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外卖中转柜及外卖配送系统

一种外卖中转柜及外卖配送系统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卖中转柜及外卖配送系统。其中,外卖中转柜包括:外壳,其内形成储藏室,并且开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外卖经由所述第一开口送入所述储藏室,经由第二开口送出所述储藏室;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设于所述储藏室内,被配置为用于提供经由所述第一开口送入所述储藏室的外卖的悬挂;取放装置,被配置为用于从所述悬挂装置获取外卖,以及将获取的外卖经由所述第二开口送出所述储藏室。可以使配送机器人不用等候外卖配送员,提高工作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674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优智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89026.X

  •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日2021-04-12

  • 分类号G07F11/4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唯新路58号36幢4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6:0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物柜,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卖中转柜及外卖配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科技的进步,很多餐饮店提供外卖服务。人们选择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点外卖,替代前往线下门店用餐,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外卖可以节省人们外出觅食时间,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

传统,用户点外卖下单之后,通常外卖配送员接单,然后将外卖餐品配送至订单上的配送地址。由于外卖配送员每天要面对面接触众多用户,容易感染传染病,也可能将自身的床染病传染给用户。

在外卖配送员将外卖餐品配送至配送地址所在的小区门口或楼宇入口时,利用配送机器人替代外卖配送员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任务,可以避免外卖配送员与用户直接接触,降低传染风险。但是,为此需要在现场配置多个配送机器人等候外卖配送员,配送机器人在等候期间不能执行其他任务,这样使得配送机器人工作效率低下,造成运营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外卖配送机器人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外卖中转柜及外卖配送系统,以提供外卖的暂存,并且提供机器人获取外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外卖中转柜,包括:

外壳,其内形成储藏室,并且开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外卖经由所述第一开口送入所述储藏室,经由第二开口送出所述储藏室;

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设于所述储藏室内,被配置为用于提供经由所述第一开口送入所述储藏室的外卖的悬挂;

取放装置,被配置为用于从所述悬挂装置获取外卖,以及将获取的外卖经由所述第二开口送出所述储藏室。

根据本实施例的外卖中转柜,外卖配送员可以通过第一开口将外卖送入中转柜的储藏室,并悬挂在悬挂装置上,以实现外卖的暂存;配送机器人在接到配送任务后,赶来中转柜,通过取放装置获取外卖并将获取的外卖经由第二开口送出储藏室,以使配送机器人获取外卖,从而使得配送机器人不用等候外卖配送员,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开设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个竖直壁上,并且沿着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具有距离地设置。

通过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开设于外壳的同一个竖直壁上,这样可以提供配送机器人和外卖配送员在同一个面上与外卖柜对接,由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沿着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具有距离地设置,这样可以提供配送机器人和外卖配送员在同一个面上,同时与外卖柜对接,并且不会彼此干涉。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大体呈长方形,并且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方向大体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二开口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于水平面。

由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大体呈长方形,并且第一开口的长度方向大体垂直于水平面,第二开口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于水平面,这样有利于提供多个取放装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将获取的外卖经由第二开口送出所述储藏室,并且有利于提供多个悬挂装置,在同一竖直面来提供经由第一开口送入储藏室的外卖的悬挂,不仅外卖柜的内部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且避免外卖配送员和配送机器人彼此干涉。

可选地,所述外卖中转柜还包括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与所述悬挂装置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悬挂装置在所述储藏室内移动。

通过设置运动装置来带动悬挂装置在储藏室内移动,这样可以将悬挂外卖的悬挂装置移动至离开第一开口的位置,以及将没有悬挂外卖的悬挂装置移动至第一开口的位置,使储藏室内的悬挂装置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包括多个子开口,其中,每个所述子开口的大小均被配置成适于外卖从中通过,并且每个所述子开口处分别设置用于打开或者闭合相应的所述子开口的门。

通过设置多个子开口,这样可以提供配送外卖员根据其接单的外卖餐品的数量,选择打开相应数量的子开口将外卖餐品送入储藏室。

可选地,所述悬挂装置包括:

挂钩,用于悬挂外卖,所述挂钩的数量与所述子开口的数量一致;

挂架,所述挂钩固定设置于所述挂架上。

通过设置与多个子开口的数量一致的挂钩,这样可以提供配送外卖员根据其接单的外卖餐品的数量,选择打开相应数量的子开口将外卖餐品送入储藏室,并悬挂于储藏室内对应的挂钩上。

可选地,所述运动装置包括沿着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上传动环、下传动环,以及驱动所述上传动环和/或所述下传动环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挂架连接在所述上传动环和所述下传动环之间,并且被所述上传动环和/或下传动环带动,以沿着所述上传动环和所述下传动环限定的路线移动。

通过上传动环和下传动环,可以实现挂架在储藏室内循环移动,从而使得每个挂架上的每个挂钩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增强外卖柜收纳外卖餐品的能力。

可选地,所述取放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开口被配置成适于两个所述取放装置同时从中通过。

通过设置两个取放装置,并且将第二开口被配置成适于两个取放装置同时从中通过,这样有利于将两个外卖餐品一次性地同时送出储藏室,以使配送机器人获取外卖,提高配送机器人获取及配送外卖的效率。

可选地,所述取放装置包括:

取放件,用于与所述挂钩配合,以从所述挂钩上获取悬挂的外卖;

机械臂,与所述取放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取放件移动以获取外卖,以及将获取的外卖从所述第二开口送出。

由于取放装置包括取放件和机械臂,这样有利于从挂钩上获取外卖,以及将获取的外卖经由第二开口送出所述储藏室,提高外卖的取、放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外卖配送系统,包括配送机器人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卖中转柜,其中,所述配送机器人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处获取被所述取放装置从所述第二开口送出的外卖。

根据本实施例的外卖配送系统,外卖配送员可以通过外卖中转柜的第一开口将外卖送入中转柜的储藏室,并悬挂在悬挂装置上,以实现外卖的暂存;配送机器人在接到配送任务后,赶来外卖中转柜,通过取放装置获取外卖并将获取的外卖经由第二开口送出储藏室,以使配送机器人获取外卖,从而使得配送机器人不用等候外卖配送员,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外卖配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外卖中转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外卖中转柜隐藏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外卖中转柜隐藏外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外卖中转柜的上传动环、下传动环、挂钩以及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外壳;111-第一开口;112-第二开口;12-悬挂装置;121-挂钩;122-挂架;13-取放装置;131-取放件;132-机械臂;14-运动装置;141-上传动环;142-下传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外卖中转柜。其中:

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外卖中转柜可以包括:外壳11、悬挂装置12和取放装置13。

其中,外壳11的内部形成有储藏室,并且,在外壳11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外卖可以经由第一开口111送入储藏室,并且经由第二开口112送出储藏室。

悬挂装置12设于储藏室内,被配置为用于提供经由第一开口111送入储藏室的外卖的悬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因由悬挂装置12的如此配置,使得外卖配送员可以将外卖经由第一开口111送入储藏室后,将外卖悬挂于悬挂装置12上。

取放装置13,被配置为用于从悬挂装置12获取外卖,以及将获取的外卖经由第二开口112送出储藏室。具体地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取放装置13从悬挂装置12获取外卖,并且在从悬挂装置12获取外卖之后,将获取的外卖经由第二开口112送出储藏室。

根据本实施例的外卖中转柜,外卖配送员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11将外卖送入中转柜的储藏室,并悬挂在悬挂装置12上,以实现外卖的暂存;配送机器人在接到配送任务后,赶来中转柜,通过取放装置13获取外卖并将获取的外卖经由第二开口112送出储藏室,以使配送机器人获取外卖,从而使得配送机器人不用等候外卖配送员,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取放装置13经由第一开口111获取外卖配送员送入储藏室的外卖,并且在获取到外卖之后,将外卖悬挂于悬挂装置12上;配送机器人在接到配送任务后,赶来中转柜,取放装置13从悬挂装置12获取外卖,并且在从悬挂装置12获取外卖之后,将获取的外卖经由第二开口112送出储藏室,以使配送机器人获取外卖。

参见图1所示,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均大体呈长方形,并且第一开口111的长度方向大体垂直于水平面,第二开口112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于水平面。

由于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均大体呈长方形,并且第一开口111的长度方向大体垂直于水平面,第二开口112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于水平面,这样有利于提供多个取放装置13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将获取的外卖经由第二开口112送出储藏室,并且有利于提供多个悬挂装置12,在同一竖直面来提供经由第一开口111送入储藏室的外卖的悬挂,不仅外卖柜的内部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且避免外卖配送员和配送机器人彼此干涉。

参见图3所示,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外卖中转柜还包括运动装置14,运动装置14与悬挂装置12连接,用于带动悬挂装置12在储藏室内移动。

通过设置运动装置14来带动悬挂装置12在储藏室内移动,这样可以将悬挂外卖的悬挂装置12移动至离开第一开口111的位置,以及将没有悬挂外卖的悬挂装置12移动至第一开口111的位置,使储藏室内的悬挂装置12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外卖中转柜不设置运动装置14,悬挂装置12不在储藏室内移动。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开口111包括多个子开口,其中,每个子开口的大小均被配置成适于外卖从中通过,并且每个子开口处分别设置用于打开或者闭合相应的子开口的门。其中,门可以由电机或者其他驱动机构驱动,以打开或者闭合相应的子开口。

通过设置多个子开口,这样可以提供配送外卖员根据其接单的外卖餐品的数量,选择打开相应数量的子开口将外卖餐品送入储藏室。

参见图3所示,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悬挂装置12包括:

挂钩121,用于悬挂外卖,挂钩121的数量与子开口的数量一致;

挂架122,挂钩121固定设置于挂架122上。

通过设置与多个子开口的数量一致的挂钩121,这样可以提供配送外卖员根据其接单的外卖餐品的数量,选择打开相应数量的子开口将外卖餐品送入储藏室,并悬挂于储藏室内对应的挂钩121上。

参见图4和图5所示,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运动装置14包括沿着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上传动环141、下传动环142,以及驱动上传动环141和/或下传动环142运动的驱动机构,挂架122连接在上传动环141和下传动环142之间,并且被上传动环141和/或下传动环142带动,以沿着上传动环141和下传动环142限定的路线移动。

其中,上传动环141和/或下传动环142可以为链条。驱动上传动环141和/或下传动环142运动的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及由该电机驱动的齿轮,该齿轮和链条配合,以带动上传动环141和/或下传动环142转动。

通过上传动环141和下传动环142,可以实现挂架122在储藏室内循环移动,从而使得每个挂架122上的每个挂钩121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增强外卖柜收纳外卖餐品的能力。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取放装置13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开口112被配置成适于两个取放装置13同时从中通过。

通过设置两个取放装置13,并且将第二开口112被配置成适于两个取放装置13同时从中通过,这样有利于将两个外卖餐品一次性地同时送出储藏室,以使配送机器人获取外卖,提高配送机器人获取及配送外卖的效率。

参见图3和图4所示,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取放装置13包括:

取放件131,用于与挂钩121配合,以从挂钩121上获取悬挂的外卖;

机械臂132,与取放件131连接,用于带动取放件131移动以获取外卖,以及将获取的外卖从第二开口112送出。

由于取放装置13包括取放件131和机械臂132,这样有利于从挂钩121上获取外卖,以及将获取的外卖经由第二开口112送出储藏室,提高外卖的取、放效率。

参见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外卖配送系统。该外卖配送系统包括配送机器人和上述实施例中的外卖中转柜,其中,配送机器人用于在第二开口112处获取被取放装置13从第二开口112送出的外卖。

根据本实施例的外卖配送系统,外卖配送员可以通过外卖中转柜的第一开口111将外卖送入中转柜的储藏室,并悬挂在悬挂装置12上,以实现外卖的暂存;配送机器人在接到配送任务后,赶来外卖中转柜,通过取放装置13获取外卖并将获取的外卖经由第二开口112送出储藏室,以使配送机器人获取外卖,从而使得配送机器人不用等候外卖配送员,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