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青贮油菜饲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青贮油菜饲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贮油菜饲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机械收割全株油菜,获得油菜鲜样;就地晾晒,水分含量变化降至70%或以下时,打捆运输,轧草机切碎;向切碎的油菜中均匀喷洒固体菌剂S和液体菌剂L和玉米粉,装袋或窑,压实,密封,进行青贮,青贮后开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快速达到青贮稳定期、减少营养损失、是适合油菜青贮的油菜专用青贮方案,其有效保存了油菜,营养损耗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干物质有效增加,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都有所增加,增加了适口性。青贮油菜饲料喂养奶牛,能有效提高牛奶的品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689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56433.6

  • 申请日2021-02-04

  • 分类号A23K30/18(20160101);A23K10/12(20160101);A23K10/14(20160101);A23K10/30(20160101);A23K20/163(20160101);A23K50/10(20160101);

  • 代理机构11498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加岭;杨静

  •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一综合楼B215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4:3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青贮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贮油菜饲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青贮是指把鲜棵植物品种压实封闭起来,使贮存的青饲料与外部空气隔绝,造成内部缺氧、致使厌氧发酵,从而产生有机酸,可使鲜棵饲料保存经久不坏,既可减少养分损失又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一种贮存技术或方法。玉米、花生藤等农作物副产品均可以作为青贮原料。青贮保存技术能很好的保存饲料原料,保持其营养特性,减少养分流失,同时还能改善原料适口性。

饲用油菜又名双低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牧草,生长速度快,生物产量大,蛋白含量高,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广泛,油菜籽总产量达1348.47万吨(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目前饲料油菜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是利用油菜籽粕作为牲畜动物精料;第二种是鲜饲(抽薹期),但饲喂期有限,无法做到均衡供应。目前这两种利用方式均是将油菜作为蛋白饲料使用,并未涉及到全株油菜的青贮保存,采用油菜进行青贮作为饲料也未见有报道,如何能有效提高油菜的利用率,及使用效果并不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青贮油菜饲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能使油菜快速达到青贮稳定期、有效保存其营养价值、适合油菜青贮的油菜专用青贮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青贮油菜饲料,其由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纤维素酶混合发酵油菜制得。

一种青贮油菜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机械刈割:机械收割全株油菜,获得油菜鲜样;

S2、晾晒:割倒就地晾晒,每天监测水分含量变化,降至70%或以下时,打捆运输,轧草机切碎;

S3、加添加剂:向切碎的油菜中均匀喷洒活化后的固体菌剂S和液体菌剂L和玉米粉,固体菌剂S包括: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纤维素酶;液体菌剂L包括: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戊糖片球菌;

S4、装袋压实:装袋,压实,密封,进行青贮,青贮后开袋。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油菜的刈割时间在终花期5~10天后;所述机械割倒留岔长度在20~25cm。

经大量实验研究发现,留岔长度过高浪费,过低影响机械收割,所以优选留岔长度在20~25cm。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切碎的油菜长度在3~5cm。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纤维素酶的混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植物乳杆菌3~5份、嗜酸乳杆菌2~4份、布氏乳杆菌2~4份、干酪乳杆菌4~6份、纤维素酶0.5~1.5份进行混匀;

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按照体积份计,植物乳杆菌4~5份、嗜酸乳杆菌3~5份、戊糖片球菌3~5份进行混匀。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固体菌剂S的按每吨油菜加入25克的量添加,各菌的有效活菌数0.95~1.05×10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玉米粉的添加量10kg/吨油菜。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装袋可替换为青贮窖青贮,每填充25~30cm均匀喷洒菌剂原料一次并压实,填完青贮窖进行密封;所述青贮的开窖/袋时间大于等于30天。

如上所述的青贮油菜饲料在喂养奶牛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的应用,优选地,所述青贮油菜饲料在日常饲料中的添加量为10~40%。

进一步地,所述青贮油菜饲料在日常饲料中优选地添加量为15%~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青贮油菜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能快速达到青贮稳定期、减少营养损失、是适合油菜青贮的油菜专用青贮方案,该方法有效保存了油菜,营养损耗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干物质有效增加,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都有所增加,增加了适口性。制备获得的青贮油菜饲料用于饲养奶牛,能有效提高牛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油菜刈割晾晒期间当地温度变化;

图2为油菜刈割晾晒期间油菜水分含量;

图3为青贮不同时期各组pH值变化规律;

图4为青贮不同时期各组水分含量变化规律;

图5为青贮30天后的照片;

图6为青贮60天后的照片;

图7为青贮90天后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修饰或者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实验材料为华油杂62号油菜,在开花期后期刈割。青贮方式为青贮袋(70cm*130cm)青贮。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种添加青贮菌剂:固体菌剂S:植物乳杆菌(CGMCC 1.557)、嗜酸乳杆菌(CGMCC1.12735)、布氏乳杆菌(CGMCC1.3108)、干酪乳杆菌(CGMCC 1.3206),各菌的有效活菌为1×10

取样时间设置:青贮30、45、60、75、90天;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取样30kg。

3青贮油菜的制作

3.1收割与切碎

刈割晾晒,每天采油菜鲜样65℃烘干48h,监测确定晾晒油菜水分含量降至70%以下,使用轧草机对油菜进行切碎,确保切割后长度为3~5cm。

3.2处理与装袋

按每吨油菜中添加玉米粉10kg,固体菌剂S 25g,液体菌剂L 250ml,红糖4kg,水2L的比例计算,各组处理如表1,均匀喷洒,压实、密封。

表1油菜青贮试验设计表

注:各处理组混合均匀后,按青贮袋每袋青贮油菜30kg,每组6个重复。

其中,固体菌剂S中按重量份计,植物乳杆菌4份、嗜酸乳杆菌3份、干酪乳杆菌5份、布氏乳杆菌3份、另取纤维素酶1份;液体菌剂L中按体积份计,植物乳杆菌4.5份,嗜酸乳杆菌4份,戊糖片球菌4份。

固体菌剂S需要先活化,活化按每25克固体青贮剂加入200克红糖和2L水,调制水温在30~37℃之间,搅拌均匀;之后向切碎的油菜中均匀喷洒。

试验测定指标与方法

4.1刈割晾晒全株油菜水分变化规律

终花期刈割全株油菜,晾晒期间风力小于3级,气温在10~30℃之间波动,当地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晒期间油菜水分含量如图2所示,晾晒1~4天,水分平均每天下降4%,4月12日下雨,水分含量基本不变,经过3日连续晾晒,水分降至70%左右。

4.2青贮油菜的感官评定方法

青贮饲料感官评定是青贮一段时间后,开窖或打开青贮袋当场进行品质评定,通过人的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系统对青贮饲料的色泽、气味、质地等指标进行观察评级。评定标准采用德国农业协会青贮饲料感官评价标准如下表2。

表2德国农业协会青贮饲料感官评价标准

4.3青贮油菜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评定方法

取各处理青贮油菜样品10g,加90ml去离子水,封口放置于4℃冰箱浸提30min,处理后的浸提液用4层400目尼龙滤布过滤,用pH计测定青贮料浸出液pH值;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剩余的青贮样混匀后置于65℃鼓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测定其干物质含量,随后烘干样品用微型植物样粉碎机粉碎后过40目筛用于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测定。

4.4感官评定结果

分别在青贮第30、45、60、75、90天采样,进行感官评定分析,各个处理组均处于一级优等的水平,分值在17.7-19.4之间,评分最高的为SLC组,即添加了固体菌剂、液体菌剂以及玉米粉的青贮油菜处理组,结果见表3。

表3不同青贮时间油菜青贮综合感官评分

2青贮方案对油菜不同青贮时期pH值、水分的影响

从青贮30天开始,各组pH值均呈上升趋势,维持在3.9-4.2之间,其中SLB组、SLC组上升趋势更加平缓,波动更小;将各组pH值综合比较发现,SLB、SLC两个组与对照组(D)和S、L、SL、C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图3)图中a-g:分别代表青贮油菜各组pH值变化情况,包括对照组(a),及各处理组,如固体菌剂(b),液体菌剂(c),固体+液体(d),固体+液体+糖(e),固体+液体+玉米粉(f),玉米粉(g);各组pH值变化相互比较情况(h);i:对照组和各处理组青贮30-90天内pH均值比较;D代表对照组,S代表固体菌剂组,L代表液体菌剂组,SL代表固体+液体组,SLB组代表固体+液体+糖组,SLC组代表固体+液体+玉米粉组,C代表玉米粉组;x,y,z分别代表处于不同的显著水平,具有相同字母组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字母组间差异显著(p<0.05)。

检测各处理组不同青贮时期水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青贮30天起,对照组和各处理组水分基本维持在65%-70%之间,SLB、SLC两组水分波动最小;比较不同青贮组间的平均水分,结果表明,SLC、C两组水分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玉米粉具有较好的吸水作用;除SLC、C组外,其他各组水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见图4,图中a-g:分别代表青贮油菜各组水分含量变化情况,包括对照组(a),及各处理组,如固体菌剂(b),液体菌剂(c),固体+液体(d),固体+液体+糖(e),固体+液体+玉米粉(f),玉米粉(g);各组水分含量变化相互比较情况(h);i:对照组和各处理组青贮30-90天内水分均值比较;D代表对照组,S代表固体菌剂组,L代表液体菌剂组,SL代表固体+液体组,SLB组代表固体+液体+糖组,SLC组代表固体+液体+玉米粉组,C代表玉米粉组;是各组青贮水分含量相互比较;x,y表示处于不同显著水平,相同字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字母组间差异显著(p<0.05)。

3青贮方案对不同青贮时期油菜化学成分的影响

分析不同青贮方式对油菜不同青贮时期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SLB、SLC两个组pH值表现较优,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SLC组和C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粗蛋白含量各组间差异较小,SL组处理最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对于其他组,SLC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更低,结果见表4。

综合各项化学成分指标,SLC处理组有效保存了油菜,营养损耗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因此SLC处理组,即固体+液体+玉米粉组是最优油菜青贮方案。按照SLC处理组进行青贮30天后的照片如图5所示,青贮60天如图6所示,青贮90天如图7所示,说明固体+液体+玉米粉方法处理油菜进行青贮窖青贮,能获得同样的青贮效果,并且开窖后无腐败发生,说明有氧稳定性较好,能很好地保存油菜。

实施例2

按实施例1中各组青贮60天,各组油菜饲料处理组瘤胃降解率见表5。具体操作为选择60天的烘干粉碎样品,经40目分级筛过筛,分别称取3.0g装入240目尼龙布制作的尼龙袋(10cm*5cm)中,每头牛2个重复,放入瘘管荷斯坦阉公牛(3头)瘤胃中分别消化12h、24h和72h,取出,清水缓慢冲洗至清亮,65℃烘干至恒重,分别测定DM、CP、NDF和ADF含量。从结果可看出消化时间的增加,DM、CP、NDF和ADF降解率都显著上升(p<0.05);青贮60天油菜不同处理方式青贮DM,CP,NDF和ADF降解率差异显著(p<0.05)。SLC组的DM降解率(72h)为75.4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SLC组和SLB组的CP降解率(72h)均为80.40%,显著高于D组(74.36%)(p<0.05);SLC组和SLB组的NDF降解率(72h)分别为56.95%和56.2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SLC组和SLB组的ADF降解率(72h)分别为62.27%和61.15%,显著高于D组(49.77%)(p<0.05)。说明添加固体菌剂+液体菌剂+玉米粉青贮油菜可以提高油菜的瘤胃降解率,青贮后油菜更易被动物利用,提高了饲料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3

一种青贮油菜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机械刈割:机械收割全株油菜,获得油菜鲜样;

S2、晾晒:割倒就地晾晒,每天监测水分含量变化,降至70%或以下时,打捆运输,轧草机切碎;

S3、加添加剂:先活化固体菌剂S,活化每25克固体菌剂S加入200克红糖和2L水,调制水温在30~37℃之间,搅拌均匀;向切碎的油菜中均匀喷洒活化后的固体菌剂S和液体菌剂L和玉米粉,其中,固体菌剂S包括:植物乳杆菌4份、嗜酸乳杆菌3份、布氏乳杆菌3份、干酪乳杆菌5份、纤维素酶1份;液体菌剂L包括:植物乳杆菌4.5份、嗜酸乳杆菌4份和戊糖片球菌4份;按每吨油菜加入固体青贮剂25g、液体青贮剂250mL的量添加和玉米粉10kg进行。各菌的有效活菌同实施例1中。

S4、装袋压实:装袋,压实,密封,进行青贮,青贮30天后开袋。

产奶牛共计36头,分为4组,每组9头,日粮粗饲料中用上述制备的青贮油菜饲料替换15%、25%和35%青贮玉米的实验,对照组为饲料青贮料只含有青贮玉米,饲喂时间预试期10天,正式实验周期63天,测量产奶量及牛乳中各成分指标取平均值,及其他检测结果见表6。

表6测量结果

结果说明用青贮油菜饲料替换15%、25%青贮玉米的奶牛,日产奶量分别为5.33kg、5.31k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5%组即青贮油菜饲料替换0、35%青贮玉米的产奶量4.95kg、4.82kg(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随青贮油菜饲料添加量线性增加,在添加35%青贮油菜饲料替换青贮玉米时,显著高于青贮油菜饲料替换0、15%、25%(P<0.05)青贮玉米。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