了区块链网络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各种问题,同时给维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另外,平台将区块链网络的结构标准化为平台可监控和管理的标准模型,为后续区块链网络以及区块链网络的扩展提供一个基础。随着业务需求的增加,业务系统和区块链网络的搭建需求越来越大。规范化区块链基础环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为组织机构异地部署提供了基础,为业务上规划区块链业务的组织提供了准备。便于与各个客户系统进行整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区块链网络标准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对已有区块链网络实现管理的平台支持方式,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搭建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平台;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平台的搭建,可以方便用户在可视化用户界面进行操作,在后期平台与区块链网络链接之后,直接通过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平台便可对区块链进行管理。

步骤2:创建平台与区块链网络的链接,以使平台与区块链网络可进行数据交换;

步骤3:平台将区块链网络的结构标准化为平台可监控和管理的标准模型;具体的,步骤3中标准模型的具体建立过程包括:

步骤31:将区块链网络划分为包括多个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包括排列组织和/或非排列组织;

步骤32:在排序组织下挂一个排序节点;非排序组织下挂一个或多个PEER节点,一个SDK节点;

步骤33: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平台通过排序节点、PEER节点和SDK节点对区块链网络进行标准化设置。

步骤4:平台通过区块链网络的信息自动获取区块链网络的环境配置数据;

步骤5:平台根据环境配置数据信息,自动读取区块链网络的监控信息并将监控信息展示在可视化用户界面上。

步骤6:通过可视化用户界面对于区块链网络进行管理。

进一步的,步骤6中的管理包括:

步骤61:在平台的可视化用户界面上设置功能按钮;

步骤62:通过触发功能按钮,平台会对应向区块链环境发送区块链命令并对区块链环境进行响应的持续监听,若监听到状态的异步反馈结果后,进入步骤63;

步骤63:设置可视化用户界面上功能按钮的状态,使得功能按钮的状态与操作结果保持一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