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系统及储存介质

一种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系统及储存介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系统及储存介质,其中,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包括:获取患者的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根据所述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监控患者当天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将所述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所述营养目标对比,并生成营养报告。该方法通过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并通过监控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营养目标对比,获取营养报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513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20461.7

  • 发明设计人 杨承其;赵志成;

    申请日2021-03-25

  • 分类号G16H20/60(20180101);

  • 代理机构32293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陶纯佳

  • 地址 215026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归家巷22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1:0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系统及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迅速而普遍,营养支持时机和营养支持方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更值得关注的是,营养不良和不适当的营养支持本身已经成为重症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重要因素,重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增加。

现有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工记录,一种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做到精确营养风险评估。手工记录工作量大,且数据连续性差,不利于数据的存储与积累,后期很难对这些数据进行开发利用。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的营养风险评估,这种方式现有技术多注重于如何高效和准确提取患者各项身体指标,从而提高营养风险评估的精准度。但是风险评估的精准,只是过程,营养监测的结果是要做到精确控制患者营养摄入。无法根据现有的医嘱情况自动分析者自身营养情况,并根据设定的营养目标辅助医生补充和完善医嘱用药和相关护理措施,做出合理的营养干预。

对于不能获取营养或摄入营养不足的患者,临床会采取营养支持手段,通过肠内、外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或两种方式。营养支持在保护脏器、减少并发症、控制感染及促进机体康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患者单位时间内应摄入情况,已摄入情况,过往摄入情况缺乏有效的记录及计算手段。大部分临床医生采用手工计算加纸质记录的方式,维护患者每日营养摄入情况。

根据设定的营养目标,客观、真实、自动记录患者自身营养摄入情况。并根据患者每日摄入情况,协助临床医生进行营养干预、修正医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营养目标,客观、真实、自动记录患者自身营养摄入情况。并根据患者每日摄入情况,协助临床医生进行营养干预、修正医嘱的问题,提供一种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系统及计算机介质。

一种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包括:

获取患者的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根据所述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

监控患者当天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

将所述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所述营养目标对比,并生成营养报告。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方法,该方法通过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并通过监控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营养目标对比,获取营养报告。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身体信息包括患者的体重、身高信息,所述病历信息包括患者的患病类型。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中通过身体信息的体重、身高信息及病历信息的患病类型来确定营养目标。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患者的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根据所述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病历信息获取患者的患病类型;

根据所述身体信息获取患者的体重、身高信息;

根据患者的所述患病类型及体重、身高信息,从知识库获取所述患病类型及体重、身高信息对应的营养目标。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中通过从知识库获取所述患病类型及体重、身高信息对应的营养目标。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身体信息获取患者的体重、身高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根据所述身体质量指数确定所述患者是否属于肥胖;

若所述患者属于肥胖,获取所述患者的理想体重、身高,若所述患者不属于肥胖,获取所述患者的实际体重、身高。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体重、身高信息通过判断身体质量指数判断患者是否肥胖,根据患者是否属于肥胖,获取患者的理想体重、身高或实际体重、身高,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营养目标。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营养目标包括肠内营养目标及肠外营养目标。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营养目标包括肠内营养目标及肠外营养目标,分别针对患者的肠内用药量及肠外用药量设定营养目标,适应不同病情的患者的营养目标。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控患者当天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患者当天用药的药品类型;

根据所述药品类型确定对应药品所含的营养量;

监控患者当天用药种类及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患者当天用药量的监控通过根据所述药品类型确定对应药品所含的营养量,再根据监控患者的当天用药种类及用药量,得到当日营养摄入量。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所述营养目标对比,并生成营养报告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当日营养摄入量达到所述营养目标,生成营养报告;

若所述当日营养摄入量未达到所述营养目标,生成营养报告,并发出修正医嘱提醒信号,以提醒修正患者次日的用药量。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医生可以根据营养报告,及所发出修正医嘱提醒信号,修改次日的用药量,以使达到较佳的营养状态。

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以获取患者的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根据所述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

用药监测模块,用以监控患者当天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

报告生成模块,将所述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所述营养目标对比,并生成营养报告。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营养支持检测辅助系统包括:

营养数据库,不同类型的患病类型及患者体重、身高,对应的营养目标。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系统,该系统通过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并通过监控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营养目标对比,获取营养报告。

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的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了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通过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并通过监控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营养目标对比,获取营养报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方法的S10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方法的S20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方法的S30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系统的信息获取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系统的用药监测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100,该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100包括:

S10:获取患者的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根据所述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

S20:监控患者当天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

S30:将所述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所述营养目标对比,并生成营养报告。

具体地,上述步骤S10:获取患者的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根据所述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中:

本步骤利用知识库储存体重、身高信息列表、患病类型信息列表等以及与该体重、身高信息列表、患病类型信息列表等相匹配的营养目标列表。所述身体信息包括患者的体重、身高信息,所述病历信息包括患者的患病类型。更详细地,本步骤S10详细包括以下细分步骤:

S11:根据所述病历信息获取患者的患病类型;

本细分步骤中,从医院的HIS系统中获取患者的病历信息,并得到患者的患病类型,本实施方式中以经肝移植手术为例,本步骤通过HIS系统中获取患者的病历信息,得到该患者做了肝移植手术的病历信息,由于肝移植术后的患者代谢率增高,实测静息能量消耗(REE)约是H-B公式估算的1.2-1.3倍,因此,可以得到肝移植术后对应的营养目标列表。

本细分步骤中的肝移植手术的患者患病信息是通过医院的HIS系统中获取,也可以通过医生或护士主动输入获取病历信息,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S12:根据所述身体信息获取患者的体重、身高信息;

本细分步骤中,从医院的HIS系统中获取患者的体重、身高等信息。

S13:根据患者的所述患病类型及体重、身高信息,从知识库获取所述患病类型及体重、身高信息对应的营养目标。

接上述实施例论述,若患者的体重60kg,则本细分步骤中,根据知识库内的列表信息查找患病类型肝移植、体重为60kg的患者的,得到对应的当日的营养目标为:当日需摄入热卡1200-1500kcal,其中糖720-900kcal,脂480-600kcal,蛋白质60-90g(氮含量9.6-14.4g)。

在本细分步骤中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属于肥胖,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身体信息获取患者的体重、身高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根据所述身体质量指数确定所述患者是否属于肥胖;

若所述患者属于肥胖,获取所述患者的理想体重,若所述患者不属于肥胖,获取所述患者的实际体重。

接上述实施例论述,对于肥胖的病人(BMI≥25),本步骤可以获取患者的理想体重,计算理想体重,公式男性:0.9×(实际身高cm-100);女性:0.9×(实际身高cm-106),而对于非肥胖的病人,取实际体重。

本细分步骤S13中的体重、身高可以通过HIS系统中获取,可以接收医生等人员的主动输入,还可以通过传感器等测量,本实施方式中不作限定。

本步骤S10中,所述营养目标可以包括肠内营养目标及肠外营养目标。

上述步骤S20中:监控患者当天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

具体地,本方法可以通过监控并提取患者的医嘱信息,获取患者的所需输入的药品的营养量,根据医生所开的医嘱,提供用药的品种,频次等信息,确定当天的用药量,接着分析所用药的品种确定所含的营养成分,进而确定患者当日的营养摄入量。

更详细地说,上述监控患者当天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的步骤,包括以下细分步骤:

S21:获取患者当天用药的药品类型;

本细分步骤中,可以通过医生的医嘱信息获取患者的当日的药品类型。例如,获取的医嘱为患者当日应摄入安素200ml/次,一日三次。这样可以获取患者所摄取的药品类型为“安素”

S22:根据所述药品类型确定对应药品所含的营养量;

本细分步骤中,根据S21步骤中获取的药品类型,查询营养数据库内,查询该药品类型对应所含的营养量。接上述实施例论述,上述通过医生的医嘱信息当日患者摄入的安素200ml/次,一日三次,从营养数据库内查询安素的营养配比为:每升总热卡1000kcal,、糖含量137g(548kcal),脂含量35g(315kcal),蛋白质含量35g等。

S23:监控患者当天用药种类及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

本细分步骤中,根据单位药量的营养配比及每日该药品的用药量,得到患者当日的营养摄入量,根据上述实施例论述,根据上述安素的营养配比,和安素200ml/次,一日三次的用药量,便可以得到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

S30:将所述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所述营养目标对比,并生成营养报告。

本步骤中,将获取的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上述营养目标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在显示终端上以营养报告的形式进行呈现。

具体地,上述步骤S30包括以下细分步骤:

S31:若所述当日营养摄入量达到所述营养目标,生成营养报告;

S32:若所述当日营养摄入量未达到所述营养目标,生成营养报告,并发出修正医嘱提醒信号,以提醒修正患者次日的用药量。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方法,该方法通过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并通过监控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营养目标对比,获取营养报告。

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系统100,该营养支持检测辅助系统100包括信息获取模块110、用药监测模块120及报告生成模块130。

具体地,上述信息获取模块110用以获取患者的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根据所述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

上述信息获取模块110利用知识库储存体重、身高信息列表、患病类型信息列表等以及与该体重、身高信息列表、患病类型信息列表等相匹配的营养目标列表。所述身体信息包括患者的体重、身高信息,所述病历信息包括患者的患病类型。更详细地,信息获取模块110详细包括患病类型获取单元111、患者信息获取单元112及营养目标确定单元113。

上述患病类型获取单元111根据所述病历信息获取患者的患病类型;

患病类型获取单元111从医院的HIS系统中获取患者的病历信息,并得到患者的患病类型,本实施方式中以经肝移植手术为例,本步骤通过HIS系统中获取患者的病历信息,得到该患者做了肝移植手术的病历信息,由于肝移植术后的患者代谢率增高,实测静息能量消耗(REE)约是H-B公式估算的1.2-1.3倍,因此,可以得到肝移植术后对应的营养目标列表。

本实施方式中肝移植手术的患者患病信息是通过医院的HIS系统中获取,也可以通过医生或护士主动输入获取病历信息,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患者信息获取单元112根据所述身体信息获取患者的体重、身高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患者信息获取单元112从医院的HIS系统中获取患者的体重、身高等信息。

营养目标确定单元113根据患者的所述患病类型及体重、身高信息,从知识库获取所述患病类型及体重、身高信息对应的营养目标。

接上述实施例论述,若患者的体重60kg,则本细分步骤中,根据知识库内的列表信息查找患病类型肝移植、体重为60kg的患者的,得到对应的当日的营养目标为:当日需摄入热卡1200-1500kcal,其中糖720-900kcal,脂480-600kcal,蛋白质60-90g(氮含量9.6-14.4g)。

在本细分步骤中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属于肥胖,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营养目标确定单元113还包括:

肥胖判断单元,获取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根据所述身体质量指数确定所述患者是否属于肥胖;

体重获取单元,若所述患者属于肥胖,获取所述患者的理想体重,若所述患者不属于肥胖,获取所述患者的实际体重。

接上述实施例论述,对于肥胖的病人(BMI≥25),本步骤可以获取患者的理想体重,计算理想体重,公式男性:0.9×(身高cm-100);女性:0.9×(身高cm-106),而对于非肥胖的病人,取实际体重。

上述体重、身高可以通过HIS系统中获取,可以接收医生等人员的主动输入,还可以通过传感器等测量,本实施方式中不作限定。

信息获取模块110所获取的营养目标可以包括肠内营养目标及肠外营养目标。

上述用药监测模块120用以监控患者当天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

具体地,上述用药监测模块120可以通过监控并提取患者的医嘱信息,获取患者的所需输入的药品的营养量,根据医生所开的医嘱,提供用药的品种,频次等信息,确定当天的用药量,接着分析所用药的品种确定所含的营养成分,进而确定患者当日的营养摄入量。

更详细地说,上述监控患者当天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的步骤,上述用药监测模块120包括药品类型获取单元121、营养类型获取单元122及营养摄取确定单元123。

上述药品类型获取单元121用以获取患者当天用药的药品类型;

本细分步骤中,可以通过医生的医嘱信息获取患者的当日的药品类型。例如,获取的医嘱为患者当日应摄入安素200ml/次,一日三次。这样可以获取患者所摄取的药品类型为“安素”

上述营养类型获取单元122用以根据所述药品类型确定对应药品所含的营养量;

本细分步骤中,根据S21步骤中获取的药品类型,查询营养数据库内,查询该药品类型对应所含的营养量。接上述实施例论述,上述通过医生的医嘱信息当日患者摄入的安素200ml/次,一日三次,从营养数据库内查询安素的营养配比为:每升总热卡1000kcal,、糖含量137g(548kcal),脂含量35g(315kcal),蛋白质含量35g等。

上述营养摄入确定单元123用以患者当天用药种类及用药量,确定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

本细分步骤中,根据单位药量的营养配比及每日该药品的用药量,得到患者当日的营养摄入量,根据上述实施例论述,根据上述安素的营养配比,和安素200ml/次,一日三次的用药量,便可以得到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

上述报告生成模块130将所述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所述营养目标对比,并生成营养报告。

本步骤中,将获取的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上述营养目标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在显示终端上以营养报告的形式进行呈现。

具体地,上述报告生成模块130包括判断单元,该判断单元若所述当日营养摄入量达到所述营养目标,生成营养报告;若所述当日营养摄入量未达到所述营养目标,生成营养报告,并发出修正医嘱提醒信号,以提醒修正患者次日的用药量。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营养支持检测辅助系统100包括营养数据库,营养数库不同类型的患病类型及患者体重、身高,对应的营养目标。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营养支持检测辅助系统100,该系统通过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并通过监控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营养目标对比,获取营养报告。

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的营养支持监测辅助方法。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了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通过身体信息及病历信息确定营养目标,并通过监控患者当日营养摄入量与营养目标对比,获取营养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