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及工艺

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及工艺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制造无线充电线圈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上下模具组;以及上下模具组上设置有折弯销、线夹和模芯,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所述上下模具组侧边的操作台上安装有过线机构和夹引线机构;所述上下模具组的侧边安装有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自动化联动,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可以使线缆更加全面完全的缠绕,并且不会分层,缠绕出来的无线充电线圈产品良品率高,可以满足大批量、质量稳定的生产方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515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星特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45517.X

  • 发明设计人 邓德俊;刘杰;

    申请日2021-02-02

  • 分类号H01F41/06(20160101);H01F41/076(20160101);

  • 代理机构11797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梅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南浦路531号第三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1:0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无线充电线圈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普通消费者中的手机充电愈发需求无线化来方便生活。首先,无线充电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充电技术,其具有空间需求少、充电手续简化等特点。对于无线充电我们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无线充电线圈作为无线充电中最关键的元件,必然对线圈的质量要求以及成形工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同时对线圈的生产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线圈的绕线,不能使线缆完全的缠绕,会分层,缠绕出来的无线充电线圈产品良品率低,同时遇到一些复杂特定形状的线圈无法将其在自动化设备中完成绕线,这导致了产品不能满足大批量、质量稳定的生产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及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上下模具组,而上下模具组是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以及上下模具组上设置有折弯销、线夹和模芯,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所述上下模具组侧边的操作台上安装有过线机构和夹引线机构;所述上下模具组的侧边安装有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上下模具组、过线机构、夹引线机构、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自动化联动,用以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

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上下模具组、过线机构、夹引线机构、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自动化联动,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可以使线缆更加全面完全的缠绕,并且不会分层,缠绕出来的无线充电线圈产品良品率高,可以满足大批量、质量稳定的生产方式。

在本发明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中:所述折弯销包含有出线折弯销和进线折弯销;

出线折弯销和进线折弯销安装在下模具上。

在本发明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中:所述线夹包括上模具线夹和下模具线夹;

上模具线夹安装在上模具上;

下模具线夹安装在下模具上。

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上下模具设计,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好,精度高的特点,同时模具上设计的特征可保证模具与其他部件协同配合运作不干涉又能满足生产要求。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具线夹上设有上模具进线线夹和上模具压进线线夹;

上模具进线线夹和上模具压进线线夹从上向下依次分布在上模具上。

所述上模具上设有上模具盖。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具线夹上设有下模具出线夹和下模具进线夹;

下模具出线夹和下模具进线夹设置在一起,并穿插设置在下模具上。

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模具盖,下模具盖侧边的下模具上设置有下模具压进线块。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模芯下降,夹引线机构拉线进入上下模具组;步骤S2:上模具带着进线折弯销下降合模;步骤S3:上模具进线线夹夹住进线头;步骤S4:上下模具组顺时针旋转开始绕线;步骤S5:上下模具组完成进线头折弯,模芯上升;步骤S6:上下模具组逆时针旋转,进线头折弯;步骤S7:出线折弯销上升;步骤S8:出线折弯完成并被下模具出线夹夹住,同时进线折弯销上升;步骤S9:剪出线头废线;步骤S10:旋转至进线头折弯处,下模具压进线块上升;步骤S11:拉直线夹夹住拉直进线头;步骤S12:进线头折弯90°后被下线夹夹住。

进而,进线头的两次折弯,进线头拉直动作工艺,以及出线头的折弯以及线夹夹出线头动作工艺,利用上模具合模上折弯销压住线缆进行进线头第一次折弯,绕线完成后,出线头完成折弯以及拉直,之后进线头开始进行第二次折弯后被拉直送至线夹夹住,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指定形状的线圈,在行业内属于首创;既能满足折弯要求同时又不伤线,精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在进线头第一次折弯以及压住进线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及工艺,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上下模具组,而上下模具组是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以及上下模具组上设置有折弯销、线夹和模芯,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所述上下模具组侧边的操作台上安装有过线机构和夹引线机构;所述上下模具组的侧边安装有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上下模具组、过线机构、夹引线机构、拉直进线模组、开上线夹机构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自动化联动,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可以使线缆更加全面完全的缠绕,并且不会分层,缠绕出来的无线充电线圈产品良品率高,可以满足大批量、质量稳定的生产方式;进线头的两次折弯,进线头拉直动作工艺,以及出线头的折弯以及线夹夹出线头动作工艺,利用上模具合模上折弯销压住线缆进行进线头第一次折弯,绕线完成后,出线头完成折弯以及拉直,之后进线头开始进行第二次折弯后被拉直送至线夹夹住,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指定形状的线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下模具组中的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上下模具组中的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上模具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上模具进线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上模具压进线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下模具出线夹和下模具进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下模具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出线折弯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进线折弯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下模具压进线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3中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工艺的流程图。

图中:

1a-上下模具组;2a-过线机构;3a-夹引线机构;4a-拉直进线模组;5a-开上线夹机构;6a-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

1-上模具盖;2-上模具进线线夹;3-上模具压进线线夹;4-下模具出线夹;5-下模具进线夹;6-下模具盖;7-出线折弯销;8-进线折弯销;9-下模具压进线块;10-模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上下模具组1a,而上下模具组1a是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以及上下模具组1a上设置有折弯销、线夹和模芯10,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10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

所述上下模具组1a侧边的操作台上安装有过线机构2a和夹引线机构3a;

所述上下模具组1a的侧边安装有拉直进线模组4a、开上线夹机构5a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6a;

上下模具组1a、过线机构2a、夹引线机构3a、拉直进线模组4a、开上线夹机构5a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6a自动化联动,用以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10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上下模具组1a、过线机构2a、夹引线机构3a、拉直进线模组4a、开上线夹机构5a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6a自动化联动,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可以使线缆更加全面完全的缠绕,并且不会分层,缠绕出来的无线充电线圈产品良品率高,可以满足大批量、质量稳定的生产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12所示,所述折弯销包含有出线折弯销7和进线折弯销8;出线折弯销7和进线折弯销8安装在下模具上;所述线夹包括上模具线夹和下模具线夹;上模具线夹安装在上模具上;下模具线夹安装在下模具上。

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上下模具设计,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好,精度高的特点,同时模具上设计的特征可保证模具与其他部件协同配合运作不干涉又能满足生产要求。

具体的,所述上模具线夹上设有上模具进线线夹2和上模具压进线线夹3;上模具进线线夹2和上模具压进线线夹3从上向下依次分布在上模具上。所述下模具线夹上设有下模具出线夹4和下模具进线夹5;下模具出线夹4和下模具进线夹5设置在一起,并穿插设置在下模具上。

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模具盖6,下模具盖6侧边的下模具上设置有下模具压进线块9;所述上模具上设有上模具盖1。

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如图13所示,另外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模芯10下降,夹引线机构3a拉线进入上下模具组;

步骤S2:上模具带着进线折弯销8下降合模;

步骤S3:上模具进线线夹2夹住进线头;

步骤S4:上下模具组顺时针旋转开始绕线;

步骤S5:上下模具组完成进线头折弯,模芯上升;

步骤S6:上下模具组逆时针旋转,进线头折弯;

步骤S7:出线折弯销7上升;

步骤S8:出线折弯完成并被下模具出线夹夹住,同时进线折弯销8上升;

步骤S9:剪出线头废线;

步骤S10:旋转至进线头折弯处,下模具压进线块9上升;

步骤S11:拉直线夹夹住拉直进线头;

步骤S12:进线头折弯90°后被下线夹夹住。

进而,进线头的两次折弯,进线头拉直动作工艺,以及出线头的折弯以及线夹夹出线头动作工艺,利用上模具合模上折弯销压住线缆进行进线头第一次折弯,绕线完成后,出线头完成折弯以及拉直,之后进线头开始进行第二次折弯后被拉直送至线夹夹住,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指定形状的线圈,在行业内属于首创;既能满足折弯要求同时又不伤线,精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在进线头第一次折弯以及压住进线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基于混合阿尔法绕线技术的绕线成型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上下模具组1a,而上下模具组1a是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以及上下模具组1a上设置有折弯销、线夹和模芯10,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10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所述上下模具组1a侧边的操作台上安装有过线机构2a和夹引线机构3a;所述上下模具组1a的侧边安装有拉直进线模组4a、开上线夹机构5a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6a;利用折弯销、线夹和模芯10配合将一根或多根漆包线绕线成指定的形状包括线缆折弯,上下模具组1a、过线机构2a、夹引线机构3a、拉直进线模组4a、开上线夹机构5a和开下模具线夹及折弯销顶块机构6a自动化联动,完成大批量、高质量生产线圈,可以使线缆更加全面完全的缠绕,并且不会分层,缠绕出来的无线充电线圈产品良品率高,可以满足大批量、质量稳定的生产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