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金属板材、金属板材拼接方法及应用

一种金属板材、金属板材拼接方法及应用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金属板材拼接方法及应用。本申请的金属板材,其拼接末端为剪折加工形成的卡接结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金属板材通过剪折加工形成的弯折的卡接结构实现拼接。本申请的金属板材直接通过弯折的卡接结构即可实现拼接,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并且本申请金属板材拼接形成的器型具有非常好的平整性、美观性和物理性能。本申请的金属板材,其弯折后形成的卡接结构不仅能够用于金属板材的拼接,还可以形成强大的抗折弯的物理性能,可以作为拼接形成的器型的骨骼框架。本申请的金属板材采用简单的剪折设备即可完成卡接结构的弯折加工,易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425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格美智宅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26291.6

  • 发明设计人 张春辉;

    申请日2021-03-01

  • 分类号E04B1/08(20060101);E04B1/61(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81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小焦;彭家恩

  • 地址 523726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龙见田富强街3号4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2:4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板材、金属板材拼接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板材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大量应用于风管、各种箱体、金属墙板、设备支板、外壳或框架等。但是,无论哪种应用,金属板材的组装加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板金咬口加工,然后再进行合缝处理。具体的,首先采用咬口机(又名辘骨机、合缝机)进行板金的咬口加工,然后再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合缝处理。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较薄的金属板材加工,且对人工、技术和设备有较强的依耐性,不容易进行标准加工。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加工出的器型容易变形,不够规则,结构强度不够。

2、用螺丝或铆钉对接和拼接,具体的,先采用角钢法兰或共板法兰方法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然后再用螺丝或铆钉对接和拼接。这种方法工序较多,同样的,对人、技术和设备的要求也很高,最终成本也相对增加。同时,螺丝、铆钉进行拼接会产生不均匀作用力,进而导致加工出的器型变形,不够规则,且影响结构强度。

3、焊接拼接,这种方式直接对金属板材进行焊接加工,以此完成拼接。这种方法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很高,工作现场要求高,而且工时消耗大,人工成本也高。这种方法虽然能够适用于较厚的金属板材拼接;但是,焊接拼接时容易造成金属板热力不均匀,结合焊接面的不均匀作用力,也会导致加工出的器型变形,不够规则,进而影响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金属板材、金属板材拼接方法及应用。

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本申请的金属板材的拼接末端为剪折加工形成的卡接结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金属板材通过剪折加工形成的弯折的卡接结构实现拼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金属板材直接通过弯折的卡接结构即可实现拼接,操作简单方便,不仅易于标准化生产和加工,而且节省了工序,节约了人工成本。此外,本申请的金属板材无需采用诸如焊接、铆接、法兰螺丝紧固或咬口拼接后的缝合整理等影响平整性的加工,使得本申请金属板材拼接形成的器型具有非常好的平整性、美观性和物理性能;因此采用本申请的金属板材通过简单的拼接方式能够更好的呈现出最优的加工品质。本申请的金属板材只需要采用简单的剪折设备即可完成卡接结构的弯折加工,易于生产;至于具体的弯折形成的卡接结构,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例如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至图13所示,根据不同的连接位置或者不同数量的金属板材连接,设计了13种卡接结构。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金属板材,其弯折后形成的卡接结构不仅能够用于金属板材的拼接,而且可以形成强大的抗折弯的物理性能,可以作为拼接形成的器型的骨骼框架,可以不需要再为器型增加诸如角铁、槽钢、工字钢等组件来加强其结构强度。并且,这种采用卡接结构作为骨骼框架的方式,其本身与金属板材是一体化结构,比采用诸如角铁、槽钢、工字钢等组件增加结构强度更直接、有效。总的来说,本申请的金属板材具有加工简便、质量更可控、更省人工、更省材料,所形成的器型质量更高、强度更好、外观更美观等优点。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拼接在一起的金属板材的卡接结构之间呈过盈配合或者间隙配合。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拼接在一起的金属板材的卡接结构之间呈间隙配合时,通过在间隙中填充填料固定金属板材之间的拼接。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拼接在一起的金属板材的卡接结构围合呈规则或不规则的型腔,通过在型腔中填充填料固定金属板材之间的拼接。

需要说明的是,卡接结构形成型腔,再通过填料固定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在连接的金属板材的卡接结构中采用插销实现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可以方便拆卸,例如,只需要将插销拔出即可简单的将连接的金属板材拆开,安装的时候,将插销插入即可固定拼接,使用更简单方便。在一些大型的无需拆卸的器型中,例如房屋建造,卡接结构的型腔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方式实现填充和永久性固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的另一面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的拼接方法,其中,金属板材的拼接末端具有剪折加工形成的卡接结构,本申请的拼接方法包括,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金属板材通过剪折加工形成的弯折的卡接结构进行拼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拼接方法,实际上就是本申请的金属板材的拼接方式,即通过弯折的卡接结构进行拼接。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本申请的拼接方法还包括,采用填充填料封装固定完成拼接后的拼接在一起的金属板材的卡接结构。

本申请的再一面公开了本申请的金属板材或者本申请的拼接方法在房屋建造中的应用。

本申请的再一面公开了一种房屋建造方法,包括采用本申请的金属板材,按照本申请的拼接方法,将金属板材组装成箱式结构的房屋雏形;箱式结构的房屋雏形中,金属板材与地面通过预留的连接结构实现固定连接,金属板材之间通过弯折的卡接结构实现连接、围合成墙体,金属板材顶端预留连接楼面板的连接结构和连接上一层墙体的连接结构;将墙面砖挂件支架安装在金属板材上,再将内墙面砖和/或外墙面砖安装在墙面砖挂件支架上,然后向墙面砖与金属板材之间的空腔填充填料,使墙面砖、填料与金属板材粘贴成一体结构,形成房屋的最终墙体;将本申请的金属板材作为楼面板安装在作为墙体的金属板材顶端预留的连接楼面板的连接结构上,作为墙体的金属板材与作为楼面板的金属板材之间同样通过弯折的卡接结构实现连接;将地板砖支架安装在楼面板上,再将地板砖安装在地板砖支架上,然后向地板砖与楼面板之间的空腔填充填料,使地板砖、填料与板材粘贴成一体结构,形成房屋的最终楼板;所有楼层的墙体和楼板按照以上方法完成施工,使房屋在主体施工建设的同时,同步完成房屋的整体装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房屋建造方法,采用本申请的金属板材,整个修建过程只需采用简单的拼接即可,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没有建筑垃圾污染,更加环保;更为重要的是,易于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使得房屋建造不仅大量节省人工,且几乎没有建筑废料,更加符合建筑环保的要求特性。本申请的房屋建造方法,在进行房屋整体结构修建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外墙面、室内墙面和地板的装修,房屋修建和装修几乎是同时进行。

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关键在于采用本申请的金属板材,并创造性的提出在主体结构修建的同时进行内外墙面和楼面的装修;并且,墙面砖和地板砖在装修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固形成稳固的最终墙体和最终楼板;也就是说,主体结构修建和墙面、楼面的装修是相辅相成的。至于本申请房屋建造方法具体采用的墙面砖挂件支架和地板砖支架,可以参考现有的安装支架;墙面砖和地板砖也可以是现有常规的板材,例如陶瓷、大理石、金属、塑胶或复合材料等板材;填充填料可以是各种易于填充,且达到建筑设计要求强度、保温、隔音等性能要求的材料;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但是,为了使得房屋修建更加简单,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对墙面砖挂件支架以及墙面砖的安装方法进行了特别限定,另一种优选方案中对地板砖支架以及地板砖的安装方法进行了特别限定,详见以下技术方案。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房屋建造方法,类似于三明治的建筑结构和方法,用预先制备的板材作为骨架,例如金属板或板筋,再用支架将地板砖和墙面砖铺设上去,最后填充固定,形成稳固的墙体和楼板。本申请的房屋建造方法可以省略很多工序,例如,不需要钢筋工、不需要模板工、不需要批灰找平、不需要拆模;与此同时,也可以减少很多辅材;并且,由于工序和辅材的省略,整个房屋修建也更加干净整洁。在本申请后续的改进中,采用特殊的铺墙面砖和地板砖的方法,对铺地板砖和铺墙面砖的技术要求也降低了很多;使得地板砖和墙面砖的铺设更加简单、易操作。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墙面砖挂件支架为条形结构,墙面砖挂件支架的一端具有第一通孔,以便于采用螺钉将墙面砖挂件支架固定在墙体上;墙面砖挂件支架的另一端为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用于支撑墙面砖;并且,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结构的对称轴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用于将墙面砖挂件支架固定在墙体上的同时,可以方便调整墙面砖卡口与墙体的间隔,从而方便进行墙面砖找平;使用时,通过上下两排墙面砖挂件支架固定墙面砖,具体的,上排墙面砖挂件支架的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的下半部分卡接墙面砖的上部边缘,下排墙面砖挂件支架的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的上半部分卡接墙面砖的下部边缘。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墙面砖挂件支架在“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处,安装时墙面砖卡口靠近墙体的部分沿墙面砖挂件支架长度方向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后具有凸起;凸起用于插入墙面砖,起到固定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墙面砖挂件支架在“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的下方再设置一个凸起,用于固定墙面砖,可以在填料粘结性能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的对墙面砖进行支撑,避免其掉落。可以理解,凸起结构的设计可以根据需求而定,在对墙面砖铺设要求较高,或者墙面砖自身重量较大的情况下,建议增加凸起的设计。可以理解,如果采用凸起设计,则相应的,在安装墙面砖时,需要在相应的位置处对墙面砖进行开槽加工,以便于外挂件的凸起能够准确的插入墙面砖中。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采用墙面砖挂件支架进行墙面砖安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螺钉通过墙面砖挂件支架的第一通孔,将墙面砖挂件支架固定在墙体上,每一排墙面砖挂件支架的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采用螺钉将墙面砖挂件支架的第二通孔固定,通过调节螺钉打入墙体的深度调节墙面砖卡口与墙体的间隔,以此实现对所有墙面砖挂件支架的墙面砖卡口进行找平;

将墙面砖安装在上下两排墙面砖挂件支架之间,微调固定墙面砖挂件支架第二通孔的螺钉,对铺设的墙面砖进行找平;

墙面砖找平后,向墙面砖与板材之间的空腔填料填充,使墙面砖稳固的粘贴在板材表面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实践铺设时,为了便于填充,可以预先铺设1-2排后,进行填料填充,然后再进行后续铺设;或者,预留一个墙面砖的空位以便于填料填充;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铺设情况而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每一排中墙面砖挂件支架之间的间隔,以及两排墙面砖挂件支架之间的间隔,取决于墙面砖的具体尺寸,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采用的墙面砖铺设方法,其关键在于采用了一种特殊设计的墙面砖挂件支架。本申请中,墙面砖挂件支架的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结构,是指墙面砖挂件支架该端部的切面呈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墙面砖挂件支架,其厚度和宽度取决于所需的承受力,对于尺寸越大的墙面砖,可以将墙面砖挂件支架设计得越厚、越宽,例如墙面砖挂件支架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墙面砖的宽度,或者为墙面砖宽度的1/2、1/3、1/4、1/5、1/10、1/20、1/40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墙面砖挂件支架的宽度越大,对墙面砖的支撑作用也越好;但是,相应的会增加材料成本;并且,墙面砖挂件支架太宽的话,需要增加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数量,这样也不利于找平;原则上,墙面砖挂件支架的宽度以1-5cm为佳,如需增强承受力,可以通过增加墙面砖挂件支架厚度进行调整。

至于墙面砖挂件支架的长度,其直接影响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本申请的关键之一就是墙面砖挂件支架采用两个受力点,更加稳固;因此,墙面砖挂件支架的长度也可以参考墙面砖的尺寸,将受力点尽可能的分散,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尽量大,例如设计墙面砖挂件支架的长度为墙面砖尺寸的1/5至1/2。另外,墙面砖挂件支架的长度也会影响墙面砖挂件支架本身的承受力,例如越细长越容易断裂,因此,墙面砖挂件支架的长度应该在承受力范围内,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当然,相对而言,墙面砖挂件支架的宽度和厚度对承受力的影响更直接也更大;因此,只要确保墙面砖挂件支架的宽度和厚度,墙面砖挂件支架的长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不必担心太长导致断裂的问题。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采用的墙面砖铺设方法,由于采用本申请特别设计的墙面砖挂件支架,相比于现有的墙面砖铺设而言,本申请采用的铺设方法只需要采用简单的墙面砖挂件支架即可进行作业,无需复杂的外挂架;采用本申请的墙面砖挂件支架,墙面砖和墙体之间的间隔可以很小,两者的间隔基本上就是墙面砖挂件支架的厚度或者比墙面砖挂件支架厚度略大,因此,不需要很大的空间,填充成本低,施工难度小。因此,本申请的墙面砖铺设方法,采用墙面砖挂件支架和填充材料粘贴对墙面砖进行双重固定,在墙面砖与墙体之间形成全面一体的固定和粘结,即便墙面砖破碎成小块,也不易掉落,解决了墙面砖破碎掉落的安全隐患。并且,本申请的墙面砖挂件支架,小巧、易操作,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都较低,只需要采用螺钉固定即可,且只需要调节螺钉就能方便的进行找平,操作简单方便,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此外,采用本申请的墙面砖挂件支架进行墙面砖铺设,不需要整体施工,也可以不一次成型,找平时可以先对墙面砖挂件支架的卡口进行找平,墙面砖安装后,还可以通过螺钉微调整平,例如调整固定第二通孔的螺钉;可以一排一排的安装墙面砖挂件支架、铺设墙面砖,施工更灵活。一般来说,一块墙面砖可以采用上下两排,共计四个墙面砖挂件支架支撑固定,四个墙面砖挂件支架均匀分布于墙面砖的四个角或者靠近四个角的地方。总而言之,采用本申请的墙面砖挂件支架进行墙面砖铺设,不仅能更好的保障墙面砖铺设质量和效率,而且,减小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依赖性,易于标准化操作。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通孔固定的螺钉,其顶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外螺纹,螺钉的尾端具有扳拧结构,靠近尾端的部分具有第二外螺纹,并且,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二通孔具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采用经过设计的两端都具有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的螺钉,用于固定第二通孔;在使用时,通过旋转该螺钉就可以实现墙面砖挂件支架与墙面的相向或背向移动,起到调整墙面砖挂件支架或墙面砖与墙体的间隙的作用,从而可以方便的进行找平。可以理解,原则上,将螺钉旋入墙体或旋出墙体即可调节墙面砖挂件支架或墙面砖与墙体的间隔,起到找平作用,这种方式只有一端移动;本申请采用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的螺钉,这样在旋转该螺钉时,两端是一起相对移动,可以提高微调效率和微调幅度,方便找平。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固定第二通孔的螺钉为特殊设计的螺钉,是为了便于进行找平;至于固定第一通孔的螺钉,可以采用常规的螺丝钉或膨胀螺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的,第二通孔固定的螺钉,其顶部为尖锐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二通孔固定的螺钉,其顶部可以是尖锐结构,也可以是平头结构;尖锐结构可以方便将螺钉打入墙体,如果是平头结构则需要预先打孔,并配套膨胀管进行稳固。

优选的,第二通孔固定的螺钉的扳拧结构为一字槽、十字槽H型、十字槽Z型、十字槽F型、四方槽、复合槽、内花键、内六角花形、内三角、内六角、内12角、六叶片型槽或高扭矩十字槽。

优选的,第二通孔固定的螺钉,其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之间的柱体为扁平柱体或多边形柱体。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孔固定的螺钉,其具有通过旋转该螺钉调节平整铺设墙面砖的作用,在进行调整时,一般是通过扳拧结构旋转螺钉;但是,在通过扳拧结构进行旋转微调存在难度或者不方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本申请优选的改进方案中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之间的扁平柱体或多边形柱体,方便的采用扳手旋转螺钉进行微调。

优选的,墙面砖挂件支架为金属、塑料或陶瓷制备的一体结构。

更优选的,墙面砖挂件支架为铝型材制备的一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墙面砖挂件支架采用铝型材或塑胶,主要是便于生产,且成本较低,不排除可以采用其它已知材料制备本申请的墙面砖挂件支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将地板砖支架安装在楼面板上,再将地板砖安装在地板砖支架上,具体包括,将自攻螺钉按要求位置打入需要铺贴地板砖的楼面板;将与自攻螺钉配套的螺帽结构组件安装在自攻螺钉上,形成可以支撑并定位地板砖的结构组件支架;对所有结构组件支架上的螺帽结构组件进行定位和找平;将地板砖铺设在已经进行定位和找平的结构组件支架上;通过旋转与螺帽结构组件结合的自攻螺钉,对地板砖进行微调,提高铺设的地板砖的平整性和定位精度;然后,向地板砖与楼面板之间的空腔进行填料填充,使地板砖与楼面板粘贴成一体结构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采用的地板砖铺设方法不同于现有的湿铺和干铺,本申请创造性的采用结构组件支架预先将地板砖支撑并固定起来,通过两次找平确保地板砖铺贴后具有更优异的平整性和稳固性;并且,两次找平都只需要旋转自攻螺钉或螺帽结构组件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最后,由于铺贴后的地板砖收到填充填料和结构组件支架的双重固定,比传统的铺贴方式更稳固。本申请的地板砖铺设方法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进行简单的培训即可;并且,找平、填料填充的方式都很简单,能够确保地板砖的铺设质量和效率。

可以理解,对于传统的铺贴方式而言,地板砖铺设时需要施工人员反复地涂刮水泥,并用小锤子不停地敲打整平,这些操作实际上对施工人员的铺贴技术要求需要很高,才能够确保地板砖最终铺贴平整;同时也影响地板砖铺贴的施工效率。而本申请的地板砖铺贴方法在作业时,只需要调整自攻螺钉即可非常方便和直观的进行地板砖找平和固定。

另外,在施工时,为了避免填料填充时造成地板砖移动,可以预先在地板砖上施加一定的压力,或者预先采用少量胶水或水泥将地板砖初步固定在结构组件支架上,或者,也可以预先在地板砖上开槽,让结构组件支架上的结构卡住;具体可以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而定,只要能够避免填充时地板砖位移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自攻螺钉的顶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外螺纹;自攻螺钉的尾端具有扳拧结构,靠近尾端的部分具有第二外螺纹;并且,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创造性的在自攻螺钉的两端都设计螺纹结构,并且将两端的螺纹分别设计为相反的螺纹方向,这样在使用时,通过旋转自攻螺钉就可以实现螺帽结构组件与地板的相向或背向移动,起到调整地板砖与地板的间隙和高度的作用,从而可以方便的进行找平。可以理解,原则上,将自攻螺钉旋入地板或旋出地板即可调节地板砖的高度,起到找平作用,这种方式只有一端移动;本申请创造性的设计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的自攻螺钉,这样在旋转自攻螺钉时,两端是一起相对移动,可以提高微调效率和微调幅度,方便找平。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自攻螺钉的第二外螺纹部分的直径大于第一外螺纹部分,这样设计使得螺帽结构组件可以从自攻螺钉的顶端穿过然后套入第二外螺纹位置处。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自攻螺钉的扳拧结构为一字槽、十字槽H型、十字槽Z型、十字槽F型、四方槽、复合槽、内花键、内六角花形、内三角、内六角、内12角、六叶片型槽或高扭矩十字槽。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关键在于在自攻螺钉的两端设计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结构,至于自攻螺钉的扳拧结构可以参考现有的螺钉结构。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自攻螺钉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之间的柱体为扁平柱体或多边形柱体。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自攻螺钉时,一般是通过其扳拧结构进行;但是,在通过自攻螺钉扳拧结构进行旋转微调存在难度或者不方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本申请优选的改进方案中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之间的扁平柱体或多边形柱体,方便的采用扳手旋转自攻螺钉进行微调。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螺帽结构组件的几何中心具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螺纹与所述自攻螺钉的尾部的第二外螺纹相匹配。其中,螺孔是一个贯穿螺帽结构组件的通孔,因此可以在将螺帽结构组件安装在自攻螺钉上后,仍然可以通过自攻螺钉的扳拧结构旋转自攻螺钉。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螺帽结构组件的几何中心为向上或向下凸起的凸起结构,并且,在凸起结构的四周具有设置于同一水平面的地板砖的安装平面。可以理解,本申请将螺帽结构组件的几何中心设计为凸起结构,一方面可以起到增强螺帽结构组件与自攻螺钉结合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凸起结构为向上凸起时,还具有对地板砖的限位作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进行限位,例如对地板砖的四个角进行边槽加工,使其适应螺帽结构组件的安装平面;此时可以采用向下凸起的凸起结构设计。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螺帽结构组件的几何中心具有“工”字形卡位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将螺帽结构组件设计为“工”字形卡位结构,一方面可以对地板砖进行限位;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卡位结构实现更好的固定作用。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墙面砖与板材之间的填充填料和地板砖与楼面板之间的填充填料各自独立的选自发泡胶、发泡水泥和自流平泥浆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具体的填料可以参考现有的建筑填料,包括但不仅限于发泡胶、发泡水泥和自流平泥浆。可以理解,只要能够凝固后对墙面砖起到支撑和稳固作用,并且能够方便的流动并填充到较小的空隙中的填料都可以用于本申请。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金属板材直接通过弯折的卡接结构即可实现拼接,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并且本申请金属板材拼接形成的器型具有非常好的平整性、美观性和物理性能。本申请的金属板材,其弯折后形成的卡接结构不仅能够用于金属板材的拼接,还可以形成强大的抗折弯的物理性能,可以作为拼接形成的器型的骨骼框架。本申请的金属板材采用简单的剪折设备即可完成卡接结构的弯折加工,易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一种实现方式;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板材通过卡接结构拼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外挂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外挂件固定墙面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第二通孔的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改进的外挂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改进的固定第二通孔的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攻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螺帽结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结构组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结构组件支架支撑地板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结构改进的螺帽结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结构组件支架支撑墙面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改进的自攻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和附图仅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

本例的金属板材,其拼接末端为剪折加工形成的卡接结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金属板材通过剪折加工形成的弯折的卡接结构实现拼接。拼接在一起的金属板材的卡接结构之间呈间隙配合,通过在间隙中填充填料固定金属板材之间的拼接。本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拼接在一起的金属板材的卡接结构围合呈型腔,通过在型腔中填充填料固定金属板材之间的拼接。本例的金属板材及其拼接方式如图1至图13所示,其中,图1至图4都是并排的两块金属板材的连接方式,图1是最简单的通过卡接结构实现两块金属板材的连接,图2至图4在通过卡接结构连接的同时,利用卡接结构形成骨骼框架支撑柱结构,并且,支撑柱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于墙体的一侧或两侧。图5至图8为两块金属板材呈直角的拼接方式,同样的,卡接结构也能够形成骨骼框架支撑柱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图9为金属板材并排拼接结合斜角结构的拼接方式示意图。图10为三块金属板材拼接的连接方式,三块金属板材拼接呈“T”型结构。图11至图13为四块金属板材拼接的连接方式,四块金属板材拼接呈“十”字型或类似的结构。

本例的金属板材拼接完成后,都需要采用填料填充固定,图1至图13中弯折的卡接结构位置处灰色部分即表示填料填充。图1至图13均为金属板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黑色线条表示金属板材,灰色部分即填充填料。

本例的金属板材适用于风管、各种箱体、金属墙板、设备支板、外壳或框架等,尤其适用于房屋建造。因此,本例以房屋建造为例,对本例的金属板材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本例的房屋建造方法,包括将本例的金属板材作为墙体安装在地面预留的连接结构上,组装成箱式结构的房屋雏形;箱式结构的房屋雏形中,金属板材与地面通过预留的连接结构实现固定连接,金属板材之间通过弯折的卡接结构实现连接、围合成墙体,金属板材顶端预留连接楼面板的连接结构和连接上一层墙体的连接结构;将墙面砖挂件支架安装在金属板材上,再将内墙面砖和/或外墙面砖安装在墙面砖挂件支架上,然后向墙面砖与板材之间的空腔填充填料,使墙面砖、填料与板材粘贴成一体结构,形成房屋的最终墙体;将本例的金属板材作为楼面板安装在作为墙体的金属板材顶端预留的连接楼面板的连接结构上,作为墙体的金属板材与作为楼面板的金属板材之间同样通过弯折的卡接结构实现连接,将地板砖支架安装在楼面板上,再将地板砖安装在地板砖支架上,然后向地板砖与楼面板之间的空腔填充填料,使地板砖、填料与板材粘贴成一体结构,形成房屋的最终楼板;所有楼层的墙体和楼板按照以上方法完成施工,使房屋在主体施工建设的同时,同步完成房屋的整体装修。本例作为墙体的板材和作为楼面板的板材都是金属板。

本例采用特殊设计的墙面砖挂件支架进行墙面砖铺设,尤其适用于中大型墙面砖的铺设。本例的墙面砖挂件支架,以下简称外挂件,如图14所示,外挂件为条形结构,外挂件的一端具有第一通孔11,以便于采用螺钉将外挂件固定在墙体上;外挂件的另一端为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12,用于支撑墙面砖;并且,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结构的对称轴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用于将外挂件固定在墙体上的同时,可以方便调整墙面砖卡口与墙体的间隔,从而方便进行墙面砖找平。本例的外挂件可以是铝型材或塑胶制备的一体结构,本例具体采用的是铝型材。

使用时,如图15所示,通过上下两排外挂件固定墙面砖,具体的,上排外挂件21的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的下半部分卡接墙面砖22的上部边缘,下排外挂件23的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的上半部分卡接墙面砖22的下部边缘。

本例的墙面砖铺设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螺钉通过外挂件的第一通孔,将外挂件固定在墙体上,每一排外挂件的侧卧的“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采用螺钉将外挂件的第二通孔固定,通过调节螺钉打入墙体的深度调节墙面砖卡口与墙体的间隔,以此实现对所有外挂件的墙面砖卡口进行找平;

将墙面砖安装在上下两排外挂件之间,微调固定外挂件第二通孔的螺钉,对铺设的墙面砖进行找平;

墙面砖找平后,如图15所示,向墙面砖22与墙体24之间的空腔填料填充,使墙面砖稳固的粘贴在墙体表面,即完成墙面砖铺设。

其中,填料可以采用发泡胶、发泡水泥或自流平泥浆;本例具体采用的是自流平泥浆。在进行实践铺设时,为了便于填充,可以预先铺设1-2排后,进行填料填充,然后再进行后续铺设,如此循环,完成整个墙面的铺设。当然,如果仅仅是考虑填充问题,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预留一块墙面砖的空位,或者其它方式,只要能够将填料填充到墙面砖与墙体之间的间隙即可。

本例的一种改进方式中,固定外挂件第二通孔的螺钉,也是经过改进的,如图16所示,其顶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外螺纹31,螺钉的尾端具有扳拧结构32,靠近尾端的部分具有第二外螺纹33,并且,第一外螺纹31和第二外螺纹33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二通孔具有与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该螺钉,其扳拧结构可以是常规的一字槽、十字槽H型、十字槽Z型、十字槽F型、四方槽、复合槽、内花键、内六角花形、内三角、内六角、内12角、六叶片型槽或高扭矩十字槽;本例具体采用的是十字槽Z型。该螺钉,其顶部可以是尖锐结构,也可以是平头结构;尖锐结构可以方便将螺钉打入墙体,如果是平头结构则需要预先打孔,并配套膨胀管进行稳固。本例具体为尖锐结构的顶部,如图16所示。采用本例改进的两端具有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的螺钉进行第二通孔固定,在使用时,通过旋转该螺钉就可以实现外挂件与墙面的相向或背向移动,起到调整外挂件或墙面砖与墙体的间隙的作用,从而可以方便的进行找平。

本例的墙面砖铺设方法,相比于现有的基于整体结构的外挂架的铺设方法,采用本例的外挂件进行铺设,可以大大的缩小墙面砖与墙体的间隙,减小了对空间的需求和浪费,而且无需大量的填料,减小了填充的难度,并缩小了填充成本。本例的外挂件,成本低,只需要螺钉固定即可,且两个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两个点进行支撑,更加稳固。通过外挂件和填充填料粘结的双重固定作用,在墙面砖与墙体之间形成全面一体的固定和粘结,即便墙面砖破碎成小块,也不易掉落。采用本例的外挂件进行墙面砖铺设,可以方便的进行找平,操作简单、方便,减小了施工难度。本申请的墙面砖铺设方法,不仅能够很好的保障墙面砖铺设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减小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的依赖性,易于标准化操作。

本例将地板砖支架安装在楼面板上,再将地板砖安装在地板砖支架上,具体包括,采用特殊设计的自攻螺钉及其配套的螺帽结构组件进行地板砖铺设。其中,自攻螺钉,如图19所示,其顶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外螺纹61;自攻螺钉的尾端具有扳拧结构62,靠近尾端的部分具有第二外螺纹63;并且,第一外螺纹61和第二外螺纹63的螺纹方向相反。本例的自攻螺钉,其扳拧结构可以是常规的一字槽、十字槽H型、十字槽Z型、十字槽F型、四方槽、复合槽、内花键、内六角花形、内三角、内六角、内12角、六叶片型槽或高扭矩十字槽;本例具体采用的是十字槽Z型。本例的自攻螺钉,其顶部可以是尖锐结构,也可以是平头结构;尖锐结构可以方便将螺钉打入地板,如果是平头结构则需要预先打孔,并配套膨胀管进行稳固。本例具体为尖锐结构的顶部,如图19所示。

本例的螺帽结构组件,如图20所示,螺帽结构组件的几何中心具有螺孔71,螺孔71的内螺纹与自攻螺钉的尾部的第二外螺纹63相匹配。并且,螺帽结构组件的几何中心为凸起结构72,在几何中心的四周具有设置于同一水平面的地板砖的安装平面73。其中,螺孔是一个贯穿螺帽结构组件的通孔,因此可以在将螺帽结构组件安装在自攻螺钉上后,仍然可以通过自攻螺钉的扳拧结构旋转自攻螺钉。

如图21所示,本例的螺帽结构组件82安装在自攻螺钉81上,形成结构组件支架。

如图22所示,四套结构组件支架92分别支撑地板砖91的四个角,从而将地板砖91支撑起来。

本例的铺地板砖的方法包括:

先将自攻螺钉按要求位置打入需要铺贴地板砖的地板;

将与自攻螺钉配套的螺帽结构组件安装在自攻螺钉上,形成可以支撑并定位地板砖的结构组件支架;

对所有结构组件支架上的螺帽结构组件进行定位和找平;

将地板砖铺设在已经进行定位和找平的结构组件支架上;

通过旋转与螺帽结构组件结合的自攻螺钉,对地板砖进行微调,提高铺设的地板砖的平整性和定位精度;

对地板砖与地板之间的空腔进行填料填充,使地板砖与地板粘结固定。

其中,填料可以采用发泡胶、发泡水泥或自流平泥浆;本例具体采用的是自流平泥浆。

本例的地板砖铺设方法,两次找平都只需要调整自攻螺钉即可,找平方法简单、易操作;地板砖铺设后,采用填料填充空隙,即可完成地板砖的铺设;整个地板砖铺设过程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且通过简单的找平方式即可保障地板砖铺设的质量和效率,便于标准化作业。

本例的房屋建造方法,直接采用预先制备的金属板进行简单的拼接即可完成房屋修建;并且,在修建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房屋内外墙面和地板的装修,使得房屋修建和装修能够同步完成,极大的减小了房屋修建周期。本例的房屋建造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标准化生产;而且,几乎没有建筑废料,更加环保安全。

本例的一种改进方式中,进一步的对外挂件的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具体的,外挂件在“工”字形的墙面砖卡口处,安装时墙面砖卡口靠近墙体的部分沿外挂件长度方向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后,设计凸起41,如图17所示;该凸起41用于插入墙面砖,起到固定作用。

采用本例的外挂件进行墙面砖铺设时,需要在墙面砖上与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处进行开槽加工,以便于外挂件的凸起41能够准确的插入墙面砖中。

由于增加了凸起41结构的设计,使得墙面砖能够更稳定的固定安装,特别是在填充材料的粘性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的对墙面砖进行支撑作用,避免其掉落。

另外,对固定外挂件第二通孔的螺钉进行改进,具体的,将该螺钉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之间的柱体设计为扁平柱体或多边形柱体,具体的,在这部分柱体的侧面的两个对称面设计夹持平面51,以便于扳手夹持,如图18所示。

基于本例改进的螺钉的墙面砖铺设方法,由于增加了夹持平面51,在通过螺钉扳拧结构进行微调存在难度或者不方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本例螺钉改进设计的夹持平面51,采用扳手旋转螺钉进行微调。

本例的一种改进方式中,对螺帽结构组件进行了改进。具体的,本例的螺帽结构组件,如图23所示,其几何中心具有“工”字形卡位结构。其余不变。

在一种改进方案中,本例将螺帽结构组件的螺孔设计为沉头孔,以方便固定螺帽结构组件。

本例改进的具有“工”字形卡位结构的螺帽结构组件,在铺地板砖时,可以更好的将地板砖固定在地板上,具有更好的稳固性。

并且,这种具有“工”字形卡位结构的螺帽结构组件,也适用于墙面砖的铺设。因此,本例采用具有“工”字形卡位结构的螺帽结构组件与实施例一相同的自攻螺钉组成的结构组件支架进行墙面砖铺设。

在进行墙面砖或地板砖铺设时,对于较厚的墙面砖或地板砖,可以在墙面砖或者地板砖的侧面开设卡槽,将“工”字形卡位结构的上半面部分卡在墙面砖或者地板砖中,以增强稳固性,如图24所示。

本例的墙面砖铺设方法包括:

先将自攻螺钉按要求位置打入需要铺贴墙面砖的墙体;

将与自攻螺钉配套的螺帽结构组件安装在自攻螺钉上,形成可以支撑并定位墙面砖的结构组件支架;

对所有结构组件支架上的螺帽结构组件进行定位和找平;

将墙面砖铺设在已经进行定位和找平的螺帽结构组件上;本例是通过上下两排结构组件支架将墙面砖固定,如图24所示,上排结构组件支架111的螺帽结构组件的“工”字形卡位结构的下半部分卡接墙面砖112的上部边缘,下排结构组件支架113的螺帽结构组件的“工”字形卡位结构的上半部分卡接墙面砖112的下部边缘,将墙面砖112固定安装在墙体114表面;

通过旋转与螺帽结构组件结合的自攻螺钉,对墙面砖进行微调,提高铺设的墙面砖的平整性和定位精度;

对墙面砖与墙体之间的空腔进行填料填充,使墙面砖与墙体粘结固定。

其中,填料可以采用发泡胶、发泡水泥或自流平泥浆;本例具体采用的是自流平泥浆。

可以理解,如果不是采用的具有“工”字形卡位结构的螺帽结构组件,直接采用前述螺帽结构组件,则需要对墙面砖进行边槽加工,使墙面砖嵌入结构组件支架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再填充填料粘结固定。

本例的墙面砖铺设方法,相比于现有的干挂铺墙面砖的方法,更简单方便,且本申请方法铺设的墙面砖,其与墙体的空隙更小,能够与墙体之间形成全面一体的固定和粘结,即便墙面砖破碎成小块,也不易掉落。

本例的一种改进方式中,对自攻螺钉进行改进,具体的,将自攻螺钉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之间的柱体设计为扁平柱体或多边形柱体,本例具体的,在这部分柱体的侧面的两个对称面设计夹持平面121,以便于扳手夹持,如图25所示。

基于改进的自攻螺钉的地板砖铺设方法,由于增加了夹持平面121,在通过自攻螺钉扳拧结构进行微调存在难度或者不方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本例自攻螺钉改进设计的夹持平面121,采用扳手旋转自攻螺钉进行微调。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