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及方法

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包括管理前台,用于创建和下发管理任务,所述管理任务包括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任务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管理前台下发的管理任务;管理后台,包括管理接口模块、管理缓存库和数据融合模块;所述管理接口模块用于将所述管理任务中的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写入管理缓存库中;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用于将从人脸抓拍设备和车辆抓拍设备采集的人脸和车辆数据与所述管理缓存库中的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进行计算匹配,生成管理结果并将管理结果推送到管理接口模块;消息推送模块,用于将管理结果向管理任务发送信息。本发明管理效率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实效性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908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开拓信息与系统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18766.7

  • 申请日2021-02-26

  • 分类号G06Q10/10(20120101);G06Q50/26(20120101);

  • 代理机构23211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林娟

  • 地址 214125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商务园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9: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社区内人员和车辆的管理,是加强社区治安防控的需要。一般小区出入口安装人脸抓拍和车辆抓拍机,将数据采集传输到后台进行大数据分析,数据在相关部门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比对结果推送给相关人员,形成综合管理网络。传统的人车管理方式的数据分析主要在后台,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后台比对结果完成,中间要经历多重网络边界和数据交换机制,延时一般在几十分钟甚至一天。而出入口的动态性、实时性较强,即使后台获取到信息,再对被管理人车采取措施时,已经错过最佳行动时机,因此具有一定的缺陷。

另一种人车管理方式将被管理的人脸和车牌直接放在计算终端上,计算终端带有图片比对功能,不断采集过往经过的人脸和车牌图片,并与人车底库进行实时比对。这种方式的效率较高,但存在安全隐患,一旦计算终端中的数据被窃取,其中被管理的人脸和车辆等信息将泄露。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人车管理过程中存在信息获取不及时,信息容易泄露,存有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管理前台,用于创建和下发管理任务,所述管理任务包括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任务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管理前台下发的管理任务;管理后台,包括管理接口模块、管理缓存库和数据融合模块;所述管理接口模块用于将所述管理任务中的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写入所述管理缓存库中;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用于将从人脸抓拍设备和车辆抓拍设备采集的人脸和车辆数据与所述管理缓存库中的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进行计算匹配,生成管理结果并将管理结果推送到管理接口模块;消息推送模块,用于将管理结果向管理任务发送信息。

可选的,所述管理任务包括任务编号、管理规则、管理对象、通知对象和任务状态。

可选的,所述任务编号为十六位编码,所述十六位编码中前十四位为精确到秒的当前时间,后四位为随机数;所述管理规则包括管理区域规则和管理时间规则;所述管理对象包括对象类型、对象身份证号和对象的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所述通知对象为待通知用户,所述任务状态包括管理未开始、管理中未发现目标、管理中已发现目标和管理结束。

可选的,所述管理管理模块通过API网关与所述管理接口模块连通。

可选的,所述人脸抓拍设备和车辆抓拍设备通过硬件网关将数据汇聚并写入KAFKA队列。

可选的,所述KAFKA队列中的数据与数据融合模块连通。

可选的,所述管理缓存库与数据融合模块连通。

可选的,所述数据融合模块连通有AIBOX边缘计算设备、海康设备、大华设备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管理接口模块包括管理结果集,所述管理结果集包括至少一条由数据融合模块生成的管理结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管理前台提供操作界面,用户经过授权,登录操作界面,填写管理信息,生成一条管理任务;

步骤二:管理任务生成后,进入任务管理模块,任务管理模块对管理任务进行管理,管理任务可以管理、撤控,已撤控的管理任务还可以继控,即继续管理;

步骤三:管理任务通过API网关,调用管理后台中的管理接口模块,将管理任务中的信息写入管理缓存库中;

步骤四:在管理后台,经人脸抓拍设备和车辆抓拍设备抓拍的人脸和车辆数据经过数据汇聚,进入到KAFKA消息队列,向数据融合模块推送;

步骤五:数据融合模块对KAFKA数据实时接入,并进行多维管理计算;

步骤六:经过数据融合模块的多维管理计算判断所述人脸抓拍设备和车辆抓拍设备采集的人脸和车辆数据是否与所述管理缓存库中的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是否相匹配,生成一条管理结果,将管理结果推送到管理接口模块中的管理结果集;

步骤七:对于管理结果集中的每一条管理结果,调用消息推送模块,向管理任务中的通知对象发送信息,并修改管理任务的任务状态,对于步骤六中匹配成功的管理结果,任务状态由未发现目标对象改为已发现目标对象;

步骤八:对于需要在多个目标区域搜索目标对象的,由消息推送模块通过分布式管理服务,将管理目标下发到各个分布式前端设备,分布式前端设备将发现目标对象的数据传回消息推送模块,继续以步骤六和步骤七的流程进行,即可获得目标对象。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管理效率高,从前端人车抓拍照片采集到推送管理结果,都在社区本地,在局域网内,不需要跨网络,也不需要经过数据交换,大大节约了数据处理时间,可实现秒级管理响应;

(2)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安全性高,AIBOX边缘计算终端内置的人脸库和车牌库都采用特征码处理的方式,从原始值提取特征码可依赖特定的算法,而从特征码还原为原始值是不可逆的,因此特征码的泄露不会造成数据安全的事故,保护了被管理信息的隐私;

(3)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可靠性高,管理库存储在AIBOX边缘计算终端,而不是在云端和后台,即使从AIBOX到云端的链路故障,也不会影响前端的正常比对和事件推送;

(4)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实效性高,数据融合模块能对前端人车抓拍照片采集的数据实时接入,通过多维管理计算推送出管理结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中,1、管理前台;2、任务管理模块;3、消息推送模块;4、管理后台;5、管理接口模块;6、管理缓存库;7、数据融合模块;8、人脸抓拍设备;9、车辆抓拍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管理前台1,用于创建和下发管理任务,所述管理任务包括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任务管理模块2,用于管理管理前台1下发的管理任务;管理后台4,包括管理接口模块5、管理缓存库6和数据融合模块7;所述管理接口模块5用于将所述管理任务中的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写入所述管理缓存库6中;所述数据融合模块7用于将从人脸抓拍设备8和车辆抓拍设备9采集的人脸和车辆数据与所述管理缓存库6中的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进行计算匹配,生成管理结果并将管理结果推送到管理接口模块5;消息推送模块3,用于将管理结果向管理任务发送信息。

所述管理任务包括任务编号、管理规则、管理对象、通知对象和任务状态。定义任务编号为唯一标识,自动生成十六位编码,例如:202101041327051234,其中,前十四位(20210104132705)为精确到秒的当前时间,后四位(1234)为随机数,防止重复。所述管理规则包括管理区域规则和管理时间规则,管理区域规则为对管理区域按层级划分,定义 01表示楼栋,02表示小区,03表示社区,04表示街道,05表示区县,06表示地市,07表示省份,08表示中国,对相应区域的标准代码设置为集合;管理时间规则为记录管理开始时间和管理结束时间,精确到秒。管理对象包括对象类型、对象身份证号、对象人脸照片和对象车牌,对象类型包括人员信息管理、人脸管理、车辆管理和人车组合管理;对象身份证号为目标对象的身份证号信息;对象人脸照片以编码方式将人脸照片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上;对象车牌为目标对象的车牌号码信息。所述通知对象为待通知用户的任务编号的ID集合,中间以逗号分隔,消息可以推送多人,以微信或短信的方式通知。所述任务状态包括未开始、管理中未发现目标、管理中已发现目标和管理结束。所述任务管理模块2用于对管理任务进行管理,能够对管理任务进行管理、撤控,已撤控的管理任务还可以继控,即继续控制。任务管理模块2通过API网关与管理接口模块5连通。所述消息推送模块3用于将管理的结果推送到消息中心,消息中心与管理任务连通,用于将接收到的管理结果消息推送到管理任务中的通知对象中,修改管理任务中的任务状态。

所述管理后台4根据管理任务的要求选择目标数据。所述人脸抓拍设备8和车辆抓拍设备9通过硬件网关将数据汇聚并写入KAFKA队列中,KAFKA队列中的数据与数据融合模块7连通。所述管理接口模块5与管理缓存库6连接,所述管理接口模块5包括管理接口、撤控接口、继控接口和管理结果集。所述管理接口插入管理对象的缓存数据,撤控接口删除管理对象的缓存数据,继控接口为管理对象数据已经存在缓存,管理时间还没有失效,修改管理结束时间,保障管理可以继续延续一段时间,所述管理结果集为数据融合模块7生成管理结果的集合,至少包括一条管理结果。

所述管理缓存库6用于缓存管理任务中的信息,包括人员和车辆等目标比对数据,管理缓存库6中只存放少量目标对象的数据,作为比对的基础,每个管理对象,对应一个缓存,将身份证号码管理、车牌号码管理和手机号码管理分别缓存到不同的对象中。将这些不同的管理对象放入管理缓存库6中,如表1所示:

表1缓存管理对象信息

所述管理缓存库6与数据融合模块7连通,所述数据融合模块7对KAFKA数据实时接入,并经过多维管理计算,例如对人的管理,管理缓存库6中包括人员身份证号码,只要出现的人脸抓拍记录、人脸门禁记录、人员刷卡记录等其中之一包含该身份证号,则认为发现该目标人员。所述多维管理是指融合多种类型的原始数据,从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例如管理某人,其身份证号作为关联比对目标,无论是人脸门禁记录、人脸抓拍记录、人员刷卡记录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只要其中包含指定的身份证号码,就认为发现目标。所述数据融合模块7还可以通过分布式管理服务,将管理目标下发到各个分布式前端设备,例如AIBOX边缘计算设备、海康设备、大华设备等,分布式前端设备本身具有比对功能,一旦发现目标,将数据传回数据融合模块7。

所述边缘计算设备AIBOX可以实时获取人脸和车牌抓拍数据,并对抓拍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出特征值,所述AIBOX与管理缓存库6在同一个局域网,只要AIBOX可以直接访问即可。当前端过人过车特征值与管理缓存库6中某条记录吻合(相似度超过阈值,例如75%),触发比对成功事件,由边缘计算设备AIBOX通过短信网关向相关人员发送短信,内容包括时间、地点、被管理人车信息,由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管理后台2中以图管理改为以号码管理,以号码管理的流程为:

S1:将号码(身份证号码,车牌号码,手机号码)下发到管理缓存库6中;

S2:抓拍到的人脸、车辆等轨迹数据接入到数据融合模块7中;

S3:数据融合模块7实现管理函数,对轨迹数据进行管理;

S4:将结果数据通过调用管理接口模块5写入管理结果集;重复管理可以覆盖写入管理结果集,按照区域,人员ID,时间为依据进行覆盖;

S5:启动实时管理服务进行实时管理。

所述管理函数是通过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车牌号码,跟管理缓存库6中号码进行比对,标记比对时间,管理区域,管理任务号;对于超过管理时间的号码,管理函数需要从管理缓存库6中删除该管理号码;对于未到管理时间的号码,不需要比对管理;另外管理区域需要一致,如果没有管理区域,可以全域管理。

实施例3:

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方法,应用了实施例1所述的应用于智慧社区的人车管理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管理前台1提供操作界面,用户经过授权,登录操作界面,填写管理信息,生成一条管理任务;

步骤二:管理任务生成后,进入任务管理模块2,任务管理模块2对管理任务进行管理,管理任务可以管理、撤控,已撤控的管理任务还可以继控,即继续管理;

步骤三:管理任务通过API网关,调用管理后台4中的管理接口模块5,将管理任务中的信息写入管理缓存库6中;

步骤四:在管理后台2,经人脸抓拍设备8和车辆抓拍设备9抓拍的人脸和车辆数据经过数据汇聚,进入到KAFKA消息队列,向数据融合模块7推送;

步骤五:数据融合模块7对KAFKA数据实时接入,并进行多维管理计算;

步骤六:经过数据融合模块7的多维管理计算判断所述人脸抓拍设备8和车辆抓拍设备 9采集的人脸和车辆数据是否与所述管理缓存库6中的人脸和车辆目标比对数据是否相匹配,生成一条管理结果,将管理结果推送到管理接口模块5中的管理结果集;

步骤七:对于管理结果集中的每一条管理结果,调用消息推送模块3,向管理任务中的通知对象发送信息,并修改管理任务的任务状态,对于步骤六中匹配成功的管理结果,任务状态由未发现目标对象改为已发现目标对象;

步骤八:对于需要在多个目标区域搜索目标对象的,由消息推送模块3通过分布式管理服务,将管理目标下发到各个分布式前端设备,分布式前端设备将发现目标对象的数据传回消息推送模块3,继续以步骤六和步骤七的流程进行,即可获得目标对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