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

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包括机架、打磨装置和工作台,其中打磨装置安装在机架一侧,工作台安装在机架上;工作台包括直线往复移动机构、工件夹具安装台和安装台驱动机构,直线往复移动机构安装在机架的顶部,工件夹具安装台与安装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并且均安装在直线往复移动机构上;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架、打磨机、水平进给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其中打磨机通过水平进给机构安装在支撑架顶部;角度调节机构安装在水平进给机构下方,并且与水平进给机构传动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大型风机全开式叶片的修复,采用本发明可以大大缩短维修时间,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还能保证叶片修复的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945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61636.1

  • 发明设计人 张林平;包磊;席学礼;

    申请日2021-03-10

  • 分类号B24B19/14(20060101);B24B41/06(20120101);B24B41/02(20060101);B24B47/04(20060101);B24B47/22(20060101);B24B47/1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65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肖莎

  • 地址 730060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固中路15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7:4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床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

背景技术

引风机是通过叶轮转动产生负压,进而从系统抽取空气的一种设备,现有的大型引风机其叶片比较庞大,叶片高度大约500mm,底部宽度大约310mm,顶部宽度大约290mm。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引风机的叶片会发生气蚀冲刷腐蚀情况,因为叶片各处的薄厚不一样,还有弧面的不同,因此对叶片的气蚀冲刷腐蚀进行修复时难度较大,在修复时首先要除掉叶片表面涂层,由于涂层特别硬,人工打磨相当困难,费力,费时,并且人工打磨修型劳动强度非常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以至少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部分所提出的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包括机架、打磨装置和工作台,其中所述打磨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一侧,所述工作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工作台包括直线往复移动机构、工件夹具安装台和安装台驱动机构,所述直线往复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工件夹具安装台与所述安装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并且均安装在所述直线往复移动机构上;

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支撑架、打磨机、水平进给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打磨机通过所述水平进给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水平进给机构下方,并且与所述水平进给机构传动连接。

本发明中机架、打磨装置和工作台组合使用,通过在工件夹具安装台上安装夹具能够将大型风机叶片的叶根处进行夹紧固定,使整个叶片固定在工件夹具安装台上,而工件夹具安装台在安装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进行转动,工件夹具安装台在直线往复移动机构下能够进行往复移动;打磨机在水平进给机构的控制下能够实现水平进给量的调节,打磨机在角度调节机构的控制下能够进行打磨角度的调节。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中,所述直线往复移动机构包括圆柱直线导轨、第一丝杠、工作台板、第一减速机和第一驱动电机,其中所述圆柱直线导轨在所述机架顶部平行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丝杠平行设置在两根所述圆柱直线导轨之间;所述圆柱直线导轨上滑动设置有匹配的滑块,所述工作台板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工作台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旋在所述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一侧。

第一驱动电机为第一减速机提供动力输入,第一减速机驱动第一丝杠转动,在第一丝杠转动的同时,由于第一螺母固定设置工作台板的底部,并且第一螺母旋在所述第一丝杠上,所以能够带动工作台板沿圆柱直线导轨移动。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中,所述工件夹具安装台包括安装盘、第一转轴和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工作台板上,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安装盘的圆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安装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工作台板上。

安装盘用于安装工件夹具,而第一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第一转轴一端与安装盘的圆心固定连接,能够实现第一安装盘能够在安装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同时第一轴承座安装在工作台板上,能够随工作台板移动。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中,所述安装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减速机和第一手轮,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手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入轴上。

通过人工手摇转动第一手轮对第二减速机进行动力输入,使其能够驱动第一转轴转动。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左立板和右立板。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中,所述打磨机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打磨轮和安装板,所述第二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打磨轮的圆心处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打磨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叶片的打磨。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中,所述水平进给机构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销轴、第二丝杠、第二螺母和第二手轮,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平行设置,并且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远离所述机架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后侧板的两侧边连接;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位于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之间,并且所述销轴的两端穿过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转动安装在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上;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边嵌入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螺母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所述第二螺母旋在所述第二丝杠上,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后侧板上的通孔安装所述第二手轮;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后侧板的通孔之间设置有轴承。

人工转动第二手轮驱动第二丝杠转动,由于第二螺母旋在第二丝杠上,第二螺母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边嵌入所述滑槽内,所以能够实现安装板的水平移动,进而带动位于安装板上的打磨机移动,实现水平方向的进给。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之间,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蜗轮、蜗杆、摆臂、第三轴承座和第三手轮,所述摆臂的顶部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摆臂底部与所述蜗轮上开设的两个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三轴承座设置有两个,所述蜗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三轴承座上;所述第三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之间;所述蜗杆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手轮连接,并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

人工转动第三手轮,能够实现蜗杆的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处于啮合状态,进而使蜗轮发生动作,并且由于摆臂的顶部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摆臂底部与所述蜗轮上开设的两个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所以蜗轮动作时,会使摆臂产生较小角度的摆动,进而调节打磨机的打磨角度。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中,所述工作台板靠近所述打磨装置的一侧连接有接料板,用于对打磨掉的涂料进行接料。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主要用于大型风机全开式叶片的修复,采用本发明可以大大缩短维修时间,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还能保证叶片修复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俯视角度的立体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仰视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修复大型风机叶片用磨床,包括机架1、打磨装置2和工作台3,其中打磨装置2安装在机架1一侧,工作台3安装在机架1上;

工作台3包括直线往复移动机构31、工件夹具安装台32和安装台驱动机构33,直线往复移动机构31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工件夹具安装台32与安装台驱动机构33传动连接,并且均安装在直线往复移动机构31上;

打磨装置2包括支撑架21、打磨机22、水平进给机构23和角度调节机构24,其中打磨机22通过水平进给机构23安装在支撑架21顶部;角度调节机构24安装在水平进给机构23下方,并且与水平进给机构23传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直线往复移动机构31包括圆柱直线导轨311、第一丝杠312、工作台板313、第一减速机314和第一驱动电机315,其中圆柱直线导轨311在机架1顶部平行设置有两根,第一丝杠312平行设置在两根圆柱直线导轨311之间;圆柱直线导轨311上滑动设置有匹配的滑块316,工作台板313固定在滑块316上;工作台板31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旋在第一丝杠312上;第一丝杠31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减速机314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减速机314的输入轴与第一驱动电机315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减速机314和第一驱动电机315通过支架安装在机架1一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工件夹具安装台32包括安装盘321、第一转轴和第一轴承座322,第一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轴承座322上,第一轴承座322安装在工作台板313上,第一转轴一端与安装盘321的圆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台驱动机构3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安装台驱动机构33安装在工作台板313上。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台驱动机构33包括第二减速机331和第一手轮332,第二减速机33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手轮332安装在第二减速机331的输入轴上。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21包括平行设置的左立板211和右立板21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打磨机2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21、第二轴承座222、第二转轴、打磨轮223和安装板224,第二轴承座222安装在安装板224靠近机架1的一侧,第二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二轴承座222上,第二转轴一端与打磨轮223的圆心处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第二驱动电机221安装在安装板224上,并且第二驱动电机221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水平进给机构23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销轴234、第二丝杠、第二螺母和第二手轮235,左侧板231和右侧板232平行设置,并且左侧板231和右侧板232远离机架1的侧边分别与后侧板233的两侧边连接;左侧板231和右侧板232位于左立板211和右立板212之间,并且销轴234的两端穿过左侧板231和右侧板232转动安装在左立板211和右立板212上;左侧板231和右侧板232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安装板224的两侧边嵌入滑槽内;第二螺母安装在安装板224的底部,第二螺母旋在第二丝杠上,第二丝杆的一端穿过后侧板233上的通孔安装第二手轮235;第二丝杆与后侧板233的通孔之间设置有轴承。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角度调节机构24位于左立板211和右立板212之间,角度调节机构24包括支撑板241、蜗轮242、蜗杆243、摆臂244、第三轴承座245和第三手轮246,摆臂244的顶部与左侧板231和右侧板232的底部连接,摆臂244底部与蜗轮242上开设的两个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第三轴承座245设置有两个,蜗杆243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轴承座245上;第三轴承座245安装在支撑板241上,支撑板241固定连接在左立板211和右立板212之间;蜗杆243远离机架1的一端与第三手轮246连接,并且蜗杆243与蜗轮242啮合。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台板313靠近打磨装置2的一侧连接有接料板,用于对打磨掉的涂料进行接料。

工作原理:

本发明中机架1、打磨装置2和工作台3组合使用,通过在工件夹具安装台32上安装夹具能够将大型风机叶片的叶根处进行夹紧固定,使整个叶片固定在工件夹具安装台32上,而工件夹具安装台32在安装台驱动机构33的驱动下能够进行转动,工件夹具安装台32在直线往复移动机构31下能够进行往复移动;打磨机22在水平进给机构23的控制下能够实现水平进给量的调节,打磨机22在角度调节机构24的控制下能够进行打磨角度的调节。

第一驱动电机315为第一减速机314提供动力输入,第一减速机314驱动第一丝杠312转动,在第一丝杠312转动的同时,由于第一螺母固定设置工作台板313的底部,并且第一螺母旋在第一丝杠312上,所以能够带动工作台板313沿圆柱直线导轨311移动。

安装盘321用于安装工件夹具,而第一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轴承座322上,第一转轴一端与安装盘321的圆心固定连接,能够实现第一安装盘321能够在安装台驱动机构33的驱动下转动,同时第一轴承座322安装在工作台板313上,能够随工作台板313移动。

通过人工手摇转动第一手轮332对第二减速机331进行动力输入,使其能够驱动第一转轴转动。

打磨轮223在第二驱动电机221的驱动下能够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叶片的打磨。

人工转动第二手轮235驱动第二丝杠转动,由于第二螺母旋在第二丝杠上,第二螺母安装在安装板224的底部,左侧板231和右侧板232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安装板224的两侧边嵌入滑槽内,所以能够实现安装板224的水平移动,进而带动位于安装板224上的打磨机22移动,实现水平方向的进给。

人工转动第三手轮246,能够实现蜗杆243的转动,由于蜗杆243与蜗轮242处于啮合状态,进而使蜗轮242发生动作,并且由于摆臂244的顶部与左侧板231和右侧板232的底部连接,摆臂244底部与蜗轮242上开设的两个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所以蜗轮242动作时,会使摆臂244产生较小角度的摆动,进而调节打磨机22的打磨角度,摆臂244的摆动角度设计时,应遵循摆臂244摆动最大角度时不至于使蜗轮242与蜗杆243脱离啮合这一准则。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