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避免土壤颗粒粘附的建筑机械用料斗辅助装置

一种避免土壤颗粒粘附的建筑机械用料斗辅助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一种避免土壤颗粒粘附的建筑机械用料斗辅助装置,包括料斗座,所述料斗座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翻转座,所述翻转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顶升杆,所述顶升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活动簧,所述顶升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偏柱,所述支撑座的内部且位于偏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轴座,所述偏柱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推送柱,所述推送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在使用时能避免料斗座内壁粘附土质颗粒较多,而影响其自身的使用,达到了根据料斗座自身运转,而自动刮除清理的效果,智能性较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838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芗杰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57692.5

  • 发明设计人 项志杰;

    申请日2021-04-01

  • 分类号B08B9/087(20060101);B65D88/54(20060101);F16N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42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媛媛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砖墙经济园区41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7:3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一种避免土壤颗粒粘附的建筑机械用料斗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机械是工程建设和城乡建设所用机械设备的总称,其中一些建筑机械在使用时需要采用单独的控制箱,如塔吊、搅拌车和行车等,目前建筑作业用料多使用混凝土料斗,为保证坡面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和工期需要,对料斗的下料速度有一定的要求。

建筑机械设备也常常会使用到料斗座,在使用过程中,料斗座的内壁常会粘附部分土质颗粒,在对其清理时较为麻烦,并不能根据料斗座自身翻转时,而自动清理,其智能化较低,使用较为不便,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避免土壤颗粒粘附的建筑机械用料斗辅助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土壤颗粒粘附的建筑机械用料斗辅助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避免土壤颗粒粘附的建筑机械用料斗辅助装置,包括料斗座,所述料斗座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翻转座,所述翻转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顶升杆,所述顶升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活动簧,所述顶升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偏柱,所述支撑座的内部且位于偏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轴座,所述偏柱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推送柱,所述推送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架,所述挤压架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刮除座,所述顶升杆的上下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力柱,所述压力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变形座,所述变形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展簧,所述变形座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储存座,所述储存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油孔座。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座的内部设置有与驱动轮相适配的齿牙,所述翻转座的内部设置有与驱动轮相适配的支撑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连接轴相适配的限位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与顶升杆相适配的限位架。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轴座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偏柱相适配的转轴杆,所述推送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偏柱相适配的限位座。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架的内部活动连接弹性簧,所述刮除座的形状为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弹性簧,所述储存座的材质为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避免土壤颗粒粘附的建筑机械用料斗辅助装置,通过在翻转座运转时,会同时带动其表面的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其表面的连接轴移动,之后连接轴会带动其一端的顶升杆移动,使顶升杆压动活动簧的同时并带动其一端的偏柱发生偏转,进而偏柱会在限位轴座的作用下,带动其另外一端的推送柱移动,推送柱会同时带动固定座移动,之后固定座会压动挤压架和刮除座移动,使刮除座向靠近料斗座的内侧移动,之后刮除座可对料斗座内壁的土质进行刮除,避免料斗座内壁粘附土质颗粒较多,而影响其自身的使用,达到了根据料斗座自身运转,而自动刮除清理的效果,智能性较高。

2、该避免土壤颗粒粘附的建筑机械用料斗辅助装置,通过在顶升杆带动偏柱转动的过程中,顶升杆会同时带动其外表面的活动杆移动,之后活动杆会带动移动座移动,使移动座带动压力柱移动,同时压力柱会带动变形座和伸展簧形变,并带动储存座形变,由于储存座的材质为橡胶,所以储存座内部的润滑油液会通过出油孔座通入到翻转座的内部,达到自动对翻转座润滑的效果,延长了翻转座的使用寿命,操作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料斗座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连接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变形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限位轴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座;2、支撑座;3、翻转座;4、驱动轮;5、连接轴;6、顶升杆;7、活动簧;8、偏柱;9、限位轴座;10、推送柱;11、固定座;12、挤压架;13、刮除座;14、活动杆;15、移动座;16、压力柱;17、变形座;18、伸展簧;19、储存座;20、出油孔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土壤颗粒粘附的建筑机械用料斗辅助装置,包括料斗座1,料斗座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翻转座3,翻转座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驱动轮4,驱动轮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5,翻转座3的内部设置有与驱动轮4相适配的齿牙,翻转座3的内部设置有与驱动轮4相适配的支撑轴,连接轴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顶升杆6,顶升杆6的外表面套接有活动簧7,顶升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偏柱8,驱动轮4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连接轴5相适配的限位座,支撑座2的内部设置有与顶升杆6相适配的限位架,支撑座2的内部且位于偏柱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轴座9,偏柱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推送柱10,推送柱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1,限位轴座9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偏柱8相适配的转轴杆,推送柱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偏柱8相适配的限位座,外部驱动会带动翻转座3运转,之后将料斗座1进行正常的翻转动作,此处为现有技术,不做多余赘述,在翻转座3运转时,会同时带动其表面的驱动轮4转动,驱动轮4带动其表面的连接轴5移动,之后连接轴5会带动其一端的顶升杆6移动,使顶升杆6压动活动簧7的同时并带动其一端的偏柱8发生偏转,进而偏柱8会在限位轴座9的作用下,带动其另外一端的推送柱10移动,推送柱10会同时带动固定座11移动,之后固定座11会压动挤压架12和刮除座13移动,使刮除座13向靠近料斗座1的内侧移动,之后刮除座13可对料斗座1内壁的土质进行刮除,避免料斗座1内壁粘附土质颗粒较多,而影响其自身的使用,达到了根据料斗座1自身运转,而自动刮除清理的效果。

固定座11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架12,挤压架12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刮除座13,挤压架12的内部活动连接弹性簧,刮除座13的形状为锥形,顶升杆6的上下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座15,移动座1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力柱16,压力柱1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变形座17,变形座1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展簧18,变形座17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储存座19,活动杆1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弹性簧,储存座19的材质为橡胶,储存座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油孔座20,在顶升杆6带动偏柱8转动的过程中,顶升杆6会同时带动其外表面的活动杆14移动,之后活动杆14会带动移动座15移动,使移动座15带动压力柱16移动,同时压力柱16会带动变形座17和伸展簧18形变,并带动储存座19形变,由于储存座19的材质为橡胶,所以储存座19内部的润滑油液会通过出油孔座20通入到翻转座3的内部,达到自动对翻转座3润滑的效果,延长了翻转座3的使用寿命,操作较为方便。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在此建筑机械料斗正常使用时,外部驱动会带动翻转座3运转,之后将料斗座1进行正常的翻转动作,此处为现有技术,不做多余赘述,在翻转座3运转时,会同时带动其表面的驱动轮4转动,驱动轮4带动其表面的连接轴5移动,之后连接轴5会带动其一端的顶升杆6移动,使顶升杆6压动活动簧7的同时并带动其一端的偏柱8发生偏转,进而偏柱8会在限位轴座9的作用下,带动其另外一端的推送柱10移动,推送柱10会同时带动固定座11移动,之后固定座11会压动挤压架12和刮除座13移动,使刮除座13向靠近料斗座1的内侧移动,之后刮除座13可对料斗座1内壁的土质进行刮除,避免料斗座1内壁粘附土质颗粒较多,而影响其自身的使用,达到了根据料斗座1自身运转,而自动刮除清理的效果,智能性较高。

在顶升杆6带动偏柱8转动的过程中,顶升杆6会同时带动其外表面的活动杆14移动,之后活动杆14会带动移动座15移动,使移动座15带动压力柱16移动,同时压力柱16会带动变形座17和伸展簧18形变,并带动储存座19形变,由于储存座19的材质为橡胶,所以储存座19内部的润滑油液会通过出油孔座20通入到翻转座3的内部,达到自动对翻转座3润滑的效果,延长了翻转座3的使用寿命,操作较为方便。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