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便于汽车车底维修的智能工具箱

一种便于汽车车底维修的智能工具箱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汽车车底维修的智能工具箱,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包括同步运动系统和箱身,所述箱身的上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表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块,若干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滚动连接有转珠,所述箱身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复位弹簧,若干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工具板,所述箱身内部靠近第一工具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工具板。本发明中的箱身设置有双层的工具板,可以收纳更多的工具,同时两层工具板均设置有对应的抬升机构,在使用时,可以将各层工具板从箱身中升起,从而方便维修人员拿取不同的维修工具,从而可以提高维修的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947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蚌埠创意车生活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95586.6

  • 发明设计人 杨洪彦;丁永福;

    申请日2021-04-13

  • 分类号B25H3/02(20060101);B25H5/00(20060101);F21V3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60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汪丹

  •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迎宾大道1155号(蚌埠市虹兴汽车4S店内)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7:4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汽车车底维修的智能工具箱。

背景技术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就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车底维修是汽车维修中的一种,在对车底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需要通过躺板滑动至车底下侧进行维修,在对汽车维修时,需要使用大量的工具,为了提高维修时的效率,维修人员通常会携带工具箱进入到车底。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维修的工具箱(公开号:CN108527283A),该专利包括有底座,底座顶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中间设置有纵向的中间板,中间板左右两侧设置有纵向的放置箱;放置箱包括有设置在中间板上的第一放置箱,第一放置箱底部外侧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顶部连接有向外侧旋转的第二放置箱,第二放置箱和第一放置箱贴在一起,两者相接的侧边开口,第二放置箱和第一放置箱内分布有挂杆。

现有工具箱在使用时,维修人员需要将其事先移动至车底下侧,并且维修人员在车底移动时,不方便将工具箱进行移动,导致在更换工具时难度较大,导致了维修效率较慢,并且由于维修在车底时不方便有较大幅度的动作,导致现有维修箱不方便携过多的维修工具,并且维修箱需要合理安排储存空间,以便维修人员进行拿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工具箱在使用时,维修人员需要将其事先移动至车底下侧,并且维修人员在车底移动时,不方便将工具箱进行移动,导致在更换工具时难度较大,导致了维修效率较慢,并且由于维修在车底时不方便有较大幅度的动作,导致现有维修箱不方便携过多的维修工具,并且维修箱需要合理安排储存空间,以便维修人员进行拿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汽车车底维修的智能工具箱。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增大维修箱的携带空间,以储存更多的维修工具,并且在携带大量工具的同时,也要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拾取工具;

2、如何方便维修箱在车底进行移动,从而方便维修人员改变维修位置,以提高维修效率。

一种便于汽车车底维修的智能工具箱,包括同步运动系统和箱身,所述箱身的上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表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块,若干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滚动连接有转珠,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块,两组所述连接块之间安装有拎带,所述箱盖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魔术贴,若干个所述魔术贴的一侧粘附连接有粘附板,所述粘附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工具袋;

所述箱身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复位弹簧,若干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工具板,所述箱身内部靠近第一工具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工具板,所述第二工具板下表面两侧与箱身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推杆,且第二工具板下表面靠近第一电推杆的一侧均螺接有连动杆,所述第一工具板上表面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连动杆分别延伸至滑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身的侧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位于第二工具板和第一复位弹簧的一侧,且密封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身的一侧开设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的内部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通过万向管与收纳仓进行连接,所述收纳仓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延伸至收纳仓的一侧,且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为圆弧形、圆形、矩形和圆锥形中的任一种形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所述工具袋均包括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分布在同一竖直方向,且第二固定套远离第一固定套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套,所述加固套的内部安装有永磁铁颗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顶部开口的直径均小于滑槽内部空间的直径,所述连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连动杆自身的直径不大于滑槽顶部开口的直径,限位板的直径不超过滑槽内部空间的直径且大于滑槽顶部开口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工具板和第二工具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收纳槽,两组若干个所述收纳槽均设置为N行,所述第一工具板和第二工具板内部靠近若干个收纳槽的下侧均开设有N个内槽,两组N个所述内槽的内部均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且两组N个所述内槽内部靠近滑动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推杆,所述第二电推杆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滑动杆固定连接;

各个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均竖直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均安装有绑带,单个所述滑动杆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X个连接杆,X为偶数,X个所述连接杆两个为一组,一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贯穿收纳槽与其上侧的安装板滑动连接,且一组所述连接杆贯穿收纳槽的部位均与收纳槽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连接块均包括与箱盖固定连接的收纳块,两组所述收纳块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带,所述拎带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组收纳块的内部且分别与两组弹簧带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智能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箱盖展开,通过转珠将箱盖铺设在地面上,将工具袋露出;

步骤二:启动第一电推杆,第一电推杆带动第二工具板上升,第二工具板带动连动杆和限位板上升,限位板在接触到滑槽的开口后,将第一工具板通过拉伸第一复位弹簧进行上升,直至第二工具板和第一工具板均上升到箱身的上侧;

步骤三:启动各个第二电推杆,第二电推杆带动各自连接的内槽水平滑动,内槽滑动后带动各个连接杆沿着收纳槽转动,将各个安装板升起,将绑带展开,将安装板上的维修工具取下;

步骤四:向上滑动滑杆,滑杆通过拉伸第二复位弹簧带动顶板上升,即可将照明灯与收纳仓连接的万向管顶起,打开照明灯,即可进行照明。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同步运动系统包括驱动底座和躺板,所述驱动底座与箱身固定连接,且驱动底座侧面安装有同一水平高的第一红外接收器组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所述驱动底座下表面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转向轮和驱动轮,且驱动底座下表面位于转向轮和驱动轮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下表面的高度大于转向轮和驱动轮下表面的高度,且固定盒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两组所述卡板之间安装有蓄电池;

所述躺板的两侧安装有两组同一水平高度的红外发射器,两组红外发射器分别与第一红外接收器组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电性连接;

该同步运动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驱动底座的内部,且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红外接收器组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转向轮和驱动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向轮包括两组与驱动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一滑轮和与驱动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两组所述第一滑轮之间套设有同步带,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同步带啮合连接,输出齿轮在转动时,可以通过同步带带动两组第一滑轮进行转动,从而改变驱动底座的行动方向;

所述驱动轮包括两组与驱动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轮和与驱动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两组所述第二滑轮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两组所述连接齿轮啮合连接,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即可通过两组连接齿轮和驱动杆带动两组第二滑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驱动底座进行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同步运动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躺板一侧的两组红外发射器与驱动底座两侧的第一红外接收器组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进行连接,并将第一红外接收器组与第二红外接收器组中连接的部位设置为初始部位;

S2:滑动躺板,躺板带动两组红外发射器移动,两组红外发射器移动时,分别与第一红外接收器组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发生错位,第一红外接收器组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对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对接收到第一红外接收器组与第二红外接收器组的信号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通过两组啮合连接的连接齿轮带动驱动杆和第二滑轮进行转动,即可带动驱动底座和箱身进行移动;

S3:在躺板停止后,两组红外发射器与第一红外接收器组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的相对位置保持静止,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即可将驱动底座和箱身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箱身设置有双层的工具板,可以收纳更多的工具,同时两层工具板均设置有对应的抬升机构,在使用时,可以将各层工具板从箱身中升起,从而方便维修人员拿取不同的维修工具,从而可以提高维修的效率,另一方面,箱盖通过魔术贴安装有粘附板,粘附板可以增大携带工具的数量,并且粘附板方便进行更换,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携带不同类型的维修工具;

同时,本发明中还设置有同步运动系统,同步运动系统分为维修箱和躺板两个部分,通过两组红外系统,可以对躺板和维修箱进行定位,在躺板移动时,维修箱可以通过驱动底座和对应的控制系统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可以更加方便维修人员携带工具,并且维修人员在车底工作时,可以更加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箱身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箱盖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驱动底座的底剖视图。

图中:1、驱动底座;2、箱身;3、箱盖;4、固定块;5、转珠;6、连接块;7、拎带;8、第一工具板;9、第二工具板;10、第一复位弹簧;11、第一电推杆;12、滑槽;13、连动杆;14、魔术贴;15、粘附板;16、工具袋;17、密封板;18、收纳仓;19、滑杆;20、第二复位弹簧;21、顶板;22、照明灯;23、收纳槽;24、安装板;25、内槽;26、滑动杆;27、第二电推杆;28、连接杆;29、绑带;30、转向轮;31、驱动轮;32、固定盒;33、卡板;34、蓄电池;35、第一红外接收器组;36、第二红外接收器组;161、第一固定套;162、第二固定套;163、加固套;61、收纳块;62、弹簧带;301、第一滑轮;302、同步带;303、第一驱动电机;304、输出齿轮;311、第二滑轮;312、驱动杆;313、第二驱动电机;314、连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便于汽车车底维修的智能工具箱,包括同步运动系统和箱身2,箱身2的上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箱盖3,箱盖3上表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块4,若干个固定块4的内部均滚动连接有转珠5,箱盖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块6,两组连接块6之间安装有拎带7,箱盖3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魔术贴14,若干个魔术贴14的一侧粘附连接有粘附板15,粘附板1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工具袋16,在需要更换所携带的维修设备时,可以将粘附板15与魔术贴14进行分离,通过设置多个魔术贴14,可以方便组装不同数量和尺寸的粘附板15,从而可以携带不同的维修工具。

箱身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复位弹簧10,若干个第一复位弹簧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工具板8,箱身2内部靠近第一工具板8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工具板9,第二工具板9下表面两侧与箱身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推杆11,且第二工具板9下表面靠近第一电推杆11的一侧均螺接有连动杆13,第一工具板8上表面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2,两组连动杆13分别延伸至滑槽12的内部。

箱身2的侧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密封板17,密封板17位于第二工具板9和第一复位弹簧10的一侧,且密封板1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打开密封板17,可以将箱身2内部的结构露出,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清理和保养。

箱身2的一侧开设有收纳仓18,收纳仓18的内部安装有照明灯22,照明灯22通过万向管与收纳仓18进行连接,收纳仓18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20,第二复位弹簧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19,滑杆19的一端延伸至收纳仓18的一侧,且滑杆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21,顶板21为圆锥形,顶板21位于万向管的正下侧且处于收纳仓18的内部,从而在顶板21移动时,可以将万向管顶出到收纳仓18的外侧,方便使用者改变照明灯22的位置,并且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照明灯22收纳在收纳仓18的内部,防止照明灯22与外部发生触碰,导致损伤的问题。

若干个工具袋16均包括第一固定套161和第二固定套162,第一固定套161和第二固定套162分布在同一竖直方向,且第二固定套162远离第一固定套161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套163,加固套163的内部安装有永磁铁颗粒,通过永磁铁颗粒,可以增大工具与加固套163之间的吸附强度,从而可以防止维修箱在移动时,维修工具从工具袋16中脱落。

滑槽12顶部开口的直径均小于滑槽12内部空间的直径,连动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连动杆13自身的直径不大于滑槽12顶部开口的直径,限位板的直径不超过滑槽12内部空间的直径且大于滑槽12顶部开口的直径,通过这支限位板,可以防止连动杆13与滑槽12发生脱离。

第一工具板8和第二工具板9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收纳槽23,两组若干个收纳槽23均设置为N行,第一工具板8和第二工具板9内部靠近若干个收纳槽23的下侧均开设有N个内槽25,两组N个内槽25的内部均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动杆26,且两组N个内槽25内部靠近滑动杆2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推杆27,第二电推杆27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滑动杆26固定连接;

各个收纳槽23的内部均竖直滑动连接有安装板24,安装板24的上表面均安装有绑带29,单个滑动杆26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X个连接杆28,X为偶数,X个连接杆28两个为一组,一组连接杆28的顶端均贯穿收纳槽23与其上侧的安装板24滑动连接,且一组连接杆28贯穿收纳槽23的部位均与收纳槽23转动连接。

两组连接块6均包括与箱盖3固定连接的收纳块61,两组收纳块6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带62,拎带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组收纳块61的内部且分别与两组弹簧带62固定连接。

该同步运动系统包括驱动底座1和躺板,驱动底座1与箱身2固定连接,且驱动底座1侧面安装有同一水平高的第一红外接收器组35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36,驱动底座1下表面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转向轮30和驱动轮31,且驱动底座1下表面位于转向轮30和驱动轮3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盒32,固定盒32下表面的高度大于转向轮30和驱动轮31下表面的高度,且固定盒32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33,两组卡板33之间安装有蓄电池34;

躺板的两侧安装有两组同一水平高度的红外发射器,两组红外发射器分别与第一红外接收器组35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36电性连接;

该同步运动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驱动底座1的内部,且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红外接收器组35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3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转向轮30和驱动轮3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转向轮30包括两组与驱动底座1转动连接的第一滑轮301和与驱动底座1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303,两组第一滑轮301之间套设有同步带302,第一驱动电机30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输出齿轮304,输出齿轮304与同步带302啮合连接,输出齿轮304在转动时,可以通过同步带302带动两组第一滑轮301进行转动,从而改变驱动底座1的行动方向;

驱动轮31包括两组与驱动底座1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轮311和与驱动底座1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313,两组第二滑轮311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杆312,第二驱动电机313的输出端与驱动杆31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314,两组连接齿轮314啮合连接,启动第二驱动电机313,即可通过两组连接齿轮314和驱动杆312带动两组第二滑轮31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驱动底座1进行移动。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另一方面,本装置中各个电气零件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且各个电气零件之间的工作逻辑和工作顺序可通过编程和人工进行操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将躺板一侧的两组红外发射器与驱动底座1两侧的第一红外接收器组35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36进行连接,并将第一红外接收器组35与第二红外接收器组36中连接的部位设置为初始部位;

拉伸拎带7将箱盖3展开,在展开箱盖3时,会将两组收纳块61的弹簧带62进行拉伸,通过转珠5将箱盖3铺设在地面上,将工具袋16露出,在松开拎带7后,两组弹簧带62会将拎带7绷直,防止维修箱在移动时,拎带7与地面发生摩擦;

启动第一电推杆11,第一电推杆11带动第二工具板9上升,第二工具板9带动连动杆13和限位板上升,限位板在接触到滑槽12的开口后,将第一工具板8通过拉伸第一复位弹簧10进行上升,直至第二工具板9和第一工具板8均上升到箱身2的上侧;

启动各个第二电推杆27,第二电推杆27带动各自连接的内槽25水平滑动,内槽25滑动后带动各个连接杆28沿着收纳槽23转动,将各个安装板24升起,在各个安装板24垂直移动时,与之相连的连接杆28也会发生移动,将绑带29展开,将安装板24上的维修工具取下;

在需要照明时,向上滑动滑杆19,滑杆19通过拉伸第二复位弹簧20带动顶板21上升,即可将照明灯22与收纳仓18连接的万向管顶起,随后将照明灯22从收纳仓18中取出,打开照明灯22,即可进行照明;

在维修人员通过躺板移动时,躺板带动两组红外发射器移动,两组红外发射器移动时,分别与第一红外接收器组35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36发生错位,第一红外接收器组35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36接收信号的部位发生变化,第一红外接收器组35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36对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对接收到第一红外接收器组35与第二红外接收器组36的信号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313,第二驱动电机313通过两组啮合连接的连接齿轮314带动驱动杆312和第二滑轮311进行转动,即可带动驱动底座1和箱身2进行移动;

在需要维修箱改变移动角度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03,第一驱动电机303带动输出齿轮304转动,输出齿轮304转动后带动同步带302转动,同步带302转动即可带动两组第一滑轮301进行转动。

在躺板停止后,两组红外发射器与第一红外接收器组35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组36的相对位置保持静止,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电机313停止工作,即可将驱动底座1和箱身2进行限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