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包括限位桩、钢丝绳和边柱,钢丝绳相互交叉形成防滑坡网面,钢丝绳交叉的节点处通过螺栓与限位桩可拆卸连接,钢丝绳两端通过螺栓与边柱可拆卸连接,限位桩固定在岩土边坡的倾斜坡面,边柱设置在岩土边坡底部、顶部和坡面两侧。本发明通过钢丝绳相互交叉形成防滑坡网面,通过限位桩对网面节点可拆卸固定,通过边柱对网面的四周可拆卸固定,可以快速完成该装置的安装,使用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626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01359.0

  • 发明设计人 崔玉龙;胡俊宏;金嘉乐;

    申请日2021-01-04

  • 分类号E02D17/20(20060101);E02D5/7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57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饶富春

  • 地址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泰丰大街16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6:0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滑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时,尤其是山地施工时会对山坡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位置以及周围的边坡进行安全防护,一来为了防止在施工时土质松动而造石块等杂物的滚落造成人员的伤亡,其次边坡上设置防滑装置还能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使得施工更加安全和环保。

传统的边坡防滑装置采用防护网配合固定桩来实现,通过在边坡上铺设防护网,然后经固定桩固定,传统固定桩均采用实心桩,固定效果不佳,容易从边坡岩土中脱落,因此固定桩需要保证有够长度,但这样就造成固定桩体积大且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通过钢丝绳相互交叉形成防滑坡网面,通过限位桩对网面节点可拆卸固定,通过边柱对网面的四周可拆卸固定,可以快速完成该装置的安装,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包括限位桩、钢丝绳和边柱,钢丝绳相互交叉形成防滑坡网面,钢丝绳交叉的节点处通过螺栓与限位桩可拆卸连接,钢丝绳两端通过螺栓与边柱可拆卸连接,限位桩固定在岩土边坡的倾斜坡面,边柱设置在岩土边坡底部、顶部和坡面两侧;

限位桩包括栓柱,栓柱一端固定安装锥形头,栓柱另一端固定安装安装座,栓柱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贯穿设有丝杆,丝杆与栓柱转动连接,丝杆表面固定安装若干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丝杆螺纹配合,栓柱侧壁对应限位机构处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栓柱靠近安装座一端外壁固定安装环形耳板。

进一步优选地,安装座对应丝杆处开设有驱动孔,丝杆靠近安装座一端端部固定六角凸台。

进一步优选地,安装座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端盖,端盖底部设有十字卡槽,十字卡槽与钢丝绳配合。

进一步优选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环,固定环与丝杆螺纹配合,固定环外壁固定安装若干限位杆,限位杆呈环形阵列设置,限位杆一端与固定环外壁铰接,限位杆另一端贯穿限位孔,限位杆外壁设有滑槽,限位孔侧壁固定安装滑杆,滑杆与滑槽配合。

进一步优选地,边柱包括边柱本体,边柱本体底部固定安装若干防滑栓,边柱本体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盖板,边柱本体顶部和盖板底部均设有卡齿。

一种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打桩机构将限位桩均匀等距固定在岩土边坡的倾斜坡面,然后将内六角套筒扳手插入驱动孔中与六角凸台卡合,通过内六角套筒扳手旋转丝杆,当丝杆转动时固定环沿丝杆移动,从而推动限位杆转动,限位杆由限位孔中伸出,防止限位桩由岩土边坡中脱落;

S2、将若干根钢丝绳横向、纵向交叉设置在岩土边坡的倾斜坡面上,将钢丝绳的交叉处通过端盖与安装座固定;

S3、将边柱设置在岩土边坡底部、顶部和坡面两侧,边柱底部的防滑栓插入岩土边坡中;

S4、将横向的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穿岩土过坡面两侧的边柱,将纵向的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穿过岩土边坡底部、顶部的边柱,通过边柱本体和盖板将钢丝绳端部夹紧后通过螺栓固定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通过钢丝绳相互交叉形成防滑坡网面,通过限位桩对网面节点可拆卸固定,通过边柱对网面的四周可拆卸固定,可以快速完成该装置的安装,使用方便。其中限位桩内部设有限位机构,通过丝杆驱动固定环移动,从而推动限位杆由限位孔伸出,可以为栓柱提供强有力的限位作用,防止限位桩由岩土中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限位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限位桩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图3位置A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边柱的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具体实施的示意图。

图中:

1-限位桩,2-钢丝绳,3-边柱,4-栓柱,5-锥形头,6-安装座,7-容纳腔,8-丝杆,9-限位机构,10-限位孔,11-环形耳板,12-驱动孔,13-六角凸台,14-端盖,15-十字卡槽,16-固定环,17-限位杆,18-滑槽,19-滑杆,20-边柱本体,21-防滑栓,22-盖板,23-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5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包括限位桩1、钢丝绳2和边柱3,钢丝绳2相互交叉形成防滑坡网面,钢丝绳2交叉的节点处通过螺栓与限位桩1可拆卸连接,钢丝绳2两端通过螺栓与边柱3可拆卸连接,限位桩1固定在岩土边坡的倾斜坡面,边柱3设置在岩土边坡底部、顶部和坡面两侧;

限位桩1包括栓柱4,栓柱4一端固定安装锥形头5,栓柱4另一端固定安装安装座6,栓柱4内部设有容纳腔7,容纳腔7内贯穿设有丝杆8,丝杆8与栓柱4转动连接,丝杆8表面固定安装若干限位机构9,限位机构9与丝杆8螺纹配合,栓柱4侧壁对应限位机构9处开设有若干限位孔10,栓柱4靠近安装座6一端外壁固定安装环形耳板11。

安装座6对应丝杆8处开设有驱动孔12,丝杆8靠近安装座6一端端部固定六角凸台13。

安装座6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端盖14,端盖14底部设有十字卡槽15,十字卡槽15与钢丝绳2配合。

限位机构9包括固定环16,固定环16与丝杆8螺纹配合,固定环16外壁固定安装若干限位杆17,限位杆17呈环形阵列设置,限位杆17一端与固定环16外壁铰接,限位杆17另一端贯穿限位孔10,限位杆17外壁设有滑槽18,限位孔10侧壁固定安装滑杆19,滑杆19与滑槽18配合。

边柱3包括边柱本体20,边柱本体20底部固定安装若干防滑栓21,边柱本体20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盖板22,边柱本体20顶部和盖板22底部均设有卡齿23。

如图6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岩土边坡防控滑坡装置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打桩机构将限位桩均匀等距固定在岩土边坡的倾斜坡面,然后将内六角套筒扳手插入驱动孔中与六角凸台卡合,通过内六角套筒扳手旋转丝杆,当丝杆转动时固定环沿丝杆移动,从而推动限位杆转动,限位杆由限位孔中伸出,防止限位桩由岩土边坡中脱落;

S2、将若干根钢丝绳横向、纵向交叉设置在岩土边坡的倾斜坡面上,将钢丝绳的交叉处通过端盖与安装座固定;

S3、将边柱设置在岩土边坡底部、顶部和坡面两侧,边柱底部的防滑栓插入岩土边坡中;

S4、将横向的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穿岩土过坡面两侧的边柱,将纵向的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穿过岩土边坡底部、顶部的边柱,通过边柱本体和盖板将钢丝绳端部夹紧后通过螺栓固定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