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输送模块、磁性摆正模块、极性测试模块、端子成型模块、出料输送模块、磁性转移模块、喷码模块。本发明的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依次对贴片二极管依次进行位置摆正、极性测试、模压成型、喷码操作,能够自动识别出贴片二极管的正负极,并且根据识别情况利用喷码模块在贴片二极管负极一端喷码,自动化程度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306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市中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19503.8

  • 发明设计人 许卫林;

    申请日2021-02-26

  • 分类号G01R31/26(20140101);G01R31/01(20200101);

  • 代理机构44400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姜华

  • 地址 523430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寮步百业路76号1栋1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5:4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贴片式二极管简称贴片二极管,是二极管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贴片二极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贴片二极管进行喷码,以标记处贴片二极管的正负极,但是贴片二极管封装完成后,由于两端子的结构一致,因此难以分辨出贴片二极管的正负极。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依次对贴片二极管依次进行位置摆正、极性测试、模压成型、喷码操作,能够自动识别出贴片二极管的正负极,并且根据识别情况利用喷码模块在贴片二极管负极一端喷码,自动化程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输送模块、磁性摆正模块、极性测试模块、端子成型模块、出料输送模块、磁性转移模块、喷码模块,所述磁性摆正模块、极性测试模块位于所述进料输送模块边缘上侧,所述磁性转移模块、喷码模块位于所述出料输送模块边缘上侧;

所述极性测试模块包括直流电源、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的第一导电接触板、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的第二导电接触板,所述第一导电接触板通过导线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触板通过导线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所述喷码模块包括第一喷码装置、第二喷码装置,所述第一喷码装置、第二喷码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出料输送模块两端上侧。

具体的,所述磁性摆正模块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分别位于所述进料输送模块两侧并且两者相对设置。

具体的,所述端子成型模块包括上模、下模;

所述上模包括升降装置、连接在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轴下端的上固定块、第一伸缩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输出轴下端的第一上压块、第二伸缩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输出轴下端的第二上压块、第三伸缩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三伸缩装置的输出轴下端的第三上压块、第四伸缩装置、连接在所述第四伸缩装置的输出轴下端的第四上压块;

所述下模包括下固定块、第五伸缩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五伸缩装置的输出轴上端的第一下压块、第六伸缩装置、连接在所述第六伸缩装置的输出轴上端的第二下压块、第七伸缩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七伸缩装置的输出轴上端的第三下压块、第八伸缩装置、连接在所述第八伸缩装置的输出轴上端的第四下压块。

具体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分别位于所述端子成型模块两侧。

具体的,所述磁性转移模块包括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所述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分别位于所述出料输送模块两侧并且两者相对设置。

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贴片二极管由进料输送模块输送至磁性摆正模块位置,磁性摆正模块通电后,利用磁性对贴片二极管进行位置摆正,磁性摆正模块断电;

S2贴片二极管由进料输送模块输送至极性测试模块位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将第一导电接触板、第二导电接触板推出,第一导电接触板、第二导电接触板分别与贴片二极管的两端子相抵触,由直流电源的通断电判断贴片二极管两端子的正负极;

S3贴片二极管由进料输送模块输送至端子成型模块位置,端子成型模块对贴片二极管模压成型;

S4磁性转移模块通电,利用磁性转移模块的磁性将贴片二极管转移至出料输送模块上,磁性转移模块断电;

S5贴片二极管由出料输送模块输送至喷码模块位置,根据步骤S2的正负极判断结果,使用第一喷码装置或第二喷码装置对贴片二极管上端面进行负极标识图案喷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依次对贴片二极管依次进行位置摆正、极性测试、模压成型、喷码操作,能够自动识别出贴片二极管的正负极,并且根据识别情况利用喷码模块在贴片二极管负极一端喷码,自动化程度高;

2、增加了端子成型模块,可根据产品形状对贴片二极管的两端子向上弯折成型或向下弯折成型,应用范围广;

3、具有磁性摆正模块,磁性摆正模块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通过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对贴片二极管两端子的磁性吸力作用,能够调整贴片二极管在进料输送模块上的位置和姿态,避免贴片二极管偏位,保证了后续极性测试的导电接触稳定性;

4、具有磁性转移模块,磁性转移模块包括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通过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对贴片二极管两端子的磁性吸力作用,能够将端子成型模块内的贴片二极管转移至料输送模块上,以进行后续喷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端子成型模块、贴片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端子成型模块对贴片二极管模压成型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贴片二极管模压成型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端子成型模块对贴片二极管模压成型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贴片二极管模压成型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进料输送模块1、磁性摆正模块2、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极性测试模块3、第一驱动装置31、第一导电接触板32、第二驱动装置33、第二导电接触板34、端子成型模块4、上模41、升降装置410、上固定块411、第一伸缩装置412、第一上压块413、第二伸缩装置414、第二上压块415、第三伸缩装置416、第三上压块417、第四伸缩装置418、第四上压块419、下模42、下固定块421、第五伸缩装置422、第一下压块423、第六伸缩装置424、第二下压块425、第七伸缩装置426、第三下压块427、第八伸缩装置428、第四下压块429、出料输送模块5、磁性转移模块6、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喷码模块7、第一喷码装置71、第二喷码装置72、感应模块8、红外发射器81、红外接收器82、贴片二极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

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进料输送模块1、磁性摆正模块2、极性测试模块3、端子成型模块4、出料输送模块5、磁性转移模块6、喷码模块7,磁性摆正模块2、极性测试模块3位于进料输送模块1边缘上侧,磁性转移模块6、喷码模块7位于出料输送模块5边缘上侧;

极性测试模块3包括直流电源、第一驱动装置31、固定在第一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导电接触板32、第二驱动装置33、固定在第二驱动装置33的输出轴上的第二导电接触板34,第一导电接触板32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导电接触板34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喷码模块7包括第一喷码装置71、第二喷码装置72,第一喷码装置71、第二喷码装置72分别位于出料输送模块5两端上侧。

磁性摆正模块2包括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分别位于进料输送模块1两侧并且两者相对设置。

端子成型模块4包括上模41、下模42;

上模41包括升降装置410、连接在升降装置410的输出轴下端的上固定块411、第一伸缩装置412、连接在第一伸缩装置412的输出轴下端的第一上压块413、第二伸缩装置414、连接在第二伸缩装置414的输出轴下端的第二上压块415、第三伸缩装置416、连接在第三伸缩装置416的输出轴下端的第三上压块417、第四伸缩装置418、连接在第四伸缩装置418的输出轴下端的第四上压块419;

下模42包括下固定块421、第五伸缩装置422、连接在第五伸缩装置422的输出轴上端的第一下压块423、第六伸缩装置424、连接在第六伸缩装置424的输出轴上端的第二下压块425、第七伸缩装置426、连接在第七伸缩装置426的输出轴上端的第三下压块427、第八伸缩装置428、连接在第八伸缩装置428的输出轴上端的第四下压块429。

机架上还设有感应模块8,感应模块8包括红外发射器81、红外接收器82,红外发射器81、红外接收器82分别位于端子成型模块4两侧。

磁性转移模块6包括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分别位于出料输送模块5两侧并且两者相对设置。

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均掺杂有铁、钴或镍,使得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具有磁性吸附的特性,贴片二极管9由进料输送模块1输送至磁性摆正模块2位置,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接入相同的电压后,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均产生相同的磁场强度,而贴片二极管9两端子在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的磁场作用下,在移动过程中逐渐摆正位置,完成贴片二极管9的位置摆正后,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断电,磁场作用消失,贴片二极管9由进料输送模块1继续输送;

S2贴片二极管9由进料输送模块1输送至极性测试模块3位置,第一驱动装置31、第二驱动装置33将第一导电接触板32、第二导电接触板34推出,第一导电接触板32、第二导电接触板34分别与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相抵触,由于贴片二极管9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而直流电源始终输出单向电流,第一导电接触板32、第二导电接触板34分别与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接触后,若直流电源、第一导电接触板32、贴片二极管9、第二导电接触板34处于导通状态,则贴片二极管9靠向第二导电接触板34的一端为负极,若直流电源、第一导电接触板32、贴片二极管9、第二导电接触板34处于非导通状态,则贴片二极管9靠向第一导电接触板32的一端为负极;

S3贴片二极管9由进料输送模块1输送至端子成型模块4位置,升降装置410启动下降,上固定块411将贴片二极管9压紧,第二伸缩装置414、第三伸缩装置416向下伸出,第六伸缩装置424、第七伸缩装置426、向上伸出,将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内侧夹持固定,第五伸缩装置422、第八伸缩装置428向上伸出,将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向上弯折成型,升降装置410启动上升,所有伸缩装置复位;

S4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接入相同的电压后,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均产生相同的磁场强度,而贴片二极管9两端子在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的磁场作用下,将贴片二极管9转移至出料输送模块5上,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断电,磁场作用消失,贴片二极管9由出料输送模块5继续输送;

S5贴片二极管9由出料输送模块5输送至喷码模块7位置,根据步骤S2的正负极判断结果,使用第一喷码装置71或第二喷码装置72对贴片二极管9上端面进行负极标识图案喷码。

实施例2

如图1、2、5、6所示:

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进料输送模块1、磁性摆正模块2、极性测试模块3、端子成型模块4、出料输送模块5、磁性转移模块6、喷码模块7,磁性摆正模块2、极性测试模块3位于进料输送模块1边缘上侧,磁性转移模块6、喷码模块7位于出料输送模块5边缘上侧;

极性测试模块3包括直流电源、第一驱动装置31、固定在第一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导电接触板32、第二驱动装置33、固定在第二驱动装置33的输出轴上的第二导电接触板34,第一导电接触板32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导电接触板34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喷码模块7包括第一喷码装置71、第二喷码装置72,第一喷码装置71、第二喷码装置72分别位于出料输送模块5两端上侧。

磁性摆正模块2包括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分别位于进料输送模块1两侧并且两者相对设置。

端子成型模块4包括上模41、下模42;

上模41包括升降装置410、连接在升降装置410的输出轴下端的上固定块411、第一伸缩装置412、连接在第一伸缩装置412的输出轴下端的第一上压块413、第二伸缩装置414、连接在第二伸缩装置414的输出轴下端的第二上压块415、第三伸缩装置416、连接在第三伸缩装置416的输出轴下端的第三上压块417、第四伸缩装置418、连接在第四伸缩装置418的输出轴下端的第四上压块419;

下模42包括下固定块421、第五伸缩装置422、连接在第五伸缩装置422的输出轴上端的第一下压块423、第六伸缩装置424、连接在第六伸缩装置424的输出轴上端的第二下压块425、第七伸缩装置426、连接在第七伸缩装置426的输出轴上端的第三下压块427、第八伸缩装置428、连接在第八伸缩装置428的输出轴上端的第四下压块429。

机架上还设有感应模块8,感应模块8包括红外发射器81、红外接收器82,红外发射器81、红外接收器82分别位于端子成型模块4两侧。

磁性转移模块6包括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分别位于出料输送模块5两侧并且两者相对设置。

一种贴片二极管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均掺杂有铁、钴或镍,使得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具有磁性吸附的特性,贴片二极管9由进料输送模块1输送至磁性摆正模块2位置,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接入相同的电压后,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均产生相同的磁场强度,而贴片二极管9两端子在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的磁场作用下,在移动过程中逐渐摆正位置,完成贴片二极管9的位置摆正后,第一电磁铁21、第二电磁铁22断电,磁场作用消失,贴片二极管9由进料输送模块1继续输送;

S2贴片二极管9由进料输送模块1输送至极性测试模块3位置,第一驱动装置31、第二驱动装置33将第一导电接触板32、第二导电接触板34推出,第一导电接触板32、第二导电接触板34分别与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相抵触,由于贴片二极管9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而直流电源始终输出单向电流,第一导电接触板32、第二导电接触板34分别与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接触后,若直流电源、第一导电接触板32、贴片二极管9、第二导电接触板34处于导通状态,则贴片二极管9靠向第二导电接触板34的一端为负极,若直流电源、第一导电接触板32、贴片二极管9、第二导电接触板34处于非导通状态,则贴片二极管9靠向第一导电接触板32的一端为负极;

S3贴片二极管9由进料输送模块1输送至端子成型模块4位置,升降装置410启动下降,上固定块411将贴片二极管9压紧,第二伸缩装置414、第三伸缩装置416向下伸出,第六伸缩装置424、第七伸缩装置426、向上伸出,将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内侧夹持固定,第一伸缩装置412、第四伸缩装置418向下伸出,将贴片二极管9的两端子向下弯折成型,升降装置410启动上升,所有伸缩装置复位;

S4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接入相同的电压后,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均产生相同的磁场强度,而贴片二极管9两端子在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的磁场作用下,将贴片二极管9转移至出料输送模块5上,第三电磁铁61、第四电磁铁62断电,磁场作用消失,贴片二极管9由出料输送模块5继续输送;

S5贴片二极管9由出料输送模块5输送至喷码模块7位置,根据步骤S2的正负极判断结果,使用第一喷码装置71或第二喷码装置72对贴片二极管9上端面进行负极标识图案喷码。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2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