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

一种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新材料成分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背面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粉碎箱的背面插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外部位于粉碎箱背面的部分套接有主动轮,所述粉碎箱的内底壁活动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粉碎箱的内底壁开设有落料槽,所述粉碎箱底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通过转动齿轮与固定箱内底壁的齿牙接触带动滤板移动,复位弹簧带动滤板复位,从而达到了滤板一直左右抖动的效果,使滤板上的细小颗粒快速落入落料槽内,较大的颗粒与粉碎刀碰撞被再次粉碎。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001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蔡曈日;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41084.8

  • 发明设计人 蔡曈日;

    申请日2021-03-04

  • 分类号B02C18/14(20060101);B02C23/16(20060101);G01N1/28(20060101);B07B1/30(20060101);B07B1/42(20060101);B65B1/1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641000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上南街8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4: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强度、韧性、硬度、弹性等机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等,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电、光、声、磁、热等功能和物理效应。

随着各种新材料的出现,试验人员一般会使用成分分析装置对新材料成分进行分析,现有的新材料分析装置使用时对材料的粉碎不够彻底,导致粉碎后的颗粒体积较大,影响后续与反应剂的反应效率,而且需要实验人员手动将粉碎后的新材料装入多个反应瓶中进行对比反应,比较麻烦,由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具备粉碎效果好、避免滤板堵塞和自动装入多个反应瓶中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材料分析装置使用时对材料的粉碎不够彻底,导致粉碎后的颗粒体积较大,影响后续与反应剂的反应效率,而且需要实验人员手动将粉碎后的新材料装入多个反应瓶中进行对比反应,比较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粉碎效果好、避免滤板堵塞和自动装入多个反应瓶中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底壁放置有三个反应瓶,三个所述反应瓶的顶部均插接有漏斗,所述放置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条和轨板,所述轨板的正面开设有水平轨槽,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粉碎箱的背面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粉碎箱的背面插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外部位于粉碎箱内部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粉碎刀,所述主动轴外部位于粉碎箱背面的部分套接有主动轮,所述粉碎箱的内底壁活动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粉碎箱的内底壁开设有落料槽,所述粉碎箱底壁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右侧开设有吹气孔,所述粉碎箱底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缓冲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活塞,所述吹气孔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吹气孔的内底壁插接有竖杆,所述缓冲腔的上方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左侧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粉碎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落料管,所述落料管的外部套接有挤压弹簧和套环,所述套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顶杆,所述落料管的内左壁转动连接有挡板,左侧所述顶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块。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固定齿条均与从动轮啮合,主动轮转动时通过从动轮与固定齿条使粉碎箱在固定箱内左右移动。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均位于水平轨槽内,起到限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滤板底部的左侧设置有与转动齿轮啮合的齿牙,所述粉碎箱的内底壁设置有与转动齿轮间歇性啮合的齿牙,粉碎箱带动转动齿轮左右移动时,粉碎箱内底壁的齿牙使转动齿轮间歇性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齿轮正面的右上方开始也弧形槽,所述活动杆背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位于弧形槽内,转动齿轮往复转动时,通过弧形槽和滑杆带动挤压板左右移动。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底部与缓冲腔之间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气囊的背面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和充气管内均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弹簧,起到向下挤压竖杆的作用,所述活动块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凸起,竖杆的底部紧贴凸起,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起到向右挤压活动块的作用,且活动块的底部开设有斜槽,左侧的顶杆插入斜槽内可以带动活动块向左移动。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底部和漏斗的顶部均设置有磁性装置,两者的磁性相同,套环靠近漏斗时会受到斥力,带动顶杆向上移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通过将需要粉碎的新材料从进料斗放入粉碎箱内,主动轴带动粉碎刀间歇性往复转动对新材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颗粒较小的新材料从滤板落入落料槽内,主动轴转动时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间歇性往复转动,从动轮与固定齿条啮合,带动粉碎箱在固定箱内左右移动,粉碎箱移动时转动齿轮与固定箱内底壁的齿牙接触,进而带动滤板移动,转动齿轮与固定箱内底壁的齿牙分离后,复位弹簧带动滤板和转动齿轮复位,从而达到对新材料粉碎时,滤板一直左右抖动的效果,使滤板上的细小颗粒快速落入落料槽内,较大的颗粒与粉碎刀碰撞被再次粉碎。

2、该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通过粉碎箱带动落料管左右移动,当从反应瓶上方经过,套环和漏斗上的磁性装置互相排斥进而带动套环向上移动,套环带动顶杆上移,左侧的顶杆插入活动块底部的斜槽内,带动活动块向左移动,不再挤压挡板,挡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将落料管打开,落料槽内的被粉碎的材料从落料管掉入反应瓶内,落料管离开反应瓶后,套环与漏斗远离,套环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向下复位,活动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右移复位,顶住挡板将落料管再次关闭,直到靠近下一个反应瓶上方,从而达到对自动对多个反应瓶进行装瓶的效果,不需要手动装瓶,减少了试验人员的工作量。

3、该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通过转动齿轮往复转动,在弧形槽和滑杆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杆左右移动,活动杆带动挤压板左右移动挤压气囊,每次受到挤压时气囊会向缓冲腔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缓冲腔中的气体增多时会向下挤压缓冲活塞和缓冲弹簧,当落料管到反应瓶上方时,活动块左移将落料管打开,同时活动块顶部的凸起向左移动与竖杆底部分离,竖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竖杆的顶部不再挡住转动板,转动板在缓冲腔中气体的冲击下向右转动将吹气孔打开,缓冲腔中的气体从吹气孔吹向落料槽,从而达到了落料管打开后吹气孔向落料槽内吹气的效果,使材料颗粒能够快速落入反应瓶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粉碎箱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C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放置箱;2、反应瓶;3、漏斗;4、固定箱;5、固定齿条;6、轨板;7、水平轨槽;8、粉碎箱;9、进料斗;10、从动轮;11、主动轴;12、粉碎刀;13、主动轮;14、滤板;15、复位弹簧;16、落料槽;17、缓冲腔;18、吹气孔;19、转动齿轮;20、缓冲弹簧;21、缓冲活塞;22、转动板;23、竖杆;24、气囊;25、挤压板;26、活动杆;27、挡板;28、活动块;29、落料管;30、挤压弹簧;31、套环;32、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包括放置箱1,放置箱1的内底壁放置有三个反应瓶2,三个反应瓶2的顶部均插接有漏斗3,放置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4,固定箱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条5和轨板6,轨板6的正面开设有水平轨槽7,固定箱4的内部设置有粉碎箱8,粉碎箱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均位于水平轨槽7内,起到限位的作用,粉碎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9,粉碎箱8的背面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0,粉碎箱8的背面插接有主动轴11,主动轴11外部位于粉碎箱8内部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粉碎刀12,主动轴11外部位于粉碎箱8背面的部分套接有主动轮13,主动轮13和固定齿条5均与从动轮10啮合,主动轮13转动时通过从动轮10与固定齿条5使粉碎箱8在固定箱4内左右移动,粉碎箱8的内底壁活动连接有滤板14,滤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5,粉碎箱8的内底壁开设有落料槽16,粉碎箱8底壁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17,缓冲腔17的右侧开设有吹气孔18,粉碎箱8底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19,滤板14底部的左侧设置有与转动齿轮19啮合的齿牙,粉碎箱8的内底壁设置有与转动齿轮19间歇性啮合的齿牙,粉碎箱8带动转动齿轮19左右移动时,粉碎箱8内底壁的齿牙使转动齿轮19间歇性转动,缓冲腔17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20,缓冲弹簧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活塞21,吹气孔18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2,吹气孔18的内底壁插接有竖杆23。

缓冲腔17的上方设置有气囊24,气囊24的底部与缓冲腔17之间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气囊24的背面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和充气管内均设置有单向阀,气囊24的左侧设置有挤压板25,挤压板2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6,转动齿轮19正面的右上方开始也弧形槽,活动杆26背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位于弧形槽内,转动齿轮19往复转动时,通过弧形槽和滑杆带动挤压板25左右移动,粉碎箱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落料管29,落料管29的外部套接有挤压弹簧30和套环31,套环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顶杆32,套环31的底部和漏斗3的顶部均设置有磁性装置,两者的磁性相同,套环31靠近漏斗3时会受到斥力,带动顶杆32向上移动,落料管29的内左壁转动连接有挡板27,左侧顶杆3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块28,竖杆23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弹簧,起到向下挤压竖杆23的作用,活动块28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凸起,竖杆23的底部紧贴凸起,活动块2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起到向右挤压活动块28的作用,且活动块28的底部开设有斜槽,左侧的顶杆32插入斜槽内可以带动活动块28向左移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需要粉碎的新材料从进料斗9放入粉碎箱8内,主动轴11带动粉碎刀12间歇性往复转动对新材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颗粒较小的新材料从滤板14落入落料槽16内,主动轴11转动时通过主动轮13带动从动轮10间歇性往复转动,从动轮10与固定齿条5啮合,带动粉碎箱8在固定箱4内左右移动,粉碎箱8移动时转动齿轮19与固定箱4内底壁的齿牙接触,进而带动滤板14移动,转动齿轮19与固定箱4内底壁的齿牙分离后,复位弹簧15带动滤板14和转动齿轮19复位,从而达到对新材料粉碎时,滤板14一直左右抖动的效果,使滤板14上的细小颗粒快速落入落料槽16内,较大的颗粒与粉碎刀12碰撞被再次粉碎;通过粉碎箱8带动落料管29左右移动,当从反应瓶2上方经过,套环31和漏斗3上的磁性装置互相排斥进而带动套环31向上移动,套环31带动顶杆32上移,左侧的顶杆32插入活动块28底部的斜槽内,带动活动块28向左移动,不再挤压挡板27,挡板27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将落料管29打开,落料槽16内的被粉碎的材料从落料管29掉入反应瓶2内,落料管29离开反应瓶2后,套环31与漏斗3远离,套环31在挤压弹簧30的作用下向下复位,活动块28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右移复位,顶住挡板27将落料管29再次关闭,直到靠近下一个反应瓶2上方,从而达到对自动对多个反应瓶2进行装瓶的效果,不需要手动装瓶,减少了试验人员的工作量;通过转动齿轮19往复转动,在弧形槽和滑杆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杆26左右移动,活动杆26带动挤压板25左右移动挤压气囊24,每次受到挤压时气囊24会像缓冲腔17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缓冲腔17中的气体增多时会向下挤压缓冲活塞21和缓冲弹簧20,当落料管29到反应瓶2上方时,活动块28左移将落料管29打开,同时活动块28顶部的凸起向左移动与竖杆23底部分离,竖杆23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竖杆23的顶部不再挡住转动板22,转动板22在缓冲腔17中气体的冲击下向右转动将吹气孔18打开,缓冲腔17中的气体从吹气孔18吹向落料槽16,从而达到了落料管29打开后吹气孔18向落料槽16内吹气的效果,使材料颗粒能够快速落入反应瓶2内。

综上所述,该自动装瓶的新材料分成分析用粉碎装置,通过将需要粉碎的新材料从进料斗9放入粉碎箱8内,主动轴11带动粉碎刀12间歇性往复转动对新材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颗粒较小的新材料从滤板14落入落料槽16内,主动轴11转动时通过主动轮13带动从动轮10间歇性往复转动,从动轮10与固定齿条5啮合,带动粉碎箱8在固定箱4内左右移动,粉碎箱8移动时转动齿轮19与固定箱4内底壁的齿牙接触,进而带动滤板14移动,转动齿轮19与固定箱4内底壁的齿牙分离后,复位弹簧15带动滤板14和转动齿轮19复位,从而达到对新材料粉碎时,滤板14一直左右抖动的效果,使滤板14上的细小颗粒快速落入落料槽16内,较大的颗粒与粉碎刀12碰撞被再次粉碎。

通过粉碎箱8带动落料管29左右移动,当从反应瓶2上方经过,套环31和漏斗3上的磁性装置互相排斥进而带动套环31向上移动,套环31带动顶杆32上移,左侧的顶杆32插入活动块28底部的斜槽内,带动活动块28向左移动,不再挤压挡板27,挡板27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将落料管29打开,落料槽16内的被粉碎的材料从落料管29掉入反应瓶2内,落料管29离开反应瓶2后,套环31与漏斗3远离,套环31在挤压弹簧30的作用下向下复位,活动块28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右移复位,顶住挡板27将落料管29再次关闭,直到靠近下一个反应瓶2上方,从而达到对自动对多个反应瓶2进行装瓶的效果,不需要手动装瓶,减少了试验人员的工作量。

通过转动齿轮19往复转动,在弧形槽和滑杆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杆26左右移动,活动杆26带动挤压板25左右移动挤压气囊24,每次受到挤压时气囊24会像缓冲腔17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缓冲腔17中的气体增多时会向下挤压缓冲活塞21和缓冲弹簧20,当落料管29到反应瓶2上方时,活动块28左移将落料管29打开,同时活动块28顶部的凸起向左移动与竖杆23底部分离,竖杆23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竖杆23的顶部不再挡住转动板22,转动板22在缓冲腔17中气体的冲击下向右转动将吹气孔18打开,缓冲腔17中的气体从吹气孔18吹向落料槽16,从而达到了落料管29打开后吹气孔18向落料槽16内吹气的效果,使材料颗粒能够快速落入反应瓶2内,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