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在获取到第一表明细信息和第二表明细信息之后,可以先根据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并根据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再根据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一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表采用的管理策略。如此实现了自动地确定出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策略,有利于提高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准确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8874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90171.2

  • 发明设计人 王欣;李中三;

    申请日2021-03-18

  • 分类号G06F16/22(20190101);G06F16/28(2019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冯柳伟

  • 地址 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9: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大型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其中,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以表的形式进行存储的。

目前,当关系型数据库空间使用率上涨时,需要管理员通过人工方式分析出关系型数据库空间使用率上涨原因,并基于该上涨原因确定出针对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清理或扩容的处置方案。

然而,对于具有大量表的关系型数据库来说,因在关系型数据库空间使用率上涨时,管理人员无法通过人工方式从这些大量表中分析出关系型数据库空间使用率上涨原因,如此导致该管理人员不知采用何种管理策略(如,对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清理、扩容或不做任何处理等管理策略)对该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能够自动地确定出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以使该表管理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对关系型数据库中表所需采用的管理策略,如此有利于提高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表明细信息和第二表明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一时间点采集的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所述第二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二时间点采集的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所述第一时间点比所述第二时间点晚预设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根据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一时间点下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表采用的管理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第一碎片表集和第一非碎片表集;其中,所述第一碎片表集用于记录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碎片表;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用于记录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非碎片表;

将预设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将所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第二碎片表集和第二非碎片表集;其中,所述第二碎片表集用于记录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碎片表;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用于记录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非碎片表;

将预设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将所述第二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或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包括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且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包括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则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的确定过程,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一表管理策略存在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一表管理策略,确定所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

将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

将所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确定为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包括:

对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中所有分表进行分表归集,得到N个第一合表、所述第一合表的标识、及其所述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其中,N为正整数;

对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中所有分表进行分表归集,得到M个第二合表、所述第二合表的标识、及其所述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其中,M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各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各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的标识与所述第j个第二合表的标识匹配成功,且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和所述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时,根据第二表管理策略确定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其中,i为正整数,i≤N;j为正整数,j≤M;

在确定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的标识与所述第j个第二合表的标识匹配成功,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和所述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不满足第一条件,且确定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所述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满足第二条件时,根据第三表管理策略确定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其中,i为正整数,i≤N;j为正整数,j≤M;

根据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所述N个第一合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对所述N个第一合表集进行排序,得到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表排序列表;

将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表排序列表发送给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表明细信息和第二表明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一时间点采集的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所述第二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二时间点采集的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所述第一时间点比所述第二时间点晚预设时长;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一时间点下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表采用的管理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中,在获取到第一表明细信息和第二表明细信息之后,可以先根据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并根据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再根据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一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表采用的管理策略。其中,第一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一时间点采集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第二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二时间点采集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第一时间点比第二时间点晚预设时长。如此实现了自动地确定出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以使该表管理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对关系型数据库中表所需采用的管理策略,如此有利于提高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流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涉及的技术名词进行解释。

关系型数据库是以表的形式进行数据存储的。另外,为了保证响应时间需求,通常需要限制一个表中存储的记录数,故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可以针对同一类数据进行分表存储。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分表规则(如,可以按照月分表或者按照日分表)。例如,若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按照日分表记录支付流水数据,则可以得到TXN_FLOW_20200701、TXN_FLOW_20200702、……等分表,以使这些分表的表名存在部分相同字符。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包括S1-S4:

S1:获取第一表明细信息和第二表明细信息。

其中,第一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一时间点采集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也就是,第一表明细信息用于记录在第一时间点下针对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采集到的空间占用信息。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一时间点,例如,第一时间点可以是XXX年4月15日。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空间占用信息,例如,空间占用信息可以包括占用空间值。

第二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二时间点采集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其中,第一时间点比第二时间点晚预设时长,而且预设时长可以预先设定,例如,预设时长可以是1个月。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二时间点,例如,若第一时间点是XXX年4月15日,且预设时长为1个月,则第二时间点可以是XXX年3月15日。

基于上述S1的相关内容可知,对于关系型数据库来说,可以根据相邻两次针对该关系型数据库采集到的空间占用信息(例如,第一表明细信息和第二表明细信息)来确定该关系型数据对应的管理策略。

S2:根据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其中,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用于表征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下表现出的空间使用状态。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空间使用信息,例如,空间使用信息可以包括占用空间值。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S2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2具体可以包括S21-S24:

S21:根据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第一碎片表集和第一非碎片表集。

第一碎片表集用于记录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碎片表。其中,碎片表是指占用空间值小于等于预设空间阈值(如,0.0625MB)的表。

需要说明的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碎片表的产生原因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清理时使用truncate指令而未使用drop指令;或者,表创建之后未使用。

第一非碎片表集用于记录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非碎片表。其中,非碎片表是指占用空间值大于预设空间阈值(如,0.0625MB)的表。

基于上述S21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一表明细信息之后,可以先依据该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在第一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占用空间值;再判断在第一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第k个表的占用空间值是否大于预设空间阈值,若大于预设空间阈值,则将该第k个表确定为非碎片表,并将该第k个表添加至第一非碎片表集;若不大于预设空间阈值,则将该第k个表确定为碎片表,并将该第k个表添加至第一碎片表集;其中,k为正整数,k≤K,K表示在第一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表的个数。

S22:将预设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其中,预设空间使用信息可以预先设定,例如,预设空间使用信息可以为占用空间值等于预设空间阈值(如,0.0625MB)。

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用于描述该第一碎片表集中各个碎片表在第一时间点下具有的空间占用状态。

基于上述S22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一碎片表集之后,可以将预设空间使用信息直接确定为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以使该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用于表示该第一碎片表集中所有碎片表所共有的空间占用状态。

S23:根据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其中,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用于描述该第一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在第一时间点下具有的空间占用状态。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例如,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在第一时间点下的空间占用信息。

基于上述S23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一非碎片表集之后,可以从第一表明细信息查找该第一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在第一时间点下的空间占用信息,并根据该第一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在第一时间点下的空间占用信息,确定该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以使该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该第一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在第一时间点下具有的空间占用状态。

S24:将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或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之后,可以直接将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或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以便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下表现出的空间使用状态。

基于上述S2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一表明细信息之后,可以利用该第一表明细信息分析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以使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下表现出的空间使用状态。

S3:根据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其中,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用于表征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下表现出的空间使用状态。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S3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3具体可以包括S31-S34:

S31:根据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第二碎片表集和第二非碎片表集。

第二碎片表集用于记录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碎片表。

第二非碎片表集用于记录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非碎片表。

基于上述S31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二表明细信息之后,可以先依据该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在第二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占用空间值;再判断在第二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第h个表的占用空间值是否大于预设空间阈值,若大于预设空间阈值,则将该第h个表确定为非碎片表,并将该第h个表添加至第二非碎片表集;若不大于预设空间阈值,则将该第h个表确定为碎片表,并将该第h个表添加至第二碎片表集;其中,h为正整数,h≤H,H表示在第二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表的个数。

S32:将预设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第二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第二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用于描述该第二碎片表集中各个碎片表在第二时间点下具有的空间占用状态。

基于上述S32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二碎片表集之后,可以将预设空间使用信息直接确定为第二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以使该第二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用于表示该第二碎片表集中所有碎片表所共有的空间占用状态。

S33:根据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其中,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用于描述该第二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在第二时间点下具有的空间占用状态。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例如,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在第二时间点下的空间占用信息。

基于上述S33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二非碎片表集之后,可以从第二表明细信息查找该第二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在第二时间点下的空间占用信息,并根据该第二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在第二时间点下的空间占用信息,确定该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以使该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该第二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在第二时间点下具有的空间占用状态。

S34:将第二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或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二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之后,可以直接将第二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或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以便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下表现出的空间使用状态。

基于上述S3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二表明细信息之后,可以利用该第二表明细信息分析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以使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下表现出的空间使用状态。

S4:根据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一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表采用的管理策略。

其中,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一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表采用的管理策略。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管理策略,例如,管理策略可以包括清理表、调整表中数据的保存周期、扩容、以及添加清理策略中的至少一个。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S4的实施方式,例如,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包括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且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包括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则S4具体可以包括S41-S43:

S41:在确定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一表管理策略存在对应关系时,根据第一表管理策略,确定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

其中,第一表管理策略是指针对具有预设空间使用信息的表(也就是,碎片表)预先设定的管理策略;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一表管理策略,例如,第一表管理策略可以包括进行表清理。

基于上述S41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之后,可以直接利用预先设定的第一表管理策略,确定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例如,确定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包括第一表管理策略),以便后续能够利用该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所描述的管理策略(如,第一表管理策略)对第一碎片表集中各个碎片表进行处理(如,清理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直接根据第一表管理策略,确定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也可以先对第一碎片表集中各个分表进行分表归集,得到至少一个第三合表,再将该第一表管理策略,确定为各个第三合表中所有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及第一碎片表集中除了分表以外的其他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其中,“分表归集”的相关内容请参见下文。

S42:将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进行比对,得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

其中,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一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进行管理的管理策略;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例如,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非碎片表集中各个非碎片表对应的管理策略。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S42的实施方式,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42具体可以包括S421-S427:

S421:对第一非碎片表集中所有分表进行分表归集,得到N个第一合表、第一合表的标识、及其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分表归集是指将分表的表名中除了属于预设类型(例如,数字)的字符以外其他字符相同的分表合并成一个表。例如,若第一分表的表名为TXN_FLOW_20200701,第二分表的表名为TXN_FLOW_20200702,且预设类型为数字,则因第一分表的表名中属于预设类型的字符为“20200701”且第二分表的表名中属于预设类型的字符为“20200702”,使得第一分表的表名中除了属于预设类型的字符以外其他字符为“TXN_FLOW_”、以及第二分表的表名中除了属于预设类型的字符以外其他字符为“TXN_FLOW_”,从而使得第一分表的表名中除了属于预设类型的字符以外其他字符与第二分表的表名中除了属于预设类型的字符以外其他字符相同,故可以将第一分表和第二分表合并成一个表,且该合并后表的表名可以为TXN_FLOW或者TXN_FLOW_202007。

第一合表用于记录由第一非碎片表集中至少一个分表合并得到的表。

第一合表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该第一合表;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一合表的标识的确定过程,例如,该第一合表的标识的确定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将第一合表中所有分表的表名共有字符(或者,上文“分表的表名中除了属于预设类型(例如,数字)的字符以外其他字符”),确定为第一合表的标识(例如,TXN_FLOW_202007或者TXN_FLOW)。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第一合表中所有分表”是指组成第一合表的所有分表。

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是指组成该第一合表的分表的个数。

基于上述S421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一非碎片表集之后,可以将该第一非碎片表集中所有分表进行分表归集处理,得到N个第一合表,并根据各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的表名,确定各个第一合表的标识,并各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的个数,确定各个第一合表的分表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是指组成第一合表的所有分表。

S422:对第二非碎片表集中所有分表进行分表归集,得到M个第二合表、第二合表的标识、及其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其中,M为正整数。

其中,第二合表用于记录由第二非碎片表集中至少一个分表合并得到的表。

第二合表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该第二合表;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二合表的标识的确定过程,例如,该第二合表的标识的确定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将第二合表中所有分表的表名共有字符(或者,上文“分表的表名中除了属于预设类型(例如,数字)的字符以外其他字符”),确定为第二合表的标识(例如,TXN_FLOW_202007或者TXN_FLOW)。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第二合表中所有分表”是指组成第二合表的所有分表。

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是指组成该第二合表的分表的个数。

基于上述S422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二非碎片表集之后,可以将该第二非碎片表集中所有分表进行分表归集处理,得到M个第二合表,并根据各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的表名,确定各个第二合表的标识,并各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的个数,确定各个第二合表的分表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是指组成第二合表的所有分表。

S423:根据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各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其中,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用于描述该第一合表的空间占用状态。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的确定过程,例如,若空间使用信息包括占用空间值,则S423具体可以为:将第i个第一合表中所有分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之和,确定为该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其中,i为正整数,i≤N。

基于上述S423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i个第一合表之后,可以从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中查询第i个第一合表中所有分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并根据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所有分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该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以使该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该第一合表的空间占用状态。其中,i为正整数,i≤N。

S424:根据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各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其中,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用于描述该第二合表的空间占用状态。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的确定过程,例如,若空间使用信息包括占用空间值,则S424具体可以为:将第j个第二合表中所有分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之和,确定为该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其中,j为正整数,j≤M。

基于上述S424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j个第二合表之后,可以从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中查询第j个第二合表中所有分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并根据该第j个第二合表中所有分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该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以使该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该第二合表的空间占用状态。其中,j为正整数,j≤M。

S425:在确定第i个第一合表的标识与第j个第二合表的标识匹配成功,且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和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时,根据第二表管理策略确定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其中,i为正整数,i≤N;j为正整数,j≤M。

其中,第一条件可以预先设定;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一条件,例如,第一条件可以是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高于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

第二表管理策略是指针对分表个数呈现增加趋势的第一合表中分表预先设定的管理策略;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二表管理策略,例如,第二表管理策略可以包括添加表清理策略。其中,表清理策略用于对分表进行自动清理;而且表清理策略可以预先设定。

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实施的表管理策略。

基于上述S425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i个第一合表之后,可以从M个第二合表中查找标识与该第i个第一合表的标识匹配成功的第二合表,以便在确定第i个第一合表的标识与第j个第二合表的标识匹配成功之后,比较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与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之间的大小,以便在确定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高于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之后,确定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缺少分表清理策略,故可以将第二表管理策略确定为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策略,并根据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策略,生成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针对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应该实施的表管理策略。其中,i为正整数,i≤N;j为正整数,j≤M。

S426:在确定第i个第一合表的标识与第j个第二合表的标识匹配成功,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和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不满足第一条件,且确定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满足第二条件时,根据第三表管理策略确定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其中,i为正整数,i≤N;j为正整数,j≤M。

其中,第二条件可以预先设定;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二条件,例如,若空间使用信息包括占用空间值,则第二条件可以是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高于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第三表管理策略是指针对分表个数未呈现增加趋势但占用空间值呈增加趋势的第一合表中分表预先设定的管理策略;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三表管理策略,例如,第三表管理策略可以包括调整分表中数据的保存周期或扩容。

基于上述S426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i个第一合表之后,可以从M个第二合表中查找标识与该第i个第一合表的标识匹配成功的第二合表,以便在确定第i个第一合表的标识与第j个第二合表的标识匹配成功之后,比较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与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之间的大小,以便在确定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不高于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之后,判断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若满足第二条件,则确定第一合表对应的占用空间值呈增长趋势可能是由业务扩张导致的,故可以将第三表管理策略确定为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策略,并根据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策略,生成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针对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应该实施的表管理策略。其中,i为正整数,i≤N;j为正整数,j≤M。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第i个第一合表的标识与第j个第二合表的标识匹配成功,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和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不满足第一条件,且确定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不满足第二条件时,根据第四表管理策略确定该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其中,第四表管理策略可以包括不对分表进行任何处理。i为正整数,i≤N;j为正整数,j≤M。

S427:根据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其中,i为正整数,i≤N。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1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至第N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之后,直接将第1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至第N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进行汇总,生成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该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能够准确表示出针对第一非碎片表集中各个分表应该采用的表管理策略。

另外,对于第一非碎片表集中除了分表以外的表来说,可以先将第y个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二非碎片表集中除了分表以外的各个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进行比对,以便在确定该第y个表的标识与第二非碎片表集中第z个表的标识匹配成功,且该第y个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二非碎片表集中第z个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满足第三条件时,根据第四表管理策略确定该第y个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其中,y为正整数,y≤Y,Y表示第一非碎片表集中除了分表以外的表的个数。

第三条件可以预先设定;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三条件,例如,若空间使用信息包括占用空间值,则第三条件可以是第y个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高于第二非碎片表集中第z个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第四表管理策略是指针对除了分表以外其他表占用空间值呈增加趋势的表预先设定的管理策略;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第四表管理策略,例如,第四表管理策略可以包括除了分表以外其他表中数据的保存周期或扩容。

可见,对于第一非碎片表集中除了分表以外的第y个表来说,可以从第二非碎片表集中除了分表以外的所有表中查找标识与该第y个表的标识匹配成功的表,以便在确定第y个表的标识与第二非碎片表集中第z个表的标识匹配成功之后,判断该第y个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二非碎片表集中第z个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是否满足第三条件,若满足第三条件,则可以根据第四表管理策略确定该第y个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其中,y为正整数,y≤Y,Y表示第一非碎片表集中除了分表以外的表的个数。

基于上述S42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之后,可以通过将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进行比对,确定出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该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能够准确表示出针对第一非碎片表集中各个表应该采用的表管理策略。

S43:将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和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确定为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和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之后,可以将该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和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均确定为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该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能够准确表示出针对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应该采用的表管理策略。

基于上述S4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之后,可以从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中,分析出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一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表采用的管理策略。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准确性,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的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除了上述S1-S4以外,还可以包括S5-S7:

S5:将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发送给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的发送方式,例如,可以显示在用户界面上,也可以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用户,还可以以邮件的方式发送给用户。

基于上述S5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之后,可以将该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发送给用户,以使该用户获知针对该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采用的表管理策略。

S6:按照N个第一合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对N个第一合表集进行排序,得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表排序列表。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N个第一合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之后,可以依据该N个第一合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对N个第一合表集进行排序(例如,按照占用空间值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或者按照占用空间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序),得到该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表排序列表,以使该表排序列表能够准确地表示出各个第一合表所占用空间的大小排序。

S7:将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表排序列表发送给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表排序列表的发送方式,例如,可以显示在用户界面上,也可以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用户,还可以以邮件的方式发送给用户。

可见,在获取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表排序列表之后,可以将该表排序列表发送给用户,以使用户能够获知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第一合表所占用空间的大小排序。

基于上述“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的相关内容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例如,如图图1或图2所示)中,在获取到第一表明细信息和第二表明细信息之后,可以先根据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并根据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再根据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一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表采用的管理策略。其中,第一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一时间点采集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第二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二时间点采集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第一时间点比第二时间点晚预设时长。如此实现了自动地确定出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以使该表管理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对关系型数据库中表所需采用的管理策略,如此有利于提高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准确性。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装置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装置的技术详情,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装置300,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第一表明细信息和第二表明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一时间点采集的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所述第二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二时间点采集的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所述第一时间点比所述第二时间点晚预设时长;

第一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304,用于根据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一时间点下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表采用的管理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第一碎片表集和第一非碎片表集;其中,所述第一碎片表集用于记录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碎片表;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用于记录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非碎片表;

将预设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将所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或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第二碎片表集和第二非碎片表集;其中,所述第二碎片表集用于记录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碎片表;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用于记录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具有的各个非碎片表;

将预设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二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将所述第二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或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为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单元304,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包括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和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且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包括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则在确定所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第一表管理策略存在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一表管理策略,确定所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和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确定为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中所有分表进行分表归集,得到N个第一合表、所述第一合表的标识、及其所述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其中,N为正整数;

对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中所有分表进行分表归集,得到M个第二合表、所述第二合表的标识、及其所述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其中,M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各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非碎片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各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的标识与所述第j个第二合表的标识匹配成功,且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和所述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满足第一条件时,根据第二表管理策略确定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其中,i为正整数,i≤N;j为正整数,j≤M;

在确定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的标识与所述第j个第二合表的标识匹配成功,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和所述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分表个数不满足第一条件,且确定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所述第j个第二合表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满足第二条件时,根据第三表管理策略确定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其中,i为正整数,i≤N;j为正整数,j≤M;

根据所述第i个第一合表中各个分表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非碎片表集对应的表管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管理信息确定装置300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按照所述N个第一合表集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对所述N个第一合表集进行排序,得到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表排序列表;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表排序列表发送给用户。

基于上述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装置300的相关内容可知,在获取到第一表明细信息和第二表明细信息之后,可以先根据第一表明细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并根据第二表明细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再根据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一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与关系型数据库在第二时间点下对应的空间使用信息,确定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以使关系型数据库对应的表管理信息用于描述针对第一时间点下关系型数据库中表采用的管理策略。其中,第一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一时间点采集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第二表明细信息包括在第二时间点采集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空间占用信息;第一时间点比第二时间点晚预设时长。如此实现了自动地确定出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以使该表管理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示出对关系型数据库中表所需采用的管理策略,如此有利于提高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准确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管理信息确定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