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和设备

一种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和设备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和设备,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现场勘查、监测方案制定、监测准备、采样监测、数据整理。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设备,用于上述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所述监测设备包括支撑设备,监测设备和连接设备。本发明所述的监测方法,过程简单,全面,适用于多种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本发明采用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整个监测过程更加的简单,方便,监测过程更加灵活。本发明所使用的自动监测设备,两侧带有的可伸缩挡风板能够有效的隔绝其他排放源所带来的干扰,使监测所得到的数据更加的准确。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 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臭氧和二次气溶胶形成的主要前体物之一,, 具有光化学活性,可产生臭氧污染,是导致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挥 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分十分复杂,分为包括醛、酮、醇、醚等的含氧有 机化合物(VOCs),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非甲烷碳氢化合物 (NMHCs),卤代烃,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几大类成千上万种物质。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石油加工及储运环节VOCs监测核算及治理进行了大 量工作,大部分的污染源VOCs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炼化企业的VOCs总 量也被逐渐的摸清。在油田开采环节中,存在较多VOCs污染源,但是目前油 田行业缺乏有效的VOCs排放源的VOCs监测核算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 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测效果好,监测结果准确的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的 监测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效果好,监测结果准确的污油池挥发性有 机物监测方法,并且提供一种用于该监测方法的自动监测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现场勘查、监测方案制定、监测准备、采样监测、数据整理。

优选地,所述现场勘查的具体步骤如下:现场测量被监测的污油池的池长、 池宽、规模和排放高度。

优选地,所述监测方案制定的具体步骤如下:将参照点设置于面源上风向 2m处;将近源浓度的采样区设置在污油池4条边的中心,距离采样池池壁 300mm,距离污水液面100mm;下风向设置3条采样线,所述采样线分别为2m 采样线、5m采样线和10m采样线,每条采样线上设置3个监控点;每天监测不 少于3次,连续监测3-5天。

优选地,所述监测准备的具体步骤如下:(1)对监测仪器进行核查,确保 监测仪器能够响应待测排放源所排放的主要VOCs组分;(2)确定监测仪器对 于待测排放源排放的各种VOCs的响应系数,且确保响应系数小于10;(3)完 成仪器示值相对误差测定,且确保相对误差应小于10%;(4)进行仪器响应时 间测试。

优选地,所述采样监测的具体步骤如下:(1)向仪器采样探头通入校准参 考化合物标准气体对仪器进行校准;(2)监测仪器采样探头顶端距离池壁 300mm,距离液面100mm;监测实施时,使用风速仪测定记录距离池面高度500mm 处的风速,当风速小于1.5m/s时,逸散排放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使用挥发性 有机物自动监测设备对2m采样线、5m采样线和10m采样线进行监测,按照监 测方案所制定的采样点位置顺序监测3个轮次。

优选地,所述数据整理的具体步骤如下:(1)对监测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 性分析,计算污油池每天和每条采样线监测数据的相关系数;(2)取相关系数 较高的监测数据参与核算,核算按照如下方法进行:

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结合采样时记录的气象数据,挑选出与近源浓度间 有较高相关系数的监测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出每个监测数据对应的挥发性有机 物排放量,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剔除异常数据,取剩余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该 污油池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计算结果;

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K为VOCs组成系数,取值为0.35-1.0,ρ0为污油池地面的污染 物质量浓度监测数据,mg/m

除此之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设备,包括支撑 设备,监测设备和连接设备。

优选地,所述支撑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4个滚轮,所述底 座上方设置有2个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之间通过横向支撑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监测设备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位于所述竖向支撑杆上端, 所述控制箱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伸缩挡风板,所述控制箱前侧的中部设置有 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前侧设置有第一监测仪,所述监测箱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 第一自动伸缩杆,所述第一自动伸缩杆上设置有第二监测仪和第三监测仪。

优选地,所述连接设备包括第二自动伸缩杆,所述第二自动伸缩杆固定连 接于所述控制箱前侧的下端,所述第二自动伸缩杆设置有3节;所述第二自动 伸缩杆顶端设置有卡扣套筒,所述卡扣套筒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与污油池上相 应的固定设备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述的监测方法,过程简单,全面,适用于多种污油池挥发性有 机物的监测。

2.本发明采用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污油池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整个监测过程 更加的简单,方便,监测过程更加灵活。

3.本发明所使用的自动监测设备,两侧带有的可伸缩挡风板能够有效的隔 绝其他排放源所带来的干扰,使监测所得到的数据更加的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污油池采样布点示意图

图2实施例1污油池源强分布图

图3对比例污油池源强分布图

图4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设备结构图

图5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设备正视图

图6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设备监测箱局部放大图

图7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设备俯视图

1.支撑设备2.监测设备3.连接设备101.底座102.滚轮103.竖向支撑杆 104.横向支撑杆201.控制箱202.可伸缩挡风板203.监测箱204.第一监测仪205.第一自动伸缩杆206.第二监测仪207.第三监测仪301.第二自动伸缩杆 302.卡扣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现场测量被监测的污油池的池长、池宽、规模和排放高度,结果见表1。

2.设置参照点设于面源上风向2m处;设置近源浓度的采样区位于污油池4 条边的中心,距离采样池池壁300mm,距离污水液面100mm;下风向设置3条 采样线,所述采样线分别为2m采样线、5m采样线和10m采样线,每条采样线 上设置3个监控点;每天监测3次,连续监测4天。

3.对监测仪器进行核查,确保火焰离子化监测器、光离子化监测器、红外 吸收监测器能够响应待测排放源所排放的主要VOCs组分;确定所述仪器能够 确定被测排放源排放的各种VOCs的响应系数且响应系数小于10;完成仪器示 值相对误差测定,且确保相对误差应小于10%;进行仪器响应时间测试。

4.在仪器预热和零气校准后,向仪器采样探头通入校准参考化合物标准气 体对仪器进行校准;监测仪器采样探头顶端距离池壁300mm,距离液面100mm; 监测实施时,使用风速仪测定记录距离池面高度500mm处的风速,当风速小于 1.5m/s时,逸散排放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使用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设备对 2m采样线,5m采样线和10m采样线进行监测,按照监测方案所制定的采样点 位置顺序监测3个轮次,结果见表2。

6.对监测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污油池每天和每条采样线监测 数据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3和表4;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结合采样时记录 的气象数据,将监测数据代入公式进行源强计算,得到污油池的源强分布图, 结果见图1。

实施例2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设备,包括支撑设备1,监测设备1和连接设 备3。

优选地,所述支撑设备1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下方设置有4个滚 轮202,所述底座101上方设置有2个竖向支撑杆103,所述竖向支撑杆103 之间通过横向支撑杆104连接。

优选地,所述监测设备2包括控制箱201,所述控制箱201位于所述竖向 支撑杆103上端,所述控制箱20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伸缩挡风板202,所 述控制箱201前侧的中部设置有监测箱203,所述监测箱203前侧设置有第一 监测仪204,所述监测箱203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自动伸缩杆205,所述 第一自动伸缩杆205上设置有第二监测仪206和第三监测仪207。

优选地,所述连接设备3包括第二自动伸缩杆301,所述第二自动伸缩杆 301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箱201前侧的下端,所述第二自动伸缩杆301设置有 3节;所述第二自动伸缩杆301顶端设置有卡扣套筒302,所述卡扣套筒302 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与污油池上相应的固定设备连接。

对比例

1.现场测量被监测的污油池的池长、池宽、规模和排放高度,结果见表1。

2.设置参照点设于面源上风向2m处;设置近源浓度的采样区位于污油池4 条边的中心,距离采样池池壁300mm,距离污水液面100mm;下风向设置3条 采样线,所述采样线分别为2m采样线、5m采样线和10m采样线,每条采样线 上设置3个监控点;每天监测3次,连续监测4天。

3.对监测仪器进行核查,确保火焰离子化监测器、光离子化监测器、红外 吸收监测器能够响应待测排放源所排放的主要VOCs组分;确定所述仪器能够 确定被测排放源排放的各种VOCs的响应系数且响应系数小于10;完成仪器示 值相对误差测定,且确保相对误差应小于10%;进行仪器响应时间测试。

4.在仪器预热和零气校准后,向仪器采样探头通入校准参考化合物标准气 体对仪器进行校准;监测仪器采样探头顶端距离池壁300mm,距离液面100mm; 监测实施时,使用风速仪测定记录距离池面高度500mm处的风速,当风速小于 1.5m/s时,逸散排放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工使用监测仪器对各采样点进行监 测,按照监测方案所制定的采样点位置顺序监测3个轮次,结果见表5。

6.对监测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污油池每天和每条采样线监测 数据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6和表7;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结合采样时记录 的气象数据,将监测数据代入公式进行源强计算,得到污油池的源强分布图, 结果见图2。

实验结果

表1污油池基本概况

表2实施例1污油池VOCs质量浓度的监测数据

表3实施例1污油池各天监测数据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

表4实施例1污油池各采样线监测数据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

表5对比例污油池VOCs质量浓度的监测数据

表6对比例污油池各天监测数据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

表7对比例污油池采样线监测数据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

从表3可以看出,污油池的4天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正且都在 0.792以上,相关性好,可推测这4天监测数据同源的可能性大。通过表4可 以发现:三条采样线监测数据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700以上,可推测三条采样 线上的监测数据有相同的来源的可能性很大;近源采样区与其他三条采样线监 测数据的相关性也很高,说明2、5、10m采样线的VOCs均来源于近源采样 区VOCs的扩散,受其他排放源的干扰很小。在进行源强反推时,所有监测数 据均参与计算。

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挑选出与近源浓度间有较高相关系数的监测数据进 行源强反推。结合采样时记录的气象数据,将监测数据带入公式进行源强计算, 得到污油池的源强分布图,见图2。

从图1可以得出,污油池的绝大部分源强反推值均分布在1-4kg/h之间, 而最高的3个数值较突出,分别达到了别达到了4.685,4.652,4.743kg/h, 还有5个点数值低于1kg/h,去掉这些数值后的其他所有计算源强的平均值为 最终源强,即2.01kg/h。

通过表6可以看出,污油池的4天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正且都在 0.900以上,相关性好,可推测这4天监测数据同源的可能性大。通过表7可 以发现,近源采样区监测数据与2m采样线、5m采样线、10m采样线监测数 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4,0.103,0.178,近源采样区监测数据仅与2m 采样线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好,说明2m采样线的VOCs浓度来源于近源浓 度的扩散;而5m、10m采样线监测数据与近源采样区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欠佳。结合图1可知,该联合站各设备单元布局紧凑,污油池与罐区距离较近,VOCs的排放易受到罐区排放的影响,污油池的VOCs排放并非为5m采样线、 10m采样线VOCs浓度的唯一贡献源,这两条采样线监测的VOCs浓度可能受周 围其他设备(如储罐、污泥池)排放的VOCs影响。因此,在用浓度反推源强 时可以主要依据近源采样区与2m采样线的浓度数据。

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挑选出与近源浓度间有较高相关系数的监测数据进 行源强反推。结合采样时记录的气象数据,将监测数据带入公式进行源强计算, 得到污油池A的源强分布图,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污油池的大部分源强反推值分布在2-6kg/h之间,取这 些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源强,即4.16kg/h。

综上所述,对比例得到的结果显著高于实施例1所得到最终源强结果,说 明使用自动监测设备所得到的结果可以减少其他设备所排放的VOCs影响,从 而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VOCs结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