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诱食效果的海参池塘养殖专用颗粒饲料

一种具有诱食效果的海参池塘养殖专用颗粒饲料

摘要

本发明专利涉及海参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诱食效果的海参池塘养殖专用颗粒饲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马尾藻粉15%~35%、石莼粉10%~30%、海带粉10%~30%、蛎壳粉5%~10%、脱脂鱼粉5%~8%、豆粕粉5%~10%、酱糟5%~10%、酒糟3%~5%、面包酵母粉3%~5%、海浮泥10%~20%以及海参多维0.5%~1%,本发明在配方中适量添加酱糟和酒糟,其干物质的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高,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诱食效果。海参摄食量大,易消化吸收,残饵量少,粪便粗、短成形。酱糟、酒糟等原料价格便宜,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不宜影响水质及底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566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86909.5

  • 申请日2021-04-12

  • 分类号A23K50/80(20160101);A23K10/30(20160101);A23K10/26(20160101);A23K10/22(20160101);A23K10/37(20160101);A23K10/38(20160101);A23K20/174(20160101);A23K10/18(20160101);A23K20/20(20160101);A23K40/10(20160101);A23K10/12(20160101);

  • 代理机构21256 沈阳工匠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杨秀伟

  •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街道宝参园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7:3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诱食效果的海参池塘养殖专用颗粒饲料。

背景技术

海参以其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们的喜爱,而且随着人们对海参的消费量逐年提高,海参的养殖总量也在逐年加大,其中围堰养殖和池塘养殖者两种养殖方式在海参养殖总量中占比最高。

由于上述两种养殖方式的养殖密度与海区底播养殖相比要大,仅靠自然纳潮带入的天然饵料已经满足不了养殖海参的正常营养需求。所以,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来作为海参的营养补充以满足其营养需求,以利于其正常生长。

池塘海参养殖专用配合饲料多为颗粒状,以利于其成形并在投喂后迅速落入池塘底部而方便海参摄食。但传统的海参颗粒饲料以及以往的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这类饲料存在如下几项不足:

1.颗粒质地较硬,抛撒投喂入水后溶散速度极慢,某些颗粒饲料入水后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小时之后仍为硬颗粒状态存在。由于海参是用口触手去“粘”起极小的碎屑或颗粒状态的饲料进行摄食,所以此类颗粒饲料在这种难溶的状态下,海参是很难摄食的。

2.颗粒质地较松,投喂抛撒入水后溶解速度极快,入水后几分钟便会迅速溶散,海参还没有开始摄食,便会因为风浪或水体的波动造成饲料流失而影响海参摄食。

3.饲料营养价值低,配方中多是以海泥为主,缺少藻类及蛋白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类营养成分造成饲料营养价值低,无法满足海参的正常营养需求。

4.对池塘底质和水质影响较大,传统的海参颗粒饲料因其投喂方式以及海参的摄食量少而造成残饵量较多,过多的残饵会造成海参池塘底质及水质败坏,甚至会发生“黑底、臭底”等问题。

5.诱食效果差,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不足之处,颗粒饲料投喂入水后仅有投喂点周围的海参可以摄食,对附近的海参没有诱食效果。

上述几项缺点会直接造成海参颗粒饲料的饲料利用率低下、营养不全面而影响海参的正常摄食和生长,从而直接影响海参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海参颗粒饲料普遍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颗粒成型、溶散时间适宜而且溶散后不宜随水体的波动而散失,且诱食效果好、营养全面的海参池塘养殖专用颗粒饲料,并且饲料成本较低。

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诱食效果的海参池塘养殖专用颗粒饲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马尾藻粉15%~35%、石莼粉10%~30%、海带粉10%~30%、蛎壳粉5%~10%、脱脂鱼粉5%~8%、豆粕粉5%~10%、酱糟5%~10%、酒糟3%~5%、面包酵母粉3%~5%、海浮泥10%~20%以及海参多维0.5%~1%。

优选的,所述蛎壳粉为牡蛎壳粉碎后的产物。

优选的,所述海带粉含有褐藻胶及B族维生素、钙、磷、铁等微量元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与传统的海参颗粒饲料以及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在配方中适量添加酱糟和酒糟,其干物质的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高,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诱食效果。海参摄食量大,易消化吸收,残饵量少,粪便粗、短成形。酱糟、酒糟等原料价格便宜,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不宜影响水质及底质。

蛎壳为牡蛎壳粉碎后的产物,其含有丰富的钙、镁、钾、磷等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

海带含有褐藻胶及B族维生素、钙、磷、铁等。将海带粉碎并与其他组分混合后,利用海带自身含有的褐藻胶可使颗粒饲料入水溶散后带有轻微的粘性,防止因风浪和水体波动造成颗粒饲料溶散后流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具有诱食效果的海参池塘养殖专用颗粒饲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马尾藻粉15%~35%、石莼粉10%~30%、海带粉10%~30%、蛎壳粉5%~10%、脱脂鱼粉5%~8%、豆粕粉5%~10%、酱糟5%~10%、酒糟3%~5%、面包酵母粉3%~5%、海浮泥10%~20%以及海参多维0.5%~1%。

实施例1:

马尾藻粉:20%,石莼粉:20%,海带粉:25%,蛎壳粉:5%,脱脂鱼粉:5%,发酵豆粕粉:5%,酱糟:5%,酒糟:5%,面包酵母粉:3%,海浮泥:10%,海参多维:0.5%。

将上述组分中的马尾藻、石莼、海带、蛎壳、酱糟、酒糟经过二次晾晒,降低其水分含量至10%以下,再进行粉碎至150目。

将粉碎至150目细度的上述组分与发酵豆粕粉、海浮泥、面包酵母粉、海参多维进行进入混合机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制粒机进行制粒、制粒,并经过晾干,制成的饲料颗粒的规格为直径4~5mm,长15~20mm。

实施例2:

马尾藻粉:15%,石莼粉:20%,海带粉:25%,蛎壳粉:5%,脱脂鱼粉:5%,发酵豆粕粉:5%,酱糟:10%,酒糟:5%,面包酵母粉:3%,海浮泥:15%,海参多维:0.5%。

将上述组分中的马尾藻、石莼、海带、蛎壳、酱糟、酒糟经过二次晾晒,降低其水分含量至10%以下,再进行粉碎至150目。

将粉碎至150目细度的上述组分与发酵豆粕粉、海浮泥、面包酵母粉、海参多维进行进入混合机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制粒机进行制粒、制粒,并经过晾干,制成的饲料颗粒的规格为直径4~5mm,长15~20mm。

实施例3:

马尾藻粉:25%,石莼粉:10%,海带粉:20%,蛎壳粉:5%,脱脂鱼粉:5%,发酵豆粕粉:5%,酱糟:5%,酒糟:5%,面包酵母粉:3%,海浮泥:15%,海参多维:0.5%。

将上述组分中的马尾藻、石莼、海带、蛎壳、酱糟、酒糟经过二次晾晒,降低其水分含量至10%以下,再进行粉碎至150目。

将粉碎至150目细度的上述组分与发酵豆粕粉、海浮泥、面包酵母粉、海参多维进行进入混合机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制粒机进行制粒、制粒,并经过晾干,制成的饲料颗粒的规格为直径4~5mm,长15~20mm。

实施例4:

结合以上实施例所述颗粒饲料在海参池塘进行投喂试验,投喂时间选择在傍晚5点。

池塘面积55亩,水深1.5~1.8m,盐度32,水温16~18℃,pH:8.2。

在距离池塘岸边2~3m处水域采用实施例1~3所述颗粒饲料以及传统的海参颗粒饲料各1000g共4份,并且每种颗粒饲料分成2个投喂点进行投喂试验,即每种饲料设置1个平行,共8个投喂点。

每种颗粒饲料投喂时采用定点的方式,投喂时在池塘底部形成一条长约50cm宽约30cm的长方形“料带”,每个料带之间的距离约3~5m。

投喂后开始计时,实施例1~3所述的颗粒饲料入水后在15~20分钟内变软并逐渐溶散,颗粒饲料变软后不宜散失。传统的颗粒饲料入水后60分钟左右开始变软并溶散,且溶散后形成的“料带”较为松散,易受水波晃动而漂散。

次日上午8点,观察各个投喂点的海参聚集情况。

间隔一天,在同一池塘另外选取不同地点,重复上述试验过程。

可以观察到各投喂点周围,实施例1~3所述的颗粒饲料,海参聚集数量较多,摄食旺盛,饲料投喂点的残饵量较少,且粪便粗、短、成形,未出现粪便松散或拖便现象。传统的颗粒饲料投喂点海参聚集摄食的个数较少,残饵量较多。

由实施例4,本发明所述的海参颗粒饲料具有良好的诱食效果以及溶散时间和抗漂散功能,与传统的海参池塘颗粒饲料相比,显著提高了诱食效果,减少了残饵对海参池塘水质、底质的污染。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