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的乳腺癌早期预警方法

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的乳腺癌早期预警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的乳腺癌早期预警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筛选人群:筛选出患有乳腺癌的人群,并将该人群的直系后代视为人群A,将人群A的个人信息以及近期生活状况记录下来并保存;人群检查:通知人群A去医院进行乳腺癌检查,若检查出有病症,则立即就诊,若无病症,则抽取被检查人员的血液;本发明能够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检测和预警,使高危人群重视自身存在的隐患,并对高危人群进行提前预警,避免病情出现延误的状况,解决了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预警措施,导致高危人群容易忽视自身存在的隐患,一旦患病,容易造成病情延误甚至加重的问题,降低个人的患病概率的同时,保证了个人的身体健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040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41305.7

  • 发明设计人 凌雪峰;

    申请日2021-01-20

  • 分类号G01N33/68(20060101);G01N33/57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557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陈佳

  • 地址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科技园高新六路39号9-3-30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6: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的乳腺癌早期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因此乳腺癌的直系后代可视为患病高危人群,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预警措施,导致高危人群容易忽视自身存在的隐患,一旦患病,容易造成病情延误甚至加重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检测和预警,使高危人群重视自身存在的隐患,并避免病情出现延误的乳腺癌早期预警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的乳腺癌早期预警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的乳腺癌早期预警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筛选人群:筛选出患有乳腺癌的人群,并将该人群的直系后代视为人群A,将人群A的个人信息以及近期生活状况记录下来并保存;

(2)人群检查:通知人群A去医院进行乳腺癌检查,若检查出有病症,则立即就诊,若无病症,则抽取被检查人员的血液;

(3)样本处理:向血液样本中加入抗凝剂,并放入混合机内进行混合,随后将混合完成的血液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在离心结束后收集上层血浆;

(4)外泌体提取:利用PBS缓冲液稀释血浆,将稀释后的血浆进行第一次超速离心,离心结束后加入PBS缓冲液重悬沉淀,然后进行第二次超速离心,最终得到的沉淀即为外泌体;

(5)外泌体检测:检测外泌体中的TβRII蛋白含量,并记录下数值,如果数值高出正常人群,则说明该被检人员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大,如果数值与常人无异,则说明被检人员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小,同时将检测结果报告给被检人员。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记录下人群A的近期生活状况包括有饮食、睡眠以及锻炼状况。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乳腺癌检查的项目包括彩超、核磁共振以及乳腺CT平扫。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对血液样本所对应的个人信息进行反复确认。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在样本进行处理前,对所有的器械和用具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混合和离心均在低温环境下进行。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收集上层血浆的时机为离心结束后1-3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两次超速离心的时间均为1-1.5h,两次超速离心的离心力均为100000-120000g。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第一次超速离心后去除上清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在检测完毕后,告知患病概率较大的人群定期进行复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能够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检测和预警,使高危人群重视自身存在的隐患,并对高危人群进行提前预警,避免病情出现延误的状况,解决了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预警措施,导致高危人群容易忽视自身存在的隐患,一旦患病,容易造成病情延误甚至加重的问题,降低个人的患病概率的同时,保证了个人的身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的乳腺癌早期预警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筛选人群:筛选出患有乳腺癌的人群,并将该人群的直系后代视为人群A,将人群A的个人信息以及近期生活状况记录下来并保存;

(2)人群检查:通知人群A去医院进行乳腺癌检查,若检查出有病症,则立即就诊,若无病症,则抽取被检查人员的血液;

(3)样本处理:向血液样本中加入抗凝剂,并放入混合机内进行混合,随后将混合完成的血液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在离心结束后收集上层血浆;

(4)外泌体提取:利用PBS缓冲液稀释血浆,将稀释后的血浆进行第一次超速离心,离心结束后加入PBS缓冲液重悬沉淀,然后进行第二次超速离心,最终得到的沉淀即为外泌体;

(5)外泌体检测:检测外泌体中的TβRII蛋白含量,并记录下数值,如果数值高出正常人群,则说明该被检人员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大,如果数值与常人无异,则说明被检人员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小,同时将检测结果报告给被检人员。

实施例一:

(1)筛选人群:筛选出患有乳腺癌的人群,并将该人群的直系后代视为人群A,将人群A的个人信息以及近期生活状况记录下来并保存,其中记录下人群A的近期生活状况包括有饮食、睡眠以及锻炼状况,用以观察人群的生活状况,并从生活状况对该人群的患病概率进行初步判断;

(2)人群检查:通知人群A去医院进行乳腺癌检查,若检查出有病症,则立即就诊,若无病症,则抽取被检查人员的血液,其中乳腺癌检查的项目包括彩超、核磁共振以及乳腺CT平扫,通过一系列的检查项目,检查被检人群是否患有乳腺癌;

(3)样本处理:向血液样本中加入抗凝剂,并放入混合机内进行混合,随后将混合完成的血液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在离心结束后收集上层血浆,其中在样本进行处理前,对所有的器械和用具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免病菌污染样本,造成检测结果存有误差;

(4)外泌体提取:利用PBS缓冲液稀释血浆,将稀释后的血浆进行第一次超速离心,离心结束后加入PBS缓冲液重悬沉淀,然后进行第二次超速离心,最终得到的沉淀即为外泌体,其中两次超速离心的时间均为1-1.5h,两次超速离心的离心力均为100000-120000g,通过两次超速离心,使得到的沉淀物更加纯净;

(5)外泌体检测:检测外泌体中的TβRII蛋白含量,并记录下数值,如果数值高出正常人群,则说明该被检人员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大,如果数值与常人无异,则说明被检人员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小,同时将检测结果报告给被检人员,其中在检测完毕后,告知患病概率较大的人群定期进行复检,以免该人群在患病时,因忽视检查而延误病情。

实施例二:

(1)筛选人群:筛选出患有乳腺癌的人群,并将该人群的直系后代视为人群A,将人群A的个人信息以及近期生活状况记录下来并保存,其中记录下人群A的近期生活状况包括有饮食、睡眠以及锻炼状况,用以观察人群的生活状况,并从生活状况对该人群的患病概率进行初步判断;

(2)人群检查:通知人群A去医院进行乳腺癌检查,若检查出有病症,则立即就诊,若无病症,则抽取被检查人员的血液,其中乳腺癌检查的项目包括彩超、核磁共振以及乳腺CT平扫,通过一系列的检查项目,检查被检人群是否患有乳腺癌,同时对血液样本所对应的个人信息进行反复确认,以免个人信息错乱,造成检测结果存有差错;

(3)样本处理:向血液样本中加入抗凝剂,并放入混合机内进行混合,随后将混合完成的血液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在离心结束后收集上层血浆,其中在样本进行处理前,对所有的器械和用具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免病菌污染样本,造成检测结果存有误差,同时混合和离心均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以免温度过高,造成血液凝固;

(4)外泌体提取:利用PBS缓冲液稀释血浆,将稀释后的血浆进行第一次超速离心,离心结束后加入PBS缓冲液重悬沉淀,然后进行第二次超速离心,最终得到的沉淀即为外泌体,其中两次超速离心的时间均为1-1.5h,两次超速离心的离心力均为100000-120000g,通过两次超速离心,使得到的沉淀物更加纯净,同时第一次超速离心后去除上清液,以免上清液对离心后的提取物造成污染;

(5)外泌体检测:检测外泌体中的TβRII蛋白含量,并记录下数值,如果数值高出正常人群,则说明该被检人员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大,如果数值与常人无异,则说明被检人员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小,同时将检测结果报告给被检人员,其中在检测完毕后,告知患病概率较大的人群定期进行复检,以免该人群在患病时,因忽视检查而延误病情。

实施例三:

(1)筛选人群:筛选出患有乳腺癌的人群,并将该人群的直系后代视为人群A,将人群A的个人信息以及近期生活状况记录下来并保存,其中记录下人群A的近期生活状况包括有饮食、睡眠以及锻炼状况,用以观察人群的生活状况,并从生活状况对该人群的患病概率进行初步判断;

(2)人群检查:通知人群A去医院进行乳腺癌检查,若检查出有病症,则立即就诊,若无病症,则抽取被检查人员的血液,其中乳腺癌检查的项目包括彩超、核磁共振以及乳腺CT平扫,通过一系列的检查项目,检查被检人群是否患有乳腺癌,同时对血液样本所对应的个人信息进行反复确认,以免个人信息错乱,造成检测结果存有差错;

(3)样本处理:向血液样本中加入抗凝剂,并放入混合机内进行混合,随后将混合完成的血液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在离心结束后收集上层血浆,其中在样本进行处理前,对所有的器械和用具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免病菌污染样本,造成检测结果存有误差,同时混合和离心均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以免温度过高,造成血液凝固,且收集上层血浆的时机为离心结束后1-3min,血浆在离心结束后仍在高速旋转,等待一段时间后,血浆停止旋转,此时便可对血浆进行收集;

(4)外泌体提取:利用PBS缓冲液稀释血浆,将稀释后的血浆进行第一次超速离心,离心结束后加入PBS缓冲液重悬沉淀,然后进行第二次超速离心,最终得到的沉淀即为外泌体,其中两次超速离心的时间均为1-1.5h,两次超速离心的离心力均为100000-120000g,通过两次超速离心,使得到的沉淀物更加纯净,同时第一次超速离心后去除上清液,以免上清液对离心后的产物造成污染;

(5)外泌体检测:检测外泌体中的TβRII蛋白含量,并记录下数值,如果数值高出正常人群,则说明该被检人员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大,如果数值与常人无异,则说明被检人员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小,同时将检测结果报告给被检人员,其中在检测完毕后,告知患病概率较大的人群定期进行复检,以免该人群在患病时,因忽视检查而延误病情。

本发明能够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检测和预警,使高危人群重视自身存在的隐患,并对高危人群进行提前预警,避免病情出现延误的状况,解决了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预警措施,导致高危人群容易忽视自身存在的隐患,一旦患病,容易造成病情延误甚至加重的问题,降低个人的患病概率的同时,保证了个人的身体健康。

近年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外泌体是一类大多数细胞会分泌的大小30-100nm的特殊的细胞外囊泡,它是从不同细胞中释放到血浆,脑脊液,尿液或唾液等体液中的微小囊泡(microvesicle)。这些传输物质也与大多数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释放到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外泌体能够提供与癌症相关的信息,具有良好的肿瘤无创诊断应用前景。Kalluri于2015年6月24日在《自然》上刊文称胰腺癌癌细胞外泌体中包含的一种蛋白Glypican-1,这种蛋白有可能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和筛查处于适合手术治疗阶段的早期胰腺癌。乳腺癌转移是乳腺癌致死率高发的一大主因,外泌体蛋白可先于细胞达到转移部分,可对细胞转移进行深度介入,若能在此基础上发现特异表面抗原,将指导研究人员对病人进行精确诊断及治疗。如获得表征乳腺癌转移所分泌外泌体的特异性表面抗原,便可通过对病人血液中外泌体进行提取检测,精确判断病人的疾病状况,对其进行治疗。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